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196.519亿元,同比增长4.2%[3]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8.944亿元,同比增长20.0%,毛利率为19.8%,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3]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6.461亿元,同比增长52.6%[3]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7.279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704亿元[5]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51.56分,去年同期为99.04分[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196.519亿元,同比增长约4.2%[81]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894,400,000元,同比增长20.0%,毛利率为19.8%,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83] - 公司净利为人民币1,724,200,000元,同比增长55.1%,净利率为8.8%[89]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646,100,000元,同比增长52.6%,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51.6分,同比增长53.0%[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33,600,000元,同比增长11.3%,占收入比例增加0.5个百分点[8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为92,45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2024年同期:81,345千元)[23] - 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金为89,10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2024年同期:89,728千元)[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总计19,651,91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2024年同期为18,860,225千元人民币)[12] - 手机相关产品收入13,248,00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024年同期为13,028,791千元人民币)[12] - 车载相关产品收入3,400,4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2024年同期为2,877,099千元人民币)[12] - AR/VR相关产品收入1,201,21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2024年同期为992,148千元人民币)[12] - 光学零件分部溢利999,5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024年同期为940,895千元人民币)[14][16] - 光电产品分部溢利972,04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1%(2024年同期为561,538千元人民币)[14][16] - 光学零件营运分部收入约为人民币60.667亿元,同比增长约10.7%[82] - 光电产品营运分部收入约为人民币133.831亿元,同比增长约1.5%[82] - 光学仪器营运分部收入约为人民币2.021亿元,同比增长约7.1%[82] - 光学零件营运分部毛利率为31.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21.7%[83] - 光电产品营运分部毛利率为10.6%,车载模组收入同比增长35.0%[84] - 公司车载镜头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70] - 公司800万像素车载模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71] - 公司XR光学元件在混合现实领域实现偏振分束器镜组的量产和虚拟成像镜片的成功试做[7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14,123,91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5%(2024年同期为14,201,236千元人民币)[12] - 亚洲(中国除外)地区收入3,732,5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2024年同期为2,953,547千元人民币)[12] 资产和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52.633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63.372亿元有所下降[7]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05.407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74.700亿元有所增加[7]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47.991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23.976亿元有所增加[8] - 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66.08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52.929亿元有所增加[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5.966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5.284亿元有所增加[8] - 公司总资产55,803,963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应收款项8,061,090千元人民币[17] - 公司总负债29,195,317千元人民币,其中应付票据10,721,538千元人民币[17] - 公司总资产为53,807,258千元人民币,其中未分配资产占比72.6%(39,068,785千元)[18] - 光学零件、光电产品和光学仪器三大业务的分部资产总值分别为5,981,826千元、8,609,997千元和146,650千元人民币[1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8,003,841千元人民币,其中光电产品占比64.1%(5,129,294千元)[18]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3,30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42,417千元,减少10,885千元[34] - 非上市金融产品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873,73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021,038千元,减少1,852,701千元[37] - 衍生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32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329千元,减少26,991千元[41] - 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70,11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62,020千元,减少108,092千元[4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01,11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164,082千元,增加62,964千元[44] - 90天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95.5%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94.9%[45] - 应付票据总额从10,256,868千元人民币增至10,721,538千元人民币,增幅4.53%[54] - 90天以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为5,699,03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5,624,849千元人民币增长1.32%[53] - 非流动负债中的长期应付款项从156,541千元人民币降至82,985千元人民币,降幅46.98%[54] - 公司负债比率为11.5%,较2024年底上升0.5个百分点[101]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356.4百万元,同比增长14.0%[9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人民币8,459,000,000元,较2024年底增长87.6%[95]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1,185,773千元人民币用于生产设备购置,同比增长7.9%(2024年同期:1,099,270千元)[3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使用权资产20,4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2024年同期:13,638千元)[32] - 2025年上半年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支付的按金及预付款项为558,82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07,990千元增长37%[36] - 动用约人民币14.8亿元进行投资活动,主要用于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11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偿还的资本开支承诺为人民币6.80亿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1.82亿元)[62] - 未列账的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6.8亿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1.815亿元)[105] 借款和融资 - 公司新增银行借贷约人民币45.05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5.33亿元),用于满足营运资金需求[55] - 公司已偿还银行借贷约人民币39.61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2.47亿元)[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需在一年内偿还的银行借贷总额为人民币30.56亿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9.26亿元)[55] - 公司以美元计值的银行借贷金额为人民币17.08亿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1.85亿元)[56] - 公司固定年利率为1.96%至3.60%的银行借贷金额为人民币29.56亿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0.82亿元)[56] - 公司可变年利率为2.26%至2.40%的银行借贷金额为人民币5.33亿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8.76亿元)[56] - 公司发行了4亿美元年利率5.95%的无抵押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并于2023年1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确认的利息开支为人民币8,79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690万元)[59] - 公司银行授信金额为人民币32,795,800,000元、540,000,000美元、220,500,000,000越南盾及3,000,000,000印度卢比[99] - 固定利率银行借贷的实际年利率约1.96%至3.60%,可变利率银行借贷的实际年利率约2.26%至2.40%[115] 金融资产和投资 - 公司报告期末金融资产结余为102,992千元人民币,较期初97,277千元人民币增长5.87%[46]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从864,520千元人民币增至1,384,545千元人民币,增幅60.14%[46][48] - 公司已背书或贴现的应收票据总额达45,93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0,989千元人民币增长118.83%[47][4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总额为102,992千元人民币,其中基于全期预期信贷亏损的拨备为12,283千元人民币[51] - 1至9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平均亏损率为0.02%,账面值7,654,884千元人民币,拨备1,667千元人民币[50] - 18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平均亏损率达6.61%,账面值97,015千元人民币,拨备6,414千元人民币[50] - 非上市金融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区间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0%-4.50%调整为2025年6月30日的1.30%-4.50%[38] - 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维持在18,020千元不变[39] - 外汇期权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26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3,221千元,增加9,958千元[41] - 持有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6%股权,投资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3.8亿元,占总资产约2.5%[109] - 非上市金融产品组合总账面值约为人民币120.21亿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38.737亿元),占总资产的21.5%(2024年12月31日:约25.8%)[110][111] - 非上市金融产品的投资成本约为人民币117.781亿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36.689亿元)[110] - 来自非上市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金额约为人民币1.681亿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1.414亿元)[110] - 公司的金融资产包括衍生金融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抵押银行存款、短期定期存款等,这些是公司面临的最高信贷风险[117] - 公司已购买贸易应收款项的保险,并定期检视可回收金额,确保计提足够减值亏损,信贷风险已大幅降低[117] - 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分散于大量交易对手及客户,无重大信贷集中风险,且大部分交易对手为高信贷评级的银行[117] 外汇和风险管理 - 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为28,02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95,657千元实现扭亏[22] - 公司的现金流量利率风险主要与银行借贷的可变利率有关,管理层确保固定及可变利率借贷比例处于合理范围,利率变化不会对业绩造成重大影响[118] - 公司通过持续监控现金流量预测与实际水平,匹配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到期状况,以维持足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控制流动资金风险[119] 股息和股份 - 公司2025年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3.20港仙,总额531,5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42.9%[29] - 公司2024年同期通过香港联交所购回1,970,000股自身普通股,总代价为7,812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7,086万元)[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赎回或撇销任何股份[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发行任何股本证券或出售库存股以获取现金[121] 研发和技术 - 公司完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研发,综合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78] - 公司完成光焦度棱镜胶合设备的开发,偏心精度小于±3μm,每小时产量大于300[79] - 公司完成超大视野晶圆缺陷扫描系统的开发,综合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79] 企业管治和人力资源 - 公司已采纳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旨在吸引新人、激励及挽留现有人才[122][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强制披露要求,并应用了良好企业管治原则[124]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5年中期报告及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