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谭仔国际(02217)
icon
搜索文档
谭仔国际(02217) - 联合公告 - (1)计划生效日期(2)购股权要约成為无条件(3)撤销谭仔...
2025-08-15 19:05
时间安排 - 计划于2025年8月13日获高等法院批准,8月15日生效[5] - 股份于2025年8月19日下午4时起撤销上市地位[7] - 支付支票不迟于2025年8月26日寄出[8] 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7日获4,158,410份购股权要约有效接纳,占约97.38%[6] - 112,000份未获有效接纳的购股权于2025年8月15日失效[6] - 购股要约于2025年8月15日无条件,未行使购股已注销[6]
谭仔国际(02217) - 联合公告 - (1)批准计划及确认股本削减(2)预期计划生效日期及(3)...
2025-08-13 18:27
计划时间安排 - 计划于2025年8月13日获高等法院批准,股本削减同日获确认[4][8] - 预期计划于2025年8月15日生效,公司将另行公告[5][10][11] - 命令正式文本等预计于2025年8月15日送公司注册处处长登记[9] 上市地位变更 - 公司已申请并获联交所批准,股份自2025年8月19日下午4时起撤销上市地位,须待计划生效[6][12]
谭仔国际(0221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6:59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346,779,890,库存股份0,总数1,346,779,890[2] - 2025年7月,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期权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结存股份期权681,410,本月可能发行或转让681,410[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结存3,715,000,本月失效126,000,月底结存3,589,000[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谭仔国际(02217)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7-30 16:44
报告发布 - 2024/25年度报告有中、英文版本,可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查看[2][11] 通讯方式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3][12] - 未来通讯中英文版将在公司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12] 股东通知 - 非登记股东按上市规则收通讯需向中介提供邮箱[5][13][15] - 未提供有效邮箱可能无法收到通知,需主动查网站[6][13] - 想收印刷版可填回条交过户处或发邮件说明[7][13]
谭仔国际(02217)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7-30 16:42
信息披露 - 公司2024/25年度报告有中、英文版本,可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查看[3][13]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4][14] 通讯接收 - 建议股东提供电邮地址接收公司通讯[6][15] - 可申请收取印刷版通讯,指示有效期一年[8][16] 其他信息 - 公司股份代码为2217[2][12] - 通知日期为2025年7月30日[10][16]
谭仔国际(02217)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0 16: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财年收益为28.43亿港元,同比增长3.4%[14] - 2025财年年度溢利为7984.3万港元,利润率为2.8%[6][14] - 五年利润率持续下降:从2021年16.0%降至2025年2.8%[6]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3.4%至28.427亿港元,主要由于自营餐厅净增加14间[31][37] - 年度利润同比下降至798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1.186亿港元),部分原因是中国及新加坡市场店铺关闭产生一次性费用[36] - 年溢利同比下降至79.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118.6百万港元)[38] - 公司总收入由2024财年27.484亿港元增长3.4%至2025财年28.427亿港元[64][71] - 其他净收入由2024财年0.505亿港元下降至2025财年0.449亿港元,主要因关闭新加坡及中国内地餐厅产生资产处置损失[66][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食品及饮料成本占收益比率维持在23.7%(2024财年:23.6%)[38] - 员工成本占收益比率维持在32.4%(2024财年:32.4%)[38] - 食品及饮料成本由2024财年6.481亿港元增长3.8%至2025财年6.729亿港元,占收入比例稳定在23.7%[65][72] - 员工成本由2024财年8.895亿港元增长3.6%至2025财年9.219亿港元,占收入比例稳定维持在32.4%[67][74] - 物业及设备折旧下降16.1%,由2024财年1.154亿港元减少至2025财年0.968亿港元[68][75] - 使用权资产折旧及租金相关开支增长5.0%,由2024财年5.321亿港元增至2025财年5.586亿港元[69][76] - 耗材及包装开支下降10.1%,由2024财年0.612亿港元减少至2025财年0.551亿港元,占收入比例从2.2%降至1.9%[70][77] - 水电开支增加5.5%至9000万港元,占收入比例稳定在3.2%[78][85] - 广告及宣传开支减少至5720万港元,占收入比例降至2.0%[79][86] - 其他开支大幅增长29.6%至1.059亿港元,主因餐厅结业成本及减值拨备增加[80][87] - 融资成本微增3.1%至2340万港元,反映餐厅网络扩张[81][88] - 所得税开支减少39%至2030万港元,因应课税溢利下降[83][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外卖业务占比提升至54.7%(2025年)[8] - 香港新增3间日式牛肉饭品牌"山牛"门店及12间"丸龟制面"餐厅(其中9间为2024年11月收购)[23] - 日本市场实现强劲的同比收益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51] - 日本市场在2025财政年度表现最出色,收益实现按年强劲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54] 各地区表现 - 自营餐厅网络扩展至245间,覆盖香港、内地及海外市场[14][8] - 通过合资模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2间"谭仔米线"新品牌门店[17] - 在香港新增12间丸龟制面门店及3间烧肉山牛门店[20] - 公司自营餐厅总数达243间,分布于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及日本[32][37] - 澳洲墨尔本新开设2间采用"谭仔香港米线"品牌的门店,标志着首次进入西方市场[22][35] - 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市场因竞争加剧及盈利空间收窄而战略性缩减店铺网络[22][36] - 香港自营餐厅净增30间,总数达219间,带动收益同比增长4.3%[40][44]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录得双位数同比下降[43][46] - 中国内地净关闭9间店铺,总店铺数减至17间,产生一次性结业开支[48][52] - 新加坡店铺数量从11间大幅削减至4间,产生庞大一次性结业开支[50][53] - 2025财年策略性关闭中国内地及新加坡表现欠佳门店以减轻长期财务负担[58][63] - 通过特许经营模式进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市场,并在澳大利亚开设2家新店[59][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年派息大幅减少至每股0.135港元,派息比率22.7%[6] - 公司更改上市净资金用途将自营餐厅扩展调整为包含合营及特许经营的海外市场扩张[125][126] - 截至2024年4月1日,公司未使用的净收益总额为5.22亿港元,其中餐厅网络扩张部分占3.386亿港元[128] - 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年内使用了9140万港元净收益,主要用于餐厅网络扩张(5070万港元)和系统升级(1870万港元)[128] - 预计在2026年3月31日前完成剩余4.306亿港元净收益的使用,其中餐厅网络扩张占2.879亿港元[128] - 餐厅网络扩张资金分配占比最高,达净收益总额的57.4%(6.033亿港元)[128] - 中央厨房扩建项目未使用资金达9310万港元,占该项目总资金的94.2%[128] - 餐厅翻新及设备升级项目已使用1960万港元,剩余3700万港元待使用[128]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已投入1870万港元,剩余1260万港元预计2026年3月前完成[128] - 国际品牌推广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累计投入2400万港元[128] - 公司调整了净收益使用策略,将餐厅网络扩张方式从纯自营改为包含合资/特许经营模式[129] - 净收益使用时间表可能根据集团发展和市场状况进行调整[130] 其他财务数据 - 流动比率稳定在2.3,速动比率2.3[6] - 权益回报率从2021年62.4%降至2025年5.4%[6] - 使用权资产增至7.863亿港元,反映新签租赁协议[84][91] - 存货周转天数从13.6天改善至12.5天[92][98] - 现金及等价物降至13.277亿港元[96][102] - 资本承担增至500万港元[105] - 或有负债2620万港元涉及银行担保[106] - 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以410万港元收购东利多和颐控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108][113] - 公司同意代表目标公司子公司偿还未偿还股东贷款约840万港元[108][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为50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0万港元增长316.7%[1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或然负债为262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80万港元减少2.2%[112]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3304人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3491人增长5.7%[118][123] - 公司2021年全球发售净筹资约10.51亿港元每股发行价3.33港元[120][124] - 公司无任何货币对冲政策面临港元兑人民币新加坡币及日圆的外汇风险[1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资产抵押情况[109]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染谷則史先生于2022年11月1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拥有约22年法律相关经验[147][148] - 波戶本徹先生自2024年12月20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业务发展和并购领域拥有超过20年经验[153][154] - 山口聡先生于2025年5月15日获任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策略和企业规划方面拥有超过25年专业经验[157][158] - 李国明先生于2021年9月14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6年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165][166] - 李国明先生自2003年6月起担任联华超市(股份代号:980)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67] - 李国明先生自2018年6月起担任旺旺中国(股份代号:151)独立非执行董事[167] - 李国明先生于2020年7月至2025年3月期间担任堡狮龙(股份代号:592)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67] - 染谷則史先生曾任职于多家东京上市公司包括NTT Docomo(9437)、Healios(4593)和CMIC HOLDINGS(2309)[149] - 波戶本徹先生曾任职于多家东京上市公司包括J Trust(8508)、Japan Display(6740)和Oracle日本(4716)[154] - 山口聡先生曾任职于多家东京上市公司包括Japan Display(6780)和Ascentec(3565)[158] - 李国明先生拥有逾36年财务管理及企业融资经验,曾担任九兴控股首席财务官[169] - 卢国荣先生拥有逾34年金融业经验,曾担任中国民生银行香港分行证券部主管[176] - 杨耀强先生拥有近32年消费、零售、食品及饮料行业经验[181] - 刘次军先生拥有逾34年饮食行业经验,负责监管三哥及谭仔品牌餐厅整体营运[186] - 胡君仲先生拥有逾30年跨行业战略人力资源领导经验,曾任李锦记全球人力资源主管[191] - 首席人力资源官胡君仲于2023年5月加入公司[194] - 首席信息官梁家伦于2023年8月加入公司[198] - 梁家伦拥有超过20年信息技术行业经验[199]
*ST合泰(002217)6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06.0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43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6日收盘,*ST合泰报收于2.15元,下跌1.38%,换手率0.7%,成交量39.77万手,成交金额8562.95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06.01万元,占比成交额12.92%,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44.24万元、大单净流出661.77万元 [1] - 中单净流出228.17万元,小单净流入877.84万元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8.63%,归属净利润408.47万元,同比增长101.06% [1] - 扣非净利润40.93万元,同比增长100.10%,流动比率3.795,速动比率3.248,资产负债率25.6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莆田市,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747939.892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11639.622033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黄爱武 [1] 公司业务拓展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6条,专利信息109条,行政许可25个 [2]
*ST合泰(002217)5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70.2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20:23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ST合泰报收于2.14元,下跌1.38%,换手率0.66%,成交量37.53万手,成交金额8039.76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70.28万元,占比成交额25.75%,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879.54万元(占比23.38%),大单净流出190.74万元(占比2.37%) [1] - 中单净流出830.16万元(占比10.33%),小单净流入1240.12万元(占比15.42%)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8.63%,归属净利润408.47万元,同比增长101.06% [1] - 扣非净利润40.93万元,同比增长100.10%,流动比率3.795,速动比率3.248,资产负债率25.6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莆田市,主营业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747939.892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11639.622033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黄爱武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6条,专利信息105条,行政许可24个 [2]
谭仔国际(0221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5-09 20: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公司收益2842681千港元,较2024财年的2748406千港元增长3.4%;除税前溢利100171千港元,较2024财年的151992千港元下降34.1%;年度溢利79843千港元,较2024财年的118649千港元下降32.7%[3] - 2025财年公司净增设14间自营餐厅,带动收益微升3.4%至2842.7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旗下有243间自营餐厅[8] - 2025财年香港店铺总数增至219间,带动收益按年增长4.3%,旗舰品牌“谭仔”及“三哥”净增设15间分店[10] - 2025财年公司来自中国内地市场的收益按年录得双位数跌幅[12] - 2025财年公司收益从27.484亿港元增加3.4%至28.427亿港元[19] - 2025年收益为28.42681亿港元,2024年为27.48406亿港元[50] - 2025年经营溢利为1.24005亿港元,2024年为1.74728亿港元[50] - 2025年年度溢利为7984.3万港元,2024年为1.18649亿港元[50][51] - 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为6.0仙,2024年为8.9仙[50] - 2025年来自外部客户及合营公司的总收益为28.42681亿港元,2024年为27.48406亿港元[61] - 2025年银行利息收入为4317.5万港元,2024年为4408.5万港元[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财年所使用食品及饮料成本从6.481亿港元增加3.8%至6.729亿港元,占收益百分比分别为23.6%及23.7%[20] - 2025财年其他净收入从5050万港元减少至4490万港元[21] - 2025财年整体员工成本从8.895亿港元增加3.6%至9.219亿港元,占收益百分比稳定维持于32.4%[22] - 2025财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从1.154亿港元减少16.1%至9680万港元[23] - 2025财年使用权资产折旧、租金及相关开支从5.321亿港元增加5.0%至5.586亿港元[24] - 2025财年耗材及包装开支从6120万港元减少10.1%至551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由2.2%下降至1.9%[25] - 2025财年其他开支从8170万港元增加29.6%至1.059亿港元[28] - 融资成本由2024财年的2270万港元增加3.1%至2025财年的2340万港元[29] - 所得税开支由2024财年的3330万港元减少至2025财年的2030万港元[31] - 2025年除员工成本为9.21907亿港元,2024年为8.89506亿港元[64] - 2025年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2344.4万港元,2024年为2273.6万港元[64] - 2025年折旧费用为5.48138亿港元,2024年为5.50417亿港元[65]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2032.8万港元,2024年为3334.3万港元[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财年公司与合营伙伴及次特许经营伙伴在澳洲墨尔本开设两间“谭仔香港米线”特许经营店,首度进军西方市场[9] - 2025财年公司将日本牛肉饭品牌“山牛”引进香港,已开设三间分店;收购“丸亀制面”在香港的九间现有餐厅,并增添三间新店[10] 各地区表现 - 2025财年公司缩减中国内地及新加坡的店铺网络,产生一次性结业开支,导致年内溢利由去年同期的118.6百万港元减至79.8百万港元[9] - 2025财年公司净关闭9间店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共保留17间店铺[13] - 2025财年新加坡业务收益下滑,分店数目由11间削减至4间[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2月3日,要约人要求董事会提呈建议将公司私有化,注销价每股1.58港元[73]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末期股息,2024年为每股5.9港仙[7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21年10月7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51亿港元[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扩充餐厅网络拟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占比57.4%,金额为6.033亿港元[48]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无个别客户贡献收益超集团总收益的10%[62]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两个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报告无保留意见[55] - 合资格实体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余下按16.5%征税,2024/25课税年度应付税项减免100%,最高减免额1500港元[66] - 2025年已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每股1.35仙,金额18,113千元;2024年为每股3.0仙,金额40,228千元[67] - 2025年报告期末后建议末期股息每股零仙;2024年为每股5.9仙,金额79,121千元[67]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9,843,000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341,321,000股计算[68] - 2025年每股摊薄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9,843,000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344,471,000股计算[69] - 2025年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与2024年相同[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1,346,779,890股,金额1,116,783千元[72]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刘达民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74] - 公司全体董事在2025财政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5] - 2025财政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2025年3月31日无库存股份[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严重影响集团表现及价值[7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常规等[78] - 集团核数师毕马威已将2025财政年度财务数字与报表草稿核对,数额一致[80] - 毕马威执行工作不构成审计等核证工作,未发出核证[81] - 全年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出,2025财政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可在网站查阅[82] - 公告日期执行、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名单公布[84]
谭仔国际:公司拜访纪要-20250224
软库中华金融· 2025-02-24 10: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面对港人北上消费增加及核心品牌在港门店网络扩张空间受限,公司去年践行多品牌策略,扩大品牌组合以驱动收入增长并应对香港消费者模式转变,现估值与可比同业折让50%,已反映过去3个财年盈利持续下滑,且2024年9月末手持现金高于市值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主要业务是以“谭仔”及“三哥”两大旗舰品牌从事餐厅运营,自营餐厅网络达235间分店,遍布香港、内地、新加坡及日本,2024年获得“丸亀制面”及“山牛”在香港的特许经营权和授权 [2][5] 股价表现 - 1个月、3个月、12个月股价变动分别为0.0%、3.8%、 -30.8%,相对恒指变动分别为 -0.3%、7.4%、 -63.0% [3] 业务策略 - 多品牌策略:去年与控股股东Toridoll日本签订授权协议引进“山牛”,首家“山牛”于去年4月开业,去年11月中旬收购九家“丸亀制面”餐厅,计划2025财年下半年开四间新店,开店步伐较以往放慢 [4] - 海外业务更新:内地及海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6.1%,2025财年上半年以特许经营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去年11月底澳洲墨尔本首家特许经营分店开业,下半财年目标在澳洲增两家分店,计划2025年首季在马来西亚开店,菲律宾首家特许经营店今年开业;内地及新加坡市场表现较逊,上半财年收缩餐厅网络、内地推出新店面设计,下半财年继续整合业务;日本市场表现最佳,上半财年经营亏损大幅收窄,目标下半财年在东京新增分店 [4] 财务及估值 - 2025年上半财年收入按年增长1.2%至14.0亿港元,同店销售同比跌约4%,香港市场翻枱率稳定,日均每座位售出碗数为6.1碗,同比持平,香港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7%至13.2亿港元;受经营成本上升及海外市场亏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跌55.8%至3,606.8万港元;上半财年香港餐厅网络净增加九家,香港自营餐厅总数达198间;按现股价,24财年市盈率为9倍;现估值与可比同业折让50%;2024年9月末无银行贷款,手持现金为13.5亿港元,高于市值;公司目标派息比30%,过去2个财年派息比达100%,现股息率11% [4] 财务数据 - 2021 - 2024年收入分别为17.947亿、22.753亿、25.946亿、27.484亿港元,同比变动分别为6.1%、26.8%、14.0%、5.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878亿、2.03亿、1.41亿、1.186亿港元,同比变动分别为50.8%、 -29.5%、 -30.6%、 -15.8%;每股盈利分别为0.29、0.18、0.11、0.09港元,同比变动分别为不适用、 -39.2%、 -40.0%、 -15.2%;市盈率分别为2.8、4.6、7.7、9.1倍;股息率分别为0.0%、14.1%、13.0%、11.0% [5] ESG要点 - ESG策略框架为“润泽社区”“提人为本”“绿色倡议”;识别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4个与公司策略最相关;目标通过提供更多植物性食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可持续食材比例;考虑气候相关风险,建立供应商可持续性评级平台;应对过渡风险,实施绿色运营等增强应变能力;目标各财政年度支付不少于拥有人应占溢利30%的总股息;确保相关人士了解监管要求 [8] 股东结构 - 东利多控股持股74.3%,其他持股25.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