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证国际(06058) - 2025 - 中期财报
兴证国际兴证国际(HK:06058)2025-08-21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期内溢利为1.0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867万港元增长16.1%[9] - 期内溢利为102,931,754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8,669,217港元增长16.1%[18][19]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4.9%至3.98亿港元(2024年同期:4.19亿港元)[32]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9825亿港元同比下降4.92%[107] - 税后净利润为1.0293亿港元同比增长16.08%[107] - 税前溢利增长27.3%至1.23亿港元(2024年同期:9680万港元)[37][4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56,681,754港元,较去年同期72,869,217港元下降22.2%[4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142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0182港元下降22.0%[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0142港元(基于56,681,754港元溢利及4,000,000,000股加权平均数)[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为2.4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21亿港元增长3.7%[9] - 员工成本为90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12亿港元下降11.0%[9] - 员工成本下降11.0%至9012万港元(2024年同期:1.01亿港元)[42] - 递延税项增加207.1%至1962万港元(2024年同期:639万港元)[43] - 薪酬总额同比下降10.95%至90.12百万港元[125]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及短期福利1449.2453万港元[10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为1.2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48亿港元下降41.4%[9] - 利息收入为1.1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277万港元增长62.0%[9] - 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60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13亿港元增长13.4%[9]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下滑28.2%至5558万港元[30] - 债务证券承销收入大幅增长120.4%至8524万港元[30] - 利息总收入增长62.1%至11.792亿港元[30] - 债务投资利息收入激增584.9%至4137万港元[30][22] - 金融产品及投资分部业绩由盈转亏,亏损1593万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1099万港元)[37][40] - 财富管理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24.3%至6449万港元(2024年同期:8522万港元)[37][40] - 企业融资佣金收入大幅增长85.0%至9008万港元(2024年同期:4872万港元)[37][40] - 利息收入增长62.1%至1.18亿港元(2024年同期:7277万港元)[37][40] - 企业融资业务收入9008万港元同比增长84.89%[107][112] - 债务证券承销佣金收入8524万港元同比增长120.37%[112]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7789万港元同比下降22.24%[109]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42%至5.71百万港元[113] - 金融产品及投资收入同比下降14.50%至224.57百万港元[114] - 客户港股交易额约347亿港元同比增加71%[109] - 债券承销规模达11.12亿美元等值同比增长13%[112] - 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同比上升118%[106] 其他财务数据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20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24万港元下降81.7%[9] - 其他收益为528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3.5万港元[9]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71,175,065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664,283港元增长75.0%[18][19] - 累计亏损从992,084,722港元改善至918,598,006港元,减少7.4%[16][18] - 公允价值储备从负5,751,914港元转为正48,618,189港元,改善945.0%[16][18] - 经营现金净流出2.258亿港元,同比转负(去年同期净流入2.011亿港元)[22] - 投资现金净流出18.044亿港元,同比大幅恶化(去年同期净流入5.025亿港元)[22] - 融资现金净流入22.251亿港元,同比显著改善(去年同期净流出10.646亿港元)[22]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达19.868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0.9%[22] - 购买金融资产支出达14.624亿港元,同比增长84.1%[22] - 银行借款新增72.125亿港元,同比大幅扩张[22] - 现金流入净额308.13百万港元(上年同期:69.14百万港元)[117] - 永续证券分派支付金额为4625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较去年同期1580万港元增长192.7%[83] - 第三方单位持有人权益变动831.4274万港元[10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732,765,924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901,096,593港元,增长32.8%[14][16]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债务投资大幅增加220.0%,从690,934,760港元增至2,210,958,551港元[14] - 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4,373,209,742港元增至6,284,497,750港元,增长43.7%[14] - 银行结余-信托账户从1,831,016,133港元增至2,628,828,222港元,增长43.6%[14] - 流动负债从10,316,187,272港元增至15,106,326,112港元,增长46.4%[14] - 公司权益从4,236,078,453港元增至4,323,935,272港元,增长2.1%[16] - 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4,384,118,101港元增至6,294,458,544港元,增幅43.6%[51] - 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4,941,786,306港元增至5,466,977,543港元,增幅10.6%[54]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投资从775,157,315港元大幅增至2,296,756,482港元,增幅196.3%[55] - 应收账款总额从1,171,860,830港元增至1,379,177,656港元,增幅17.7%[57] - 有抵押保证金贷款减值拨备从533,674,166港元降至202,619,663港元,降幅62.0%[57] - 香港上市债务证券(以公允价值计量)从1,859,671,756港元降至1,553,231,163港元,降幅16.5%[51] - 非上市基金投资从161,869,564港元大幅增至1,372,596,824港元,增幅747.9%[51] - 资产管理客户应收账款总额从30.63亿港元降至14.88亿港元,降幅达51.4%[64] - 衍生工具金融负债增长54.8%,从2618.1万港元增至4051.6万港元[67] - 应付账款总额增长58.2%,从224.61亿港元增至355.33亿港元[69] - 证券交易业务应付客户账款增长41.2%,从17.36亿港元增至24.51亿港元[69] - 银行借款增长91.3%,从26.21亿港元增至50.14亿港元[74] - 银行授信额度提取额增长91%,从26.16亿港元增至49.97亿港元[75] - 未偿还企业债券本金从3亿美元降至8300万美元[78] - 欧洲商业票据发行额从6096万港元增至6314万港元[79] - 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从2.80%-6.55%收窄至0.46%-4.70%[75] - 总资产同比增长32.85%至20,901.10百万港元[115] - 总负债同比增长44.19%至16,577.16百万港元[115] - 流动资产净值同比下降24.69%至3,353.09百万港元[117] - 银行借款总额同比增长91.29%至5,014.30百万港元[117] - 资本负债比率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至295%[118]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2.94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期初43.84亿港元增长43.6%[90] - 第一级金融资产中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1.23亿港元,较期初8395万港元增长45.9%[90] - 第二级债务证券公允价值为38.32亿港元,非上市债务证券公允价值为2.37亿港元[90] - 第三级非上市债务证券公允价值为6.96亿港元,非上市私募基金公允价值为996万港元[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54.67亿港元,较期初49.42亿港元增长10.6%[93] - 持作买卖的金融负债总额为4052万港元,其中第三级衍生工具公允价值为3028万港元[93] - 第三级金融资产计入损益的收益总额为1782万港元,金融负债亏损总额为2162万港元[96] - 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负债账面值与公允价值相近[86] 融资和资本结构 - 公司向兴证(香港)发行次级永续证券规模为10亿港元,初始分派率1.58%,自2024年6月16日起分派率调整为4.625%[83] - 公司获得银行5亿港元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56] - 公司另获得6,500万美元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同样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56] - 公司获得2000万美元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57] - 公司获得3亿港元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续期,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57] - 公司获得8亿港元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非单一最大股东[157] - 公司获得35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58] - 公司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非最终控股公司[158] - 公司获得30亿港元非承诺性银行授信,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58] - 公司获得5000万美元(或等值港元)离岸循环信贷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丧失实际控制权[161] - 公司获得1亿港元(或等值货币)循环短期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61] - 公司获得3亿港元(或等值货币)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续期,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持股低于51%[162] - 公司获得70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非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违约条件为兴业证券非单一最大股东[162] - 法定股本2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4亿港元保持不变[8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利得税实际税率16.5%,符合两級制税率制度[45][46] - 公司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总额为40,000,000港元[47] - 公司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实施情况并组织更新相关政策[132] - 公司设有投融资业务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查投融资项目及重检信贷审批相关政策[132] - 公司每日监控信贷业务风险限额指标并实施逐日盯市[132] - 公司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采用前瞻性信息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计量[132] - 公司通过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满足融资需求并拓宽融资渠道[136] - 公司实施每日监测报告和未来现金流预测等严格流动性管理措施[136] - 公司设有市场风险限额指标并定期审查调整市场策略[137] - 公司聘请5家常驻合作法律顾问处理法律风险[141] - 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机制并定期开展业务连续性演练[139] - 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声誉风险事件[142] 股权结构和关联方 - 董事熊博实益持有公司2,058,531股普通股,占股约0.05%[145] - 董事张春娟实益持有公司1,004,000股普通股,占股约0.03%[145] - 张春娟同时持有1,190,000美元公司债权证[145] - 兴证(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实益持有2,365,291,644股,占股59.13%[147]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兴证香港间接控制公司59.13%股权[147][148] - 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经理持有293,232,000股,占股7.33%[147] - 豪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益持有205,853,089股,占股5.15%[147] - 董事张春娟月薪自2025年4月1日起调整为195,000港元[154] 人力资源 - 全职雇员人数同比下降26.79%至164名[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