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89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3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5%[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89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2%[20] - 利润总额为4.1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9%[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90亿元,同比下降17.36%[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下降14.95%[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9亿元,同比下降22.32%[2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8.9亿元,同比下降17.4%(2024年同期为22.87亿元)[88] - 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下降14%(2024年同期为4.08亿元)[90]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3.869亿元,同比下降43.2%[93]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145亿元,同比增长20.3%[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36%至18.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75%至13.1亿元[39]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0.41%至3498万元,主要由于本期港口费用增加[3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0.75%至9325万元,反映公司本期研发投入降低[39] - 营业总成本为14.99亿元,同比下降17.8%(2024年同期为18.24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下降16.8%至13.1亿元[8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0.8%至9325万元(2024年同期为1.57亿元)[90]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10.229亿元,同比下降53.1%[93] - 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4886万元,同比下降41.6%[93]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8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0.88%至1.73亿元,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毛利下滑[39]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27亿元,同比下降50.9%[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68亿元,同比下降60.9%[1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4.55万元,同比下降62.6%[102]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64亿元,同比由正转负[98]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282亿元,同比下降14.2%[9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6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46.41亿元[10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亿元,主要来自取得借款19.7亿元[10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同比激增280.11%至3.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64%升至2.38%,主要受货款账期延长影响[41][42] - 存货同比下降51.14%至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降至2.86%,反映库存管理优化成效[41][43]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3.38%至3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9.73%升至23.75%[41]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12.92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11.54亿元,下降10.7%[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27.55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25.26亿元,下降8.3%[80]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9397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3.57亿元,增长280%[80] - 存货从2024年底的8.80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4.30亿元,下降51.1%[80]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46.38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55.02亿元,增长18.6%[80]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8.93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35.70亿元,增长23.4%[81] - 应付票据从2024年底的5.21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4.33亿元,下降16.8%[81] - 合同负债从2024年底的2.39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5440万元,下降77.2%[81] - 公司总资产为150.30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52%[20] - 公司总资产为165.96亿元,较期初增长2.3%(期初为162.28亿元)[85][86] - 流动资产合计80.29亿元,较期初增长0.4%(期初为79.97亿元)[85]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6.5%至52.14亿元(期初为48.94亿元)[85] - 短期借款激增140.8%至1.12亿元(期初为4637万元)[85] 股东权益和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8.08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7%[20]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64.49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65.53亿元,增长1.6%[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7.05亿元,较期初增长1.07%[105] - 未分配利润为64.49亿元,占所有者权益的66.5%[105]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不进行分红或转增股本[5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042.1373万元人民币[23]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53,148,768.11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016,833.71元[25] - 所得税影响额为10,860,214.13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541,195.58元[25] 业务表现 - 公司拥有20万吨对邻硝基氯化苯和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32] - 公司是国内较大的以光气为原料的农药原药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生产企业[33]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多项产品合成及工艺技术[34] - 公司多菌灵产品关键指标优于FAO标准,突破欧美绿色壁垒[38] - 公司掌握敌草隆合成等核心技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产能居国内前列[36] - 子公司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8,806,804,595.48元,营业成本为7,557,219,206.35元,净利润为87,238,807.54元[48] 风险和挑战 - 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75%,主要原材料包括3,4二氯苯胺、甲醇、液碱等[50] - 公司面临安全和环保风险,国家《长江保护法》对沿江化工企业监管趋严[49] - 农药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厂家分散且价格战明显,国际巨头加剧市场竞争[51] - 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新增产能投放和业绩释放[5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70]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326户[71] - 安徽广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351,180,906股,占比38.58%[73] - 黄金祥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7,784,497股,占比3.05%[73]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核心竞争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22,483,692股,占比2.47%[73]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8,492,348股,占比2.03%[73]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二组合持股12,458,767股,占比1.37%[73] - 周益民持股7,147,360股,占比0.79%[7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311,147股,占比0.69%[75] - 安徽广信集团有限公司与黄金祥存在关联关系,属于一致行动人[75]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限售股转让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59] - 公司控股股东安徽广信集团承诺不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且不投资或控制与公司业务相同的其他企业[60][61]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金祥、赵启荣夫妇承诺避免与公司发生同业竞争,并减少关联交易[61] - 公司全体董事承诺监督实际控制人履行承诺事项,严格执行关联交易决策制度[63]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6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规担保情况[6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5]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65] - 报告期内公司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无重大进展或变化[66]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 - 公司重要会计政策中单项应收账款金额超过收入总额的5%视为重要[135]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141] - 投资性主体仅合并为投资活动提供服务的子公司,其他子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142][145] - 母公司转变为投资性主体时,仅合并相关服务子公司,其他子公司按部分处置原则处理[145]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需抵销母子公司间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份额[148] - 内部交易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需全额确认[148] - 购买少数股东股权时,合并报表中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则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59]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合并时,合并日按最终控制方账面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160] - 子公司持有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视为库存股,在合并报表中作为所有者权益减项[156]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母公司持股比例在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间分配抵销[157] - 子公司少数股东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权益份额时,余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57] 金融工具和减值 - 金融工具在成为合同一方时确认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81]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金融资产已转移并符合终止确认条件[18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类[18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利息的支付[184][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为目标[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除上述两类外的所有金融资产[187]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9] - 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损失[191]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属于现金流量套期有效部分[194]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适用于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196]
广信股份(60359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