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S HOUSE(01653) - 2025 - 年度财报
MOS HOUSEMOS HOUSE(HK:01653)2025-07-30 17:17

财务表现:收益与利润 - 总收益为109.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8%[7] - 公司总收益为109.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8%[13][16] - 毛利为54.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1.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溢利2.2百万港元[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百万港元,去年为溢利2.2百万港元[13][23] - 整体产品利润率从65.3%下降至50.0%[17] - 产品毛利率为50.0%,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7]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8.3百万港元[7]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8.3百万港元,去年为收益0.3百万港元[13][23]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为1.6百万港元,去年为0.02百万港元[13][18] - 慈善捐款同比减少630,000港元至零[174] - 公司未派付年度股息[169] - 公司未就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无)[33] 业务线表现 - 零售销售收益为36.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3%[8] - 零售销售收益为36.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3%[14][16] - 非零售销售收益为72.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9%[8] - 非零售销售收益为72.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9%,占总收益66.1%[14][16] - 太阳能板销售产生其他收入3.3百万港元[9] - 销售太阳能板收入为3.3百万港元[15][19] - 租金收入为0.5百万港元,与上年持平[8] - 公司业务包含新能源太阳能板安装及电池储能[166] 成本与费用 - 员工成本为14.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1%[20] - 员工成本降至14.6百万港元(2024年:17.4百万港元)[32]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5.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9.9%[21] 资产与负债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至13.7百万港元(2024年:1.9百万港元),增幅约621%,主要因仓库安装太阳能板系统[24]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16.4百万港元(2024年:16.5百万港元),其中港元计值16.2百万港元(2024年:16.2百万港元)[25] - 银行借贷降至67.0百万港元(2024年:92.1百万港元),全部以港元计值并以投资物业及存款抵押[26]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0.48倍(2024年:0.64倍)[26] - 已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26.0百万港元及银行存款15.0百万港元作为银行借贷抵押品[30] - 未偿还合约资本承担为1.0百万港元(2024年:1.0百万港元)[29] - 公司可分派储备约58.8百万港元[176]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84,117,000股普通股[172] 管理层与董事会组成 - 徐道飛女士於2018年1月26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主要負責集團整體策略規劃、營運及管理[36] - 胡勁恒先生於2021年12月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審核委員會主席及企業管治委員會成員[37] - 胡勁恒曾於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擔任世紀聯合控股董事會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37] - 胡勁恒曾任協興建築財務總監及執行董事(2006年2月至2018年12月)[39] - 許鎮德先生於2021年12月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薪酬委員會主席[41] - 許鎮德曾於2019年4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擔任載通國際控股行政總監[41] - 許鎮德曾於2020年5月20日至2024年7月19日擔任世紀聯合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41] - 黃春平先生於2024年7月3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企業管治委員會主席[42]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财务总监关女士于2022年6月加入集团负责会计财务报告及管理会计事宜[47] - 公司秘书陈先生拥有约30年银行会计财务管理及公司秘书经验[45] - 陈先生自2001年1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47] - 关女士自2014年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47] - 高薪管理人员薪酬范围为零至1,000,000港元[185] 公司管治与合规 - 公司于2024年7月31日委任1名新独立非执行董事以符合上市规则要求[49] - 2024年2月15日至7月30日期间董事会仅有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低于上市规则要求的3名[49] - 审核委员会在此期间仅有2名成员违反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的最少3名成员规定[49] - 提名委员会在此期间仅有1名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违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的规定[49] - 公司主席曹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角色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分权要求[50] - 董事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上市规则最低人数规定[56] - 2024年2月15日至7月30日期间,董事会仅有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低于上市规则要求的三名最低人数[53] - 审核委员会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上市规则最少三名成员的规定[56] - 提名委员会现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大多数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56] - 公司已获得联交所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21及3.27A条规定[53] - 公司已向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作出具体查询,并获得全部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正面年度确认[54] - 董事会设立四个功能性委员会(审核/薪酬/提名/企业管治),均于2018年9月20日订立职权范围[71] - 审核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由胡劲恒担任主席[70] - 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许镇德/徐道飞/胡劲恒),其中含1名执行董事[77] - 企业管治委员会获提供充足资源及支援以履行职责[69] - 提名委员会成员变动,自2025年7月1日起由执行董事徐道飞女士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镇德调任主席[80] - 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会议2次,胡劲恒和许镇德出席率100%,黄春平出席率100%[83] - 公司确认本年度无重大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199]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举行了五次董事会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60] - 执行董事徐道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3/5次,缺席股东大会0/1次[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春平先生(2024年7月31日获委任)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股东大会1/1次[61] - 审核委员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胡劲恒3/3、许镇德3/3、黄春平1/1[74] - 薪酬委员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徐道飞2/3、胡劲恒3/3、许镇德3/3[78] - 薪酬委员会批准暂时降低独立非执行董事袍金,并建议新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78]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为2025年外聘核数师[74]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报[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会议1次,成员曹思豪和许镇德出席率均为100%[81] - 外聘核数师先机会计师行2025年度薪酬为法定审核服务6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主要为税务合规)2万港元[85] - 公司秘书陈璋确认2025年度已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86] - 所有董事通过出席研讨会及阅读材料完成持续专业发展培训[67][68]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评估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充足,年度内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加强相关制度[90] - 集团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认为聘请外部专业人员更具成本效益[90] - 公司委任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全面检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机制[110]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政策及程序以加强信息披露合规性[91] - 公司要求所有掌握内幕消息人员承诺保密直至授权公布[92] - 董事确认负责编制真实公平反映集团事务的综合财务报表[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贪污诉讼案件且未收到举报报告[89] - 公司报告期内无贪污诉讼案件且未收到举报报告[157] 股东权利与会议 - 股东特别大会须由持有不少于10%投票权股本的股东要求召开[96] - 股东提名董事需在股东大会前7日至前7日期间提交书面通知[97]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9月29日举行并提前21日寄发通告[95]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公告及网站等多渠道进行投资者信息披露[1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103][107]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及澳门零售供应欧洲进口瓷砖[10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联交所附录C2指引及气候披露建议[105] - 董事会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会议评估及管理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109] - 重要性评估通过在线调查收集持份者反馈并分析数据以识别关键ESG议题[113] - 公司识别三大最重要议题:商品及服务质素、健康与安全、客户沟通及满意度[113] - 环境关键议题包括空气污染控制、气候变化缓解、废弃物管理和节能节水等[114] - 董事会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业务决策程序并监督ESG目标进展[116] - 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加剧可能对实体零售地点造成损害[117] - 持份者参与渠道涵盖客户、供应商、股东、雇员及监管机构等多方群体[120] - 公司计划减少同比碳排放并实施节能节水措施以达成低碳目标[119] - 气候风险管理指标主要包括碳排放、能源使用和耗水量数据[119] - 公司披露了直接(范围1)及能源间接(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计算)及密度目标[160] - 公司披露了有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减废目标[160] - 公司披露了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管理方法[160] - 公司披露了按类型划分的直接及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千千瓦时计算)及密度目标[161] - 公司披露了总耗水量及用水效益目标[161] - 公司披露了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162] - 公司披露了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162] 环境数据 - 公司2025财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79.2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财年682.05吨大幅下降59.1%[123]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从2024财年5.56吨/百万港元降至2025财年2.54吨/百万港元,降幅54.3%[123] - 公司范围2间接排放(购买电力)从2024财年665.16吨降至2025财年268.55吨,降幅59.6%[123] - 公司范围1直接排放从2024财年16.89吨降至2025财年10.72吨,降幅36.5%[123] - 氮氧化物排放从2024财年5.88千克降至2025财年3.63千克,降幅38.3%[123] - 硫氧化物排放从2024财年1.23千克降至2025财年0.78千克,降幅36.6%[123] - 公司2025财年能源总消耗量为521,757.57千瓦时,较2024财年792,528.46千瓦时下降34.2%[130] - 公司能源密度从2024财年10,257.56千瓦时/百万港元降至2025财年4,769.57千瓦时/百万港元,降幅53.5%[130] - 公司总耗水量从2024财年的423.00立方米下降至2025财年的326.64立方米,降幅达22.8%[132] - 耗水量密度从2024财年的3.45立方米/每百万港元收益降至2025财年的2.99立方米/每百万港元收益,降幅为13.3%[132] - 公司无害废弃物总量从2024财年47.50吨降至2025财年40.20吨,降幅15.4%[128] - 包装物料总耗量从2024财年的0.64吨减少至2025财年的0.57吨,降幅为10.9%[134] - 包装物料密度维持在0.0052吨/每百万港元收益,与上一财年持平[134] 社会数据:雇员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包括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9%和31%[58] - 雇员人数减少至37名(2024年:51名)[32]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4财年的51人减少至2025财年的39人,降幅为23.5%[142] - 整体雇员流失率从2024财年的35.29%下降至2025财年的22.22%[142] - 女性雇员流失率从2024财年的50.00%降至2025财年的42.86%[142] - 30-39岁年龄组流失率从2024财年的80.00%上升至2025财年的100.00%[142] - 董事会成员从2024财年的4人增加至2025财年的5人[143] - 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的董事会成员从2024财年的1人增加至2025财年的2人[143] - 2025年整体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8.97%,较2024年的35.29%显著提升23.68个百分点[146] - 2025年整体平均培训时数为每名雇员3.57小时,较2024年的2.82小时增加0.75小时[146] - 2025年男性雇员受训比例为62.96%,女性为50.00%,性别差异明显[146] - 高级雇员类别培训覆盖率最高达83.33%,与2024年持平[146] - 初级雇员培训比例从2024年26.32%大幅提升至2025年47.62%[146] - 董事会成员培训比例从2024年50.00%下降至2025年20.00%[146] - 报告期间发生1宗工伤事故,因工伤损失日数为6日,与2024年持平[144] - 公司三年内未发生因工亡故事故,且无重大健康安全违规罚款[144] 社会数据:供应链与社区 - 供应商总数保持稳定,2025年共60家,其中欧洲供应商52家,香港供应商8家[151] - 公司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94.6%[177] - 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36.7%[177] - 供应商集中度同比显著提升(65.6%→94.6%)[177] - 公司五大客户占总收益少于68.5%[177] - 公司报告期内捐赠5000港元支持体育活动[159] - 公司报告期内1位董事和5名员工接受了反贪污培训[156]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已提交贵金属交易牌照申请并计划开展黄金产品买卖新业务[11]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作为对董事及合资格雇员的激励措施[189] - 公司确认本年度无购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94] - 公司确认本年度无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95] - 公司无向董事或关联人授予通过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权利[196] - 公司无订立或存在股权挂钩协议(除购股权计划外)[197] - 公司控股股东于2018年9月20日订立不竞争契约[192] - 公司要求控股股东优先通知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机会[192] - 公司拥有对竞争性业务机会的30日优先选择权[19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审核不竞争契约合规情况[193] 历史事件与关联方 - Bell Tea Overseas Limited(BTO)於2018年9月19日獲香港高等法院頒發清盤令,並於2021年7月5日解散[39] - BTO清盤涉及迪拜建築工程合約糾紛仲裁案,BTO擁有合營企業30%權益[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