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944.1万港元,同比增长9.9%[2]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4680.6万港元,同比扩大6.7%[3] - 期间全面亏损总额4279.2万港元,同比收窄10.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46,80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47,787,000港元略有收窄[9]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9,44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17,695,000港元增长9.9%[15]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9.9%至19.44亿港元(2025年)vs 17.70亿港元(2024年)[1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4680.6万港元[2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入为19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70万港元按年增长9.6%[47] - 公司录得综合亏损净额46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780万港元亏损收窄2.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经营支出3473.2万港元,同比减少7.8%[2] - 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同比增长29.7%至6,769万港元(2025年)vs 5,217万港元(2024年)[20]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3.0%至5,208万港元(2025年)vs 6,759万港元(2024年)[20] - 员工福利开支同比下降3.4%至1.63亿港元(2025年)vs 1.69亿港元(2024年)[19] - 其他经营开支总额为34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70万港元下降8.0%[48] - 雇员成本总额16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850万港元下降11.9%[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7,723,000港元,同比增长65.0%[15]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收入6,700,000港元,同比下降5.0%[15] - 物业投资业务税前亏损19,80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8,701,000港元扩大127.6%[15] - 客户合约收入同比增长19.6%至9.20亿港元(2025年)vs 7.69亿港元(2024年)[16][17] - 佣金及经纪收入同比增长40.6%至7.27亿港元(2025年)vs 5.17亿港元(2024年)[16][17] - 来自银行及金融机构之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1.9%至3.70亿港元(2025年)vs 4.75亿港元(2024年)[16] - 来自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之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3.8%至3.05亿港元(2025年)vs 2.46亿港元(2024年)[16] - 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9.5%至7.67亿港元(2025年)vs 4.53亿港元(2024年)[17]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0.1%至323万港元(2025年)vs 1,626万港元(2024年)[17] - 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上升65.0%至770万港元(2024年:470万港元)[50]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分部收入减少5.0%至670万港元(2024年:710万港元)[51] - 企业咨询及包销收入减少至90万港元(2024年:120万港元),经营亏损扩大至160万港元(2024年:10万港元)[52] - 资产及财富管理收入下降86.1%至30万港元(2024年:220万港元),运营亏损收窄至210万港元(2024年:340万港元)[53] - 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收益210万港元(2024年:亏损150万港元),分部亏损收窄至60万港元(2024年:550万港元)[54]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微增至350万港元(2024年:330万港元),但录得公允价值亏损2100万港元[55] - 新设旅游安排及海外会议展览奖励服务业务分部[65] - 新业务分部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展[65] 各地区表现 - 超过98%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来自香港[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22]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67] - 公司业务策略包括扩展衍生品及虚拟资产服务[65] - 计划推出股票资本市场服务及内地申请人入境相关服务[65] - 公司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9][70]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100万港元,同比扩大123.4%[2] - 按公平值列账金融资产收益210.3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469.8万港元,同比收窄2.8%[2] - 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减值净额349.6万港元,同比扩大39.9%[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5.54港仙[3] - 其他全面收益401.4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4]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8.0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65.82百万港元下降63.1%[5] - 客户存款大幅增加至513.0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13.13百万港元增长63.8%[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9.57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6.75百万港元增长34.9%[5] - 可换股债券(流动负债)新增137.14百万港元[5] - 投资物业减少至265.00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86.00百万港元下降7.3%[5] - 客户信托存款大幅增加至491.0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98.46百万港元增长64.5%[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4.63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89.64百万港元下降65.9%[6] - 权益总额为33.39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76.18百万港元下降56.2%[6] - 储备金为负1,052.0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负1,009.29百万港元进一步恶化[6] - 应收贸易款项减少至29.6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8.08百万港元下降22.2%[5]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262,645,000港元,显示流动性压力[9] - 循环银行融资145,000,000港元已获续期,缓解短期资金需求[9] - 主要股东提供50,000,000港元无抵押不计息贷款融资,到期日为2026年12月31日[13] - 其他董事提供51,600,000港元无抵押计息融资,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提取20,100,000港元[13] - 公司投资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重新估值为2.6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6亿港元减少2100万港元[26] - 公司投资物业于2025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调整产生净亏损2100万港元[26]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01,277,070股[24] - 应收贷款中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部分为34,409千港元[31] - 应收贸易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总额为29,623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未审核)[33] - 应收贸易款项中即期至90天账龄金额为28,820千港元占比97.3%[33]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为20,139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未审核)[35]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223,716千港元其中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部分为187,316千港元[36] - 其他应偿还借款总额为20,553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未审核)[36] - 来自主要股东及董事的无抵押贷款总额为20,100,000港元[37] - 股东豁免未偿还贷款144,080,000港元及应计利息[37] - 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50,000,000港元换股价每股0.22港元[38]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3年至2026年6月30日,赎回金额为未偿还本金的100%[39] - 2023年可换股债券发行面值89.84百万港元,年利率1%,换股价每股0.32港元可转换最多280.75百万股[40][41] - 可换股债券持有人确认不会在2026年1月及6月届满前要求赎回或兑换股份[42] - 可换股债券年末账面价值从132.442百万港元增至137.14百万港元,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698百万港元[43] - 可换股债券全部137.14百万港元重分类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部分降为零[43]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301.277百万股,股本金额1.085474亿港元[44]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按市场报价计算,债务投资包含会所债券[45] - 投资物业公平值非现金减值为2100万港元(2024年:940万港元)[48] - 按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4490万港元,其中第1级4175万港元,第2级315万港元[46]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计量为1.371亿港元,全部列为第3级计量[46] - 投资物业账面值降至2.65亿港元(2024年:2.86亿港元)[55]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90.6%(2024年:80.8%)[57] - 现金结余增加至4960万港元(2024年:3670万港元)[57] - 投资组合总规模4180万港元(2024年:3970万港元)[54] - 南华集团控股投资亏损329.6万港元,持股比例3.56%[54] - 有线宽频通讯投资收益371.5万港元,持股比例6.51%[54] - 雇员总数64人,较去年同期65人减少1人[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收入506.6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其他收入143.5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其他经营开支1070.9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融资成本10.4万港元[23] - 已终止经营的媒体业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亏损431.2万港元[23] - 租赁林地使用权期限至2079年7月31日至2083年4月30日为期70年[29] - 恒生指数过去十二个月上升35.9%,于2025年6月30日收报24,072点[47] - 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量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04亿港元上升118%[50] - 公司及子公司期间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买卖或赎回[6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1]
南华金融(0061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