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翰森制药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7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3%[5]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14]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3%至74.3355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5.05501亿元人民币[57] - 溢利约为人民币3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5.0%[5] - 公司溢利为人民币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14]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5.0%至31.3492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7.25525亿元人民币[57]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1.34929亿元,同比增长15.0%[75]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5.0%至31.35亿元人民币[76]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5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8%[5]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53元,同比增长14.8%[14]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5.2%至0.53元人民币,摊薄盈利增长15.2%至0.53元人民币[76] - 公司总收入为74.33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其中货品销售57.76795亿元,合作收入16.56764亿元[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4.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4%,占收入比例约19.4%[5]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20.4%至14.4084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96454亿元人民币[57] - 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5.75亿元[53] - 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雇员福利开支达15.75047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工资薪金10.26868亿元[69] - 公司因许可或合作项目产生研发开支约1.91亿元人民币[39]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53223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即期所得税4.59624亿元[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6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82.7%[5][6]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1.4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82.7%[14] - 抗肿瘤领域收入为人民币45.31亿元,占总收入60.9%[15] - 抗感染领域收入为人民币7.35亿元,占总收入9.9%[15] -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收入为人民币7.68亿元,占总收入10.4%[16]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收入为人民币14.00亿元,占总收入18.8%[16] 产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合作产品HS-20093(GSK5764227)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7] - 创新药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获NMPA批准新增两项适应症[8] - 创新药昕越®(伊奈利珠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被NMPA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7] - 自研ADC药物HS-20089获NMPA批准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含铂耐药复发卵巢癌[10] - 阿美乐®辅助治疗NSCLC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高达90.2%[17] - 阿美乐®联合化疗治疗NSCLC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至28.9个月,客观缓解率高至93.2%[18] - 昕越®第二项BLA于2025年3月获NMPA受理,第三项BLA于2025年5月获NMPA受理[22] - 圣罗莱®于2023年6月获批两项适应症,同年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8] - 圣罗莱®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每月1次皮下注射与每周1-3次短效rHuEPO治疗透析贫血患者同样有效且安全[28] - HS-20093用于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适应症已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阶段[32] - HS-20089用于治疗卵巢癌适应症已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阶段[34] - HS-20094正在积极推进用于肥胖或超重的III期临床研究,累计给药超1000名受试者[35] 医保目录纳入情况 - 豪森昕福®于2019年获批上市,2020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成功续约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19] - 昕越®于2022年3月14日获NMPA批准上市,2023年1月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成功续约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21] - 孚来美®于2019年5月获批上市,2020年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成功续约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23] - 恒沐®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同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12月成功续约[25] 研发能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研发团队由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及中国上海、常州、连云港的四个研发中心超过1900名研究人员组成[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在中国提交正式专利申请24件,获国内授权专利11件;海外专利申请58件,获海外授权30件[30] - 公司正在进行超过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涉及超过40个候选创新药[31] - 报告期内新增8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候选创新药[31] 合作与许可收入 - 公司自合作方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37] - 公司与Regeneron就HS-20094达成合作,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38]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入人民币36.05亿元[46]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45亿元[46] - 现金及银行存款达人民币271.04亿元[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增长19.8%至271.03694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226.21566亿元人民币[6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19.8%至271.04亿元人民币,其中定期存款占比83.6%[78] - 资产负债率约为11.3%[47] - 理财产品投资为人民币0.18亿元[47] - 融资活动现金流主要来自股份激励计划付款人民币0.31亿元[4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同比下降11.9%至27.93734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31.69763亿元人民币[6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下降12.6%至27.34亿元人民币,减值拨备减少19.1%[77] - 9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提升至99.8%,账龄结构显著优化[77]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23.3%至2.69亿元人民币,其中90天内付款占比99.5%[7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下降5.9%至22.15亿元人民币[80] - 应付股息为7.33801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0元[60] - 其他收入总额为5.78413亿元,同比增长20.3%,主要来自银行利息收入5.12393亿元[68] - 其他开支净额亏损6148.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803.8万元,主要受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3556.4万元影响[68] 股息与股份计划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4] - 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同比增长15.2%(去年同期20.10港仙)[86] - 公司宣派股息每股13.53港仙,总金额约7.34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74]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授出合共代表8,560,990股公司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55] - 公司向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配发及发行11,500,000股新普通股股份,每股发行价为2.9595港元[54] - 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就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所持公司股份数目结余为1,194,647股[54] - 公司执行董事吕爱锋博士获授211,910股公司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55] - 股本因发行限制股份单位增加0.02%至52.39万元人民币[80]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2025年9月24日至9月25日[86] - 中期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30日[8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CEO未分任)[81][82] - 董事确认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4] 融资与资本活动 - 2020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4.772亿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7] - 2021年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5.9565亿美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8] - 2022年购回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0.04亿美元[88] - 2024年赎回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5.90622亿美元[88] - 配售事项配售130,380,000股普通股,每股价格26.75港元[87] - 可换股债券发行规模6亿美元,2026年到期零息[88]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维持MSCI ESG评级AA级[44] - 公司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制药行业最佳1%[44] 人力资源 - 全职雇员总数达9313名[53] 地区与客户集中度 - 约80%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医药产品销售,经营资产和负债主要位于内地[66] - 对Merck Sharp & Dohme LLC附属公司的合作收入占比约10%,无其他单一客户占比超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