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宝力科技(00164)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综合收入为4824.6万港元,较2024年的5529.4万港元下降12.7%[14] - 2025年毛利润为744.5万港元,较2024年的943.8万港元下降21.1%,毛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14] - 2025年净亏损145.5万港元,较2024年净亏损3370.4万港元大幅改善95.7%[15]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回648.3万港元[15] - 消除金融负债收益2747.4万港元[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减少显示有效成本控制[15]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1033.8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967.4万港元[73][76] - 2025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13,464,000港元,较2024年的9,711,000港元增长38.7%[96][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钛白粉分销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559.8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134.8万港元,增幅达102.8%[18] - 融媒体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约49,696,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约36,898,000港元,降幅约为25.8%[26][27] - 成功将干磨干选技术扩展至钛铁矿等新矿石品种[19] - 移动干磨干选运营与坑口发电结合,符合环保趋势[2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蒙古煤矿独家权利,计划逐步提升年产量至500万吨[24] - 公司探索煤礦加工技術應用,并計劃在蒙古和其他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建立業務據點[65][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务策略以多元化为核心,专注于寻找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以扩大业务范围[62][68] - 公司审慎管理财务,持续监控资本结构和流动性,并在适当时考虑集资活动支持业务发展[63][68] - 公司计划优先发展矿業加工和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业务,以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64][69] - 公司評估利用低成本能源供應發展數據中心和加密貨幣挖礦的機會,以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競爭力[66][69] - 公司探索將乾磨乾選業務與數字基礎設施應用整合,以應對加密貨幣挖礦和數據中心對電力需求的增長[67][70] 融资活动 - 公司计划进行供股,最多发行428,763,076股或506,363,852股,筹集总额最多171,505,000港元或202,545,000港元,认购价为每股0.40港元[57][60] - 截至2025年5月19日,已收到16份有效接纳及申请,涉及6,736,954股供股股份,占可供认购股份总数的1.571%[57][60] - 公司与配售代理签订协议,将配售时间延长至2025年7月4日或更晚日期,以确保未认购股份的配售完成[58][61] - 公司于2024年5月7日签订配售协议,拟以每股1.030港元配售最多16,803,334股[197] - 配售价格后调整为每股1.070港元,完成日期延至2024年7月2日后四个营业日内[197][198] - 公司于2024年7月12日签订四份认购协议,发行总本金为600万港元(HK$6,000,000)的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为不超过150万股(1,500,000)转换股份,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4.00港元(HK$4.00)[199] - 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完成上述600万港元(HK$6,000,000)可转换债券的发行[199] - 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签订和解协议,发行本金为1.2837亿元人民币(RMB128,370,000)的可转换债券,约合1.39004亿港元(HK$139,004,000)[200] - 公司于2024年10月23日完成和解协议项下1.2837亿元人民币(RMB128,370,000)可转换债券的发行[200] 财务健康状况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的约169.7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约754.2万港元[73][76]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的约2.46295亿港元降至2025年的约2.34237亿港元,其中49.5%为一年内到期(2024年为94.7%)[73][76]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65.7%微降至2025年的64.9%[73][76] - 公司流动资金比率从2024年的13.4%提升至2025年的22.1%[73][76] - 公司固定利率借款占比从2024年的37.5%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96.5%[74][77] - 公司未质押任何资产作为借款担保[81][85] 风险管理 - 面临政府政策变动风险,可能影响融媒体业务的收入来源[36][42] - 经济波动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可支配支出减少,进一步影响融媒体业务需求[37][43] - 部分客户收款周期延长和延迟付款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管理难度[39][44] - 关键人员流失可能对公司运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40][45] - 网络攻击频率上升,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中断,公司已采取防火墙等措施应对[41][46] - 公司未对汇率风险采取对冲措施,主要交易以港元及人民币计价[94]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致力于通过环保型DGDB技术降低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47][53] - 将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汇报ESG政策和合规情况[48][53] - 公司的可持續工業實踐與中國“雙碳”目標及全球低排放技術轉型保持一致[71] 员工与董事信息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人数为56名,较2024年的59名减少5.1%[96][99] - 执行董事王彬持有公司10,335,917股相关股份[102][105] - 执行董事张依持有2,154,275股股份及372,156份购股权[104][107] - 执行董事褚伟宁持有300,000股股份及372,156份购股权[109] - 执行董事林思敏持有5,000股股份及186,078份购股权[111] - 冯满先生拥有26年矿山基础设施工程及工程管理经验[122][126] - 陈寒先生在私人投资行业拥有超过20年管理经验[124][127] - 何皓煜先生拥有逾10年媒体销售管理工作经验[125][127] - 石永斌先生作为集团总工程师,获得一系列国家发明专利[128] - 张春涛先生负责集团铁矿石干磨干选业务的开发与管理[130] - 林思敏女士自2015年加入公司,拥有约15年会计工作经验[132] 审计与合规 - 核数师对公司2025年财报出具"不发表意见",因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98][100] - 公司未对汇率风险采取对冲措施,主要交易以港元及人民币计价[94]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子公司收购或处置[9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张依、祝蔚宁和林诗敏各自持有372,156、372,156和186,078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39港元,可行使期间为2021年12月9日至2026年12月8日[190] - 雇员和顾问分别持有2,009,643和781,528股购股权,行使价同样为每股3.39港元,可行使期间相同[190] - 公司总购股权数目为3,721,561股,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未有变动[190]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18年1月15日采纳,旨在激励和留住员工,奖励股份无回补机制[191][192] - 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海权获授1,550股奖励股份,因辞职未归属,截至2025年3月31日仍由受托人持有[193][196] 股息与员工福利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建议支付末期股息(2024年同样未支付)[141][149] - 公司为香港合资格员工强积金计划供款比例为工资成本的5%,每月上限1500港元[158][16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可供分派储备(2024年同样为零)[153][161] - 公司2021年9月30日采纳股份期权计划,旨在激励符合资格人士对集团的贡献[168]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需按工资成本一定比例向国家管理的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59][166]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被没收的供款可用于减少未来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6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