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誉燊丰控股(02132)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总收益为1281.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3%[7][17] - 公司纯利为1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9.0%[7] - 年内溢利由26.1百万港元减少至1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9.0%[24] - 纯利率由1.9%下降至1.0%[24] - 公司2025年收益约为1,281.1百万港元,2024年收益约为1,366.9百万港元[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直接成本为1241.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5%[18] - 员工成本总额由214.4百万港元增加至24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0%[38]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34.7百万港元略微增加至35.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5%[22] - 所得税开支由7.6百万港元减少至5.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8.9%[23]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 - 公司毛利为40.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0.7%[7][19] - 公司毛利率为3.1%,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7][19] - 公司分包项目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直接员工成本增加[7][19] 现金流和债务 - 银行结余及现金由131.4百万港元增加至215.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3.6%[26] - 债务总额由19.6百万港元减少至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0.5%[26] - 资产负债比率由6.2%下降至2.9%[34] 业务运营和项目 - 公司未完成合约价值为2345.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4.6%[15] - 公司手头有27个建筑项目[15] - 最大客户占集团总营业额52.3%(2024年同期:39.0%)[72] - 五大客户合计占集团总营业额93.0%(2024年同期:88.2%)[72] - 最大供应商占年度总直接成本9.7%(2024年同期:7.0%)[73] - 五大供应商占年度总直接成本17.6%(2024年同期:18.1%)[73] - 最大分包商占年度总直接成本4.2%(2024年同期:5.1%)[73] - 五大分包商占年度总直接成本15.9%(2024年同期:18.6%)[73] 投资和金融资产 - 公司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9.6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4.1百万港元[21] - 非上市投资基金的公平值由13.7百万港元增加至23.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8.6%[30] 股息和分配政策 - 公司不派发末期股息[8]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4年:无)[47]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债权比率水平、股权回报率及财务契约等八项核心指标[42][48] - 股息可采取现金或股份形式分配,中期股息由董事会决定,末期股息需股东大会批准[45]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7400万港元(2024年同期:7400万港元)[71] 员工和薪酬 - 雇员人数由412名减少至364名,同比下降11.7%[38] - 高级管理层薪酬:2人年薪在150-200万港元区间,1人年薪在250-300万港元区间[80] 股份计划和购股权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所有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得超过批准日已发行股份的10%[56]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一承授人授出的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1%[56] - 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若超过已发行股份0.1%且价值超500万港元需独立股东批准[57] - 购股权认购价不得低于(i)授予日收盘价(ii)前五个营业日均价(iii)面值中的最高者[55] - 购股权承授人需为每份购股权支付1港元,行使期限不超过授予日起十年[57]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4年,将于2025年3月31日届满[58] - 购股权计划授权可授予购股权总数160,000,000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0.0%[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任何购股权授出、行使或失效[58]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股份最高数目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61] - 2025年3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奖励总数为151,440,000股[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奖励股份归属834,000股,失效56,000股[64] - 2025年3月31日未归属奖励股份总数为1,056,000股[64] - 奖励股份归属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0.186港元[66] - 所有奖励股份均以零代价授予承授人[64] - 股份奖励计划无任何表现目标[65] 公司管治和董事会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9月5日举行,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9月2日至9月5日[49] - 董事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30] - 徐子扬先生和鄺炳文先生将于2025年9月5日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重选资格[134]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立分别由徐继光先生和徐子扬先生担任[136] - 全体6名董事均完成上市公司企业管治相关培训[139]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购买责任保险保障履职法律责任[128] - 董事会下设三个委员会(薪酬/提名/审核)均具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提交独立性声明公司确认其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准则[133] - 董事服务合约初始期限为三年可根据章程及上市规则续期[134] - 公司定期向董事提供企业管治最新信息以强化责任意识[139] - 薪酬委员会于2020年9月21日成立并举行两次会议审查董事及高管薪酬[143] - 提名委员会于2020年9月21日成立并于2025年6月24日新增徐慧扬女士为成员[144] - 董事会目前有一名女性董事徐慧扬女士实现性别多元化[151]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审议董事重选[144] - 薪酬委员会采用绩效薪酬模式并认为当年度薪酬安排公平合理[143] - 董事会于2020年9月21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等维度[149][150] - 董事候选人评估标准包括行业经验独立性等7项核心指标[146] - 董事重选评估标准包含参会次数及持续符合任职条件[153] - 提名委员会通过面试背景调查等程序评估董事候选人[146] - 审计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155] - 董事会成员在2025财年出席了5/5次会议[158] - 审计委员会成员出席了3/3次会议[158] - 薪酬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158] - 提名委员会举行了1次会议[158] - 公司秘书接受了超过15小时的专业培训[159] - 公司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功能[165] - 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未发现对财务报表或整体运营有重大影响的欺诈或不正当行为事件[167] - 董事会于2022年2月采纳举报政策并于2022年1月采纳诚信管理政策[167][168] - 公司通过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内幕消息以确保公平披露[173] - 公司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年报、中期报告及股东大会与股东保持沟通[174][177]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独立性确认书,公司认可其独立性[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控股股东遵守不竞争协议条款[95] 所有权和关联方 - 徐继光通过New Brilliance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公司12亿股股份,占股75%[86] - New Brilliance Enterprises Limited为公司实益拥有人,直接持有12亿股股份,占股75%[88] - 黄婥玫作为徐继光配偶,被视为拥有相同12亿股股份的权益,占股75%[88] - 公司确认公众持股量持续符合上市规则,至少25%已发行股本由公众持有[98]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未参与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活动[91] - 公司与徐继光及New Brilliance订有不竞争协议,限制其从事竞争业务[92]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现金611万港元收购关联方物业[69] - 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70] 审计和合规 - 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续聘为公司核数师,负责年度财务报告审计[100] - 公司支付给外部审计师的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81万港元[160] - 公司支付给外部审计师的税务服务费用为5.3万港元[160] - 审计总费用达到86.3万港元[160] - 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10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策略及风险管理[102] - 公司与客户、供应商、分包商及雇员无任何重大分歧[10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期间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180] - 公司主要在香港提供建造工程,ESG报告数据涵盖香港总部及大多数建筑项目[181] - 董事会对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的成效承担最终责任[184] - 公司已成立专职团队处理ESG事宜并每年向董事会报告[184] - 公司通过分配不同管理岗位追踪ESG进展以维持行业竞争力[184] - 公司定期检讨及调整可持续发展政策以满足持份者需求[184] - 公司识别出持份者主要关注的三个最重要议题为客户服务、人力资本和应对气候变化[190] - 公司通过年度健康、安全及环保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与分包商就职业健康及安全进行沟通[186] - 公司识别出18个与业务相关的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分类[187] - 公司采用低防噪音屏和便携式隔音屏障等静音设备减少建筑工地噪音影响[192] - 公司每年审阅并识别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包括实体风险和过渡风险[191] - 公司为每个地盘申请建筑噪音许可证并通过环境保护署的噪音声级测试[192]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中期报告与年报等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投资回报和公司策略[186] - 公司考虑开展年度检讨以评估内部减噪程序,特别是对噪音敏感地区的项目[192] - 公司通过应急计划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对建筑工地造成的损害风险[191] -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计划提升员工能力并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186][191] - 公司香港运营车辆产生的NOx排放量为1.861吨(2025年)和1.750吨(2024年)[193] - 公司香港运营车辆产生的SOx排放量为0.005吨(2025年)和0.004吨(2024年)[193] - 公司香港运营车辆产生的PM排放量为0.166吨(2025年)和0.155吨(2024年)[193] - 公司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13.6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和747.02吨(2024年)[198] - 公司范围二能源间接排放量为794.0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和834.68吨(2024年)[198] - 公司范围三其他间接排放中处理淡水及污水电力排放为43.8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和28.02吨(2024年)[198]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651.57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和1,609.72吨(2024年)[198] - 公司每名雇员温室气体密度为1.29吨(2025年)和1.18吨(2024年)[198] - 公司目标将温室气体排放维持在每百万收益低于6吨[194] - 公司慈善捐赠金额为约13,000港元,较2024年的30,000港元下降约56.7%[53]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背景 - 执行董事徐继光拥有逾40年土木工程经验[104] - 执行董事徐子扬拥有逾18年土木工程经验[106] - 执行董事徐慧扬拥有逾12年香港建造业行政及财务管理经验[10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殷杰拥有逾20年银行及金融行业经验[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殷杰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包括C-Link Squared Limited[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建基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12] - 李建基拥有37年金融行业经验,曾担任宏强控股有限公司(8262)执行董事及中国口腔产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8406)非执行董事[113] - 李建基于1987年获香港浸会学院会计专业文凭,2001年获澳洲堪培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4] - 鄺炳文拥有28年会计及行政经验,现任御佳控股有限公司(3789)和唐宫(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181)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 鄺炳文于1996年获澳洲科廷科技大学会计学士学位,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企业行政研究生文凭[115] - 罗广信拥有30年香港土木工程投标及商务管理经验,2006年加入集团担任商务总监[116] - 罗广信于2006年获华瑞汉普敦大学建筑管理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成为英国特许建造学会会员[116] - 黄健标拥有30年香港土木工程大型建筑工地监督经验,2006年加入集团担任营运总监[116][117] - 吴恺盈拥有16年审计、会计及财务报告经验,2018年出任公司秘书[118] - 吴恺盈200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2年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