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76,893,573.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54%[17] - 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52.54%[19] - 公司营业收入57689.36万元,同比增长52.54%[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54%至5.77亿元人民币[74]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576,893,573.57元,同比增长52.54%[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77亿元,同比增长52.5%[158] - 营业收入为5.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9%[162] - 报告期内利润总额为115,845,029.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4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363,847.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2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0.27%[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36.38万元,同比增长110.27%[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363,847.13元,同比增长110.27%[70] - 净利润达1.0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947.67万元增长111.8%[159] - 营业利润为1.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1%[163] - 净利润为1.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3%[16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8,073,702.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60%[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07.37万元,同比增长108.60%[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073,702.57元,同比增长108.60%[7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7%[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7%[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00.00%[17]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116.67%[20]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116.67%[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增长116.67%[7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增长116.7%[16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9%,较上年同期增加2.54个百分点[17]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1%,较上年同期增加2.39个百分点[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9%,同比增加2.54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88.57%[2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8%[160]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达10.48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0.34亿元人民币[171]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01亿元[179]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95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4.92亿元人民币[174]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877.3万元[18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77%至3.69亿元人民币[7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较上年同期减少2.41个百分点[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20] - 研发费用投入5623.24万元,同比增长22.28%[41] - 研发投入总额为5623.24万元,同比增长22.28%[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5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28%至5623.24万元人民币[74][75] - 研发费用达5623.2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598.72万元增长22.3%[159] - 研发费用为5506.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16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947.42万元,平均薪酬为8.76万元[6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亿元,同比下降7.45%[1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45%至1.57亿元人民币[74][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至1.57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29.2%至2.98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至-2.30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34.9%至7986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6.1%至7825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4.3%至4.72亿元(2025年半年度)[16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减少17.5%至2.32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同比大幅下降96.5%至83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同比减少94.0%至1090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9.8%至1.68亿元(2025年半年度)[1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1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6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16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94.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8%[165] - 2025年1-6月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及自有外汇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金额为25,925,372.00元[13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63亿元,同比增长2.26%[19][20] - 总资产24.47亿元,同比增长6.03%[19]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7.99%至9084.33万元人民币[7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3.01%至2.89亿元人民币[77]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0.57%至3.48亿元人民币[7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501.64%至6623.48万元人民币[7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4.47%至2.93亿元人民币[77]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长304.49%至730.19万元人民币[77] - 货币资金减少至90.84百万元,较期初174.65百万元下降48.0%[150] - 应收账款增至288.95百万元,较期初202.04百万元增长43.0%[150] - 存货增至242.67百万元,较期初227.12百万元增长6.8%[150] - 在建工程增至348.23百万元,较期初216.87百万元增长60.6%[150] - 短期借款增至66.23百万元,较期初11.01百万元增长501.5%[151] - 应付账款增至293.28百万元,较期初203.01百万元增长44.5%[151] - 资产总计增至2447.18百万元,较期初2308.09百万元增长6.0%[150] - 负债合计增至579.85百万元,较期初483.36百万元增长20.0%[151] - 未分配利润增至678.68百万元,较期初655.96百万元增长3.5%[152] - 货币资金从1.6亿元下降至7546.24万元,降幅达52.8%[154] - 应收账款从1.98亿元增长至2.82亿元,增幅42.4%[154] - 短期借款从1100.9万元大幅增至6523.41万元,增幅492.6%[155] - 在建工程从9223.56万元增至1.75亿元,增幅90.1%[1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096.28万元增至5258.72万元,增幅69.8%[154] - 存货从2.19亿元增至2.35亿元,增幅6.9%[154] - 资产总额从22.45亿元增至23.67亿元,增幅5.4%[155]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26%[174]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2272.54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达6.79亿元人民币[171][174] - 少数股东权益由期初335.54万元人民币增至期末481.96万元人民币,增幅43.6%[171][174] - 2025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61亿元[179] - 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19亿元[181] - 实收资本保持4.03亿元人民币不变[171][174] - 盈余公积保持1.28亿元人民币不变[171][174] - 实收资本保持4.02亿元不变[180][181] - 盈余公积从1.06亿元增长至1.28亿元[178][181] 业务线表现 - 光学棱镜业务因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需求扩张形成业绩增量[40] - 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等多品类应用市场扩张[40] - 公司光学棱镜产品应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及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35] - 公司玻璃非球面透镜应用于车载镜头智能手机及激光雷达光通讯等领域[35] - 公司玻璃晶圆产品应用于AR光波导半导体光刻及晶圆级镜头封装[36][37] - 公司光学棱镜业务因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需求扩张形成业绩增量[71] - 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等多品类应用市场扩张[71] 研发和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334人,占员工总数11.91%[41] - 新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41]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41] - 公司超高精度玻璃靠体加工技术将角度精度控制在1秒以内,尺寸精度控制在1μm以内[46] - 超高效大批量胶合切割技术使微棱镜尺寸公差控制在0.01mm以内,角度公差控制在1分以内[46] - 大尺寸棱镜加工技术实现500mm棱镜角度精度误差控制在3分以内,胶合精度误差控制在3分以内[47] - 屋脊棱镜加工技术在屋脊角度误差3秒以内的精度下实现批量化生产[47] - 模具制造补偿技术生产面型粗糙度小于5nm,表面粗糙度小于0.1μm的模具[47] - 多模多穴热模压加工技术保证产品偏心度小于2.5μm,面型粗糙度小于0.3μm[47] - 镜筒一体成型技术达到漏气率小于1.0E-9Pa·m³/s.max,中心轴偏差小于5μm[47] - 高精度中大尺寸超薄晶圆加工技术保证产品精度TTV小于0.5μm,表面粗糙度小于0.5nm[47] - 玻璃晶圆开孔WLO技术实现尺寸误差小于1μm,位置误差小于5μm[47]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6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49] - 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1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50] - 研发人员数量为33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1.91%[60] - 高倍光学变焦手机摄像头用胶合微棱镜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582.9万元,超总投资规模5421.61万元[54] - 新型复合结构高折射微棱镜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5800万元,本期投入895万元[54] - 非球面镜片偏心精度提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700万元,累计投入1361.19万元[54] - AR智能穿戴核心光学元器件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600万元,累计投入862.35万元[54] - 三胶合高折射率材料微棱镜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3000万元,本期投入795.78万元[54] - 低速环抛工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85.39万元,接近总投资规模600万元[54] - 高精度成像透镜模压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本期投入329.03万元[54] - 研发项目“四胶合微型合光棱镜研发项目”预算为3000万元,本期投入488.34万元[56] - 研发项目“晶圆级微透镜阵列蚀刻工艺开发”预算为1000万元,本期投入146.20万元[56] - 研发项目“玻璃晶圆超高平行度要求工艺研发”预算为800万元,本期投入245.13万元[56] - 研发项目“高精异形棱镜研发”预算为900万元,本期投入143.24万元[56] - 研发项目“高折射率大尺寸玻璃晶圆切片及抛光纳米补偿技术研发”预算为1860万元,本期投入34.96万元[57] - 研发项目“光学偏折角度测风雷达系统”预算为230万元,本期投入27.08万元[57] - 研发项目“数字型微光望远镜头”预算为200万元,本期投入24.16万元[57] - 研发项目“微结构型减反镀膜工艺”预算为100万元,本期投入25.73万元[57]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3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近129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40.93%[3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9.7%[32] - 2024年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152.2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397.0亿美元五年CAGR为21.1%[33] - 2024-2029年中国AR/VR市场CAGR预计达41.1%[33] - 2024-2029年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CAGR预计为22%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34]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结合合理备货的生产模式并主要通过直销服务客户[37] 客户和销售 - 公司向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达到39.06%[63] 投资和子公司 - 公司投资嘉兴蓝贝启福贰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总额1650万元,报告期内投资金额1650万元,出资比例76.7442%[85] - 嘉兴蓝贝启福贰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报告期利润影响为-0.13万元,累计利润影响-2.00万元[85]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蓝创光电,报告期末累计出资到位18904.14万元[86] - 公司持有禾城农商银行股份占比0.15%,原始出资21万元[8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529.01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42.66万元[22][23]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55亿元[126]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5.88亿元,超出承诺投资总额6.01%[126] - 高精度玻璃晶圆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5535.67万元,实际投入5535.67万元,进度100%但未达预定状态[129] - 微棱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2.09亿元,实际投入2.22亿元,超原计划6.4%[129] - 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实际投入2.32亿元,占变更后总投资额2.35亿元的98.74%[129][131] - 募集资金理财与利息收入2254.56万元变更用途投入微棱镜扩产项目[127][131] - 高精度玻璃晶圆项目未使用资金2.13亿元变更用途投入微棱镜扩产项目[131] - 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已于2024年7月建设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3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7839.83万元,超计划0.51%[129] - 募集资金整体使用产生节余资金3596.94万元[1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353户[137] - 第一大股东徐云明期末持股数量为150,690,400股,占总股本比例37.37%[141] - 第二大股东王芳立报告期内减持4,853,379股,期末持股数量为49,561,021股,占总股本比例12.29%[141]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基金报告期内增持9,887,312股,期末持股数量为9,887,312股,占总股本比例2.45%[141] - 嘉兴蓝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期末持股数量为8,52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2.11%[141] - 徐桂明期末持股数量为5,168,800股,占总股本比例1.28%[141] - 陈寅元期末持股数量为3,99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99%[141] - 平安基金资管计划期末持股数量为3,817,160股,占总股本比例0.95%[141] - 徐舟期末持股数量为3,730,415股,占总股本比例0.93%[141] - 董事王芳立减持4.85百万股,持股量减少8.9%[145] - 公司注册资本为40319.24万元人民币
蓝特光学(6881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