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6.571亿元,其中默克授权收入为人民币6.121亿元(8500万美元),利润为人民币3.285亿元[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328,472千元,同比增长59%[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为人民币336,141千元,同比增长56%[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612.1百万元,主要来自默克的授权收入[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12,11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114,846千元),主要来自与Merck Healthcare KGaA的独家许可协议[8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389,6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104,199千元)[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8,4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121,681千元)[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3元,同比增长65.6%(人民币0.21元)[81]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由2024年的人民币206.8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328.5百万元,增长58.8%[107]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2847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利润为3.36141亿元,同比增长56.0%[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6%至人民币2.280亿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28.0百万元,同比增长6%[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28,01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12,945千元)[81] - 研发开支由2024年的人民币215.1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228.0百万元,增长6.0%,主要由于第三方订约成本增加人民币10.1百万元[94] - 行政开支由2024年的人民币40.3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35.4百万元,下降12.2%,主要由于股份为基础付款及第三方咨询服务成本减少[95] - 其他开支由2024年的人民币4.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3.1百万元,下降24.4%,主要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减少[96] - 财务成本由2024年的人民币0.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0.8百万元,下降8.0%,主要由于租赁负债利息减少[9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28018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为2.23443亿元[114]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3541.1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后为3231.7万元[115] 现金及银行结余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9.59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3.317亿元,增加人民币3.725亿元[14][1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8,63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58.5%(459,108千元)[82]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31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5918亿元增长19.0%[116] - 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在2025年6月30日的年回报率为4.13%至5.22%,2024年12月31日为4.13%至5.3%[111] 业务线表现(匹米替尼) - 匹米替尼治疗TGCT的NDA获中国NMPA受理,III期研究ORR达54.0%(安慰剂组3.2%)[2] - 公司匹米替尼(ABSK021)用于治疗TGCT的NDA申请于2025年6月获中国NMPA受理[30] - 匹米替尼在TGCT全球III期研究中ORR达54.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3.2%)[31] - 匹米替尼获中国NMPA优先审评资格,并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及EMA孤儿药资格[30] - 匹米替尼治疗TGCT患者的Ib期研究显示最佳ORR为85.0%,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20.67个月[32] - 匹米替尼治疗cGvHD的II期研究初步观察到64%的ORR,所有受累器官均观察到缓解[33] - 公司已公布匹米替尼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的全球III期研究的积极顶线结果[78] 业务线表现(依帕戈替尼) - 依帕戈替尼联合疗法II期研究显示ORR≥50%,中位PFS≥7个月[5] - 依帕戈替尼注册性研究计划入组141名HCC患者,主要终点为ORR[7] - 依帕戈替尼在FGF19+晚期HCC患者中展现ORR为44.8%,mDoR为7.4个月,中位PFS为5.5个月[35] - 依帕戈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HCC的II期试验显示ORR≥50%,中位PFS≥7个月[36] - 依帕戈替尼注册性研究计划入组约141名患者,主要终点为ORR[35] - 公司在2025年ESMO-GI大会上发布了依帕戈替尼与阿替利珠单抗联用治疗晚期HCC的最新II期临床试验结果[79] 业务线表现(ABSK043) - ABSK043在I期研究中ORR达20.4%,NSCLC患者亚组ORR达33.3%[8] - ABSK043在未经肿瘤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中ORR达33.3%,DCR达73.3%[39] - ABSK043在PD-L1高表达(TPS≥50%)的NSCLC患者中ORR达41.7%[39] - ABSK043联合伏美替尼用于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的II期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40] 业务线表现(ABSK061) - ABSK061单药疗法在实体瘤患者中ORR为37.5%[10] - ABSK061在伴有FGFR激活改变的实体瘤患者中ORR达37.5%[44] 业务线表现(其他候选药物) - 公司已从Pan-KRAS项目中选取一项临床前候选药物(PCC),并推进ABSK211至临床前开发阶段[17] - 公司正在推进ABSK141(KRAS-G12D抑制剂)的临床前开发研究[17] - ABSK141在2025年AACR展示临床前成果,针对KRAS-G12D肿瘤模型显示强效抗肿瘤活性[69] - Fexagratinib在FGFR3变异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确认ORR达到30.7%(4/13),FGFR3突变患者ORR为44%(4/9)[49] - ABSK121在中国及美国进行I期临床试验,2023年6月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51] - ABSK112在NSCLC患者中EGFR外显子20突变发生率为3%至5%,2024年2月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53][55] - ABSK131于2025年7月完成MTAP缺失晚期实体瘤患者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58] - ABK3376(AST2303)于2025年4月完成首位患者入组,2024年9月获中国NMPA批准I期研究[60] - ABSK012于202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I期临床研究,2023年4月获软组织肉瘤ODD资格[63] - Mavorixafor(ABSK081)于2024年4月获美国FDA批准治疗WHIM综合征[66] - ABSK051于2024年1月完成晚期实体瘤I期试验首例患者给药[68] - 公司已完成ABSK131在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默克行使8500万美元全球商业化选择权,累计收到1.55亿美元(含首付7000万美元)[3] - 公司与默克就匹米替尼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收到首付款70百万美元和全球商业化选择权行权费85百万美元,总潜在付款达6.055亿美元[73] - 公司与艾力斯就ABK3376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收款总额达187.9百万美元[74]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22种候选药物,其中12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22] - FGF19/FGFR4过表达的患者数量约占全世界HCC患者总数的30%[34] - ACH儿童观察性研究于2025年6月完成首位患者入组[46] - 公司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约37项IND或临床试验批准[78] - 公司正在澳洲进行ABSK043的I期试验,在美国进行ABSK061、ABSK112及ABSK121的I期试验[78] - 公司已在台湾完成了依帕戈替尼的Ib期试验和fexagratinib的Ib/II期试验[78] 股份回购 - 公司2025年回购954.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4%),金额7530万港元[14] - 公司批准不超过200.0百万港元用于股份回购计划,报告期内已购回9,545,000股,总代价75,278,050港元[129] - 2025年3月至6月股份回购详情:3月购回1,485,000股,最高价8.09港元;6月购回1,650,000股,最高价10.26港元[1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7,060,000股库存股份[13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40,70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5,047千元)[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4,2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1,786千元)[9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189,50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6.2%(304,510千元)[8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222,65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3.5%(264,322千元)[82]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4年的人民币61.0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64.4百万元,增长5.6%[110] - 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9063.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4425亿元下降27.2%[112]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9%,较2024年12月31日的7%上升2个百分点[117] - 2025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为1.095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无借款[121]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22]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123] - 公司获得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674百万港元[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10.75百万港元,未动用400.34百万港元[127] - 研发核心候选产品依帕戈替尼(ABSK011)计划动用283.78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的16.95%,已动用37.21百万港元[127] - 研发核心候选产品Fexagratinib(ABSK091)计划动用113.72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的6.79%,已动用4.36百万港元[127] - 其他临床阶段产品及管线候选产品计划动用742.36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的44.35%,已动用177.61百万港元[127] - 临床前研究计划动用284.98百万港元,占所得款项的17.02%,已动用50.48百万港元[127]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32] 税务信息 - 香港附属公司首2.0百万港元应课税利润按8.25%税率,剩余按16.5%税率[100] - 中国内地高新技术企业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至2025年10月[101] - 德国预扣税由2024年的人民币78.7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61.2百万元,下降22.2%[105] 研发团队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团队由226名员工组成,其中72%拥有研究生以上学位,20%持有博士学位[75] - 公司临床前研发团队中,82%拥有研究生以上学位,28%持有博士学位[75]
和誉(0225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