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文化工(00746) - 2025 - 中期财报
理文化工理文化工(HK:00746)2025-08-15 16: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9.32亿港元,同比下降2.9%(2024年同期为19.90亿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7.01亿港元,同比增长21.9%(2024年同期为5.75亿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7亿港元,同比增长36.0%(2024年同期为2.40亿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9.6港仙,同比增长36.1%(2024年同期为29.1港仙)[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66亿港元[20] - 期内溢利为240,085千港元[18] - 公司税前利润从2024年的297,776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394,923千港元,增幅达32.62%[51][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9.32亿港元,同比下降2.9%,净利润为3.27亿港元,同比增长36.0%[105][115] - 公司毛利率为36.3%,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16.9%,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105] - 每股基本盈利为39.6港仙,去年同期为29.1港仙[115]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公司拥有人期内溢利326,627千港元(2025年)和240,085千港元(2024年)[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8,299万港元,同比增长52.2%(2024年同期为5,453万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9,868万港元,同比下降8.4%(2024年同期为1.08亿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行政费用为1.31亿港元,同比下降2.8%(2024年同期为1.35亿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为6,830万港元,同比增长18.4%(2024年同期为5,769万港元)[11] - 销售及分销费用为0.99亿港元,同比下降8.3%(900万港元),占收入比例为5.1%(去年同期为5.4%)[124][128] - 行政费用为1.31亿港元,同比下降3.0%(4百万港元),占收入比例为6.8%[125][129] - 研发成本为8,300万港元,同比上升50.9%(2,800万港元)[126][130] - 利息支出为1,000万港元,同比下降23.1%(300万港元)[127][131] - 员工成本总额为183,428千港元(2025年)和187,618千港元(2024年)[69] - 存货减值金额为9,369千港元(2025年)和3,684千港元(2024年)[6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00,823千港元(2025年)和194,695千港元(2024年)[69] 业务线表现 - 化工产品收入从2024年的1,968,85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930,270千港元,降幅为1.96%[37] - 物业销售收入从2024年的18,994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0千港元[37] - 锂离子电池添加剂收入从2024年的1,190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10,334千港元,增幅达768.4%[37] - 化工分部业绩从2024年的298,99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418,108千港元,增幅达39.84%[51][53] - 物业分部业绩从2024年的1,645千港元转为2025年的亏损495千港元[51][53] - 化工业务收入为19.30亿港元,同比下降2.0%,主要产品价格表现分化[116] - 物业业务租赁收入为170万港元,昕悦溪项目剩余11套住宅待售[106][119] - 化工业务营业额为19.30亿港元,同比下降2.0%(39百万港元)[122] - 甲烷氯化物平均销售价为2,600元人民币(持平)和2,500元人民币(下降7%),烧碱平均销售价为1,000元人民币(上升11%),聚四氟乙烯为45,000元人民币(持平),过氧化氢为700元人民币(下降22%)[122] - 甲烷氯化物产量为21.1万吨,烧碱产量为31.0万吨,聚四氟乙烯产量为5.0千吨,过氧化氢产量为19.8万吨[122] - 物业业务营业额为170万港元,未售住宅单位为11个[123] 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5.831亿港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22亿港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73亿港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642万港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息1.238亿港元[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675亿港元[27] 资产和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09,03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911,794千港元,增长1.77%[1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的5,134,140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5,230,437千港元,增长1.87%[13] - 投资物业从2024年的212,903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221,974千港元,增长4.26%[13] - 流动资产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1,23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8,907千港元,增长77.77%[1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的6,050,267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6,340,701千港元,增长4.8%[15]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935,97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31,958千港元,增长4.99%[1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62.32亿港元[20] - 股东权益总额为62.32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59.3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44(2024年12月31日为1.21)[132][136]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83亿港元,净债务为2.01亿港元,净债务对权益比率为3.23%(2024年12月31日为6.03%)[133][136] 股息和储备 - 股息分派为115,500千港元[18] - 安全基金储备从2024年的784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2,156千港元,增长175%[18] - 保留溢利从2024年的4,994,748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5,107,933千港元,增长2.26%[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不可分派储备转入4104万港元[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安全基金储备拨入1.039亿港元[20]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19.5港仙,总额为160,875千港元[71] - 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19.5港仙,将于2025年9月9日派发[101][103]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9,311万港元,主要来自汇兑差额(2024年同期为283万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20亿港元,同比增长74.6%(2024年同期为2.40亿港元)[11] - 政府补贴从2024年的21,834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11,375千港元,降幅达47.9%[58] - 电力及蒸汽净收入从2024年的2,295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4,284千港元,增幅达86.67%[58]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净额为-1,311千港元[60] - 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净损失为-1,236千港元(2025年)和-1,178千港元(2024年)[60]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71,860千港元(2025年)和69,356千港元(2024年)[62] - 股息收入预扣税为8,982千港元(2025年)和7,096千港元(2024年)[6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金额约为2.14亿港元[77] 应收应付账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按摊销成本为205,685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9,621千港元下降1.9%[79] - 超过120天的应收贸易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46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462千港元,降幅达31.6%[79]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7,586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5,056千港元,下降1.6%[81] - 应付工程款项及预提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5,835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172千港元,降幅达31.6%[81] - 公司从中国政府获得的创新科技项目非流动递延收入为15,512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289千港元下降10.3%[81][82]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8,663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2,725千港元,降幅为4.0%[86] 关联交易 - 公司与理文造纸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交易中,销售化工产品收入从2024年的92,565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67,318千港元,降幅达27.3%[88] - 公司已收发电及蒸气费从2024年的56,290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45,114千港元,降幅为19.9%[88] 股权和购股权 - 公司于2017年7月14日授予的购股权公允价值为154,200千港元,行权价格为每股3.72港元[89][92] - 购股权计划将于2026年6月12日到期,持有人可在2022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期间行使[89][93] - 李先生于2017年7月14日获授82,5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3.72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96] - 李文恩先生持有公司536,25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5%[144] - 衞少琦女士持有公司82,5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0%[144] - 李文恩先生拥有82,500,000股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的10%[144] - 郭静怡女士(李文恩先生配偶)被视为持有536,25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5%[148] 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50]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业绩,并与管理层讨论了会计原则和内部控制[158]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书面职权范围[159]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152] - 公司未收到其他股东(除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外)关于股份权益或淡仓的通知[149] 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江西新地块积极发展高端氟聚合物生产线并拓展海外销售渠道[109][113] - 主要产品中,氯甲烷类产品平均售价为每吨2,60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烧碱平均售价为每吨1,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