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华星(00485) - 2025 - 年度财报
中国华星中国华星(HK:00485)2025-07-31 16: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收入为19,855,000港元,同比下降38%[28][30] - 公司年亏损24,337,000港元,同比扩大31%[29][31] - 公司行政开支14,259,000港元,与上年13,384,000港元基本持平[28][30] - 公司投资物业重估亏损3,856,000港元(持作出售物业转拨)及2,849,000港元(投资物业)[28][3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5,278,000港元,因账龄较长导致预期信贷亏损增加[28][30] - 公司财务成本2,929,000港元,同比下降8%[28][3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总合约销售额约1413.2万港元,同比下降45.3%(2024年度为2583.3万港元)[37][40] - 物业开发板块亏损从2024年度的109.1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度的995.2万港元,主要因持售物业转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及应收款减值[43][45] - 物业投资收入同比增长17%至155.2万港元(2024年度为132.6万港元)[47][48] - 物业投资重估亏损从2024年度的730.4万港元收窄至2025年度的284.9万港元[47][48] - 水电业务收入从2024年度的410.3万港元微降至2025年度的406.0万港元,亏损从19.7万港元扩大至89.1万港元[53] - 物业管理收入从2024年度的65.5万港元锐减至2025年度的11.1万港元,由盈利17.4万港元转为亏损7.3万港元[51]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597,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571,000港元增长44%[58][63] - 2025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0.16,较2024年的0.14有所上升[59][63] - 流动比率从2024年的3.19降至2025年的1.65,主要由于持作出售物业转至投资物业[60][63]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借贷为20,374,000港元,应付债券为6,760,000港元,较2024年略有减少[61][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中国房地产市场交易量相对历史水平仍较低,影响公司物业开发业务收入[14] - 公司在中国运营两座水电站,为终端用户提供稳定清洁电力并贡献稳定收入[16] - 可再生能源业务将继续作为公司核心投资之一[16] - 公司物业开发业务在中国北部市场保持优质定位[15] - 公司拥有三个中国房地产项目(西关、八卦城一、八卦城二),总建筑面积102,705平方米[35] - 西关项目销售面积占比从2024年度的8%降至2025年度的5%[37][40] - 八卦城项目一(3栋主楼)于2024年竣工但未贡献销售额,2024年10月转为租赁用途[38][41] - 物业投资组合包含808平方米商业面积(100%权益,租约至2055年)及总计1.6万平方米停车场面积[47] - 物业管理业务2025年度收益为111,000港元,亏损73,000港元,相比2024年度收益655,000港元和溢利174,000港元显著下降[55] - 水电业务2025年度收益为4,060,000港元,较2024年度的4,103,000港元略有下降,分类亏损从197,000港元增至891,000港元[5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其中住宅投资7,604亿元,同比下降11%[25][27] - 中国2024年商品房销售额9,6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8%[25][27] - 中国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25][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地方政府逐步放宽信贷政策并实施减税以稳定房地产市场[15] - 公司业务策略包括分散业务模式至不同领域以扩大收益来源[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14] - 公司调整物业开发策略以适应市场新均衡局面[15] - 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15] - 公司管理层密切监控市场并采取适当行动应对变化[13] - 公司预计截至2026年3月31日将有充足营运资金满足需求[181] - 公司已将本金总额为5,987,000港元的若干应付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182] - 直接控股公司同意在公司出现财务困难时提供持续财务支持[182] - 公司正在寻求备用银行融资以应对潜在资金短缺[182] - 公司考虑通过股份配售、供股或可换股债券发行等方式进行潜在融资[182] - 公司计划加快发展中待售物业及持作出售物业的销售进度[182] - 公司已实施措施收紧运营开支以改善未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18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王晶先生持有公司108,591,364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51.02%[86][87] - 王星乔先生持有公司163,75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0.08%[88][90] - 赵洪霞女士于2024年11月15日被任命为公司非执行董事[89][91] - 苏波先生于2020年5月7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92][94] - 唐生智先生于2020年2月3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93][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冠维持有公司275,5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13%[96][98] - 公司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13][114]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董事长王晶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苏波、曾冠维因业务承诺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01][102][105][10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共举行9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执行董事王晶和王星乔全勤出席9/9次董事会会议[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波、唐生智、曾冠维在2025财年均全勤出席9/9次董事会会议[130]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苏波任主席),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审查集团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体系[135] - 公司将在2026年3月31日前指定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加强沟通机制[123] - 2024年11月15日发生董事变动:赵爽辞任执行董事,赵洪霞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16][119] - 董事会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2025财年独立性确认书[122]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的集团财务报表[135] - 公司正在评估采用内部或外部方式进行董事会绩效评估[131] - 董事会结构包含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2025财年董事会会议平均出席率为100%(除辞任董事赵爽5/5次)[130] - 审计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3次会议[136][137]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2次会议[139][140]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2次会议[144][145]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苏波(主席)、唐生智和曾冠维[13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唐生智(主席)、苏波和曾冠维[139]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王晶(主席)、唐生智和曾冠维[144] - 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140] - 审计委员会成员苏波、唐生智和曾冠维在审计委员会的3次会议中全部出席[146] - 薪酬委员会成员苏波、唐生智和曾冠维在薪酬委员会的2次会议中全部出席[146] - 提名委员会成员王晶、唐生智和曾冠维在提名委员会的2次会议中全部出席[146] 其他重要内容 - 高级管理层中1人薪酬在零至500,000港元范围内[168] - 核数服务费用为820,000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20,000港元[170] - 计息借贷20,374,000港元的还款日期已延长至2026年5月2日[176] - 公司秘书林伟基先生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29条的专业培训要求[165]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责任保险在2025年度无索赔记录[173] - 组织章程大纲及公司细则在2025年度无重大变动[177]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79] - 独立核数师报告中提及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176] - 公司现金预测涵盖至2026年6月30日[181] - 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就持续经营相关重大不确定性达成一致并采取必要行动[183][186] - 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有效且充分[185][187]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9月20日举行[192][195] - 公司通过官方网站(www.00485.hk)向公众更新业务发展及财务信息[194] - 公司已寄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股东周年大会通告[196]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所有决议案均获股东投票通过[196] - 公司指定高级管理层与机构投资者及分析员保持公开对话[196] - 股东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缴足股本可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97][200] - 股东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缴足股本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提出股东大会提案[198] - 公司章程及细则发布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指定网站[199] - 公司网站提供业务发展、财务资料等最新信息供公众查阅[196] - 公司已审阅股东沟通政策并认为其有效[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