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收入为32.31亿港元,较2024年的29.16亿港元增长11%[41] - 2025年年度溢利为2.04亿港元,较2024年的1.70亿港元增长20%[41] - 2025年每股基本溢利为10.1港仙,较2024年的8.4港仙增长20%[41] - 2025年毛利率为14.6%,较2024年的12.7%提升15%[41] - 2025年净利率为6.3%,较2024年的5.8%提升9%[41] - 2025年经营溢利为2.85亿港元,较2024年的2.28亿港元增长25%[41] - 2025年利息涵盖比率为9.7倍,较2024年的7.5倍提升29%[41] - 2024/25年度边际毛利为14.6%,边际纯利为6.3%[114] - 2024/25年度收入为32.31亿港元,年度溢利为2.04亿港元[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五金塑胶业务占2025年营业额的63%,电子代工业务占37%[37] - 五金塑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达到20.27亿港元(2024年:17.25亿港元)[48] - 电子代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达到12.04亿港元(2024年:11.91亿港元)[48] - AI服务器相关模具、外壳及结构件订单持续增长[60] - 网络设备、电动车充电基建及智能终端等产品线逐步实现量产[60] - AI服务器和充电桩相关产品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业务增长动力[64][66] - 公司已完成新一代AI服务器样板的准备工作,并计划尽快纳入主要客户优选清单[68][70] - 公司持续扩展服务器周边产品线,包括机柜、支架、导轨等系统部件,并推进水冷系统开发[68][70] 各地区表现 - 日本市场占2025年营业额的35%,中国内地占23%[40] - 直接出口至美国且须缴纳关税的货物仅占公司总收入的1%[48] - 2025年直接运往美国的货物可能需缴纳进口关税,约占营业额的1%[42] - 公司积极拓展中国内地新客户,以提升中国与泰国之间的产能调配灵活性[68][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泰国工厂建设是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将复制中国工厂的成熟运营架构以扩充产能[65][66] - 公司逐步将AI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物流调度和自动化生产流程,以推动降本增效[69][70] - 公司保持审慎财务管理原则,维持稳健现金流与健康借贷比率[69][70][71][74] - 公司计划于2025年7月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涵盖ESG管理架构[60] - 2025/26财年初步估计的资本支出预算约为217,000,000港元,主要用于工厂建设、机械设备及计算机系统的购置[79][83] - 2025/26年度工业业务固定资产投资预算为2.17亿港元[116] 股息和股东回报 - 2024/25年度末期股息预计派息日为2025年9月30日[17]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股东登记日为2025年9月12日[61][62] - 2025年全年股息为每股5.5港仙,其中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2024年:4.0港仙),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2024年:1.5港仙)[98][101] - 公司股息政策为将股东应占溢利的30%或以上用于派息,2024/25年度股息派发比率为55%[107][108] 资产和负债 - 2025年3月31日净计息借贷为466,349,000港元,净计息借贷比率为43%,较2024年的383,879,000港元和39%有所增加[75][77][81] - 2025年3月31日以泰铢计值的银行借贷为63,250,000港元(2024年:18,900,000港元),以人民币计值的为164,550,000港元(2024年:131,630,000港元),以港元计值的为308,359,000港元(2024年:379,162,000港元)[75]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与股东资金比率为106%(2024年:107%),显示集团非流动资产主要由稳定的权益支持[78][8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提供的交叉担保最大责任为536,159,000港元(2024年:529,692,000港元)[76][8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手持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191,177,000港元,未动用银行借贷额度约为853,675,000港元[85][90] 企业管治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何焯辉先生同时担任公司主席和首席执行官[124][128] - 董事会每季度举行定期会议,本年度已召开9次会议[134][136] - 公司未分离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角色,认为由同一人担任可提供更高效的领导[125][128] - 三分之一董事需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但主席和董事总经理除外[120][122] - 何焯辉先生将至少每三年考虑自愿退任以符合公司治理准则[120][122] - 公司委任何伟汗先生为执行董事,林燕胜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2][133]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战略,监督运营和财务表现[134] - 公司认为现有措施足以确保良好的企业管治[120][122] - 董事会成员包括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125][128] 董事会多元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包含1名女性董事[143][145][151] - 劳动人口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4:66(不包括董事)[147] - 公司制定了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强调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多样性标准[141][142] - 提名委员会将定期审查董事会性别多样性情况,目标维持至少1名女性董事[151] - 公司计划通过人力资源机构或公开选拔程序物色潜在董事继任者,以提升性别多样性[146] - 董事会包含7位成员,其中1位为女性,公司承诺维持至少1位女性董事[152] 董事培训和发展 - 2025年3月5日举行了董事培训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管治守则》和相关《上市规则》修订[160] - 执行董事何焯辉、陈名妹、赵凯和陈毅文参加了培训课程和研讨会[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方海城、任重诚、刘健华和林燕胜参加了培训课程和研讨会[161] - 公司为董事及高管购买了适当的责任保险,并每年审查保险范围[158] 委员会运作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一位执行董事和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定人数为两人[178] - 薪酬委员会在年度内举行一次会议,批准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待遇和信函条款[179]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组别中,2人薪酬在1至100万港元,1人在100万至200万港元[1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多数人任职时间少于9年[169] - 薪酬委员会主席于2024年9月6日变更,刘健华博士接任主席[178] - 林燕勝先生於2024年7月1日獲委任為審核委員會成員[182][183] - 任重誠先生於2024年9月6日辭任審核委員會成員[182][183] - 審核委員會在年度內召開2次會議,審閱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中期業績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業績[186] - 提名委員會成員變更:劉健華博士由成員調任為主席,陳名妹小姐於2024年9月6日獲委任為成員[188] - 提名委員會至少每年檢討董事會結構、人數及組成,並提出變動建議[188] - 提名政策包括董事候選人的甄選標準,如誠信、行業經驗、時間承諾、多元化等[189] 财务报告和审计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10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综合年度业绩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103] - 審核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審閱財務報告、監督外部審計師任命、評估內部控制系統有效性[185] - 審核委員會審查了集團的財務報告系統、內部控制系統、外部審計師獨立性等事項[186] - 董事会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遵守了公司及上市规则的证券交易标准[200]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账目,确保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及集团的财务状况[200] - 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解释和信息,以便董事会对财务和其他信息进行知情评估[200] 运营效率 - 2024/25年度存货周转期为66天,较上一年的73天有所改善[110] - 2024/25年度应收账周转期为70天,较上一年的78天有所下降[110] - 工业业务2024/2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为1.62797亿港元,经营溢利为2.85026亿港元[116] 公司荣誉和认证 - 公司获得戴尔(Dell)颁发的"卓越大奖",表彰其在质量稳定、产品保证、自动化技术创新及新项目高效落地方面的卓越表现[26] - 公司获得香港绿色机构认证Energywi$e证书,彰显其在能源效益上的承诺[24] - 公司获得香港雇员再培训局「ERB人才企业嘉许计划」评选为Super MD,肯定其在人才培训与发展的长期投入[24] 泰国业务扩展 - 集团泰国厂房成功出货数据中心相关订单予新客户,相关业务持续录得增长[24] - 公司斥资约5.02亿泰铖(约合1.15亿港元)收购泰国春武里府安美德工业园面积约70,019平方米土地[27] - 公司租用安美德工业园约10,349平方米生产厂房,用作仓储、注塑生产线及模具部门[27] - 公司在泰国安美德工业园收购三幅土地,总面积约70,000平方米,总代价约1.15亿港元[49][50] - 泰国新购土地及租赁厂房的交付程序已于2025年3月顺利完成[55] 中国业务扩展 - 东莞玉泉生产基地扩建B6综合生产大楼,整合大型冲压设备与仓储功能[57][58]
嘉利国际(01050)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