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塑能源(02570) - 2025 - 中期财报
重塑能源重塑能源(HK:02570)2025-08-08 21: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2570[1]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嘉定区靖远路1555号1幢1层1004室[7] - 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德辅道中188号金龙中心19楼[7] - 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江桥支行、中国银行普陀支行和南京银行徐汇支行[7][9] -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9] - 公司网站为www.refire.com[9] - 公司前身为上海重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18日[14] 公司治理结构 - 审计委员会由陈飞先生(主席)、李伟先生和钱美芬博士组成[3] - 战略委员会由林琦先生(主席)、胡哲博士、赵泳生先生、刘会友先生和陈飞先生组成[4] - 公司董事会设有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17][18] - 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构成对企业管治守则的偏离,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于管理[116][117]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的所有适用条款,除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角色未分离外[115][117] 上市及股份信息 - 公司H股将于2024年12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 - 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以港元认购及交易[15] - 公司股份包括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共已发行86,162,471股股份,包括45,482,153股内资股及40,680,318股H股[133] 股东及持股情况 - 董事长林琦先生持有18,852,7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类别股份的40.35%,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1.88%[128] - 执行董事胡哲博士持有375,0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类别股份的0.82%,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44%[128] - 执行董事马晶楠女士持有1,867,500股内资股,占已发行类别股份的4.11%,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17%[128] - 上海蔚清持有3,652,700股内资股,占相关股份的8.03%,占公司总股本的4.24%[137] - 上海蔚骏持有3,652,700股内资股,占相关股份的8.03%,占公司总股本的4.24%[137] - 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持有2,912,975股内资股,占相关股份的7.16%,占公司总股本的3.38%[137]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735,405股内资股,占相关股份的8.21%,占公司总股本的4.34%[1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069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9.9%[23] - 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8%,海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60.3%[2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亏损人民币1350万元,同比减少22.5%[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3.32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4.664亿元减少28.7%[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人民币951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0.511亿元,增长19.0%[23]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118.7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06.9百万元,降幅为9.9%[51][52] - 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31.8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76.8百万元,增幅为141.8%[51][52] - 海外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2.4百万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1.0百万元,增幅为360.3%[55][59] 成本与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136.1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20.4百万元,降幅为11.5%[56][60]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的-14.6%改善至2025年的-12.6%[58][61]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的人民币112.5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0.6百万元[69] - 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减值损失从2024年的人民币45.9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83.3百万元[70] - 研发开支从人民币1.125亿元降至人民币6060万元,降幅46.1%(剔除股份支付后从7400万元降至5670万元)[73]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6.101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9.993亿元[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达人民币16.756亿元,其中非流动借款占比29.6%[82][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8.834亿元增至人民币10.511亿元,增幅19.0%[89][90] - 流动比率从1.7(2024年末)降至1.4(2025年6月)[89][90] - 杠杆比率从0.46(2024年末)升至0.52(2025年6月)[91]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产品Sirius系列投入量产,成本较上一代进一步下降[30] - 公司产品在氢能高速场景应用中验证了满足极高运营强度需求的能力[30] - 公司参与香港氢能发展战略,氢燃料电池旅游巴士跨境运输测试通过初步审查[32] - 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依托领先技术实现批量销售交付[29] - 公司与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氢能领域全方位合作[35][36] - 公司联合多家机构编制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T/SEESA 025-2025)正式发布[37][39] 资本运作与投资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199亿港元,部分超额配股权行使后额外获得340万港元[106][108] - 公司计划将净收益的74.5%(4.644亿港元)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及产能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5990万港元,剩余4.045亿港元计划在2028年12月31日前使用[111] - 净收益的15.3%(9530万港元)将用于氢能装备的产能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560万港元,剩余8970万港元计划在2027年12月31日前使用[111] - 净收益的7.7%(4800万港元)用于海外市场拓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1040万港元,剩余3760万港元计划在2028年12月31日前使用[111] 其他重要事项 - 董事会未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12][114] - 公司目前未制定股息政策,计划保留全部未来盈利用于业务发展[119][120] - 公司于2025年5月19日年度股东会上通过解散监事会的特别决议,其职能由审计委员会接管[176][177][179] - 公司附属公司广东探索汽车向广东恩泽注资人民币1亿元以拓展制氢市场[187][189] - 公司决议将赛拉弗重塑(宁夏)氢电能源注册资本从人民币3000万元增至1亿元,并额外注资人民币7000万元[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