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3,239.7百万元,同比增加21.6%[5]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人民币717.4百万元,同比增加17.8%,毛利率为22.1%,去年同期为22.8%[5]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0.2百万元,同比增加122.5%[5]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190.2百万元,同比增加52.3%[5]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684元,同比增长118.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239.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26][27] - 公司2025年毛利为717,400千元,较2024年的608,920千元增长17.8%[63] - 公司2025年期内利润为190,156千元,较2024年的85,508千元增长122.4%[63] - 公司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为6.84分,较2024年的3.13分增长118.5%[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3,239,66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64,999千元人民币增长21.6%[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254,319千元人民幣,較2024年同期的115,803千元人民幣增長119.6%[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2.7%至2,522.3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产品销量增长[29]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5.5%至208.8百万元人民币,反映运营效率优化[33] - 已售存貨成本從2024年上半年的1,967,922千元人民幣增至2025年同期的2,423,216千元人民幣,增幅23.1%[77] - 僱員福利開支中工資及薪金從2024年上半年的203,700千元人民幣增至2025年同期的240,309千元人民幣,增長18.0%[77] - 財務成本從2024年上半年的2,340千元人民幣增至2025年同期的2,706千元人民幣,其中租賃負債利息從688千元人民幣增至1,325千元人民幣[79] - 研發成本從2024年上半年的5,594千元人民幣增至2025年同期的5,992千元人民幣,增長7.1%[77] 业务线表现 - 销售餐食产品及相关产品中,销售予加盟商占比82.2%,其他销售渠道占比17.8%[11] - 销售餐食产品及相关产品收入占总收入97.4%,同比增长22.0%至3,155.4百万元人民币[27][28] - 向加盟商销售收入占比从87.8%下降至80.1%,其他销售渠道收入占比从9.3%上升至17.3%[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餐食产品及相关产品收入为3,155,39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87,178千元人民币增长22.0%[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指导服务收入为84,2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7,821千元人民币增长8.3%[73] 门店和渠道表现 - 门店数量从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9,660家增长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的10,40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99.9%[9][11]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净新增270家乡镇门店,并完成超过两千家零售门店的智慧化、无人化改造[9] - 注册会员数量达到约50.3百万名,同比增长62.8%,预付卡预存金额达约人民币5.9亿元,同比上升37.2%[14] - 通过抖音平台实现超32亿次的平台曝光量,零售额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13] - 公司发展“一店一铺一库”商业模式,整合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23] 供应链和生产 - 公司推出175个火锅及烧烤类产品的新SKU[16] - 公司拥有7个食材生产厂,并计划在海南儋州建设新食品生产基地[17] - 公司与仓储和物流供应商合作,实现次日达配送,覆盖19个数字化中央仓库[19] - 公司持续推动“单品单厂”战略,强化上游供应链整合[24] 战略和计划 - 公司计划继续拓展县乡市场,重点发展新乡镇店[20] - 公司围绕在家吃饭场景,布局中餐、西餐、饮品、冰品、夜宵等品类[21] - 公司通过会员权益体系和积分商城优化会员福利计划[22] - 公司计划推进智慧零售门店改造,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23] - 公司计划加强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组合以提升“质价比”[24] - 公司计划探索海外市场布局,输出供应链能力以提升全球知名度[25] 财务数据其他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同比增长93.2%至60.1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投资公允价值变动[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额为56,29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1,864千元人民币下降21.7%[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9,47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956千元人民币下降56.8%[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为39,92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1,073千元人民币下降2.8%[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为1,28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45千元人民币增长36.1%[76] - 所得稅支出從2024年上半年的30,295千元人民幣增至2025年同期的64,163千元人民幣,增幅111.8%[80]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企业所得税率,但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减免政策[81]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024年底的2,124.7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1,589.3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5.2%[39] - 计息银行借款从2024年底的67.5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65.0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7%[3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的3.2%上升至2025年6月的3.8%[42] - 存货从2024年底的691.8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的461.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33.3%,存货周转天数从51.0天降至41.7天[4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233.8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291.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4.6%,周转天数从8.1天增至14.8天[4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448.7百万港元中已使用92.6百万港元(20.6%),剩余356.1百万港元[4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为29.0百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170.0百万元人民币[3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理财产品)为322.6百万元人民币[3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7.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71.3百万元,周转天数从39.9天降至36.8天[4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39,55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83,027千元人民币增长10.5%[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值为2,962,14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68,451千元人民币下降9.4%[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296,15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29,900千元人民币下降32.8%[6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3,80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1,184千元,增长24.5%[87] - 1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0,54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4,587千元,下降29.8%[87] - 1至3个月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41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7,711千元,增长58.1%[8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7,05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1,326千元,下降42.6%[88] - 1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3,46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6,413千元,下降59.0%[88]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79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21千元,下降85.5%[88] 股东和公司治理 - 公司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716元,共计190.1百万元[60] - 公司2025年擬派中期股息每股0.0716元人民幣,總額約190,066千元人民幣,2024年同期未派發中期股息[83]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以总代价120.89百万港元回购53,874,800股H股[94] - 6月回购股份的每股最高价为3.13港元,最低价为3.01港元,总代价为40,270,328港元[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92,800,400股库存股份[94] - 董事会主席与最高行政人员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9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121.1百万元以及使用权资产11.4百万元作为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的担保[49] - 公司资本承诺约为34.7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等[51] - 公司员工总人数为2,216名,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278.0百万元[55] - 公司2025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05,452千元,较2024年的9,609千元大幅增长[64] - 非上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2024年为39,351千元人民币,2025年为零[38]
锅圈(0251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