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特光学(688127)

搜索文档
蓝特光学(688127):光学棱镜持续增长,玻璃非球面透镜空间广阔
东方证券· 2025-08-24 19:50
蓝特光学 688127.SH 公司研究 | 中报点评 股价(2025年08月21日) 33.25 元 目标价格 40.25 元 52 周最高价/最低价 34.38/14.29 元 总股本/流通 A 股(万股) 40,319/40,319 A 股市值(百万元) 13,406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电子 报告发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4 日 买入 (维持) | | 1 周 | 1 月 | 3 月 | 12 月 | | --- | --- | --- | --- | --- | | 绝对表现% | 11.58 | 27.1 | 46.3 | 93.82 | | 相对表现% | 8.83 | 22.14 | 36.81 | 64.72 | | 沪深 300% | 2.75 | 4.96 | 9.49 | 29.1 | | 韩潇锐 | hanxiaorui@orientsec.com.cn | | --- | --- | | |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80004 | | 蒯剑 | 021-63325888*8514 | | | kuaijian@orientsec.com.cn | | | 执业证 ...
蓝特光学(688127):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高增,玻非透镜和AR晶圆打开成长空间
民生证券· 2025-08-23 23:1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7亿元,同比增长52.54%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0.27% [1][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52.23%,环比增长25.6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191%,环比增长26.91% [1] - 毛利率35.98%,同比提升4.3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87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8.17%,同比提升5.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0.84%,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54%,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9.75%,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光学棱镜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68.90%,占总营收59.52% [2] - 玻璃晶圆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23.89%,占总营收26.40% [2] - 玻非透镜营收0.47亿元,同比增长50.97%,占总营收8.20% [2] - 光学棱镜增长受益于智能手机潜望式镜头模组需求扩张 [2] - 玻非透镜增长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智能手机及手持影像设备等多品类应用市场扩张 [2] - 玻璃晶圆增长受益于与各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 [2] 成长前景 - 玻塑混合镜头有望成为智能手机镜头未来风向标,渗透率预计持续提升 [3] - AR头戴设备或成为移动终端下一轮创新焦点,AI赋能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3] - 国内Rokid、Xreal、INMO影目、雷鸟创新等企业推出消费级AR产品,Meta、苹果等头部企业规划清晰 [3] - 公司在AR玻璃晶圆领域具备较强卡位优势,有望受益行业加速发展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15.45亿元,同比增长49.4%;2026年19.73亿元,同比增长27.8%;2027年24.75亿元,同比增长25.4% [4][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47.4%;2026年4.37亿元,同比增长34.4%;2027年5.56亿元,同比增长27.4% [4][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81元,2026年1.08元,2027年1.38元 [5] - 对应PE估值2025年40倍,2026年30倍,2027年23倍 [4][5]
蓝特光学(688127):下游需求景气,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国投证券· 2025-08-23 16: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36.33元 [4][5] 核心观点 - 下游消费电子、汽车智能驾驶、光通讯等领域需求景气,驱动公司业务规模显著提升 [2] - 微棱镜、玻璃晶圆及玻璃非球面透镜等核心产品销量增长,推动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 [2] - 公司积极布局AR光学元器件、碳化硅晶圆等高端产品,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52.54%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0.27% [1][2]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14.79亿元,归母净利润3.66亿元 [4][8] - 预计2026年收入18.93亿元,2027年收入24.23亿元 [4][8] - 毛利率从2024年39.9%提升至2025年43.3%,净利润率从21.3%升至24.8% [8][10] 业务发展 - 光学棱镜业务中微棱镜产品终端需求进一步提升 [2] - 玻璃非球面透镜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智能手机及手持影像设备多品类需求 [2] - 玻璃晶圆业务因与战略客户合作及前沿技术应用扩张实现稳健发展 [2] - 研发费用投入5623.24万元,同比上升22.28%,研发人员增至334人(占比11.91%) [3] - 新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 [3] 成长性与盈利能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43.0%,净利润增长率66.0% [8][10] - ROE从2024年12.1%提升至2025年17.9%,2027年进一步升至24.9% [8][10] - ROIC从2024年16.7%跃升至2025年23.7%,2027年达47.8% [10]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测PE为36.6倍,2026年降至26.0倍 [8][10] - 目标价基于2025年40倍PE [4] - 当前股价32.29元,总市值130.19亿元 [5]
MicroLED光模块传输方案,打破光铜取舍困境
天风证券· 2025-08-22 17:45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核心观点 - Microsoft研究团队和Microsoft Azure推出的MOSAIC光传输方案打破光与铜的取舍困境,可同时实现长距传输、低功耗和高可靠性[2][18] - MOSAIC采用WaS架构,利用大量并行通道,每条通道以2Gbps数据速率运行,采用Micro LED作为发射器[3][26] - 该方案向后兼容现有标准链路形态和电气主机接口,无需更改服务器或交换机即可直接替代现有光铜链路[2][18] - 随着主流互联带宽提升至1.6Tbps及更高速率,MOSAIC方案功耗优势将逐代扩大,1.6T收发器功耗可降至10.6W,而传统方案为23-25W[18][64] - 该方案若起量,Micro LED、多芯成像光纤、TIR透镜、CMOS传感器、Micro LED光连接器有望成为主要受益对象[4][42] 互联速度提升与光铜困境 - 铜缆链路能效高且可靠性强,但传输距离极为有限(<2m),使用有源铜缆传输距离预计提升至5-7m,但随着带宽速率提升,传输距离挑战加大[1][11] - 光链路可提供更长传输距离,却以高功耗和较低可靠性为代价,随着网络速度提升(1.6T/3.2T),这种权衡关系愈发显著[1][11] - 铜缆多通道紧密排列时遭受电磁干扰和串扰问题,通道数量超过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不现实[1][15] - 光纤消除电磁干扰,但激光器功耗无法随通道数量增加良好扩展,单个通信用激光器消耗数十至数百毫瓦功率,扩展至数百个激光器导致功耗过高[1][15] MOSAIC技术方案 - MOSAIC采用WaS架构,利用大量并行通道,每条通道以2Gbps数据速率运行,采用Micro LED作为发射器[3][26] - 为实现800Gbps及更高速率扩展,按目标链路速率与单通道速率比值配置Micro LED数量,例如800Gbps链路需400个Micro LED,以20*20网格排列[3][26] - 原型系统包含100个通道,每个通道支持2Gbps传输速率,定制10*10阵列Micro LED及CMOS传感器晶片[27] - Micro LED工作电压仅需数百毫伏,比传统激光器低数个数量级,扩展至数百个通道不会造成过高功耗[28] - MOSAIC在30米传输距离内保持稳定数据传输能力,仿真数据表明可插拔模块应能在50米距离以上[32] - 兼具10倍于铜缆传输距离和最高68%能耗降低,以及于现有光链路100倍可靠性优势[37] - 电子设计大幅简化,采用简单ON-OFF调制格式,无需PAM-4、DAC/ADC、复杂DSP和FEC,数字后端功耗仅0.4W,整端功耗3.1-5.3W,而主流光链路9.8-12W[38][39] 零部件增量分析 - Micro LED:800Gbps单向最低需400颗Micro LED(无冗余),含ECC需460颗,含ECC+5%热备需480颗,若光模块速率升至1.6T/3.2T,单通道数量有望1-2倍增长[45][46][47][48][49][50][51] - 多芯成像光纤:单根光纤可包含多达10000个纤芯,800G单向含ECC需460条数据通道,理论纤芯与通道容量比约22:1[52][55][56][57] - TIR透镜:800G光模块每数据通道用一个TIR透镜,无冗余配置整条链路需1600个透镜,含ECC配置需1840个透镜,含ECC+5%热备需1920个透镜[61] - CMOS传感器:接收端像素单元数与通道数一一对应,800G无冗余配置需400个CMOS接收像素单元,含ECC需460个,含ECC+5%热备需480个[62][6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Micro LED+光模块领域兆驰股份[4][64] - 建议关注Micro LED芯片领域三安光电、兆驰股份、华灿光电、乾照光电、聚灿光电[4][64] - 建议关注多芯成像光纤领域长飞光纤、长飞光纤光缆(H股)[4][64] - 建议关注潜在TIR透镜供应商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美迪凯、炬光科技等[4][64] - 建议关注CMOS传感器领域豪威集团、思特威、格科微[4][64] - 建议关注潜在Micro LED光连接器供应商太辰光、致尚科技等[4][64]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4:4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3名监事全部出席,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4][5][6] - 公司不存在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治理特殊安排、控股股东变更或债券存续等重要事项 [2][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55,513.60万元,其中发行4,090万股,发行价15.41元/股,实际募集资金63,026.90万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0元,因项目合同尾款未支付导致实际结余,预计尾款支付后节余金额为0 [9][10][17] - 公司设立3个募集资金专户,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严格遵循《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1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实际投入3,596.94万元,累计投入23,242.96万元,期末投入进度98.74% [11][16][17] - 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及自有外汇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2025年1-6月置换金额25,925,372.00元 [14] - 高精度玻璃晶圆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因VR/AR下游市场推进不及预期未达计划进度,后续将使用自有资金投资 [17]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3年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高精度玻璃晶圆项目未使用资金21,284.30万元及理财收益2,254.56万元合计23,538.86万元转入微棱镜扩产项目 [15][16][18] - 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已于2024年7月建设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实际投入进度100% [16][18]
蓝特光学: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2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1 22:13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 同比增长52.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3亿元 同比增长110.27% [1] 运营数据 - 营业收入规模达5.77亿元 反映业务扩张态势 [1]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显示盈利能力提升 [1]
蓝特光学(688127)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1 18:16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0〕1929 号》,本公司由主 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 投资者询价配售与网上向持有上海市场非限售 A 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 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股票 4,090 万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 15.41 元,共计募集资金 63,026.9 0 万元,坐扣承销和保荐费用(不含税)5,151.35 万元(保荐承销费共计 5,251. 34 万元,募集资金到位前已预付 100.00 万元)后的募集资金为 57,875.56 万元, 已由主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0 年 9 月 16 日汇入本公司募集资 金监管账户。另减除已预付承销及保荐费(不含税)100.00 万元和审计验资费、 律师费、信息披露费等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新增外部费用 2,261.96 万元 (不含税)后,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 55,513.60 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 业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由其出具《验资报告》(天健 验〔2020〕377 号)。 ...
蓝特光学(688127) -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1 18:16
关于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发布了《2025 年"提质增效重回 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根据行动 方案积极落实相关举措并认真评估实施效果,公司董事会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 对《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现 将行动方案半年度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半年度评估报告 一、聚焦经营主业,积极推进业务全面发展 公司是专业从事光学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领域 主要包括将光学元件抛光、镀膜、玻璃热模压、超高精密加工、半导体光刻显 影技术、精密光学检测等多种跨领域技术进行集成整合,为下游客户提供行业 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2025 年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57,689.36 万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 52.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336.38 万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 1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9, ...
蓝特光学(688127) -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1 18:15
证券代码:688127 证券简称:蓝特光学 公告编号:2025-022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 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以书面形式发出,并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在公司会 议室采用现场及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应出席会议监事 3 名,实际出席会议监 事 3 名。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钱辰斌先生主持,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符合法律、行政 法规、部门规章和《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合法有效。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关于<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 3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议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 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实际 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具体内容详见同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的《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 ...
蓝特光学(6881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18: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76,893,573.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54%[17] - 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52.54%[19] - 公司营业收入57689.36万元,同比增长52.54%[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54%至5.77亿元人民币[74]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576,893,573.57元,同比增长52.54%[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77亿元,同比增长52.5%[158] - 营业收入为5.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9%[162] - 报告期内利润总额为115,845,029.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4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363,847.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2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0.27%[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36.38万元,同比增长110.27%[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363,847.13元,同比增长110.27%[70] - 净利润达1.0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947.67万元增长111.8%[159] - 营业利润为1.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1%[163] - 净利润为1.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3%[16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8,073,702.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60%[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07.37万元,同比增长108.60%[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073,702.57元,同比增长108.60%[7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7%[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16.67%[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00.00%[17]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116.67%[20]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116.67%[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增长116.67%[7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增长116.7%[16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9%,较上年同期增加2.54个百分点[17]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1%,较上年同期增加2.39个百分点[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9%,同比增加2.54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88.57%[2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8%[160]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达10.48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0.34亿元人民币[171]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01亿元[179]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95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4.92亿元人民币[174]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877.3万元[18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77%至3.69亿元人民币[7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较上年同期减少2.41个百分点[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20] - 研发费用投入5623.24万元,同比增长22.28%[41] - 研发投入总额为5623.24万元,同比增长22.28%[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75%,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5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28%至5623.24万元人民币[74][75] - 研发费用达5623.2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598.72万元增长22.3%[159] - 研发费用为5506.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16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947.42万元,平均薪酬为8.76万元[6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亿元,同比下降7.45%[1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45%至1.57亿元人民币[74][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5%至1.57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29.2%至2.98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至-2.30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34.9%至7986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6.1%至7825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4.3%至4.72亿元(2025年半年度)[16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减少17.5%至2.32亿元(2025年半年度)[16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同比大幅下降96.5%至83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同比减少94.0%至1090万元(2025年半年度)[166]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9.8%至1.68亿元(2025年半年度)[1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1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6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16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94.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8%[165] - 2025年1-6月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及自有外汇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金额为25,925,372.00元[13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63亿元,同比增长2.26%[19][20] - 总资产24.47亿元,同比增长6.03%[19]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7.99%至9084.33万元人民币[7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3.01%至2.89亿元人民币[77]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0.57%至3.48亿元人民币[7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501.64%至6623.48万元人民币[7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4.47%至2.93亿元人民币[77]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长304.49%至730.19万元人民币[77] - 货币资金减少至90.84百万元,较期初174.65百万元下降48.0%[150] - 应收账款增至288.95百万元,较期初202.04百万元增长43.0%[150] - 存货增至242.67百万元,较期初227.12百万元增长6.8%[150] - 在建工程增至348.23百万元,较期初216.87百万元增长60.6%[150] - 短期借款增至66.23百万元,较期初11.01百万元增长501.5%[151] - 应付账款增至293.28百万元,较期初203.01百万元增长44.5%[151] - 资产总计增至2447.18百万元,较期初2308.09百万元增长6.0%[150] - 负债合计增至579.85百万元,较期初483.36百万元增长20.0%[151] - 未分配利润增至678.68百万元,较期初655.96百万元增长3.5%[152] - 货币资金从1.6亿元下降至7546.24万元,降幅达52.8%[154] - 应收账款从1.98亿元增长至2.82亿元,增幅42.4%[154] - 短期借款从1100.9万元大幅增至6523.41万元,增幅492.6%[155] - 在建工程从9223.56万元增至1.75亿元,增幅90.1%[1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096.28万元增至5258.72万元,增幅69.8%[154] - 存货从2.19亿元增至2.35亿元,增幅6.9%[154] - 资产总额从22.45亿元增至23.67亿元,增幅5.4%[155]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26%[174]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2272.54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达6.79亿元人民币[171][174] - 少数股东权益由期初335.54万元人民币增至期末481.96万元人民币,增幅43.6%[171][174] - 2025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61亿元[179] - 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19亿元[181] - 实收资本保持4.03亿元人民币不变[171][174] - 盈余公积保持1.28亿元人民币不变[171][174] - 实收资本保持4.02亿元不变[180][181] - 盈余公积从1.06亿元增长至1.28亿元[178][181] 业务线表现 - 光学棱镜业务因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需求扩张形成业绩增量[40] - 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等多品类应用市场扩张[40] - 公司光学棱镜产品应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及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35] - 公司玻璃非球面透镜应用于车载镜头智能手机及激光雷达光通讯等领域[35] - 公司玻璃晶圆产品应用于AR光波导半导体光刻及晶圆级镜头封装[36][37] - 公司光学棱镜业务因智能手机潜望式摄像头需求扩张形成业绩增量[71] - 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受益于车载电子、光通讯等多品类应用市场扩张[71] 研发和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334人,占员工总数11.91%[41] - 新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41]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41] - 公司超高精度玻璃靠体加工技术将角度精度控制在1秒以内,尺寸精度控制在1μm以内[46] - 超高效大批量胶合切割技术使微棱镜尺寸公差控制在0.01mm以内,角度公差控制在1分以内[46] - 大尺寸棱镜加工技术实现500mm棱镜角度精度误差控制在3分以内,胶合精度误差控制在3分以内[47] - 屋脊棱镜加工技术在屋脊角度误差3秒以内的精度下实现批量化生产[47] - 模具制造补偿技术生产面型粗糙度小于5nm,表面粗糙度小于0.1μm的模具[47] - 多模多穴热模压加工技术保证产品偏心度小于2.5μm,面型粗糙度小于0.3μm[47] - 镜筒一体成型技术达到漏气率小于1.0E-9Pa·m³/s.max,中心轴偏差小于5μm[47] - 高精度中大尺寸超薄晶圆加工技术保证产品精度TTV小于0.5μm,表面粗糙度小于0.5nm[47] - 玻璃晶圆开孔WLO技术实现尺寸误差小于1μm,位置误差小于5μm[47]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6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49] - 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1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50] - 研发人员数量为33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1.91%[60] - 高倍光学变焦手机摄像头用胶合微棱镜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582.9万元,超总投资规模5421.61万元[54] - 新型复合结构高折射微棱镜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5800万元,本期投入895万元[54] - 非球面镜片偏心精度提升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700万元,累计投入1361.19万元[54] - AR智能穿戴核心光学元器件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600万元,累计投入862.35万元[54] - 三胶合高折射率材料微棱镜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3000万元,本期投入795.78万元[54] - 低速环抛工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85.39万元,接近总投资规模600万元[54] - 高精度成像透镜模压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本期投入329.03万元[54] - 研发项目“四胶合微型合光棱镜研发项目”预算为3000万元,本期投入488.34万元[56] - 研发项目“晶圆级微透镜阵列蚀刻工艺开发”预算为1000万元,本期投入146.20万元[56] - 研发项目“玻璃晶圆超高平行度要求工艺研发”预算为800万元,本期投入245.13万元[56] - 研发项目“高精异形棱镜研发”预算为900万元,本期投入143.24万元[56] - 研发项目“高折射率大尺寸玻璃晶圆切片及抛光纳米补偿技术研发”预算为1860万元,本期投入34.96万元[57] - 研发项目“光学偏折角度测风雷达系统”预算为230万元,本期投入27.08万元[57] - 研发项目“数字型微光望远镜头”预算为200万元,本期投入24.16万元[57] - 研发项目“微结构型减反镀膜工艺”预算为100万元,本期投入25.73万元[57]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3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近129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40.93%[3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9.7%[32] - 2024年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152.2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397.0亿美元五年CAGR为21.1%[33] - 2024-2029年中国AR/VR市场CAGR预计达41.1%[33] - 2024-2029年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CAGR预计为22%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34]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结合合理备货的生产模式并主要通过直销服务客户[37] 客户和销售 - 公司向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达到39.06%[63] 投资和子公司 - 公司投资嘉兴蓝贝启福贰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总额1650万元,报告期内投资金额1650万元,出资比例76.7442%[85] - 嘉兴蓝贝启福贰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报告期利润影响为-0.13万元,累计利润影响-2.00万元[85]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蓝创光电,报告期末累计出资到位18904.14万元[86] - 公司持有禾城农商银行股份占比0.15%,原始出资21万元[8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529.01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42.66万元[22][23]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5.55亿元[126]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5.88亿元,超出承诺投资总额6.01%[126] - 高精度玻璃晶圆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5535.67万元,实际投入5535.67万元,进度100%但未达预定状态[129] - 微棱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2.09亿元,实际投入2.22亿元,超原计划6.4%[129] - 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实际投入2.32亿元,占变更后总投资额2.35亿元的98.74%[129][131] - 募集资金理财与利息收入2254.56万元变更用途投入微棱镜扩产项目[127][131] - 高精度玻璃晶圆项目未使用资金2.13亿元变更用途投入微棱镜扩产项目[131] - 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已于2024年7月建设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3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7839.83万元,超计划0.51%[129] - 募集资金整体使用产生节余资金3596.94万元[1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353户[137] - 第一大股东徐云明期末持股数量为150,690,400股,占总股本比例37.37%[141] - 第二大股东王芳立报告期内减持4,853,379股,期末持股数量为49,561,021股,占总股本比例12.29%[141]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基金报告期内增持9,887,312股,期末持股数量为9,887,312股,占总股本比例2.45%[141] - 嘉兴蓝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期末持股数量为8,52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2.11%[141] - 徐桂明期末持股数量为5,168,800股,占总股本比例1.28%[141] - 陈寅元期末持股数量为3,99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99%[141] - 平安基金资管计划期末持股数量为3,817,160股,占总股本比例0.95%[141] - 徐舟期末持股数量为3,730,415股,占总股本比例0.93%[141] - 董事王芳立减持4.85百万股,持股量减少8.9%[145] - 公司注册资本为40319.24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