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律齐文化(00550) - 2025 - 中期业绩
律齐文化律齐文化(HK:00550)2025-08-20 21: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21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7.6%[4]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7.6%,从1382.9万港元增至2179.7万港元[26][23]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百万港元增长57.6%至2025年上半年的21.8百万港元[36] - 同期亏损约为10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45.2%[4] - 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45.2%,从747.1万港元增至1084.7万港元[21][2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0.84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471百万港元扩大[31] - 税前亏损扩大45%,从750万港元增至1080万港元[46]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0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79.6%[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38港仙[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同期毛利约为6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1.7%[4]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41.7%,从1088.1万港元降至634.6万港元[41] - 同期毛利率约为29.1%[4] - 毛利率从78.7%大幅下降至29.1%,主要因内地市场低价竞争策略[41]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增长59.2%,从408.8万港元增至650.9万港元[28] - 使用权资产折旧大幅增加52.8%,从55.3万港元增至84.6万港元[28]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下降12.7%,从510万港元降至440万港元[43] - 行政开支减少31.1%,由1400万港元降至960万港元,因专业费用及员工成本削减[44] - 融资成本增长7%,从5.7万港元增至6.1万港元,因租赁负债增加[45] - 其他收入增长38.2%,由64.5万港元增至89.1万港元,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42] - 利息收入增长85.8%,从32.4万港元增至60.2万港元[2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四大主营业务:广告服务、医疗保健产品销售、电子商务、IP开发设计服务[10][18] - 广告服务分部收益为2179.7万港元,是唯一产生收入的分部[26][21] - 广告服务收益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21.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7.6%[37] - 医疗及保健产品销售业务自2023年7月起终止综合入账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零[38] - 电子商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零公司专注于收回投资款项[39] - IP开发设计业务于2024年12月完成出售豪拓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零[40] - 非核心业务(医疗保健/电商/IP开发)零收益贡献,资源聚焦广告主业[50] - 公司核心广告业务正在录得显著增长[56]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为1259.5万港元,占总额的57.8%[23]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达1260万港元,占新市场拓展主要贡献[48] - 香港市场收益下降33.3%,从1380万港元降至920万港元[49] 财务健康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01.8万港元[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显著增加14.3%,从2927.0万港元增至3345.5万港元[21][22]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为41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7百万港元)[57] - 贸易应收款项为231.6万港元[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316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255百万港元略有增加[33] - 0至30天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最高达2.118百万港元[33] - 流动资产净值为3425.9万港元[7]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4.3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30.7百万港元)[57]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8(2024年12月31日:3.5)[57]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233.3万港元[7] - 总资产减少17.3%,从6584.1万港元降至5444.7万港元[21][22] - 公司资产净值约为41.5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52.3百万港元)[57] - 公司资产净值41,493千港元,较前期52,268千港元下降20.6%[9] - 权益总额41,493千港元,较前期52,268千港元减少20.6%[9] - 储备项为负值(49,614)千港元,较前期(38,839)千港元恶化27.8%[9] - 股本总额保持稳定为91,107千港元[9]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非即期部分为840千港元,较前期1,287千港元下降34.7%[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9.90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9.748百万港元小幅上升[34] - 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57] - 公司无资本承担及重大或然负债[59] - 公司无资产抵押[61]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455.534百万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3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5,534,000股(2024年12月31日:455,534,000股)[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分部业绩评估采用经调整除税前亏损指标[18] - 分部资产不包括集团层面管理的无形资产、投资及现金等资产[19] - 财务数据计量单位统一为千港元[11] - 中期财务资料涵盖期间为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1] - 前三大客户(甲、乙、丙)贡献广告收益共计1232.6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56.6%[25] - 公司计划于2025年7月推出中国工作坊以提升成本效益及品质控制[54]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中期股息[81]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69]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84] - 前任核数师立信德豪于2024年5月6日辞任[70] - 新核数师天健国际于2024年6月6日获委任[74] - 公司需完成独立法证调查并公布结果以符合复牌指引[73][75] - 公司需证明管理层诚信无监管忧虑以符合复牌指引[73] - 公司需建立足够内部监控程序以符合上市规则[73][75] - 公司需公布所有未发布财务业绩并处理审计修订[73] - 公司需证明符合上市规则第13.24条规定[73] - 公司正就前律师服务发票纠纷进行税务诉讼[67] - 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公司证券时需审慎行事[85]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姚思慧女士、非执行董事钟美瑶女士及孙婧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宝琳女士、陈钊洪先生、李朝波先生及杨婉宁女士组成[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