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66.45亿元,同比增长22.0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亿元,同比增长18.7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0亿元,同比增长14.6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3亿元,同比下降25.42%[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2.81元/股,同比增长17.08%[2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32%至51.25亿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6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18%至2760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及业务招待费增加[6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11%至3.55亿元,主要因新产品/项目投入增加[6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66.45亿元,同比增长22.0%[175]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7.65亿元,同比增长18.4%[17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3.55亿元,同比增长21.1%[175] - 2025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8.50亿元,同比增长12.6%[17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81元,同比增长17.1%[17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信用减值损失为-2945万元,同比扩大371.6%[176] - 公司净利润为3.2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18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1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9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5%[18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7.1%[1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8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7.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183]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9.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8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537.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4%[183] - 资产减值损失为-860.96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8.6%[18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及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14] - 公司主要客户涵盖宁德时代、特斯拉、LG、松下等全球头部新能源企业[14] - 公司产品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储能电池精密结构件、消费类电池精密结构件以及汽车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领域[40] - 公司与CATL、中创新航、亿纬锂能、LG、松下、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4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1%至66.45亿元,其中锂电池结构件占比96.52%[66]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与客户全程对接的交互式研发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重点解决动力电池安全性、可靠性和轻量化问题[41][42] - 公司基于通用技术和平台进行产品开发,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研发效率[42][43] - 公司采用跨部门矩阵式研发项目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方案成功率[43] - 公司产品研发方向包括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及一致性、耐高低温性能、耐高压防渗漏性能等[42] - 公司产品荣获2021年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50] - 公司拥有高精密度生产工艺及多项核心技术,如安全防爆、防渗漏等[58] - 公司管理团队在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经验超过25年[61]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65.20%达43.32亿元,同比增长18.64%[66] - 公司在华东、华南等国内核心区域及德国、瑞典、匈牙利建立生产基地,形成"13+3"全球生产网络[60] - 公司境外子公司包括德国科达利、匈牙利科达利、瑞典科达利及新加坡科达利等全资子公司[15] - 公司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与市场拓展,提升全球供应链布局能力[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继续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主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运营效率[100]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共计派发54,701.10万元[100] - 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多年实施现金分红,增强现金分红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100] - 公司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为新的增长点[99] - 公司通过集中谈判和长期框架协议采购铝材、钢材、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以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议价能力[93] - 公司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产品议价能力[93] - 公司通过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和产能扩充降低生产成本[93] 市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10万辆,同比增长28%[3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30]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3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4,632万辆,同比增长5%[3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34]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35]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34万台,市场规模超过640亿元[35] - 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35] - 2025年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7,300台,市场规模接近24亿元[35] - 2030年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16.25万台,市场规模超过250亿元[35] - 2025年城市公交车更新补贴标准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39] - 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目标超过10万台[39] - 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家标准,新增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39] 风险因素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动力电池行业市场份额集中,主要客户需求下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93]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自投产能扩张项目初期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94] - 公司产品原材料中铝材、铜材等大宗商品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大,存在毛利率下降风险[92] - 公司下游动力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可能对需求增速产生影响[92] 投资和募资 - 公司投资不超过5,000万欧元在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三期项目[55]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已有85.04%的激励对象完成行权[56] - 2020年募集资金净额为136,036.26万元,已累计使用131,835.61万元,使用比例达96.91%[82] - 2022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151,510.44万元,已累计使用152,536.6万元,使用比例达100.68%[82] - 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为348,011.7万元,已累计使用176,723.16万元,使用比例达50.78%[82]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31,835.61万元,余额7,095.32万元存放于专户[83] - 2022年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52,536.60万元,余额仅剩25.97万元[83]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76,723.16万元,余额176,313.04万元(含145,000万元理财产品)[83] - 惠州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新建项目投资进度103.95%,累计实现效益28,920.08万元[84] - 福建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二期项目投资进度100.27%,累计实现效益5,557.04万元[84] - 惠州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三期项目投资进度68.99%,预计2025年3月31日完成[84] - 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三期)年产7500万件[86] - 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入资金80,000万元,实际投入80,000万元,实现效益3,372.88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52.39%[86] - 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本年度未达预计效益主要因项目毛利下降[86]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二期)未达预计效益主要因项目未能完全达产[86] - 惠州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三期项目结余募集资金7270.5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7] - 2022年可转债募投项目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29650.27万元[87] - 2023年定增募投项目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及发行费用36130.54万元[87] - 2020年定增闲置募集资金中实际使用0.50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7] - 2023年定增闲置募集资金中实际使用9.30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7]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04.43亿元,同比增长7.3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2.28亿元,同比增长5.04%[22] - 公司资产总额204.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3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4%[5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1.16亿元,期初为21.02亿元[1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4.65亿元,较期初的6.4亿元增长128.91%[16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0.93亿元,较期初的38.18亿元增长7.12%[16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23.64亿元,较期初的110.93亿元增长11.46%[168]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80.8亿元,较期初的79.57亿元增长1.54%[168]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81.77亿元,较期初的73.66亿元增长11.01%[16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22.28亿元,较期初的116.41亿元增长5.04%[16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800万元,较期初的5691万元下降85.94%[168]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38.83亿元,较期初的29.35亿元增长32.31%[168] - 公司应付账款从24.42亿元增至26.81亿元,同比增长9.8%[173] - 公司长期待摊费用从1.16亿元增至2.13亿元,同比增长83.7%[173] - 公司流动比率1.98,较上年末下降1.00%[162] - 公司资产负债率40.00%,较上年末上升1.33个百分点[162]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从16.92降至30.63,同比下降44.76%[163]
科达利(00285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