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和产量变化 - 平均实现原油价格同比下降14.4%至69.63美元/桶[2] - 原油总产量同比下降10.4%至1,522,118桶[2] - 原油净产量同比下降8.5%至729,939桶[2] - 公司原油总产量同比下降10.4%至152万桶(2024年同期:170万桶)[42] - 归属于公司的原油净产量份额同比下降8.5%至73万桶(2024年同期:80万桶)[42][47] - 日均原油总产量下降9.9%至8,409桶,日均原油净产量下降7.9%至4,033桶[42] - 平均实现油价同比下降14.4%至69.63美元/桶(2024年同期:81.31美元/桶)[42][4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入同比下降20.7%至365,702千元人民币[2]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51.4%至55,171千元人民币[2] - 本期亏损同比扩大34.5%至148,019千元人民币[2]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人民币1.36174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24955亿元扩大8.98%[5]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4元,较上年同期每股亏损人民币0.03元扩大33.33%[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为人民币1.48亿元[16] - 2025年上半年原油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657亿元,同比下降20.7%(2024年同期:4.612亿元)[23]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0.7%至人民币3.657亿元,全部来自中国业务[43][47] - 净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480亿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1.101亿元)[43] - 除所得税前亏损同比扩大人民币4910万元,从人民币8020万元增至人民币1.293亿元[55] - 本期亏损同比扩大人民币3790万元,从人民币1.101亿元增至人民币1.48亿元[57] - 除所得税前亏损从人民币8018.8万元扩大至人民币1.293亿元[60]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48,019千元,同比扩大34.5%[29] - 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4元,较去年同期0.03元恶化33.3%[2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折旧、折耗及摊销同比增加至173,041千元人民币[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至193,884千元人民币[3] - 大安油田直接采油成本同比微增0.8%至17.34美元/桶(2024年同期:17.21美元/桶)[42] - 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加人民币10万元或0.2%,从人民币4620万元增至人民币4630万元[51] - 采购、服务及其他直接成本同比减少人民币1020万元或9.2%,从人民币1.108亿元降至人民币1.006亿元[52] - 其他净利得同比减少人民币490万元,从人民币730万元降至人民币240万元[53]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人民币930万元或4.8%,从人民币1.938亿元降至人民币1.845亿元[54] - 折旧、折耗及摊销从人民币1.730亿元降至人民币1.588亿元[60] - 财务费用从人民币1.938亿元略降至人民币1.845亿元[60] EBITDA相关指标 - EBITDA同比下降25.3%至214,001千元人民币[2] - EBITDA同比下降25.4%至人民币2.140亿元(2024年同期:2.867亿元)[43] - 持续经营EBITDA从人民币2.867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140亿元,减少人民币7270万元或25.3%[60] - 经调整EBITDA从人民币2.812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132亿元,减少人民币6800万元或24.2%[61] 所得税费用 - 所得税费用为18,687千元人民币[3] - 当期所得税费用为37,117千元,同比下降28.5%[28] -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8,430千元,同比减少16.2%[28] - 总所得税费用为18,687千元,同比下降37.5%[28] - 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人民币1120万元或37.5%,从人民币2990万元降至人民币1870万元[5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1.651亿元[6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人民币1.104亿元[6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人民币7450万元[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人民币2000万元至人民币7190万元[6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总额从人民币13.82193亿元下降至人民币12.66126亿元,降幅为8.40%[6] - 公司股东亏损总额从人民币22.69825亿元扩大至人民币24.05999亿元,增幅为6.00%[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7188.3万元下降至人民币5186.2万元,降幅为27.85%[6] - 公司不动产、厂房及设备从人民币9.51943亿元减少至人民币8.23109亿元,降幅为13.54%[6] - 公司受限现金从人民币1.76149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14038亿元,增幅为21.50%[6] - 公司应收账款从人民币6822.3万元减少至人民币5564.0万元,降幅为18.44%[6] - 公司无形资产从人民币2225.7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866.8万元,降幅为16.13%[6] - 公司使用权资产从人民币452.1万元增加至人民币889.3万元,增幅为96.70%[6]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280,91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216,406千元增长2.0%[7] - 流动负债总额为391,21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35,612千元下降10.2%[7] - 借款总额(非流动+流动)为3,002,37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920,062千元增长2.8%[7] - 租赁负债总额为9,10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747千元增长91.9%[7]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09,87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28,309千元下降14.4%[7] - 应付账款总额为79,15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9,722千元下降43.3%[7] - 负债总额为3,672,12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652,018千元增长0.5%[7] - 股东亏损及负债总额为1,266,12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82,193千元下降8.4%[7] - 净流动负债为203,54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22,197千元下降8.4%[7]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人民币2.035亿元[16] - 股东累计亏损达人民币24.06亿元[16]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0.02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人民币5190万元[16] - 应付账款总额为79,158千元,较期初139,722千元下降43.3%[35] - 不超过6个月的应付账款为65,961千元,较期初101,428千元下降35.0%[35] - 6个月至1年账期的应付账款为944千元,较期初17,587千元骤降94.6%[35] - 借款总额人民币30.024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8230万元[64] - 一年内需偿还借款人民币1.520亿元增加1880万元[64] - 负债率从492.4%上升至541.9%[64] - 经调整EBITDA比率从5.3增加至7.0[65] 业务和地区表现 - 对中石油股份的原油销售收入占比达100%(2024年同期:99.99%)[23]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地区[25] - 中国分部EBITDA从人民币3.142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418亿元[62] - 其他分部EBITDA亏损从人民币2753万元略扩大至人民币2777.9万元[62] - 中国分部经调整EBITDA从人民币3.116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420亿元[62] - 公司拥有920名雇员全部位于中国[70] 税务和规费支出 - 石油特别收益金支出人民币597.6万元,同比下降74.5%(2024年同期:2346.9万元)[27] -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支出人民币116万元,同比下降20.4%(2024年同期:145.8万元)[27] - 石油特别收益金同比下降74.5%至人民币600万元(2024年同期:2,350万元)[50] 资本支出和投资 - 开发支出人民币2,700万元,生产支出人民币9,600万元[43] 债务和融资安排 - 抵押借款为人民币11.07亿元,优先票据为人民币13.77亿元,应付利息为人民币5.16亿元,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0.00亿元[36] - 非流动借款部分为人民币28.5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7.87亿元增长2.3%[36] - 新抵押借款年利率修订为5%或11%,2024优先票据在剩余还款期限内不计息[36] - 2022优先票据已被注销,并由2024优先票据取代,可延期至2028年2月29日[36] - 债务重组免除累计罚息及2020年7月1日起至生效日的未付利息[36] - 抵押资产担保借款余额人民币16.249亿元[69] 合同和诉讼事项 - 大安产品分成合同到期日从2024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8年2月29日[8] - 公司涉及两起独立诉讼,修订后索赔总额约为人民币2050万元[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410万元已计入应付账款[38] - 大安产品分成合同到期日由2024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8年2月29日[37] - 还款计划与平均原油价格挂钩,每半年结算一次最低偿还金额[40] - 若未能延长大安合同,所有未付本金和利息将于2024年12月31日立即到期[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管理层预测现金流至2026年12月31日,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7][18] 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信用期政策为1至6个月,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账面价值[32] 股息政策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30]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 新抵押借款及2024优先票据衍生部分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从损失人民币543.7万元改善至损失人民币81.8万元[60][62] 收入下降原因分析 - 收入减少主要因油价和原油净销量下降导致减少约人民币9550万元[60][61]
MI能源(0155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