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虹软科技(68808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虹软科技虹软科技(SH:688088)2025-08-18 18: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为4.103亿元,同比增长7.7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3.6万元,同比增长44.0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01.1万元,同比增长33.8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46.67%[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46.67%[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2%,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1,034.85万元,同比增长7.73%[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3.61万元,同比增长44.06%[53]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4.103亿元,同比增长7.73%[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3.61万元,同比增长44.06%[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39%,同比减少2.54个百分点[23] - 营业成本为4772.63万元,同比增长40.21%[198] - 管理费用为3673.39万元,同比减少27.14%[198] - 研发费用为1.9859亿元,同比增长2.36%[19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39%,较上年同期减少2.54个百分点[170] 各业务线表现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3.3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 - 公司智能汽车及其他A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6,465.16万元,同比增长49.09%[24]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33,932.23万元,同比增长2.23%[53] - 智能汽车及其他A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6,465.16万元,同比增长49.09%[53]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33,932.23万元,占营业收入82.69%[18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8.7万元,上年同期为-6484.6万元[2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1,103.38万元,主要因销售款收回增加[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8.75万元,上年同期为-6484.63万元[1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52.62万元,上年同期为-6.2157亿元[19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29亿元,上年同期为-9409.77万元[198] 股东回报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88,160,908.00元(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9.58%[4]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总股本为401,170,400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数439,000股[4] -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本公司股份439,000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6,149,125.95元[26]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为9,082,619.45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16,525,293.88元[27] - 软件增值税退税金额为22,562,811.32元[2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39%,同比减少2.54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9,858.5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39%[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596人,占总人数的62.15%[53]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2.58%[53]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8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170] - 研发人员数量为59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62.15%[17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4,654.06万元,平均薪酬为24.59万元[175]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达58.72%,本科占比34.23%[175]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49.83%,30岁以下占比39.10%[175] 技术进展 - 公司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具有高度紧凑性和稳定性,可在低资源消耗下实现高精度运行[37] - 公司视觉人工智能算法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AIoT设备等多领域应用[38][39] - 公司智能手机视觉算法产品线覆盖单/双/多摄拍摄、3D建模、AR/VR等核心功能[42] - 公司AI眼镜算法产品包括智能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眼动追踪等解决方案[43] - 公司智能汽车视觉算法支持ACC、LCC、AEB、ILC等驾驶辅助功能[44] - 公司智能停车辅助系统具备2D/3D AVM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哨兵监测等功能[44] - 公司舱内视觉安全算法提供疲劳检测、分心检测、健康监测等安全功能[44] - 公司新一代视觉大模型ArcMuse2025 V1.1逐步实现对PSAI、智能汽车、智能手机、AI眼镜等业务领域的赋能[63] - 公司拥有专利296项,其中发明专利270项,软件著作权159项[70] - 公司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在中段平台达到超过95%的正确率,实现毫秒级实时性[72]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之一,客户包括三星、小米、OPPO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50] - 公司在AR/VR/XR领域布局完整的技术体系,并与多家头部厂商保持合作[50] - 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提供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软件解决方案,客户覆盖国内主要自主品牌和部分合资品牌[51] - 公司AI眼镜业务已与多家头部厂商签约,占据绝对头部厂商市占率优势[57] - 公司服务范围涵盖全球90%以上的安卓手机品牌,客户包括三星、小米、OPPO等[70] - 公司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在除苹果之外的主流手机品牌旗舰机型上获得使用[73]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7,179.01万元,占销售总额的66.23%[181] 风险因素 - 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迭代周期为1-2年,技术升级迭代风险较高[176] - 智能汽车领域竞争加剧,可能面临错失发展机遇的风险[177] - 公司核心人才流失风险较高,行业对优秀人才竞争激烈[182][183] - 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85]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为37.28%,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