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石金融(02263) - 2025 - 年度财报
富石金融富石金融(HK:02263)2025-07-29 16: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较去年减少27.0%,约为32.9百万港元[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减少19.3%至约2.9百万港元[12] - 公司总收益减少27.0%至32.9百万港元[19] - 公司纯利减少19.3%至2.9百万港元[21] - 公司2025年3月31日可供分派储备约为55,528,000港元(2024年:57,595,000港元)[68] - 公司2025年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内总销售额42.6%(2024年:58.7%),其中最大客户占比14.5%(2024年:38.2%)[70] - 公司2025年员工成本约为11.8百万港元(2024年:11.0百万港元)[74] - 公司2025年3月31日雇用15名员工(2024年:15名)[72]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无银行借贷(2024年:无)[69] - 公司2025年未派付任何股息(2024年:无)[55] - 公司2025年无发行任何债权证[66] - 公司2025年无订立或存续的股权挂钩协议[67] - 公司2025年无投资物业[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证券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及手续费收入较去年减少约21.5%至约4.5百万港元[13] - 经纪服务的分部溢利较去年减少约25.5%至约1.7百万港元[13] - 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减少14.3%至16.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51.4%[14] - 保证金融资服务分部溢利增加12.2%至7.9百万港元[14] - 配售及包销服务佣金收入减少41.4%至11.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5.0%[16] - 公司完成9个配售及包销项目,包括6次债券配售活动[16] - 公司作为包销商参与自2021年1月以来首间公司在联交所GEM成功上市[6]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证券市场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1,31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5.5%[9] - 2024年香港证券市场已筹集的资金总额为1,903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2.0%[10] - 2024年GEM共有3间新上市公司[10] - 公司计划在中东地区设立新附属公司以拓展客户群[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未来财政年度在配售及包销服务方面将有更多商机,尤其是在GEM上市制度改革背景下[39] - 公司未就回顾年度宣派末期股息[38] - 公司股息政策自2020年2月19日起生效,未设定预先派付率,派息金额取决于经营业绩等因素[176] - 公司已收取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关于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78] - 公司为董事提供法律行动相关的弥偿保障,并已安排适当保险[79] - 控股股东已确认在回顾年度内遵守不竞争契据的承诺[84][8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回顾年度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9] 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已收所得款项净额为90.6百万港元,拟用于业务扩展等用途[35] - 扩展配售及包销业务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7.0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100%[36] - 保证金融资业务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0.2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100%[36] - 设立及翻修新办公室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5.7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100%,预计2026年底完全动用[36] - 扩大劳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1百万港元,未动用11.8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91.5%,预计2026年底完全动用[36] - 升级资讯科技系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9.0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100%,预计2026年底完全动用[36] - 推广及营销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2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100%,预计2026年底完全动用[36] - 营运资金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6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的100%[36] - 公司自首次公开发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0.6百万港元,已动用46.9百万港元(51.8%),剩余43.7百万港元(48.2%)未动用[113] 公司治理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孙西博士及曾傲嫣女士将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77] - 公司强积金计划供款按法定比率执行,回顾年度内无没收供款或调整供款水平[81][82] - 李青松先生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的75%[91] - 李青松先生通过万顺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万顺由李青松和杨丽丽女士分别拥有60%和40%[92][96] - 杨丽丽女士、施美雅女士和吴海璇先生各自被视为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的75%[95] - 融资协议I规定李青松先生和杨丽丽女士不得对公司股份设立产权负担,最高融资金额为25,000,000港元[99] - 融资协议I项下未偿还贷款金额为0港元[101] - 融资协议II规定李青松先生和杨丽丽女士合计持有公司股权不得低于51%,最高融资金额为60,000,000港元[103] - 融资协议II项下未偿还贷款金额为0港元[106]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最多100,000,000股股份,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07] - 购股权计划向任何一名个人授予的股份最高数目为截至12个月期间已发行股份的1%[10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证券总数为10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约10%[109]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14] - 董事会包括六名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公司已与各执行董事订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函为期三年[124] - 董事会确认在回顾年度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守则条文[122]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书面确认书,确认其独立性[129]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准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相关规定[132] - 董事会在回顾年度内召开4次会议,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38] - 非执行董事李青松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4次,股东大会1/1次[140] - 执行董事许文超先生和吴锡钊先生均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股东大会1/1次[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孙西博士、黎文星先生和曾傲嫣女士均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股东大会1/1次[140] - 审核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举行2次会议,所有成员(黎文星、杨孙西、曾傲嫣)均出席2/2次[145] - 薪酬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举行2次会议,所有成员(杨孙西、李青松、黎文星)均出席2/2次[150] - 提名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举行1次会议[154] - 公司于2024年9月6日举行1次股东大会[139] - 新任董事接受正式、全面及定制的就职培训,确保掌握公司业务及营运[133] - 董事在回顾年度内参与持续专业培训,包括定期简报和阅读技术公报[134][135]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年薪分布:4人年薪0至100万港元,3人年薪100万至200万港元,1人年薪200万至300万港元[161] - 核数师服务总费用为102.8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80万港元,中期审阅20万港元,非审计服务2.8万港元[167] - 公司秘书在回顾年度内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65] - 董事会已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并设定可衡量目标[158]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审查一次董事会多元化情况,确保其持续有效[158]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3.92条关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的规定[158] - 独立内部审计服务提供商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核,结果显示系统有效且无重大失当[164] - 董事会在2020年1月22日采纳提名政策,明确董事候选人的遴选标准和程序[155] - 薪酬政策包括薪金、董事袍金、实物福利、与表现挂钩的酌情花红及购股权[160] -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风险,仅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163] ESG表现 - ESG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的环境及社会表现[180] - 公司采用三层次ESG管治架构:决策层(董事会)、组织层(管理层)、执行层(业务部门)[187][188]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ESG议题并审查绩效[189] - ESG报告按照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82] - 公司2025年6月27日批准ESG报告[185] - 公司成立由执行董事担任主席的ESG工作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负责收集分析ESG数据并监测ESG表现[190] - ESG工作组向董事会报告调查结果、决定和建议,并监督ESG相关法律合规性[190] - 公司通过问卷收集持份者意见,对ESG议题进行评级和优先排序,并制定减排目标和策略[191] - 公司进行重要性评估,通过基准比较、市场研究和持份者调查识别关键ESG议题[195] - 公司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报告期内排放总量与2024年相若,未达成减排目标[20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为范围2(电力消耗),无范围1(直接排放)[200] - 公司因业务以服务为主,不涉及制造流程,故未披露天然气、汽油或柴油消耗数据[199] - 公司未发现任何严重违反香港《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及《废物处置条例》的情况[198] - 公司制定《环境政策》,旨在减少办公室废弃物、排放物及节约能源[198]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公告、财务报告等渠道与投资者及股东沟通收益回报期望[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