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总额为103.57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4%[4] - 公司收入总额由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49.0百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约人民币103.6百万元,主要因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49.0百万元增加109.2%至2025年同期约人民币102.5百万元[38] - 2025年上半年收益108.1万元人民币,销售成本96万元人民币,毛利12.1万元人民币[86]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795.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032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2.5%[86] - 期内亏损为87.95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2.5%[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9.14分人民币,同比减少28.7%[4]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8795.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031.8万元[108]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成本为146.81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4] - 行政开支为43.30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 - 研发开支增长10.9%至1.468亿元,其中代谢性疾病管线投资增至4264万元(增幅57.7%)[43][45] - 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开支增至7589.7万元,较去年同期5755.6万元增长31.9%[45] - 行政开支增长4.7%至4330.2万元,主要因员工薪金及福利成本增至2051.7万元(占比47.4%)[41][42] - 研发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323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81亿元人民币[86]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总成本约821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680万元人民币增长6.9%[84] - 股份奖励及购股权开支增至38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3%[106] - 诉讼开支大幅减少至18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7%[106] 其他收入及收益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之金融资产产生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净额约人民币39.1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未变现亏损约人民币10.7百万元)[38] - 政府补助由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2.2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同期约人民币34.2百万元[38]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实现收益3915.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073.5万元[105] - 政府补助大幅增加至341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5%[10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净收益3915.1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073.5万元显著改善[40] - 政府补助大幅增加至3417.5万元,同比增长179.5%[4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1,827.9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117.2百万元有所下降[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43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5.803亿元,增幅达82.8%[61][6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4,32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580,340千元人民币,增幅达82.9%[9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5.803亿元,主要以人民币及美元计值[6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人民币18.279亿元(2024年同期为21.172亿元),预计足以支持直至2029年的研发及运营[36] 投资活动现金流 - 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44亿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956亿元,降幅达81.8%[61] - 公司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4,436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95,606千元人民币,降幅达81.8%[90]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9.046亿元,主要由于定期存款减少8.639亿元[7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增至7930万元,主要因纳斯达克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增值[5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增至2070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投资增加[60]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53,526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9,349千元人民币,增幅达48.2%[9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73亿元,主要由于营运资金变动前的经营亏损1.425亿元[70] 融资活动现金流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448.5万元,主要由于购回股份支出1280万元[72] - 公司购回自身股份支付总额1276万元人民币[115] - 公司于联交所购回3,44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13,559,450港元[122] - 公司于2025年1月购回2,640,000股,每股最高价4.13港元、最低价2.94港元,总代价9,301,470港元[123] - 公司于2025年4月购回800,000股,每股最高价6.74港元、最低价4.57港元,总代价4,257,980港元[12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存货增长10.3%至482.2万元,主要因研发用原材料增加[51][52]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40.8万元,较期初15.2万元增长168.4%[53][54]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40.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168.4%[111] - 可抵扣增值税增长63.9%至1493万元,主要因增值税返还减少[56]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73.7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829.4万元[64][65] - 应付工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71.5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4.3万元[64][66] - 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26.5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03.8万元,降幅达73.5%[64][66]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5,188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947千元人民币,降幅为17.4%[90]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3,053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25,125千元人民币,降幅为18.2%[90]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35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873千元人民币,降幅达27.7%[91]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66,16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67,837千元人民币,降幅为5.0%[91]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249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4,800千元人民币,降幅为9.0%[90] - 公司特定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36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5,715千元人民币,降幅为9.2%[104] - 使用权资产新增21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3%[109] - 物业厂房设备新增10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1%[109] 财务比率 - 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9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4.6[80][82] - 速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8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4.5[81][8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5%[80][82] 资本开支和承担 - 资本开支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7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2万元,降幅45.6%[73] - 公司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万元人民币[79] ASC30项目进展 - ASC30口服片在美国Ib期研究中显示经安慰剂校正后平均体重下降达6.5%[6] - ASC30皮下注射在肥胖患者中表现出36天半衰期,支持每月一次给药[6] - ASC30口服片在4周治疗后显示安慰剂校准后相对基线平均体重下降高达6.5%[14] - ASC30皮下注射制剂在肥胖患者中显示半衰期达36天支持每月一次或更低频率给药[16] - ASC30口服片IIa期研究完成125名患者入组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获得顶线数据[14] - ASC30皮下注射IIa期研究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获得顶线数据[16] - 公司持有ASC30美国及全球化合物专利保护期至2044年[15] - ASC30每月一次皮下制剂IIa期研究计划2025年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17] ASC47项目进展 - ASC47皮下注射在肥胖患者中显示40天半衰期,已完成28名患者入组[6] - ASC47在肥胖患者单次皮下注射90毫克后安慰剂校准后平均减重峰值达1.7%(第50天)[18] - 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在小鼠模型中使体重下降36.2%较单药多减重56.7%[19] - 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临床研究已完成28例受试者给药预计2025年获顶线数据[19][20] 地尼法司他(ASC40)项目进展 - 地尼法司他(ASC40)在痤疮III期研究中所有终点均显示统计学显著改善[6] - 地尼法司他(ASC40)治疗中重度痤疮的III期临床结果显示,其经安慰剂校准后的治疗成功百分比为18.6%,比沙瑞环素(9.4%)高98%,比多西环素(6.7%)高178%,比柯拉特龙乳膏(11.6%)高60%[24] - 地尼法司他(ASC40)治疗组皮肤干燥发生率为6.3%(安慰剂组2.9%),干眼症发生率为5.9%(安慰剂组3.8%),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或中度,无3级和4级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25] 其他研发管线进展 - ASC50口服小分子IL-17抑制剂已完成美国I期临床首批健康受试者给药[21] 市场与疾病背景 - 痤疮影响全球逾6.4亿人,为全球第八大常见疾病,估计30%至40%患者无法坚持外用治疗[25] 商业策略与合作伙伴 - 计划2025年寻求痤疮治疗项目商业合作伙伴、终止rGBM项目、寻求ASC61项目对外授权机会[26][27][30] 公司结构与资产 - 公司拥有总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的制造厂,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11家全资附属公司[33] - 公司注册地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32]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吴劲梓博士及何净岛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魏以桢博士、顾炯先生及华林女士[133] - Sagimet Biosciences Inc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股份代码:SGMT)[132] 法律与监管事项 - ITC对ASC41及ASC43F药物进口美国违反关税法第337条并处以约56.7万美元(约403.8万元人民币)罚款[76] - 公司为ITC罚款在财务报表中计提拨备约403.8万元人民币[76] - 公司确认ITC经济制裁拨备403.8万元人民币[118] 股份与股东信息 - 报告期内注销8,007,000股股份及36,889,790股库存股[1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5,784,210股库存股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2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7] - 公司股份于2018年8月1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32] - 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交易[134] - 公司设有2025年购股权计划向承授人授予认购股份权利[132] - 公司设有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向承授人授予认购股份权利[134] - 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为0.0001美元[133] - 公司采纳关于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书面指引[134] 收入地域分布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确认客户合约收入1,081千元人民币,其中来自香港的收入为1,054千元人民币,占比97.5%[99][100][104]
歌礼制药(0167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