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力医疗(60330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维力医疗维力医疗(SH:603309)2025-07-30 17: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45亿元,同比增长10.19%[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4.17%[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6.42%[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1元/股,同比增长13.89%[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0%,同比增加0.55个百分点[17] - 公司利润总额为1.50亿元,同比增长13.93%[1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1元/股,同比增长13.89%[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10.19%,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4.17%[3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10.19%,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6.42%[3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575,349,420.27元,同比增长9.6%[12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4,503,308.03元,同比增长17.4%[124]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10,428,416.51元,同比增长9.9%[1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1元/股,同比增长13.9%[1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5.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4%[122] - 研发费用为46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4%[122] - 销售费用为62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9%[122] - 研发费用为36,761,479.19元,同比增长17.3%[12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导尿产品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3.62%[32] - 泌尿外科产品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43.90%[32] - 护理产品收入0.92亿元,同比增长30.28%[32] - 血透产品收入0.4亿元,同比增长18.44%[32] - 呼吸产品收入0.27亿元,同比下滑38.54%[32]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7946.92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82%[48] - 公司海外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面临汇率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已采取对冲工具及多生产基地布局应对[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麻醉耗材产品覆盖国内3,000多家医院,市场占有率业内领先[28] - 公司血透管路产品中标23省联盟集采,带动业务增长[31] - 公司新增5款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2款欧盟MDR CE认证产品,2款美国FDA批准产品,3款加拿大卫生部认证产品[33]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项[33] - 公司拥有34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1项,已取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146项、美国FDA注册24项、CE认证152项[41] - 公司产品进入5,000多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超过1,000家,海外市场覆盖上百个国家或地区[41] - 报告期内公司投产3套自动化项目,26套自动化项目处于调试试产阶段[37] - 公司成立集采招标领导小组应对全国各地的带量采购政策,并扩充专业销售团队[6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5.42万元,同比下降59.57%[1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5万元,同比下降59.57%,主要因购买商品支付货款增加[43]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4万元,上年同期为-2.18亿元[43]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79万元,同比下降168.41%,主要因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54,199.97元,同比下降59.6%[1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44,709.53元,同比改善138.7%[13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8,112,427.40元,同比增长16.0%[13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64,072,299.08元,同比增长5.0%[129]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28.1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6%[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减少1.1529亿元,降幅59.86%,主要系理财产品到期赎回[45][46]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6002万元,增幅54.53%,用于短期资金周转[45][46]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6.1712亿元,包括涉诉冻结货币资金1480万元及抵押投资性房地产5.9823亿元[50]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287,644,932.34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342,912,427.40元,增长19.2%[1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192,619,061.73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77,326,183.14元,下降59.9%[114]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208,386,814.03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234,976,560.27元,增长12.8%[114] - 存货从2024年底的168,612,539.09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99,549,101.65元,增长18.3%[114]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10,074,486.06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70,097,972.23元,增长54.5%[115] - 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218,795,015.86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181,254,624.72元,下降17.2%[115] - 长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327,740,062.99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354,747,030.59元,增长8.2%[115]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828,528,136.38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803,170,729.11元,下降3.1%[116]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沙工医疗净利润达1,057.00万元,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比例显著[61] - 子公司狼和医疗净利润为2,007.23万元,总资产规模达30,467.15万元[61] - 子公司海南维力营业收入8,644.23万元,净利润1,290.79万元[61] - 子公司苏州维力因房屋租赁业务亏损1,530.26万元,总资产65,272.74万元[61] 风险因素 - 公司合并层面商誉账面价值为29,253.38万元,占总资产10.39%,主要来自收购狼和医疗(26,936.70万元)和沙工医疗(2,316.68万元)[66] - 公司存在商誉资产减值风险,若狼和医疗和沙工医疗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将直接影响当期损益[67] - 医疗器械行业面临持续降价压力,集中采购模式可能影响未中标地区的产品销售[64] - 产品研发存在技术不可实现导致项目延期或终止的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经营目标实现[65] - 研发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可能导致诉讼赔偿和市场布局受影响[65] - 医疗器械产品存在被患者索赔的产品责任风险,可能对公司业务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6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285户[103] - 高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92,019,200股,占比31.42%,其中质押30,000,000股[105] - 广州松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39,064,856股,占比13.34%,其中质押19,350,000股[105] - 广州纬岳贸易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15,670,200股,占比5.35%,其中质押10,180,000股[105] - 周新伟持股3,921,932股,占比1.34%,报告期内减持452,887股[105]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二组合新进持股2,368,160股,占比0.81%[105] - 嘉盈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160,0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0.74%[106] - 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医疗积极成长基金持有1,975,69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0.67%[106] - 泰康资管-建设银行-泰康资产盈泰成长产品持有1,684,5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0.58%[106] - 高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持有92,019,200股人民币普通股,为最大无限售条件股东[106] - 广州松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39,064,856股人民币普通股[106] - 广州纬岳贸易咨询有限公司持有15,670,200股人民币普通股[106] - 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42,000股限售股(张明莉持有)[108]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未达标,相关股份将全部回购注销[10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金额为-109,347.64元[1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046,800.31元[19]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金额为1,935,550.03元[1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金额为188,176.18元[20]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3,456,069.19元[2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0-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7,298亿元人民币增至9,417亿元人民币,CAGR为6.6%[24] - 预计203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8,134亿元人民币[24] - 2020-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4,566亿美元增至6,230亿美元,CAGR为8.1%[24] - 预计2035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1,576亿美元[24] - 全球ESRD患者数量从2018年888.03万增至2022年1,050.20万,复合年均增长率4.28%,预计2026年达1,253.75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