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485亿元,同比增长44.57%[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44.57%[4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57%,达到524,853,034.05元,主要由于各业务板块销量和收入增长[52]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24,853,034.05元,同比增长44.6%[142] 净利润(同比环比)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7万元,同比增长324.5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8613万元,同比增长190.7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87.03万元,同比增长324.50%[44]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99,737,119.76元,同比增长325.5%[144]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70,336.59元,同比增长324.6%[1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5.28%,达到375,688,814.86元,与营业收入增长同步[52]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430,649,998.73元,同比增长33.4%[143] - 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7,503,928.67元,同比增长89.3%[143]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5,263,721.49元,同比增长120.5%[147] 各业务线表现 - 风电配套类产品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78.43%[46] - 非金属模具类产品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30.52%[46] - 车辆部件类产品收入7552.74万元,同比增长26.06%[46] - 风电配套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8.43%,达到227,001,308.91元,毛利率提升5.09个百分点至29.98%[54] - 非金属模具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52%,达到209,353,987.96元,毛利率提升3.94个百分点至26.46%[5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52万元,同比增长3.56%[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6%,达到85,522,887.34元[52]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522,887.34元,同比增长3.56%[149] - 2025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26,653,022.64元,同比增长18.52%[149]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735,132.53元,同比下降7.86%[151] 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元/股,同比增长328.5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6%,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19]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元,同比增长328.6%[144] - 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114,389,037.19元,同比增长298.3%[143]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100,952,477.27元,同比增长131.9%[14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影响为-190.89万元[2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595.46万元[23]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79,681.92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54,335.65元[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244,256.88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775,585.96元[24] - 合计非经常性损益为13,739,695.96元[24]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12.78%,金额为14,591,783.18元,主要来自股票投资[57] 资产和负债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9.69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8%[19]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36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3%[1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2个百分点至17.56%,金额为345,882,715.19元[59]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6个百分点至24.35%,金额为479,536,073.78元[59]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2.81%,达到37,132,600.31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62个百分点[5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45,882,715.19元,较期初增长20.6%[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80,413,855.68元,较期初下降7.6%[13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79,536,073.78元,较期初增长13.0%[13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405,105,618.24元,较期初增长3.5%[135]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64,488,328.26元,较期初增长0.4%[136]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969,593,946.50元,较期初增长2.6%[13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774,201,466.86元,较期初增长9.2%[137] 税收 - 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47.36%,达到14,397,581.78元,主要因利润总额增加[5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1,734万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32.12元,共计募集资金55,696.08万元[64] - 扣除承销和保荐费用5,650.00万元及增值税进项税额150.00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8,264.00万元[64]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实际投资额为32,415,869.61元[64] - 2019年公司将"年产十万件车辆用复合材料制品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9,379.4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4] - 2021年公司将"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中的7,300万元募集资金变更用途至"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64] - 2022年"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结项,结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4] - 2024年公司将"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64] - "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23,188万元,投资进度117.30%[66] - "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实现效益15,888万元[66] - "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2年8月27日[66] - 年产12万辆汽车用复合材料制品项目投入金额为12,058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100%[67] - 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投入金额为5,018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76.49%[67] - 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8,000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100%[6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投入金额为48,864万元,实际投入48,764万元,完成进度96.8%[67] - 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截至2022年末投入进度为74.15%[67] - 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因土地使用权证问题导致开工延期[67] - 2023年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主体已完工,但外墙施工受季节温度影响延迟[67] - 2022年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受施工人员调动影响导致工期延长[67] - 超募资金投向金额为0元,未使用[67] - 复合材料应用研发中心项目外墙施工及内装预计2024年完成[67] - 公司募投项目"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原计划投资3,188.00万元,其余20,000.00万元用于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及部分机舱罩产业化项目[68]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合计3,241.59万元,其中机舱罩项目820.98万元,车辆用复合材料制品项目2,420.60万元[68] - 公司将"年产十万件车辆用复合材料制品项目"节余募集资金9,427.69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8] - "机舱罩及大型非金属模具产业化项目"结项后节余募集资金96,679.76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8]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650万元进行现金管理(券商理财产品)[71]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5,253万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7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风电行业波动风险,将加强成本控制并拓展新客户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76] - 公司主要原材料(钢材、玻纤、树脂)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盈利能力,将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风险[79] - 公司部分境外业务受汇率波动影响,将调整销售策略和结汇时机以降低风险[8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监事变动:独立董事周勇离任,魏建被选举为新独立董事;监事任玉升解聘,赵东勇被选举为新监事[83] - 公司报告期内无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形[86] - 公司报告期内无任何形式的对外担保事项[86]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4]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33] - 公司财务报表于2025年8月7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170]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72]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元[178] 股东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54,496,161股增加至54,567,540股,占比从32.96%上升至33.00%[117][118]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110,852,758股减少至110,781,379股,占比从67.04%下降至67.00%[117][118] - 股份变动原因为监事任玉升职务变动导致71,379股转为限售股份[118] - 公司股东王庆华持有46,165,997股限售股份,占比最大[120] - 公司股东任玉升限售股份增加71,379股至285,516股[121] - 公司总股份数量保持165,348,919股不变[11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515[123] - 控股股东王庆华持股比例为37.23%,持股数量为61,554,663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46,165,997股,无限售条件股份15,388,666股[124] - 股东张俊霞持股比例为2.03%,持股数量为3,352,31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514,232股,无限售条件股份838,078股[124] - 股东王雪菲和王雪梅各持股1.45%,持股数量均为2,40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4] - 股东郑秀莉持股比例为1.43%,持股数量为2,361,264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4] - 股东赵福城持股比例为1.26%,持股数量为2,087,779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565,834股,无限售条件股份521,945股[124] - 股东UBS AG持股比例为0.90%,持股数量为1,483,921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4] - 副总经理张胜强本期减持50,000股,期末持股数量为859,810股[126]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27] - 公司注册资本为165,348,919.00元[167]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庆华持有37.23%股份[168] 诉讼事项 - 公司涉及两起未达重大诉讼标准的案件,涉案金额合计73万元[96] - 其中一起为承揽合同纠纷诉讼,涉案金额15万元,一审胜诉[96] - 另一起为违约金诉讼,涉案金额58万元,正在一审过程中[96] 环保和社会责任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使用绿电2,160,593KWH,较去年同期增长116.39%[88] - 公司自投分散式光伏发电设备为电网提供绿电804,760KWH[88] 租赁费用 - 天津分公司租赁场地费用为112.56万元/年(含税)[107] - 双一新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租赁场地费用为200.12万元/年(含税)[108] 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国家专利170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42项,外观设计2项[34] - 公司参与起草国家标准7项,团体标准3项[34] - 报告期内公司申报专利3项,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34] 生产设备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风电复合材料部件,规格涵盖750KW-25MW级别[27] - 大型非金属模具长度可超130米[29] - 公司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43] - 公司拥有五轴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激光跟踪仪等专业化生产检测设备[39] 客户关系 - 公司与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2] - 公司获得安迅能、LM集团和印度阿达尼集团新型号风电叶片模具订单[48] 质量认证 - 公司通过ISO9001、IATF16949等多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8] 行业分类 - 公司属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非金属模具等五大板块[167]
双一科技(30069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