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鼎亿集团投资(00508)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中国内地收入从2024年的862,189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279,707千港元[7] - 2025年收入为280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862百万港元大幅下降[9]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8百万港元,而2024年为盈利40百万港元[9] - 每股基本亏损为17.05港仙,2024年为每股盈利5.43港仙[9]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1.38亿港元,主要由于中国物业发展业务销售额减少、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备、发展物业及持出售物业撇减,部分被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收益抵消[21][33][3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5.82亿港元[33][3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05港仙,去年为每股盈利5.43港仙[34][38] - 公司收入从2024年的8.62亿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2.80亿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发展分类收入减少[89][95] - 毛利从2024年的1.0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6000万港元,降幅达45%,但毛利率从12.5%提升至21.4%[90][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净亏损主要由于中国物业发展业务销售减少、贷款及应收利息减值拨备、发展中物业及持作出售物业减值[19] - 贷款融资业务收入56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500万港元,减值拨备1300万港元[36][40] 业务线表现 - 证券买卖业务录得上市证券公允值变动收益3100万港元,去年亏损500万港元[35][39] - 贷款融资业务收入56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500万港元,减值拨备1300万港元[36][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物業發展業務收入約2.23億港元,較2024年的7.91億港元下降71.8%[77] - 物業發展業務分類虧損約1.87億港元,較2024年的1200萬港元虧損擴大1458.3%[77] - 公司新增餐飲業務,目前持有6家位於深圳的高端餐廳[83] - 公司完成收购6间位于深圳黄金地段的高端餐厅,作为重新发展中国餐饮业务的战略平台[86] 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从2024年的862,189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279,707千港元[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将重点探索新能源、金融、海洋产业及物业开发领域的投资机会[25][27] - 集团探索资源及能源项目、物业发展、金融科技、医药及海洋产业的投资机会[116][1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的2,64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2,408百万港元[9]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的1,448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344百万港元[9] - 股东资金从2024年的1,19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1,064百万港元[9] - 资产净值从2024年的162.55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25.08港元[9] - 公司股本从2024年的736百万股增加至2025年的851百万股[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本金总额8.82亿港元,应收利息总额6600万港元,年利率6%-8%[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本金总额约港币8.82亿元(2024年:港币8.54亿元),应收利息总额约港币6,600万元(2024年:港币5,500万元)[49] - 应收贷款的年利率介于6%至8%[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本金介于约港币1,600万元至港币2,500万元[49] - 借款人主要来自IT技术创新、物业管理、电子商务、住宿及餐饮等行业[49] - 所有应收贷款均无抵押,须于提款日起12个月内偿还[49] - 公司为物業買家提供的按揭擔保總額約980萬港元,較2024年的1120萬港元下降12.5%[80][8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發行股本約8506.8萬港元,較2024年的7356.8萬港元增長15.6%[8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的70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2800万港元,主要由于完成收购餐饮服务业务[93][9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的1.14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5100万港元[101][107] - 公司股东应占净资产从2024年的11.9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0.64亿港元,减少1.32亿港元[102][108] - 总债务与权益比率从2024年的0.82上升至2025年的0.92,净债务与权益比率从0.72上升至0.87[103][108] - 公司持有公允价值金融资产从2024年的90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4100万港元,并录得3100万港元收益[94][100] - 公司资本承诺从2024年的5.36亿港元略微下降至2025年的5.26亿港元[113] - 公司其他贷款维持在9.80亿港元水平[104][109] - 集团资本承担为约港币5.26亿元(2024年:约港币5.36亿元)[1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完成收购Savor Dining Collective Limited的100%股权,重新进军餐饮业务,目前持有6家位于深圳黄金地段的餐厅[24][27] - 公司2018年收购的鑫泰投资持有公园一号项目,第三期10幢住宅已取得预售许可并开始预售[23][26] - 所有應收貸款均被評為低違約風險,截至報告日無逾期貸款[70][75] - 公司謹慎考慮借款人違約率,但未披露具體數字[72][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無應收貸款被識別為信貸減值或已撇銷[74][76] - 集团无或有负债(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117] - 餐饮服务业务补充协议规定,额外代价仅在目标集团2026及2027年度经审核综合纯利总额超过人民币480万元时支付[120] - 集团现金管理以港币、美元、人民币或澳元为主的短期存款形式存置[119] 管理层和董事会信息 - 苏晓浓先生(61岁)自2011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并曾担任董事会署理主席[122][124] - 曾山先生(62岁)自2024年10月起担任执行董事,拥有30年投资及企业管理经验[123][125][126] - 岳英先生(61岁)自2024年10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拥有30年银行及风险管理经验[127] - 岳鷹先生,61歲,擁有逾30年銀行、金融及風險管理經驗,於2024年10月15日加入公司出任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129] - 劉苗苗女士,35歲,擁有逾10年組織管理及業務整合經驗,於2024年12月23日加入公司出任非執行董事[132][134] - 周肇基先生,57歲,擁有多年核數、會計及企業融資經驗,自2011年10月27日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33][135] - 葉志威先生,57歲,擁有逾20年法律執業經驗,自2016年3月31日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36][138] - 張志偉先生,70歲,擁有逾40年管理及銀行業經驗,於2024年12月23日加入公司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3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先生拥有超过40年管理及银行工作经验[139] - 公司执行总裁纪先生在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及投资运作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141][143] - 投资分析师邝女士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证书[142][14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146][150] - 公司附属公司董事李先生于2024年4月29日以每股0.2675港元收购20,000股公司股份[153][156] - 李先生于2024年10月29日以每股0.4657港元收购75,000股公司股份[153][156] - 公司董事在禁售期内不得买卖公司证券[153][156] - 公司将继续采取措施确保董事和员工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的规定[155] -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以最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和诚信为基础[147][151]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148][152] - 李先生承认在禁售期内进行交易,违反标准守则第A.3条及第B.8条,并承诺将交易所得收益捐赠作慈善用途[157] - 公司提醒全体董事及雇员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尤其是在买卖股份前发出书面通知[1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标准守则的规定[158][162] - 董事会成员变动:2024年10月15日苏晓浓辞任代理主席,曾山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岳鹰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主席[166][169] - 2024年12月23日刘苗苗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张志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6][169] - 周肇基和叶志威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9年,董事会认为其独立性未受影响[172][175]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安排责任保险,以应对法律诉讼风险[161][1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书面年度独立确认书[173][175] - 董事会定期审查组成,以确保具备业务发展所需的专长和技能[171][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内几乎所有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会议[174][175] - 董事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举行了9次会议,其中7次会议以少于14天通知召开[176][179]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参加培训、研讨会及阅读材料,所有现任董事(除已辞职者外)均参与了相关培训[182][183] - 自2024年10月15日起,岳鹰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苏晓浓先生担任行政总裁,实现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的分离[184][1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协议为固定两年期,可自动续期一年[186][191] - 根据公司章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董事需轮值退任,退任董事可重选连任[188][192] - 董事会成员间不存在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关系[177][180] - 新董事任命后会接受入职培训,以确保其了解集团业务及相关法规要求[178][181] - 董事会会议及委员会会议记录会发送给所有董事供评论和批准[176][179] - 公司明确划分了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职责,主席负责监督董事会职能,行政总裁负责管理集团业务[185][190] - 董事在2024年10月及12月有多次变动,包括4名董事辞职及3名新董事任命[183] 审计委员会信息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周肇基先生(主席)、曹貺予先生(2024年12月23日辞职)、叶志威先生和张志伟先生(2024年12月23日任命)[195] - 审计委员会主席周肇基先生具备财务和会计专业资格,符合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195] - 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监督集团财务报告系统、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程序,并审查公司年报和中期报告[196] - 根据守则D.3.3条,审计委员会每年需与公司审计师至少会面两次[197] - 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仅会面一次,讨论年度审计事项[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