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信科技(01675) - 2025 - 中期财报
亚信科技亚信科技(HK:01675)2025-08-19 17:0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5.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15]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下降13.2%[50]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3.2%至259.79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3.2%,从2024年上半年的2,994,262千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2,597,875千元[152] - 毛利为7.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5][16] - 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7.83亿元,同比增长6.1%[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人民币7.83亿元,同比上升6.1%,毛利率30.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5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同比增长6.1%至人民币7.83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至30.1%[56] - 毛利率为30.1%,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15] - 毛利率为30.1%,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22] - 毛利率提升至30.1%,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130] - 净亏损为2.0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8.5%[15] - 报告期间净亏损为人民币2.02亿元,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后净亏损为人民币0.48亿元[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人民币2.0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约人民币0.48亿元[50] - 期内亏损扩大至2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8.5%[130]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02亿元,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金后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0.48亿元[61]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98,261千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9,490千元,亏损额同比扩大233.3%[139] - 公司期内亏损扩大233.3%,从2024年上半年的59,490千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98,261千元[161]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2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66.7%[130]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2元,基于898,222,535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8.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6%[1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9%至人民币4.15亿元[59] - 研发费用为41.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30] - 行政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2.4%至人民币2.97亿元,主要因一次性离职补偿金增加[58] - 行政费用大幅增加至29.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2.4%[130] - 员工成本总额下降1.7%,从1,820,803千元降至1,789,583千元[159] - 设备及物资减值损失人民币1484.3万元,同比下降54.9%[170] - 信贷减值损失人民币1.05亿元,同比上升227.6%[171] - 股权激励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342.2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62.2万元,下降35.8%[185]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551.1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80.9万元,下降22.3%[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ICT支撑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21] - 数智运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8.8%[21] - 5G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为人民币0.47亿元,同比下降26.3%[21] -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为人民币0.26亿元,同比增长76倍[21][27] - ICT支撑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38] - 数智运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8.8%[34] - ICT支撑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1.18亿元,同比下降14.7%,占总收入81.5%[52] - 数智运营业务收入约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下降8.8%,占总收入15.7%[54] - 5G专网与应用业务收入约人民币0.47亿元,同比下降26.3%,占总收入1.8%[54] - 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收入约人民币0.26亿元,同比爆发式增长,占总收入1.0%[54] - 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收入同比下降9.7%,从2,648,172千元降至2,391,981千元[152] - 销售货品收入大幅下降42.8%,从224,353千元降至128,312千元[152]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35.9%,从31,445千元降至20,129千元,其中政府补助下降50.4%[155] - 公司矿山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0.47亿元,同比下降26.3%[31] - 向股东中国移动集团提供的软件业务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7.0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3亿元,下降15.5%[184] 订单表现 - 上半年AI大模型订单金额为人民币0.7亿元,同比增长78倍[21][27] - 公司矿山业务2025年上半年订单金额约人民币0.82亿元,同比增长51.7%[31] - 公司非通信行业整体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18.2%[33] - 金融领域订单额上半年同比增长48.3%[33] - 汽车领域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5.3%[33] - 消费领域订单上半年同比增长4.4%[33] - ICT支撑业务新签AI相关项目48个[3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4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5.3%[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人民币5.94亿元,同比显著改善35.3%[5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改善35.3%至人民币5.94亿元[7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94,425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19,009千元,现金流出减少35.3%[14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同比下降97.6%至人民币0.08亿元[78]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970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28,375千元,现金流入大幅减少97.6%[14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17,475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96,196千元,现金流出减少40.0%[142] - 公司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人民币701,038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66,392千元,减少27.5%[142] - 公司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人民币723,180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77,657千元,减少38.6%[142] 资产、债务及借款相关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62.1%至人民币6.13亿元,主要因支付股息及日常经营支出[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61.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1%[1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年初的人民币1,618,100千元减少至期末的人民币612,693千元,降幅达62.1%[142] - 存货同比增长49.9%至人民币4.12亿元[70] - 存货总额增长至人民币4.12亿元,同比上升49.9%[170] - 资产总额同比下降11.3%至人民币93.11亿元[6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至178.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133]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人民币17.85亿元,同比下降13.6%[167]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占比29.4%,较期初上升11.2个百分点[169] - 应收票据减少至人民币9373.5万元,较期末下降81.3%[169]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15.2%至人民币2.50亿元[68]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减少至人民币9.58亿元,同比下降13.2%[172] - 总资产净值下降至61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3%[135] - 公司权益总额从期初的人民币6,641,199千元减少至期末的人民币6,158,188千元,降幅为7.3%[139]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净额改善至人民币-9499.1万元,较期初增长46.8%[165][166] - 物业及设备采购承诺金额降至人民币11,293千元,较2024年末减少56.19%[180] - 使用权资产新增人民币4521.9万元,租赁负债新增人民币4081.1万元[164] - 合同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9.04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3.56亿元,增长2.7%[182]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289.1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7385.1万元,增长1.3%[183]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93.5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385.4万元,增长16.1%[183] - 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及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1.23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99.29亿元,增长8.8%[182] - 应收中国移动集团贸易款项原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2.69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00.64亿元,增长8.6%[182] - 应收中国移动集团合同资产原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71.96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7.35亿元,增长3.1%[1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全年业绩保持稳健,下半年三大增长引擎业务将加速增长[18] - ICT支撑业务收入降幅预计将显著收窄[18] - 剔除一次性离职补偿影响,全年利润预计将优于上年[18] - 公司主要客户运营商持续降本增效,对传统业务发展带来较大压力[18]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数据质量治理工具提升数据可用率达40%[25] - 公司累计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达356项,其中上半年新增26项[44] - 公司上半年软件著作权新增32项,专利新增45件,专利申请新增29件[44] 股东结构和股权激励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为937,322,880股[87][90] - 董事田溯宁博士合计持有279,854,851股,占公司股权29.86%[87] - 董事高念书先生合计持有26,140,913股,占公司股权2.79%[87] - 董事张亚勤博士、葛明先生及陶萍女士各持有112,000股,各占公司股权0.01%[87] - 亚信安全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279,854,851股,占公司股权29.86%[90] - AsiaInfo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90,016,976股,占公司股权20.27%[87][89] - PacificInfo Limited持有39,442,000股,占公司股权4.21%[87][89] - Info Addition Capital Limited Partnership持有1,151,111股,占公司股权0.12%[87][89] - 高念书先生通过Pre-IPO购股权计划持有3,798,656股相关股份,占公司股权0.41%[89] - 高念书先生通过2023股份奖励计划持有1,600,000股,占公司股权0.17%[89] - 中国移动相关实体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82,259,893股,占总股本19.44%[92] - Ocean Voice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0,129,928股,占总股本6.42%[92][93] - 董事高念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3,798,656股,行权价分别为1.9225美元和1.2725美元[96] - 员工持有未行使购股权49,393,776股,行权价介于1.2725美元至1.9225美元[96] - 报告期间员工行使购股权823,008股,加权平均收市价约10.63港元[96][101] - 报告期间员工购股权失效20,125,176股[96] - Pre-IPO购股权计划已失效,未行使购股权53,192,432股[96] - 所有购股权有效期为授出日期起10年[98] - 购股权已全部归属并可行使[99] - 报告期间无购股权被注销[100] - 2019購股權計劃尚可授予33,596,629購股權,有效期尚餘約4年3個月[102] - 報告期間行使購股權1,195,560份,失效2,286,378份,期末尚未行使63,326,657份[102] - 2020股份獎勵計劃可授予上限46,013,946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91%[104] - 2020股份獎勵計劃尚可再授予3,258,300股獎勵股份[104] - 報告期間獎勵股份歸屬3,154,800股,期末尚未歸屬2,010,000股[107] - 2021年5月26日授出獎勵股份15,260,449股,授出前收市價13.12港元[106] - 2022年3月11日授出獎勵股份1,000,000股,授出前收市價13.24港元[106] - 2023年6月29日授出獎勵股份7,400,000股,授出前收市價10.8港元[106] - 購股權行使日期前加權平均收市價約每股10.45港元[105] - 2023年12月4日董事會採納2023股份獎勵計劃,不涉及發行新股份[109] - 2023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的最高股份数目为46,765,215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111] - 公司于2024年10月15日授出21,680,000股奖励股份,前日收市价为5.05港元[111] - 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授出2,000,000股奖励股份,前日收市价为5.22港元[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再授予23,275,215股奖励股份[111] - 报告期内奖励股份变动:尚未归属数量从19,680,000股减少至19,490,000股,失效190,000股[114] - 董事高念书先生持有1,600,000股尚未归属奖励股份[114] - 雇员持有17,890,000股尚未归属奖励股份[114] - 所有股份计划授出的股份数目占报告期内已发行相关股份类别加权平均数的0%[116] - 2023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12月4日,剩余约8年4个月[112] - 公司确认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为基础款项为人民币48,808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7,861千元,增加2.0%[139] - 2025年上半年股权激励费用为人民币48,808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7,861千元增长1.98%[176] - 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数量2025年上半年为3,154,800股,低于去年同期6,136,534股[175] - 2024年上半年通过股份奖励计划购买股份总计10,260,800股,支付总额76,175千港元(约人民币69,214千元)[174][175] - 公司股本因行使购股权增加2,018,568股至937,322,880股,对应股本增加0.03港元至11.72港元[173]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下降47.7%,从13,180千元降至6,889千元[155] - 所得税抵免为34,195千元,主要来自83,613千元的递延税项收益[156] - 末期股息同比下降38.3%,从351,697千元降至217,078千元[160] - 公司分派过往年度股息人民币347,151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61,182千元,减少3.9%[139] - 接受中国移动集团提供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与产品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673.4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9.6万元,增长64.8%[18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为人民币1663.8万元,同比下降34.1%[163] - 第三层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理财类产品减少人民币21,059千元(-11.75%)至158,158千元[178]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减少人民币930千元至40,647千元[179] - 金融资产处置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资产减少人民币723,180千元[179] - 上市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从人民币186千元降至0,全部为第一层级计量[178] - 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微降0.40%至人民币26,896千元,采用市场法估值[17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职员工总数为11,379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868人减少1,489人[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