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48.0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6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2.5港仙,较上年同期上升1.6%[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80.7亿港元,同比下降1.7%(2024年同期为488.9亿港元)[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6.9亿港元,同比下降0.4%(2024年同期为47.1亿港元)[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2.5港仙,同比增长1.6%(2024年同期为12.3港仙)[22]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6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1亿港元略有下降[2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470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1000万港元[2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总全面收益为5.1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1亿港元增长11.9%[2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至4.61亿港元[45][49][52]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6%至12.5港仙[45][50]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1.7%至48.07亿港元[49][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8.0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8.89亿港元下降1.7%[33] - 报告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9亿港元下降至9.91亿港元,降幅6.4%[35] - 综合税前溢利为5.5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68亿港元下降1.8%[3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3%至港币4.61亿元[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为302.8亿港元,同比下降1.6%(2024年同期为307.8亿港元)[22] - 折旧及摊销费用减少12.4%至3.31亿港元[35][38] - 员工成本增长1.1%至5.43亿港元,其中董事酬金及福利支出达4.89亿港元[39] - 所得税支出下降8.2%至8900万港元,其中澳门所得补充税为7100万港元[40] - EBITDA同比下降7.4%至9.61亿港元[50] 业务线表现(电信服务) - 主营电信服务收入为40.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3] - 电信服务收入下降2.1%至40.72亿港元[49][50][54]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1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48亿港元,增幅7.5%[32]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增长7.5%至5.48亿港元[55] - 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微增0.8%至7.35亿港元[50][54] - 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增至港币7.35亿元[56] - 整体移动用户量同比增长13.1%至803,000户,其中5G用户占比近100%[56] - 澳门移动市场份额增至54.1%[57]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港币7.54亿元,宽带用户增长1.5%至209,000户[58]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至港币13.43亿元,其中话音业务收入增长11.1%至港币9.99亿元[60] - 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5.2%至港币13.64亿元[61] 业务线表现(其他业务) - 澳门移动市场5G用户数超过80万,渗透率接近100%[5] - 澳门宽带市场占有率持续稳居首位,推出F5.5G光纤宽带互联网服务[6] - 2025年上半年新获得授权专利8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累计授权专利29项及软件著作权64项[10] - 企业“云网安”融合产品升级,推出自研SIEM平台[7] - 与深圳数据交易所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合规的数据提供商[9]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净额增长8.3%至1300万港元[37]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900万港元[5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增长7.2%至20.37亿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下降6.6%至5.25亿港元[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拥有近170个网络服务节点,设立逾60多个SD-WAN网关,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达160个国家和地区[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东南亚市场ServiceONE平台已支持超过90个机构,服务超过30,000名用户[11] - 公司新增四川省宜宾市网络节点,新建北京和广州信创混合云平台[11] - 公司在菲律宾获得互联网牌照并与当地客户签订互联网服务协议[12] - 公司完成越南和印尼骨干网带宽升级[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宣布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与上年同期一致[4] - 中期股息维持每股6.0港仙,合计派发2.22亿港元[43]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派发4.74亿港元,较2023年度末期股息7.14亿港元下降33.6%[44]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与2024年持平[98]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6日派发给2025年9月12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98]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9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8] - 公司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9日前后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公布[101]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59.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73.8亿港元下降1.1%[24]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770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1.47亿港元大幅改善[24]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51.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59.1亿港元增长16.6%[24]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6.5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4亿港元大幅增加247.5%[25] - 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85.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82.7亿港元略有增长[25]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9.83亿港元,同比增长7.8%[47] - 贸易应付账款为9.65亿港元,同比增长14.5%[48][49] - 业务经营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7.4%至港币13.13亿元[73] - 总资本开支为港币1.27亿元,其中5G投资港币1,900万元[75]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18%下降至14%[77]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07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2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从18%降至14%[79] - 公司净借贷为17.38亿港元,其中人民币借贷占比10.2%(351百万港元/3,452百万港元)[78][79] - 公司现金及存款为17.14亿港元,未提取银行及其他贷款融资为63.49亿港元,足以覆盖未来12个月到期的12亿港元借贷及8,800万港元资本承担[81] - 公司银行及其他贷款到期情况:1年内到期12.04亿港元,2-3年内到期22.48亿港元[80] - 公司备用信贷总额为113.01亿港元,其中已提取35.13亿港元,未提取77.88亿港元[83] - 公司定息借贷实际利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浮息借贷实际利率为1.8%[89] - 公司约10.5%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2024年12月31日:100%),未使用利率掉期管理风险[88] - 公司向澳门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的履约保证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00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00万港元[86] - 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提供的担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5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8亿港元[86] - 公司抵押存款金额为200万港元,用于部分融资担保[86] - 公司五大应收账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约19.0%(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3%有所下降[91] - 公司现金及存款总额为港币17.14亿元(2025年6月30日),其中99.7%存放于高评级金融机构或关联公司[92] - 公司通过交叉货币掉期减少货币风险敞口,期内未订立新的衍生工具安排[90] - 公司现金及存款中港币17.09亿元(2025年6月30日)存放于高评级机构,占比99.7%[92]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亏损拨备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式计量[91] - 公司主要收入及成本以美元、澳门币、港币、人民币及新加坡元计值[9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存款较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16.11亿元增长6.4%[92] - 公司五大应收账的信贷风险集中度从20.3%降至19.0%[91] - 公司现金及存款存放于高评级机构的比例从99.8%(2024年12月31日)微降至99.7%[9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在ESG评级中获得"A"级[13] - 全资附属公司CITIC Telecom International Finance Limited发行的4.5亿美元6.1%担保债券已于2025年3月5日到期全部赎回[99] - 除上述债券外,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未购入、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9] - 公司雇员总人数为2,475人,其中香港雇员497人,中国内地及澳门雇员1,671人,其他海外国家雇员307人[93]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