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4050万港元,同比下降57.9%[12] - 年度亏损达1.985亿港元,较上年3880万港元亏损大幅扩大[12] - 每股基本亏损56.5港仙,上年同期为11.0港仙[12] - 公司收入为4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7.9%[13] - 公司年度亏损为198.5百万港元,较去年38.3百万港元大幅扩大[1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为198,499,000港元[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13.0百万港元[13] - 行政费用增加29.2百万港元[13] - 2025年度员工成本总额2440万港元,较2024年690万港元增长253.6%[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奶粉业务收入为15.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3.2%[18][21] - 物流业务收入为2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60%[25] - 奶粉业务分部亏损(经调整EBITDA)为188.8百万港元[18][21] - 物流业务分部利润(经调整EBITDA)为9.1百万港元[25] - 物流业务收入为2490万港元,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DA)为910万港元[29] - 物业投资业务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DA)为200万港元[32][37] - 公司推出自有咖啡品牌"明安迪"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103] - 2025年4月Australian Dairy的"Future"品牌在中国推出并通过公司电商平台销售[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收入下降主因奶粉销量下降及物业投资收入减少[12] - 仲裁补偿拨备导致亏损125.2百万港元[13][18] - 因仲裁裁决影响,公司于年报确认额外拨备约101.8百万港元及亏损约125.2百万港元[78][81] - 公司预计不会因子公司债务问题向维勒斯贸易提供额外财务援助[93] -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因出生率下降持续萎缩,但大型外资品牌业绩及市场份额在2024年实现逆势增长[114] - 外资奶粉品牌凭借高端产品定位获得更高利润空间,且客户品牌忠诚度显著高于国产品牌[114] 资产、债务和借款 - 获得第三方额外贷款1000万港元[33][38] - 流动资产2630万港元,流动负债1.995亿港元,流动比率0.13倍[34][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3660万港元[35][3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50万港元,较上年减少9620万港元[36][39]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为5320万港元[40] - 贸易应收款项净减值亏损为2250万港元[40]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3.2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33.3百万港元增加59.8%[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22.5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25.5百万港元减少11.8%[42] - 客户以资产清偿欠款金额达12.1百万澳元(约58.7百万港元)[4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45.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3月31日的37.2百万港元,降幅为18.1%[46] - 未偿还短期借贷为41.1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33.2百万港元增加23.8%[47] - 确认仲裁索赔拨备21.0百万澳元(约101.8百万港元)[4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27.7%恶化为2025年的-313.2%[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47.27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10.701百万港元,降幅为77.4%[50] - 负债总额从2024年的80.07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214.711百万港元,增幅达168.2%[50] - 资本状况从2024年权益118.233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资本亏绌65.134百万港元[50] - 公司已使用融资约41.1百万港元(2024年:33.2百万港元),由资产抵押担保[60]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73,173,000港元[192] - 公司总负债超过总资产65,134,000港元[192] - 公司存在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的重大不确定性[192][195]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持有48,477,509股AHF股份(占Australian Dairy已发行股本6.52%),投资成本约100万澳元(约500万港元)[63][67] - AHF股份公允价值达250万澳元(约1,22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8.2%,产生未变现收益约720万港元[63][67] - 公司收购Smart Front全部股权及1,730万港元股东贷款,总代价1,750万港元[66][69] - 公司收购Welfit 20%股权(700,000股),代价约440万港元[66][69] - 公司通过债务结算获得沈阳金艺70%经济收益及240万元人民币股东贷款,抵销510万澳元贸易应收款[71] - 公司完成对Smart Front和合盈的收购,两者均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75] - 公司以免除5.1百万澳元贸易应收款项为代价,收购沈阳金蚁70%经济权益及2.4百万元人民币股东贷款权利[75] - 公司完成收购合盈集团100%权益以增强物流业务[104][108] - 公司完成收购沈阳金蚁70%经济利益以整合电商平台[102][108] - 公司于2024年9月认购48,477,509股AHF股份以加强与Australian Dairy关系[108] 法律和仲裁事项 - 仲裁案中IFC索赔未偿还贸易应付款项约570万澳元(约2,890万港元)[61] - 公司确认IFC结欠其他应收款项约360万澳元(约1,860万港元)[61] - 仲裁案于2025年4月28日获仲裁裁决结果[73] - 仲裁裁决要求维勒斯贸易向IFC支付约3.7百万澳元(含2.7百万澳元未付款项)[77] - 仲裁裁决要求爱丽丝贸易向IFC支付约23.0百万澳元(含3.0百万澳元未付款项及扣除约3.6百万澳元应付款)[77] -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对维勒斯贸易等发出资产冻结令,限制处置全球资产上限为3.7百万澳元[79][82] - 维勒斯贸易未能支付约0.3百万港元贷款利息构成违约,贷款人要求偿还合计约32.6百万港元及10.7百万港元债务[80] - 维勒斯贸易申请撤销资产冻结令于2025年6月19日被法院驳回[82] - 维勒斯贸易因未支付融资累计利息约0.3百万港元构成违约,需偿还未偿债务6.5百万澳元(约32.6百万港元)及约10.7百万港元[83] - 爱丽斯贸易被要求支付仲裁判决债务及相关利息费用,需在收到法定要求偿债书后三周内清偿[84][88] - 香港法院批准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但允许维勒斯贸易和爱丽斯贸易在14天内申请撤销执行命令[85][86][89][90] - 贷款人要求维勒斯贸易在2025年5月9日前清偿债务否则将强制执行抵押品[83] 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状况 - 维勒斯贸易主要资产为物业投资业务项下物业,公允价值约8.5百万澳元,足以覆盖债务[87][91][93] - 维勒斯贸易与爱丽斯贸易自2023年7月终止与Bubs Australia业务后运营规模大幅缩减[87][91] - 维勒斯贸易抵押物业公允价值为850万澳元(约合8.5百万澳元)[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61] 融资和信贷安排 - 公司获得大股东提供最高80.0百万港元免息信贷额度,期限18个月且无资产抵押[95] - 公司获得主要股东庄舜而女士提供的8000万港元免息信贷额度[99] 员工和人力资源 - 集团员工总数达104人(2024年:80人),员工总成本约24.4百万港元(2024年:6.9百万港元)[9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员工总数104名,较2024年80名增长30%[100] - 员工性别比例男性:女性=1:0.68(截至2025年3月31日)[162] - 员工性别比例实现1:0.68(男性:女性)[167]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因独立非执行董事离世导致审计委员会成员数降至2人,低于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的最低人数[116] - 薪酬委员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不足,违反上市规则第3.25条关于多数成员须为独立董事的规定[116] - 2024年4月25日任命新独立非执行董事后,审计委员会成员数恢复合规[117] - 2024年5月31日独立非执行董事辞职后,审计委员会成员数再次降至2人[121] - 2024年7月15日新任独立董事就职后,公司重新满足审计委员会最低3名成员的要求[122] - 公司自2022年10月起长期空缺董事长职位,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2.1至C.2.9条款[123] - 2025年7月2日执行董事辞职后,董事会性别单一化,违反上市规则第13.92条多元化要求[124] - 公司承诺在3个月内任命女性董事以满足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要求[125] - 陈建国于2024年7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填补程浩亮辞任空缺[127] - 公司目前董事会由4名董事组成,其中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0][13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董事会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32][135] - 高鹏于2024年5月31日获委任执行董事,于2024年9月11日辞任[130][134] - 伍非子于2025年7月2日辞任执行董事,导致董事会仅剩单一性别[128] - 涂春安于2024年4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0][134] - 程浩亮于2024年5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0][134] - 公司2022年10月1日起主席职位空缺,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规定[127] - 女性董事比例20%(1/5),伍非子辞任后董事会无女性成员,不符合上市规则第13.92条要求[159] - 报告期后女性董事辞职导致董事会性别单一化(四名男性董事)[166] - 董事会女性代表比例为20%(五名董事中有一名女性)[166] 董事会和委员会运作 - 公司年内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140][143] - 李泽雄和涂春安将于2025年9月9日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寻求重选[137][140] - 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行政总裁赵磊出席6/6次董事会,高鹏出席2/3次,伍非子出席5/6次,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泽雄出席6/6次,涂春安出席6/6次,陈建国出席4/4次[144] - 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审计委员会李泽雄出席3/3次,涂春安出席3/3次;薪酬委员会赵磊出席1/1次,伍非子出席1/1次;信贷委员会赵磊出席1/1次,伍非子缺席0/1次[144] - 主席职位全年空缺,职责由董事会成员分担[148] - 董事持续培训完成情况:赵磊完成企业管治、法规更新及财务管理培训,李泽雄完成全部三类培训[155] - 公司承担董事获取外部专业咨询费用[149] - 董事会成员专业背景覆盖业务发展、会计、财务管理、企业融资及资产管理等领域[160]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63] - 多元化政策年度检讨确保持续有效[161] - 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3][179]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4] - 董事会设有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提名、薪酬、信贷委员会)[172][178] - 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已安排以覆盖法律行动风险[165][169]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68] - 薪酬委员会年内召开1次会议并处理薪酬政策审查[176][179]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189][193]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公司委聘外部独立专业机构作为外包内部审计师[199] - 董事会审查公司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的资源充足性[200] - 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旨在管理而非消除未能实现业务目标的风险[198] - 内部控制体系涵盖财务、运营和合规控制的关键控制[198] - 董事会持续审查内部审计职能的必要性[199] 其他财务数据 - 商誉减值损失3.0百万港元[22]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为850万澳元(约412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7.6%[27][30] - 商誉减值亏损为300万港元[28]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0-100万港元区间人数为1人(2025年)[183] - 集团已采纳股份期权计划但未授予任何期权[97] - 公司持有主要股东庄舜而女士59.27%权益[99]
阿尔法企业(00948)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