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财年收益为28.43亿港元,同比增长3.4%[14] - 2025财年年度溢利为7984.3万港元,利润率为2.8%[6][14] - 五年利润率持续下降:从2021年16.0%降至2025年2.8%[6]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3.4%至28.427亿港元,主要由于自营餐厅净增加14间[31][37] - 年度利润同比下降至798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1.186亿港元),部分原因是中国及新加坡市场店铺关闭产生一次性费用[36] - 年溢利同比下降至79.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118.6百万港元)[38] - 公司总收入由2024财年27.484亿港元增长3.4%至2025财年28.427亿港元[64][71] - 其他净收入由2024财年0.505亿港元下降至2025财年0.449亿港元,主要因关闭新加坡及中国内地餐厅产生资产处置损失[66][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食品及饮料成本占收益比率维持在23.7%(2024财年:23.6%)[38] - 员工成本占收益比率维持在32.4%(2024财年:32.4%)[38] - 食品及饮料成本由2024财年6.481亿港元增长3.8%至2025财年6.729亿港元,占收入比例稳定在23.7%[65][72] - 员工成本由2024财年8.895亿港元增长3.6%至2025财年9.219亿港元,占收入比例稳定维持在32.4%[67][74] - 物业及设备折旧下降16.1%,由2024财年1.154亿港元减少至2025财年0.968亿港元[68][75] - 使用权资产折旧及租金相关开支增长5.0%,由2024财年5.321亿港元增至2025财年5.586亿港元[69][76] - 耗材及包装开支下降10.1%,由2024财年0.612亿港元减少至2025财年0.551亿港元,占收入比例从2.2%降至1.9%[70][77] - 水电开支增加5.5%至9000万港元,占收入比例稳定在3.2%[78][85] - 广告及宣传开支减少至5720万港元,占收入比例降至2.0%[79][86] - 其他开支大幅增长29.6%至1.059亿港元,主因餐厅结业成本及减值拨备增加[80][87] - 融资成本微增3.1%至2340万港元,反映餐厅网络扩张[81][88] - 所得税开支减少39%至2030万港元,因应课税溢利下降[83][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外卖业务占比提升至54.7%(2025年)[8] - 香港新增3间日式牛肉饭品牌"山牛"门店及12间"丸龟制面"餐厅(其中9间为2024年11月收购)[23] - 日本市场实现强劲的同比收益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51] - 日本市场在2025财政年度表现最出色,收益实现按年强劲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54] 各地区表现 - 自营餐厅网络扩展至245间,覆盖香港、内地及海外市场[14][8] - 通过合资模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2间"谭仔米线"新品牌门店[17] - 在香港新增12间丸龟制面门店及3间烧肉山牛门店[20] - 公司自营餐厅总数达243间,分布于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及日本[32][37] - 澳洲墨尔本新开设2间采用"谭仔香港米线"品牌的门店,标志着首次进入西方市场[22][35] - 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市场因竞争加剧及盈利空间收窄而战略性缩减店铺网络[22][36] - 香港自营餐厅净增30间,总数达219间,带动收益同比增长4.3%[40][44]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录得双位数同比下降[43][46] - 中国内地净关闭9间店铺,总店铺数减至17间,产生一次性结业开支[48][52] - 新加坡店铺数量从11间大幅削减至4间,产生庞大一次性结业开支[50][53] - 2025财年策略性关闭中国内地及新加坡表现欠佳门店以减轻长期财务负担[58][63] - 通过特许经营模式进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市场,并在澳大利亚开设2家新店[59][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年派息大幅减少至每股0.135港元,派息比率22.7%[6] - 公司更改上市净资金用途将自营餐厅扩展调整为包含合营及特许经营的海外市场扩张[125][126] - 截至2024年4月1日,公司未使用的净收益总额为5.22亿港元,其中餐厅网络扩张部分占3.386亿港元[128] - 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年内使用了9140万港元净收益,主要用于餐厅网络扩张(5070万港元)和系统升级(1870万港元)[128] - 预计在2026年3月31日前完成剩余4.306亿港元净收益的使用,其中餐厅网络扩张占2.879亿港元[128] - 餐厅网络扩张资金分配占比最高,达净收益总额的57.4%(6.033亿港元)[128] - 中央厨房扩建项目未使用资金达9310万港元,占该项目总资金的94.2%[128] - 餐厅翻新及设备升级项目已使用1960万港元,剩余3700万港元待使用[128]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已投入1870万港元,剩余1260万港元预计2026年3月前完成[128] - 国际品牌推广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累计投入2400万港元[128] - 公司调整了净收益使用策略,将餐厅网络扩张方式从纯自营改为包含合资/特许经营模式[129] - 净收益使用时间表可能根据集团发展和市场状况进行调整[130] 其他财务数据 - 流动比率稳定在2.3,速动比率2.3[6] - 权益回报率从2021年62.4%降至2025年5.4%[6] - 使用权资产增至7.863亿港元,反映新签租赁协议[84][91] - 存货周转天数从13.6天改善至12.5天[92][98] - 现金及等价物降至13.277亿港元[96][102] - 资本承担增至500万港元[105] - 或有负债2620万港元涉及银行担保[106] - 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以410万港元收购东利多和颐控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108][113] - 公司同意代表目标公司子公司偿还未偿还股东贷款约840万港元[108][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为5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0万港元增长316.7%[1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或然负债为262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80万港元减少2.2%[112]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3304人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3491人增长5.7%[118][123] - 公司2021年全球发售净筹资约10.51亿港元每股发行价3.33港元[120][124] - 公司无任何货币对冲政策面临港元兑人民币新加坡币及日圆的外汇风险[1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资产抵押情况[109]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染谷則史先生于2022年11月1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拥有约22年法律相关经验[147][148] - 波戶本徹先生自2024年12月20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业务发展和并购领域拥有超过20年经验[153][154] - 山口聡先生于2025年5月15日获任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策略和企业规划方面拥有超过25年专业经验[157][158] - 李国明先生于2021年9月14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6年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165][166] - 李国明先生自2003年6月起担任联华超市(股份代号:980)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67] - 李国明先生自2018年6月起担任旺旺中国(股份代号:151)独立非执行董事[167] - 李国明先生于2020年7月至2025年3月期间担任堡狮龙(股份代号:592)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67] - 染谷則史先生曾任职于多家东京上市公司包括NTT Docomo(9437)、Healios(4593)和CMIC HOLDINGS(2309)[149] - 波戶本徹先生曾任职于多家东京上市公司包括J Trust(8508)、Japan Display(6740)和Oracle日本(4716)[154] - 山口聡先生曾任职于多家东京上市公司包括Japan Display(6780)和Ascentec(3565)[158] - 李国明先生拥有逾36年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曾担任九兴控股首席财务官[169] - 卢国荣先生拥有逾34年金融业经验,曾担任中国民生银行香港分行证券部主管[176] - 杨耀强先生拥有近32年消费、零售、食品及饮料行业经验[181] - 刘次军先生拥有逾34年饮食行业经验,负责监管三哥及谭仔品牌餐厅整体营运[186] - 胡君仲先生拥有逾30年跨行业战略人力资源领导经验,曾任李锦记全球人力资源主管[191] - 首席人力资源官胡君仲于2023年5月加入公司[194] - 首席信息官梁家伦于2023年8月加入公司[198] - 梁家伦拥有超过20年信息技术行业经验[199]
谭仔国际(02217)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