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7.3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18.90%[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亿元,同比增长10.43%[19] - 基本每股收益1.94元/股,同比增长16.87%[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95元/股,同比增长19.6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1%,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64%,同比增加0.42个百分点[2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49%至5.50亿元,主要因收入增长导致成本增加[6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88%至8828.23万元,主要因研发项目增多和试验检测活动增加[6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31%至3.38亿元,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及国外销售佣金增加[6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加[65] - 营业利润为450,832,193.49元,同比增长21.3%[142] - 净利润为379,758,886.04元,同比增长18.7%[14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379,408.08元,同比增长17%[1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3类OCT产品收入为88,739,754.22元,成本为3,312,562.83元,毛利为69,478,588.70元[54] - 肿瘤介入类产品收入为271,029,129.61元,成本为27,461,295.17元,毛利为220,298,686.14元[54] - 神经外科类产品收入为57,994,354.25元,成本为272,459.65元,毛利为43,509,524.20元[54] - 其他类产品收入为21,394,158.44元,成本为1,569,045.58元,毛利为16,169,318.96元[54] - 中国营销团队在多地集采压力下稳住基本盘,可视化产品类终端销量稳步上升[3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总收入的58%,美洲区域营收同比增长21.7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同比增长89%[34]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36] - 公司产品已获得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许可[39] - 公司在美国、欧洲等地区设有全资子公司作为市场桥头堡[39] - 海外市场已拓展至90多个国家和地区[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5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0亿美元,整体增速为6%[29] - 2024年全球消化内镜设备市场约为23-28亿美元,增速为4-6%;消化内镜耗材市场约为25-32亿美元,增速为5-7%[29] - 全球肿瘤消融市场规模在2024年约为189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8%,2030年达408亿美元[30] - 2024年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规模为2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2%,预计2033年达110.6亿美元[32] - 中国一次性使用医用内镜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增至14.2亿元人民币,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07.6%[32] - 中国一次性内镜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2.2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9%[3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8,828万元,占营收比例5.64%,创新产品如三臂夹等获得市场准入[35] - 公司在内镜诊疗领域拥有六大子系列近30项核心技术[43] - 肿瘤消融技术平台包含7项核心技术如全固态微波功率源技术等[43] - 公司参与的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3] - EOCT产品在美国已取得510(K)批准,并在梅奥诊所等开展临床试验[45] - 公司对EOCT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185例病人,2020年12月31日取得NMPA注册证书[4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64项,含国外发明专利申请8项(美国6项,欧洲2项),新增专利授权48项[49] - 公司累计发明专利395项,获得203项;实用新型专利487项,获得433项[4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87人,占总人数的16.0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870.98万元[56]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占比1.03%,硕士研究生占比19.12%,本科占比64.08%[5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占比53.49%,40-50岁占比22.22%[56] 投资与并购 - 完成对西班牙公司Creo Medical S.L.U. 51%股权的收购[36] - 泰国制造中心年底前将正式投产[36]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康友医疗增资2,000万元人民币,增资后持股比例由54.00%降至53.58%[104] - 康友医疗全部股权价值为3.4亿元人民币[104] - 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614,379.06元人民币,对应增资后康友医疗10.53%股权[104] - 商誉同比大幅增长141.99%至4.10亿元,主要因收购公司产生[67]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7.28%至3753.78万元,主要因泰国生产基地项目投入增加[6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93,462,685.50元(含税),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63,379,408.08元的比例为25.72%[6] - 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总股本187,847,422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922,051股后的股本为186,925,371股[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345户[123] - 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1,752,818股,占比22.23%[125] - 南京新微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36,766,614股,占比19.57%[125] - 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减持114,306股,期末持股5,709,328股,占比3.04%[125]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增持60,000股,期末持股3,945,459股,占比2.10%[125]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127,085股,期末持股3,682,190股,占比1.96%[125]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股3,674,450股,占比1.96%[125]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增持1,711,944股,期末持股3,138,033股,占比1.67%[12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医疗器械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加剧、产品质量控制等风险[57][58][59] - 海外销售受贸易保护政策和汇率波动影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59][60] - 国内政策变化如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等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和经营效能提出更高要求[60] 关联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江苏康宏医疗科技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额40,406,975.66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3.47%[102] - 公司向关联方采购原材料金额38,212,102.07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8.55%[102] - 公司向关联方采购劳务金额2,194,873.59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的4.92%[102] - 公司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13,444.77万元人民币[10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74,868.30万元,净额为159,277.66万元[109]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170,190.47万元,投入进度达106.85%[109] - 超募资金总额为69,843.65万元,累计投入75,157.32万元,投入进度达107.61%[109][116] -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56,190.90万元,进度达85.68%[112] - 国内研发项目募集资金投入17,006.11万元,进度达87.98%[112]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75,157.32万元,超出原计划7.61%[116]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已结项,累计投入4,742.69万元,超出计划5.11%[112] - 募集资金整体使用进度为107.61%,超募资金使用效率较高[109][116] - 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效期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人民币0元[119]
南微医学(6880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