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微电子(68869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明微电子明微电子(SH:688699)2025-08-19 19: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1.64%[19] - 利润总额-4236.40万元,同比下降789.5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5.59万元,同比下降616.66%[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34.10万元,同比上升214.0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0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88%[19] - 总资产14.8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8%[19]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下降65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0%,减少3.41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96%,同比增加1.87个百分点[2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759.79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523.84万元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76.44万元[2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显示驱动类、线性电源类和电源管理类,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智能景观、照明和家电等领域[30] - Mini LED背光驱动技术适应200~5000背光分区,并开发了PM和AM驱动方案产品[31] - 智能景观驱动芯片具有宽输入电源电压、高显示灰阶和刷新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智能家居等领域[31] - 高压线性驱动产品在智能照明领域包含I²C多路智能调光、PWM调光等技术,成为智能照明的首选方案芯片[32] - 低压线性产品包括单通道或多通道恒流、65536级灰度调光等技术,可配合恒压产品实现智能调光调色[32] 研发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BCD 700V工艺,提升电源产品抗雷击、浪涌等能力[33] - 公司掌握归零码数据传输协议技术,解决了显示控制芯片级联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和传输延时问题[46] - SM-PWM协议控制技术提升了显示刷新率,解决了摄像机拍摄画面闪烁感问题[46] - 高功率因数多段LED控制技术实现功率因数和系统效率提升,无需采样电路和高成本元件[47] - 高压集成结构器件技术节省芯片面积并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电源系统转化效率[47] - 并联系统地址分配技术提升LED显示装置生产效率,实现一次性写码操作[47] - 开关调光调色控制技术通过灯具开关次数调整亮度或色温,降低生产成本[47] - 多段开关控制技术提高LED利用率,提升功率因数和系统效率,降低总谐波失真[47] - 恒功率控制技术解决LED灯具因输入电压变化影响光效的问题,支持可控硅调光[47] - 节能控制技术降低LED小间距显示屏工作功耗达35%以上[48] - 线性全电压驱动技术实现宽输入电压应用,使高压线性产品应用于全电压照明领域[48] - 准谐振控制技术减少外围电路器件,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可靠性[48] 专利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63项专利技术,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67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国外发明专利15项[36] - 公司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286项,软件著作权14项[36] - 公司新申请专利12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新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8项,获得25项[5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94项,获得182项,累计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437项,获得286项[52] - 公司通过GB/T 29490-2023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认证[43] 市场趋势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5.16亿美元,同比增长3%,2025年有望增至79.71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102.36亿美元,2023-2028年CAGR为7%[25] - 2025年搭载Mini LED背光的LCD TV面板出货量预计爆发式增长至1350万片[25] - 2024年Micro LED芯片产值预计达2790万美元,2029年可增长至7.4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93%[26] - 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达2127亿元,2030年HUD渗透率将达43.7%,AR-HUD规模近555万辆[2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Mini/Micro-LED、量子点显示等技术规模化应用[38] - 深圳市支持Mini/Micro-LED、QLED等领域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38] - 国家电影局推动数字电影LED影厅建设,称其为电影放映技术重大变革[40]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仅进行芯片设计、研发、应用和销售,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外包给专业厂商[12] - 公司形成了"设计+封测"一体化的产业协同布局,增强与终端客户的合作粘性[29]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但向下游延伸自建部分封装测试生产线[34] - 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为买断式销售[35] 合作伙伴与子公司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山东贞明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铜陵碁明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和明微电子(香港)有限公司[12] - 公司主要合作伙伴包括Tower Semiconductor Ltd.、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和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12] - 公司与中芯国际、TowerJazz、合肥晶合等大型晶圆制造厂建立稳定合作关系[45] - 子公司铜陵碁明净利润为-3,737.92万元,营业利润为-3,737.83万元[82] 财务风险与挑战 - 晶圆采购成本波动直接影响毛利率,全球晶圆厂集中度加剧价格风险[65] - 存货规模扩大导致周转率下降风险,需警惕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压力[66] - 公司面临技术升级迭代风险,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总投资比例较高[61][6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至285,813,376.13元,主要因线性电源产品收入下降[72]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0.93%至214,785,064.51元,主要因销售数量略有增加[72][73] - 销售费用同比激增97.04%至7,296,306.90元,源于销售人员及宣传活动增加[72][73]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05.65%至-45,415,027.02元,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72][73] - 净利润同比暴跌616.66%至-35,355,926.00元,受收入下降与费用上升叠加影响[72][7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76,343,961.30元,占总资产比例5.13%,较上年增长33.82%[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65,628,312.90元,占总资产比例11.13%,较上年下降23.10%[77] - 应收票据期末数为115,141,608.87元,占总资产比例7.74%,较上年增长15.13%[77] - 债权投资期末数为361,544,175.69元,占总资产比例24.30%,较上年增长17.07%[77]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12,367,750.44元,占总资产比例0.83%,较上年大幅增长235.31%[77] - 无形资产期末数为26,566,802.93元,占总资产比例1.79%,较上年大幅增长350.56%[77] - 境外资产规模为23,909,089.07元,占总资产比例1.61%[78] - 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8,465,102.91元,较期初增长7.90%[81] - 结构性存款期末数为157,163,209.99元,较期初下降24.26%[8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明微技术及实际控制人王乐康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8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职责无关的活动[90] - 公司承诺上市后严格依照《公司法》等法规执行利润分配政策[91] - 公司保证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9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93]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招股说明书真实性承担个别和连带责任[94]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启动股份购回程序[8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履行填补回报措施,否则承担补偿责任[89]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92]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促使公司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9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714,490,560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42,367,919.08元,投入进度达90.87%[105] - 超募资金总额为180,077,919.08元,累计投入超募资金180,077,919.08元,投入进度达100%[105] - 智能高端显示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43,907,226.83元,占计划投资额的75.76%[106] - 研发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71,351,815.76元,占计划投资额的84.86%[106] - 集成电路封装项目累计投入138,373,350.19元,占计划投资额的100.07%[10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50,000,000元,占计划投资额的100%[106]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80,277,919.08元[10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6,277,919.08元[105]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630户,无优先股或特别表决权股东[114] - 前十名股东中,深圳市明微技术有限公司持股44,942,501股(占比40.83%),王乐康持股12,922,176股(占比11.74%)[116] - 股东刘彩云报告期内增持20,058股,期末持股647,983股(占比0.59%)[116] - 前海博普资产管理的两只私募基金分别持股3,800,000股(占比3.45%)和3,600,000股(占比3.27%)[116]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12] - 股东陈章银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580,040股[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