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利国际(01050)
icon
搜索文档
嘉利国际(0105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5 21: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32.31亿千港元,较2024年的29.16亿千港元增长11%[2][10] - 2025年公司年度溢利2.04亿千港元,较2024年的1.70亿千港元增长21%[2][10][11] - 2025年每股基本溢利10.1港仙,较2024年的8.4港仙增长20%[2][10] - 2025年公司毛利4.72亿千港元,较2024年的3.70亿千港元增长[10] - 2025年经营溢利2.85亿千港元,较2024年的2.28亿千港元增长[10] - 2025年年度全面收入总额2.17亿千港元,较2024年的1.17亿千港元增长[11] - 2025年经营溢利2.85026亿元,除税前溢利2.47576亿元;2024年经营溢利2.28372亿元,除税前溢利1.86999亿元[17] - 2025年来自销售五金塑胶业务及电子专业代工业务商品收入约28.14531亿元,2024年为26.30416亿元[18] - 2025年合约收入为3,231,329千元,2024年为2,915,981千元,同比增加约11%[24]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04,481千元,2024年为169,659千元,同比增加约21%[29] - 2025年每股基本溢利和摊薄后每股溢利均为10.1港仙,2024年均为8.4港仙[29] - 2025年五金塑胶业务收入为2,027,028千元,2024年为1,725,255千元,按年增长约17%[24][34] - 电子代工业务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达12.042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其他收入净额为5,301千元,2024年为6,110千元[24] - 2025年支出为2,907,951千元,2024年为2,657,669千元[25] - 2025年财务成本净额为38,457千元,2024年为40,151千元[26] - 2025年所得税为43,095千元,2024年为17,340千元[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五金塑胶业务报告分部收入20.40668亿元,电子专业代工业务报告分部收入12.04282亿元,2024年分别为17.46046亿元和11.90648亿元[15][16] - 公司已完成新一代AI伺服器样板准备工作,并向客户提供风冷及水冷配置的伺服器产品[43] - 公司将AI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物流调度与自动化生产流程以降本增效[44] - 受AI伺服器市场热度影响,相关模具、外壳及结构件订单持续增长[37]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香港地区收入11.23733亿元,中国内地收入6.55549亿元;2024年分别为10.89865亿元和6.04411亿元[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对象为2025年9月12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39]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2023/24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4.0港仙;全年股息派发达每股5.5港仙,2023/24年度为每股5.5港仙[54] - 初步估计2025/26财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14561亿港元[4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每股中期股息2.5港仙,较2024年的1.5港仙增长67%;每股末期股息3.0港仙,较2024年的4.0港仙下降25%[2] - 公司采用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对业绩、财务状况及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13] - 2025年收入来自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入约90%,2024年为92%[19] - 2025年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6.4107亿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6.21016亿元,2024年分别为6.26341亿元和6.19157亿元[20] - 2025年0至90日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5.84882亿元,2024年为5.99932亿元[21] - 2025年银行存款及现金1.18515亿元,三个月或更短到期之银行存款0.72662亿元;2024年分别为0.91274亿元和0.58144亿元[22] - 2025年存入中国内地银行银行结余相当于2.2677亿元,2024年相当于3.0833亿元[22] - 集团有四名客户交易量超集团收入10%,2025年和2024年均为四名[18] - 2025年贸易应付账款为432,389千元,2024年为462,793千元[23] - 公司直接出口至美国且须缴纳关税的货物仅占本年度总收入约1%[36] - 2025年1月收购泰国安美德工业园内三幅共约7万平方米土地,总代价约1.15366亿港元[36] - 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9月11日至9月12日暂停办理以确定享有末期股息权利[55] - 公司持续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建立了系统性ESG管理架构[37] - 东莞玉泉核心基地扩建B6综合生产大楼,整合大型冲压设备与仓储功能[37] - 公司积极整合中、美、台三地销售、生产及工程研发团队[37] - 2025年3月31日净计息借贷约为4.66349亿港元,净计息借贷比率为43%;2024年3月31日净计息借贷约为3.83879亿港元,净计息借贷比率约为39%[45]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与权益总额比率为106%;2024年3月31日为107%[47] - 计息银行借贷总额约为5.36159亿港元,手持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1.91177亿港元,银行未动用借贷额约8.53675亿港元[49] - 本年度内平均雇员约3650人,去年同期平均3400人[52] - 公司于2024年12月在联交所购回34.6万股股份,总支付作价为26.532万港元[56] - 公司认为已采取足够措施确保良好企业管治,但在董事轮值退任规定上与企业管治守则有差异[57]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何焯辉先生兼任[58]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9] - 审核委员会负责处理审核范围内事宜,包括审视及监督公司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控[59] - 审核委员会和管理层审阅集团采纳的会计准则及主要政策,并与外部核数师就审计、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进行商讨[59]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综合年度业绩[59]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相关数字获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同意[60]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业绩公布初稿的工作并非核证工作,未对公布初稿作出任何保证[60] - 公司感谢客户、供应商、银行家、股东及支持者,以及董事、经理和员工的贡献[61] - 公布日期为2025年6月25日[62] - 公司执行董事为何焯辉先生、陈名妹小姐、赵凯先生、陈毅文先生及何伟汗先生[6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方海城先生、刘健华博士及林燕胜先生[62]
嘉利国际(0105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9 16:3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2,620,42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402,721千港元有所增长[8]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72,01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59,915千港元略有增加[8] - 公司流动资产为1,548,41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42,806千港元显著增长[8]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09,17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9,418千港元大幅增加[8] - 公司权益总值为1,019,36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93,004千港元有所提升[12] - 公司流动负债为1,429,08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12,743千港元有所增加[12]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71,97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6,974千港元有所减少[12]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19,32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0,063千港元略有下降[1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46,589千元,其中0至90天的应付款项为387,135千元[7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借款总额为640,545千元,其中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488,838千元[8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为45%,较2024年3月31日的39%有所上升[15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的计息借款为6.40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09177亿港元[154] - 公司未使用的银行融资额度为7.68446亿港元,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满足当前及未来运营的资金需求[154] - 公司资产负債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39%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45%,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贷款增加[1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计息借贷为640,545,000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09,177,000港元,银行未动用融资额为768,446,000港元[158] 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526,653千港元,同比增长6.0%[1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01,163千港元,同比增长20.8%[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35,151千港元,同比增长31.2%[1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1,779千港元,同比增长38.6%[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溢利为5.0港仙,同比增长38.9%[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09,461千港元,同比增长782.3%[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派发股息80,858千港元,同比增长166.7%[1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权益总值为1,019,364千港元,同比增长10.9%[1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五金塑胶业务收入为952,498千元,电子专业代工业务收入为574,141千元,总收入为1,526,653千元[4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135,15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986千元增长31.2%[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营业额为1,526,65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12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1,77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9%[124] - 五金塑胶业务营业额增长约14%至952,498,000港元,其中超过85%收入来自服务器产品[129] - 电子专业代工业务营业额轻微下降约5%至574,141,000港元,整体业务板块表现稳定[130]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产生之净现金为93,73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9,789千港元下降53.1%[23]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之净现金为29,3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0,329千港元减少70.8%[23]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之净现金为13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705千港元大幅减少99.5%[2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8,6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465千港元下降6.2%[2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9,1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8,715千港元减少4.4%[23]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金属及塑料业务和电子制造服务业务[25] - 公司管理层从地理和产品服务角度评估业务表现,包括日本、香港、中国大陆等地区[41] - 公司泰国工厂自2023年底启动以来,已达到最佳生产规模,订单稳步增长[137] - 公司东莞和泰国制造设施配备先进的六轴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136] - 公司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不断加强研发工艺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134] - 公司在中国东莞和泰国的生产设施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改良营运效率[139] - 泰国厂房自2023年底投产后,订单量稳定增长,多家新旧客户已完成认证和工厂审核[139] - 公司对下半年服务器业务前景保持乐观,预计整体生产及财务成本压力将进一步降低[146] - 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对泰国生产基地的投资,积极开拓数据中心等新市场[147] 财务成本与税务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财务成本净额为18,157千元,其中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利息支出为19,243千元[9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194千元[92] - 香港利得税为11,001千元,同比增长176.7%[97] - 中国税项为4,359千元,同比增长12.1%[97] - 公司积极控制利息支出,通过优化银行贷款组合降低财务成本[138] - 公司通过优化银行贷款组合降低财务成本,确保长期稳健的现金流及财务健康[139]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员工福利开支为204,358千元,包括董事酬金[86] - 公司员工数量从去年同期的约3,300名增加至本期的约3,600名[165] - 公司通过“合作置业计划”鼓励和资助高潜力人才在当地购房,以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留住人才[167] - 公司采用绩效挂钩的奖金制度,表现优异的员工将获得更多奖金[168] - 短期雇员福利为6,698千元,同比下降1.8%[105]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何焯辉先生及其家属合计持有公司72.56%的股份[178] - 公司董事何宝珠女士及其家属合计持有公司72.56%的股份[178] - 何焯輝先生個人權益包括278,712,000股股份,並被視為持有其配偶何寶珠女士持有的110,350,000股股份[180] - 何焯輝先生通過The Ho Family Trust持有817,608,000股股份,並通過婚紗城有限公司持有260,000,000股股份[180] - 何寶珠女士個人權益包括110,350,000股股份,並被視為持有其配偶何焯輝先生持有的278,712,000股股份及260,000,000股股份[182] - 陳名妹小姐實益擁有6,400,000股股份,並擁有300,000股未歸屬的獎勵股份[180] - 趙凱先生實益擁有11,082,000股股份,並擁有300,000股未歸屬的獎勵股份[180] - 陳毅文先生實益擁有4,452,000股股份,並擁有300,000股未歸屬的獎勵股份[184] - 方海城先生個人權益包括42,000股股份[184] - 新購股權計劃自2023年8月30日起生效,有效期為10年,歸屬期不少於12個月[18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購股權計劃下無未行使的購股權[186] - 公司于2014年8月11日授予18,000,000份购股权,估计公平值为3,168,000港元至3,492,000港元[190] - 公司于2016年10月27日授予24,700,000份购股权,估计公平值为5,903,000港元至6,694,000港元[190] - 公司于2021年4月20日授予15,000,000份购股权,估计公平值为3,764,000港元至3,780,000港元[19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再授予任何购股权[192] - 公司于2023年8月30日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194] - 股份奖励计划期内授予5,720,000股奖励股份[194] - 2014年、2016年和2021年购股权的公平值估计基于三项式模型计量[193] - 股份奖励计划的剩余时间约为9年[194] - 股份奖励计划的奖励股份将由已设立信托的现有股份提供资金[194]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成本为57,063千元,投资物业的成本为65千元[5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为653,508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6,341千元增长4.3%[5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0至90天账龄的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为589,632千元,占总应收账款的90.2%[6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其他收入总额为2,623千元,其中租金收入为1,199千元[8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摊销及折旧费用为47,676千元[8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1,475千元[8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财务收入总额为1,280千元,其中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1,086千元[89]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中,有两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享受企业所得税从25%降至15%的优惠[94] - 公司通过外汇远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以减轻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1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融资以账面总额15,630,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171] - 重要管理层保险合约公平值为19,730千元,同比增长1.4%[115] - 公司宣布派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122]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支出为142,271,000港元[120] - 向关连公司销售制成品为13千元,同比下降50%[104] - 支付顾问费予联营公司为324千元,同比下降1.8%[104] - 支付租金予关连公司为1,234千元,同比下降14.2%[104] - 摊薄后每股溢利为5.0港仙,同比增长38.9%[102] - 中期股息为每股2.5港仙,同比增长66.7%[102] - 公司未采纳任何在本会计期间尚未生效的新准则或诠释[37]
嘉利国际(0105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19:0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为1,526,653千港元,同比增长6%[3]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1,779千港元,同比增长39%[3] - 每股基本溢利为5.0港仙,同比增长39%[3] - 每股中期股息为2.5港仙,同比增长67%[3] - 公司本期溢利为101,779千港元,同比增长39%[11] - 公司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109,461千港元,较上期增长782%[1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并收入为1,534,507千元,其中五金塑胶业务收入为960,352千元,电子专业代工业务收入为574,141千元[2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并经营溢利为135,151千元,同比增长31.2%,其中五金塑胶业务经营溢利为129,928千元,电子专业代工业务经营溢利为10,535千元[21][2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117,139千元,同比增长44.1%,主要得益于经营溢利的增长[2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5.27亿港元,同比增长6%[4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2亿港元,同比增长39%[45] - 五金塑胶业务营业额为9.52亿港元,同比增长14%,其中超过85%收入来自服务器产品[45] - 电子专业代工业务营业额为5.74亿港元,同比下降5%[47] - 公司派发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总额为5053.6万港元[41]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资产为1,548,412千港元,较上期增长15%[5] - 公司资产总值为2,620,428千港元,较上期增长9%[5] - 公司负债总值为1,601,064千港元,较上期增长14%[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为646,324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19,157千元增长4.4%[25][2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借贷总额为640,545千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29,692千元增长20.9%[32] - 公司净计息借贷从2024年3月31日的383,879,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455,746,000港元,净计息借贷比率从39%上升至45%[57] - 公司银行计息借贷为640,545,000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09,177,000港元,未动用融资额为768,446,000港元,足以应对目前及未来的营运及投资资金需求[57] 成本与支出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为2,623千元,同比下降24.1%,主要由于投资物业估值亏损5,400千元[21][3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雇员福利开支为204,358千元,同比增长9.8%[3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净额为18,157千元,同比下降9.9%[34] - 公司积极控制利息支出,优化银行贷款组合,降低财务成本[50] 业务发展 - 公司在中国和泰国的生产基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改良营运效率[48] - 泰国厂房自2023年底投产以来,订单量稳定增长,多家客户已完成认证和工厂审核[48] - 公司预计随着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胀压力减缓及欧美经济体进入减息周期,整体生产和财务成本压力将降低,对下半年服务器业务前景保持乐观[53] - 公司计划加大对泰国生产基地的投资,购置更多生产设备以扩大产能,并积极开拓数据中心等新市场,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53]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管理 - 公司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理念,关怀各持份者利益[50] - 公司于2024年8月向合资格人士颁发奖励股份,旨在认可和奖励他们对集团增长及发展的贡献,并激励未来共同创造佳绩[51] - 公司员工数量从去年同期的约3,300名增加至本期末的约3,600名,招聘未遇到重大困难[61] - 公司设有“合作置业计划”,鼓励和资助重点栽培人才在中国内地安居乐业,以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有效挽留人才[63] - 公司采用表现挂钩的奖金制度,表现卓越的员工将获得比以往更佳的奖金[6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在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或上市证券[65] - 公司将继续遵循审慎的库务政策,管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维持强劲且稳健的流动资金水平,以把握未来的增长机遇[55] - 公司已采纳严格程序规管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所有董事均确认在有关期间内遵守《标准守则》[73]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在联交所网站刊登[74] - 公司执行董事为何焯辉先生、陈名妹小姐、赵凯先生及陈毅文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方海城先生、刘健华博士及林燕胜先生[74]
嘉利国际(0105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9 16:36
市值与股价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市值为990,515,008港元,6月30日的市值增长至1,617,167,360港元[58][59] - 公司2023/24财年的业绩公布后,股价从0.49港元上涨至0.8港元[58][59] 财务年结与业绩公布 - 公司2023/24财年的财务年结日为2024年3月31日,业绩公布日期为2024年6月25日[44][51] 股息派发 - 公司2023/24财年的末期股息预计于2024年9月24日派发[55] - 公司2023/24财年的末期股息登记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4日[54]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予所有于2024年9月6日名列于公司股东名册内的股东[178] 股本信息 - 公司法定股本为400,000,000港元,已发行股本为202,145,920港元[57] 投资与技术创新 - 公司将继续投资工业领域,保持财务稳健并推动技术创新[8][9] 股东周年大会 - 公司2023/24财年的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8月30日举行[53] 董事会与委员会变动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11月和2024年3月有部分变动[16][24] - 公司2023/24财年的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在2023年11月有调整[18][27] 生产基地与生产策略 - 公司泰国生产基地成功完成首批“泰国制造”产品的量产及出货,标志着首家海外生产基地在战略性发展上达成重要里程碑[80] - 公司采取“中国加一”策略,在泰国设立厂房,并已完成首批订单及出货[156][157][159] - 公司计划将中国内地厂房的自动化智能生产模式复制到泰国厂房,以深化服务器产品的发展并开拓其他产品类别[183] 产品开发与订单 - 公司积极拓展AI产品、5G产品、个人消费品、汽车零部件及医疗产品等领域,成功开发多种AI服务器相关模具并获得订单[161] - 公司获得重要客户新一代机种的制造授权,并迅速完成客户新项目的模具开发[152][154] - 公司已成功开发多款AI服务器相关模具,并锁定若干国际知名客户的主要型号订单,为未来营业额奠定稳固基础[164] 生产效率与质量提升 - 公司新建的综合生产大楼“嘉利工匠大楼”已正式启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48][150][151] - 公司持续加强自动化及智能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53][155] - 公司已添购新的NCT数控冲床设备,增强其应付高组合小批量生产的能力[164] 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 公司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涵盖系统思维、行政管理、环保节能及生产技术等方面,提升员工技能[160][163]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9.16亿港元,同比下降5%[13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7亿港元,同比下降7%[136] - 公司每股基本溢利为8.4港仙,同比下降56%[107] - 公司每股总现金股息为5.5港仙,与去年持平[107] - 公司毛利率为12.7%,同比上升17%[108] - 公司净负债比率为39%,同比下降28%[108] - 公司派息比率为65.5%,同比上升127%[10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915,981,000港元,同比下降约5%[14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69,659,000港元,同比下降约7%[140] - 五金塑胶业务收入为1,725,255,000港元,与市场表现基本一致[141][144] - 电子代工业务收入为1,190,648,000港元,同比增长约2%[142][145] 业务分布 - 公司五金塑胶业务占总营业额的59%[100] - 公司电子专业代工业务占总营业额的41%[100]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39%[103] 财务管理与借贷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净计息借款约为3.83879亿港元,净计息借款比率为39%,较2023年同期的5.02664亿港元和54%有所下降[192]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银行借款中,以泰铢计价的借款为1890万港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借款为1.3163亿港元,以港元计价的借款为3.79162亿港元[19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净计息借贷约为383,879,000港元,净计息借贷比率为39%,较2023年的502,664,000港元和54%有所下降[19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以泰铢计值的银行借贷为18,900,000港元,以人民币计值的银行借贷为131,630,000港元,以港元计值的银行借贷为379,162,000港元[198] 市场策略与竞争力 - 公司将继续开发多元化产品并深化智能生产,以保持在国际服务器机箱生产市场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190] - 公司计划灵活调配市场业务人员,加强高级管理人员的策略性经营思维,提升品质及工程人员的专业能力[194] - 公司对AI服务器及传统服务器业务的未来感到乐观,近月来厂房的产能使用率保持在高位[182] - 公司将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策略,谨慎考虑新增资本支出,减少库存,严格控制营运资金[188] - 公司持续开发多元化产品,深化智能生产,以扩大客户基础并保持国际服务器外壳生产市场的领导地位[195] - 公司将继续遵循审慎的库务政策,管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维持强劲且稳健的流动资金水平[196] 奖项与认证 - 公司获得戴尔颁发的“品质卓越奖”,表彰其在产品品质保证和自动化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80] - 公司泰国生产基地通过责任商业联盟验证评估计划,获得银级认证,肯定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方面的高水平能力[78] - 公司参与EcoVadis可持续发展评级,获得铜牌认可[78] - 公司再次获得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颁发的“全能积金好雇主2022-23”及“积金好雇主5年+”两项证书[76] - 公司获得中兴通讯颁发的年度“优秀品质奖”,表彰其在新产品快速反应能力和严格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就[76] - 公司获得香港工业总会颁发的“环保优秀企业”、“5年+环保先驱”及“低碳承诺”三项殊荣[76] - 公司获得香港环境及生态局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颁发的“粤港清洁生产优越伙伴(制造业)”标志[80] - 公司获得香港社会联合会颁发的15年Plus“商界展关怀”标志,表彰其在“关怀社区”、“关怀员工”及“关怀环境”三个范畴的长期实践[80]
嘉利国际(0105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5 17:59
财务表现 - 二零二四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915,981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了5%[1] - 二零二四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为169,659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了7%[1] - 每股基本溢利(持续经营业务)为8.4港仙,较二零二三年下降了7%[1] - 二零二四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末期股息为4.0港仙,较二零二三年增长了167%[1] - 二零二四年持续经营业务經營溢利为228,372千元,较二零二三年增长了8%[5]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股本及儲備为993,004千元,较二零二三年增长了6%[3] - 年度全面收入總額为116,886千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了61%[7] - 每股基本溢利在2024年为8.4港仙,较2019年的9.0港仙有所下降[33] - 已宣布及已派发中期股息每普通股1.5港仙,金额为30,322千元[34] - 上一财政年度已批准及已派发的末期股息每普通股1.5港仙,金额为30,322千元[35]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915,98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7] - 五金塑料业务在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入为1,725,25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 - 电子代工业务在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了约2%至1,190,648,000港元[39] - 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在2024年达到了619,157千元,较2023年的558,114千元有所增长[23] - 银行存款及现金在2024年为91,274千元,较2023年的128,131千元有所下降[25] - 贸易应付账款中0至90天的账龄金额为416,208千元,较2019年的318,066千元有所增长[26] - 持续经营业务中,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与客户之合同收入为2,915,981千元,较2019年的3,081,697千元有所下降[27] - 物料成本在2024年为2,137,094千元,较2023年的2,307,667千元有所下降[28] - 财务成本净额在2024年为40,151千元,较2023年的34,151千元有所增长[29] - 本期税项中,香港利得税为16,348千元,较2019年的15,841千元有所增长[30] 业务拓展与发展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不如预期、高利率和通胀环境、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但市场环境有所改善,企业投资于人工智能部署,带动了服务器市场需求增长[40] - 公司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开发新工艺应用以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41] - 公司积极构建中国内地市场团队,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在泰国设立工厂以因应中美贸易矛盾和政治磨擦[45] - 公司致力于开拓新市场,研发不同领域的产品,如AI产品、5G产品、汽车零部件等,以稳中求进[47] - 公司已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长远使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包括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等领域[49] - 公司成立专案小组,筹划由“来料加工”升级至“进料加工”的项目,以实现业务定位转型升级[50] - 随着AI进一步发展,AI服务器订单需求将保持强劲,同时客户的传统服务器库存逐渐被消化,服务器订单有望逐步恢复[55] - 泰国工厂将导入中国内地工厂生产模式,打造为另一业务生产点,同时扩大其他产品类别[56] 公司治理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24日派发末期股息给合资格股东[78] - 公司在本年度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79] - 公司一直遵守香港联交所的企业治理守则,并定期进行董事轮值退任[80] - 公司每届股东大会有三分之一的董事需要轮值退任,但主席和总经理不受此规定影响[81] - 公司目前主席和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这种安排有利于提供强大和一致的领导[82] - 公司董事会由经验丰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保权力和授权平衡分配[84] - 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查财务报告程序和内部控制[85]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全年业绩,并与外部审计师商讨[86] - 公司感谢所有支持者,包括客户、供应商、银行家、股东、董事、经理和员工[87]
嘉利国际(0105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0 16:30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嘉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93,538千元,较3月31日的1,152,470千元略有下降[4] - 公司的流动资产总值为1,478,172千元,较3月31日的1,398,309千元有所增长[5] - 嘉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总权益为918,846千元,较3月31日的936,762千元略有下降[5]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439788千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7] - 毛利为166549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7] - 本期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73455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 - 本期溢利为73455千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为73455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 - 每股基本溢利为3.6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8] - 本期其他全面收入为-61049千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0] - 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12406千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0] - 公司股本为202146千元,保留溢利为533464千元,总权益为918846千元[11] - 2022年九月底公司股本为202131千元,保留溢利为1559876千元,总权益为1676306千元[13] - 未经审计的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99,789千元[14] - 已付香港利得税为8,924千元,已付中国税项为366千元[14] - 投资活动所用的净现金为100,329千元[14] - 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在2023年9月30日达到了719,988千元,较3月31日的560,793千元有所增长[46]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在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持续上升的利率环境时,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影响了终端客户的资本投入[120] - 公司已开始从某些知名客户获得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器订单,预计从2024年开始交付[120] - 公司不断强化市场拓展策略,扩大客户基础,并积极提升工程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和制造工艺[123] - 公司通过不断改进自动化生产流程和优化运营结构,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并节省成本[125] 公司股权结构 - New Sense持有公司24.12%的股份[174] - 嘉輝房地產由Honford Investments持有87%的股份[175] - Honford Investments由TMF持有40.45%的股份[176] - 婚紗城由The Wedding City持有12.86%的股份[177] - TMF作为The Ho Family Trust的受托人持有公司的股份[178] - 除董事和最高行政人员外,截至2023年9月30日,没有其他人持有公司股份[179] 公司治理情况 - 審核委員會负责审查公司的财务申报程序和内部控制[198]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每三年董事輪值退任一次[199]
嘉利国际(0105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9 18:44
公司财务状况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439,78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1] - 每股基本溢利持续经营业务为3.6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22%[1] - 流动资产中存货为489,876千港元,较上季度下降143,292千港元[2] - 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账款为374,215千港元,较上季度增加24,003千港元[3]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66,54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9千港元[4] - 公司考虑未来流动资金及可用融资来源,认为有足够资金支持未来十二个月内的运营[11] - 公司在本会计期间应用了新订和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没有重大影响[12] 业务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五金塑料业务和电子专业代工业务,从地区、产品和服务角度评估业务表现[14][15] - 五金塑料业务和电子专业代工业务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的业绩表现[17][18] - 五金塑膠業務營業額下降约18%至837,141,000港元,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和新一代处理器平台延迟推出影响[40] - 電子專業代工業務營業額下降约3%至602,647,000港元,客户对存储产品仍有稳定需求[41] 资产负债情况 - 贸易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等资产总额为761,496千元,其中贸易应收账款为717,340千元[19] -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的账期为30至90天,贸易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显示大部分在0至90天范围内[20]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为374,215千元,账龄分析显示大部分在0至90天范围内[21]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678,434千元,其中无抵押部分为678,434千元[22] - 公司若违反银行贷款承诺,已提取贷款将按要求偿还,但目前贷款人尚未要求立即偿还[23] 现金流和股东利益 - 公司的净经营现金流出为85,208,000元,投资活动中收到3,273,000元,融资活动中支付114,379,000元[28] - 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1.5港仙,已于报告期末派发[35] 公司发展和管理 - B6嘉利工匠大楼内部装修完成,生产部门和仓务部已迁入,升级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43] - 公司获得重要客户新一代服务器制造合同,未来订单量稳定,客户对新产品技术和服务质量高度评价[44] - 公司成立了審核委員會,负责处理财务申报程序和内部监控,以保障股东利益[63]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董事每三年輪值退任一次[64] - 公司在股东週年大会上实行董事輪值退任制度,主席和董事總經理不受此规定限制[65] - 公司主席兼任行政總裁,董事会认为这种安排提供了强大的领导,并有效地执行业务计划[66] - 公司将继续不时檢討其常規,以达至高水平之公司管治[67] - 公司遵守標準守則,採納嚴格程序規管董事進行證券交易[68] - 所有董事均确认遵守標準守則所載之規定標準[69] - 公司将在合适时刊登所有相关资料在联交所网站上[70]
嘉利国际(0105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6:41
公司发展理念和运营原则 - 公司持续发展理念为"务实、稳健、创新",以提供股东丰厚回报[2],[4] - 公司运营原则包括"寻求真相、与时俱进、务实看待、谨慎规划",持续投资工业领域[4] - 公司不断尝试新想法和应用,通过技术、产品、服务和流程创新为客户创造新价值[4] 财务表现 - 集团在2023年的收入为30.82亿港元,比2022年的30.75亿港元略有增长[29] - 集团在2023年的净利润为3.86亿港元,比2022年的5.49亿港元下降了30%[29] - 集团在2023年的每股基本溢利为19.1港仙,比2022年的27.2港仙下降了30%[29] - 集团在2023年的毛利为3.37亿港元,比2022年的4.38亿港元下降了23%[30] - 集团在2023年的经营溢利为2.11亿港元,比2022年的3.03亿港元下降了30%[3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0.82亿港元,与去年持平[3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8%[34] - 五金塑料业务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19.19亿港元,与去年持平[35] 公司运营和发展 - 公司在泰国建立的生产基地已经正式投入运营[47] - 公司成功分拆了KRP Development Holdings Limited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51] - 公司采取措施应对库存增加、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上升的挑战[50] - 公司致力于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持优质服务和产品交付[56] 预期展望和策略 - 公司宣布向所有股东派发每股1.5港仙的最终股息[63] - 预计随着利率上涨周期结束和通胀压力缓解,结合公司严格的内部成本控制,预计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利润逐步恢复[66] - 预计与人工智能模型和生成工具相关的投资增加将推动对服务器的需求,集团将积极争取相关的服务器订单[67] - 公司将继续提高内部生产成本效率,实现生产基地和产品的多元化,加强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业务,巩固现有客户关系并积极开发新客户,以增加市场份额[68] 财务状况和资产管理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及集团的净计息借款约为502,664,000港元,净计息借款比率为54%[83] - 2023/24财政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约为139,889,000港元,主要用于建厂、购买设备和计算机系统[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没有重大或然负债[92] 企业管治和董事会架构 - 公司股息政策为将股东应占利润的30%或以上作为股息派发[108]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目标和策略,监督财务表现和企业管治水平[127]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实施业务策略和日常运营管理[128] - 董事会每季度定期举行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特别会议[130] - 董事会已审议并批准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年度业绩[132] -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出席记录显示高度的出席率[133] - 董事会设立了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以提高效能和鼓励参与[134] - 董事会制定了明确的职权范围,包括审查公司的政策、监督培训和遵守法规[135]
嘉利国际(0105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8 22:10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081,697千港元,与二零二二年持平[1] - 二零二三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37,165千港元,较去年下降23.1%[5]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溢利为19.1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30%[6] - 二零二三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152,470千港元,较去年下降12.6%[2] - 二零二三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股本及储备股本为936,762千港元,较去年下降44.8%[3] - 二零二三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除税前溢利为191,791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296,207千元下降了35.7%[2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9.0港仙,较上年度12.6港仙下降[4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9.1港仙,较上年度27.2港仙下降[40] 业务结构 - 本集团的业务分为五金塑料业务和电子专业代工业务两大主要经营部门[16] - 本集团主要从事五金塑料业务、电子代工业务和房地产业务[43] - 五金塑料业务和电子专业代工业务在二零二三年实现了合共210,785千元的分部溢利[20] - 五金塑料业务收入为1,918,774,000港元,表现平稳[46] - 电子代工业务收入为1,162,92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47] 资产状况 - 待售在建物业和待售物业分别为0千元和0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1,263,787千元下降了100%[26]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128,131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423,548千元下降了69.8%[27] - 嘉创集团分派日的资产净值为898,206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7,297千元[29] 未来展望 - 集团致力于精益生产,应用智能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50] - 集团在泰国设立首个海外生产厂房,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51] - 集团采取积极措施,灵活应对未来挑战,致力于持续繁荣[55] - 集团将继续提高内部生产成本效益,加强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市场业务,鞏固现有客户关系,积极开发新客户[65] - 集团将持续强化执行价值工程分析以提升运营效率,精简生产流程,优化模具工艺技术,深化散热工程解决方案[66]
嘉利国际(0105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1 16:41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5.03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0.66亿港元有所下降[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9.57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78亿港元有所增加[12] - 公司权益总值为16.7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6.97亿港元略有下降[12]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1.49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3.10亿港元有所减少[9] - 公司流动负债为23.97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8.79亿港元有所下降[12]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30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91亿港元有所减少[12]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6.19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42亿港元有所增加[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46,824千港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69,447千港元[6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4,148,098千港元,其中物业发展及合同成本为1,139,392千港元[6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294,922千港元,总负债为3,452,343千港元[6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值为1,842,579千港元,其中保留溢利为1,232,308千港元[68] 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收入为2,199,088千元,同比增长13.3%[17] - 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毛利润为580,486千元,同比增长6.4%[17]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经营溢利为493,415千元,同比增长9.3%[17] - 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本期溢利为259,489千元,同比增长1.1%[17]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其他全面收入为-198,883千元,主要受香港以外业务财务报表的兑换差异影响[20]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全面收入总额为60,606千元,同比下降78.5%[20]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权益总值为1,676,306千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9.0%[22] - 公司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股息支付为80,852千元[22]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941,423千元,收入成本为1,395,661千元,毛利为545,762千元[90] - 公司经营溢利为451,316千元,财务收入净额为3,328千元,税前溢利为455,577千元,所得税为199,018千元,本期溢利为256,559千元[90] - 公司本期其他全面收入为25,073千元,包括其他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3,439千元和香港以外业务财务报表兑换差异21,609千元[10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59,489千元,去年同期为256,559千元[182] - 公司每股基本溢利为12.9港仙,去年同期为12.7港仙[185] - 公司摊薄后每股溢利为12.9港仙,去年同期为12.7港仙[186]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0港仙,去年同期为4.5港仙[193] 现金流 - 公司经营产生之净现金为353,238千港元,同比下降34.3%[27] - 公司已付香港利得税为5,931千港元,同比增长23.0%[27] - 公司已付中国税项为130,204千港元,同比增长152.0%[2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之净现金为217,103千港元,同比下降54.9%[27]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付款为90,552千港元,同比下降24.6%[27] - 公司已派股息为80,852千港元,同比下降42.8%[27] - 公司新银行借贷之所得款为265,416千港元,同比下降47.2%[27] - 公司偿还银行借贷为479,844千港元,同比增长48.5%[2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之净减少为137,890千港元,同比下降135.3%[27] - 公司期末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9,829千港元,同比下降40.4%[2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481,145千元,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111,888千元,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为20,908千元[121]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7,729千元,较期初增加390,165千元[121]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三大板块:金属及塑料业务、电子制造服务业务和房地产业务[128] - 五金塑胶业务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022,699千元,同比增长6.6%[135][136] - 电子专业代工业务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622,967千元,同比增长13.1%[135][136] - 房地产业务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553,422千元,同比增长28.2%[135][136] - 公司总经营溢利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493,415千元,同比增长9.3%[135][136] 投资与收购 - 公司于2022年3月8日完成了对Kar Info International和Jiaxuntong的收购,成为其最终控股公司[40] - 收购后,公司采用合并会计基准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假设当前集团结构在整个报告期内一直存在[40]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购买了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为88,141千元[140]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物业购买成本为70千元[140] - 待沽在建物业在2022年9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8,625千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84,070千元大幅减少[143]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的净额为706,448千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605,903千元增长16.6%[14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在2022年9月30日为45,979千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3,077千元增长6.7%[146] - 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90天的应收账款为671,951千元,占总应收账款的94.8%[149] - 贸易应付账款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90天的应付账款为484,016千元,占总应付账款的91.7%[160] 借贷与融资 - 银行借贷总额为975,437千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为568,437千元,占总借贷的58.3%[157][162] - 公司银行融资额为495,500千元,其中已动用部分为160,748千元,占总额的32.4%[164]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其他收入中,租金收入为2,224千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216千元[169] - 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229,085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173] - 公司未持有任何作为质押的抵押品,信贷风险的最高承担为贸易及票据应收账款的账面值[15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注销任何股份,且无购股权被行使[153][156] - 公司财务收入净额为-12,500千元,去年同期为3,328千元[175] - 公司香港利得税为7,465千元,去年同期为11,577千元[179] - 公司中国税项为137,447千元,去年同期为187,441千元[179] - 公司递延税项为76,618千元,去年同期为0千元[179] - 公司向关连公司销售物业收入为3,206千元,去年同期为0千元[195] - 公司主要管理层酬金为7,848千元,去年同期为8,431千元[199] 会计准则 - 公司已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第9号、第7号、第39号、第1号和第8号的修订,但未采纳尚未生效的新准则或解释[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