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迪龙(00265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雪迪龙雪迪龙(SZ:002658)2025-08-21 1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97.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73.0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7%[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增长25.00%[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增长25.0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2%,较上年同期增长0.51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3.70%[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97.41万元,同比增长25.51%[4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7%至5.9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至5.96亿元[159]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6.2%至7229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6.1%至6219万元[16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5%至6197万元[161]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8元增至0.10元,增幅25%[161]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至4.89亿元[164]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6%至7045万元[1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44亿元,同比增长1.50%[70] - 销售费用8485万元,同比下降2.27%[70] - 管理费用5885万元,同比下降8.22%[70] - 财务费用-661万元,同比上升11.85%[70] - 所得税费用1027万元,同比大幅上升172.22%[70]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6.78%至4512.43万元[71]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0.7%至5.31亿元,其中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至3.44亿元[15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3%至8485万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2%至5885万元[16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8%至4512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2.1%至-661万元[160]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至2.70亿元[16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2.3%至5787.95万元[168] 各业务线表现 - 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销售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2.15%[46] -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销售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19.17%[46] - 其他业务销售收入0.42亿元,同比下降4.78%[46] -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收入同比增长19.17%至8363.57万元[73]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3.12%至7404.41万元[75]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下降35.92%至9228.62万元[7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05.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00%[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00%至6105.78万元[7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微增0.60%至1.26亿元[7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骤降97.96%至18.37万元[7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0.5%至5.72亿元[1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0%至6105.78万元[1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微增0.6%至1.255亿元[16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39.0%至-1.567亿元[16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5.2%至5.922亿元[16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2%至6287.42万元[170]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6.8%至8.368亿元[171]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8.5%至6.983亿元[171] - 母公司分配股利等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16.7%至1.561亿元[17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15.6%至5.443亿元[17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28.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4.7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39%[18] - 期末总资产28.9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7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9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39%[4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5个百分点至20.72%[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52亿元[8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00,590,511.86元,较期初增长5.7%[1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51,822,083.62元,较期初下降14.7%[14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39,729,997.50元,较期初下降1.4%[14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28,490,135.84元,较期初下降50.3%[149] - 存货期末余额425,790,254.23元,较期初增长2.8%[149] - 公司总资产从3,043,342,110.73元下降至2,899,097,329.29元,减少4.7%[150] - 流动资产合计从2,598,133,120.52元下降至2,469,583,710.28元,减少4.9%[150]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445,208,990.21元下降至429,513,619.01元,减少3.5%[150] - 合同负债从210,730,795.68元增长至216,819,874.23元,增加2.9%[151] - 应付职工薪酬从40,102,993.81元大幅下降至5,272,501.58元,减少86.9%[151] - 未分配利润从1,165,917,271.19元下降至1,071,761,913.79元,减少8.1%[15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515,371,240.80元增长至552,704,003.28元,增加7.2%[154]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880,007,750.28元下降至747,322,083.62元,减少15.1%[154]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485,723,026.32元微增至488,423,913.56元,增加0.6%[155] - 母公司应付账款从155,411,782.56元下降至129,275,916.24元,减少16.8%[156]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58,639.86万元[174]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6,639.99万元[174] - 未分配利润减少15,635.84万元[174] - 综合收益总额为68,614.01万元[174]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5,612.94万元[1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249,927.69万元[175]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576,335.76万元[175]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262,934.97万元[17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7,176.91万元[175] - 库存股期末余额为60,529.71万元[175]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24,255,546.94元[180]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14,007.18元[177] - 公司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资本166,530,220元[177] - 公司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分配189,515,330.10元[177]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67,536,527.58元[178] - 公司股本期末余额为635,760,924.00元[178]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576,335,760.39元[178] - 公司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243,917,540.45元[178]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65,782,947.20元[178]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29,714,602.03元[17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42,866万元[181][183]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56,129万元[181]和187,355万元[18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538,703万元[182]和2,498,367万元[184] - 公司资本公积为579,987万元[181][182][183][184]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120,418万元[182]和1,099,228万元[184]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0,529万元[183][184] - 公司股本为635,760万元[181][182][183][184] - 公司盈余公积为243,917万元[183]和262,934万元[181] - 公司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减少85,682万元[181]和183,601万元[183] - 公司专项储备为60,529万元[181]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98] - 公司累计分红金额超过累计融资金额(含IPO及再融资)[10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66.11万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97.62万元[22]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74.78万元[23]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149.87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69.53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98.3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06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124.33万元[23] 公司技术和产品能力 - 公司拥有专利及软著等知识产权400余项[25] - 公司碳监测产品覆盖CO2/CH4/N2O/SF6等50种气体组分监测[30] - 公司产品覆盖半导体行业ppb级杂质气体监测[37] - 公司拥有XRF重金属分析仪可测量30余种元素[42] - 公司形成光谱学、色谱学等五大核心技术平台及两个软件平台[48] 公司经营和运营模式 - 公司经营模式以直销为主,大型项目采用BOT、BOO模式[45] - 研发团队规模200余人,年研发投入约1亿元[65] - 全国技术服务中心近百处,技术服务工程师近千名[67] - 年运营监测设备近万套(站)[67] - 拥有5万余套多领域成功应用经验[68] - 公司员工总数千余人,下设11家一级子公司包括2家境外子公司[93] 市场趋势和政策环境 - 国家加快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协同监测全覆盖[49][50][51][52]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5年扩大覆盖范围,碳监测碳计量市场有望提速[54][55] -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聚焦钢铁等11个重点行业设备节能降碳改造[56] - 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向质量效能型转型,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全面建设[51][52] - 碳监测评估试点第二阶段启动,扩大行业范围并深化技术体系构建[54] - 工业过程分析仪器国产化水平提升,高端市场转型加速[56][57] - 国家要求2024-2025年加强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碳计量技术研究[54] - 仪器仪表行业面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机遇[48][56] - 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扩容,政策驱动监测能力向地下水、新污染物等领域拓展[49][51] 投资和理财活动 - 证券投资成本为60,529,714.60元,期末账面价值为60,529,714.60元[86] - 公司无衍生品投资[87] - 委托理财总额8.91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8.61亿元[128]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7.52亿元[128]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24.32万股占总股本1.77%[136] - 股份回购成交总金额6051.27万元[136] 公司股权和股东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2.77亿股占比43.59%[134]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3.59亿股占比56.41%[134] - 公司总股本数量6.36亿股[13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5,521户[139] - 控股股东敖小强持股367,660,000股,占比57.83%[139]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11,243,157股,占总股本1.77%[139] - 股东计平持股6,001,400股,占比0.94%,报告期内减持14,600股[139] - 董事总经理缑冬青持股34,977股,占总股本比例0.01%[101] - 董事白英持股31,330股,占总股本比例0.00%[101] - 监事陈华申持股18,835股,占总股本比例0.00%[101] - 监事马会芬持股9,267股,占总股本比例0.00%[101] - 职工代表监事张倩暄持股9,266股,占总股本比例0.00%[101]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赵爱学持股37,588股,占总股本比例0.01%[101]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86人,持有915,805股占股本总额0.14%[100]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80人,持有607,300股占股本总额0.10%[100] - 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覆盖30人,持有991,947股占股本总额0.16%[10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为635,760,924股,其中限售流通股277,103,175股占比43.59%,无限售流通股358,657,749股占比56.41%[188] 公司融资和资本历史 - 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70,513.38万元,净募集资金64,949.58万元,其中增加股本3,438万元[186] - 2013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3,747.28万元,转增后股本总额增至27,494.56万元[187] - 2015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32,993.47万元,转增后股本总额增至60,488.03万元[187] - 可转换债券"迪龙转债"累计转股30,880,604股,到期未转股252.77万张兑付金额26,793.10万元[188] - 2010年海岸淘金出资2,100万元获得公司3%股份,注册资本由10,000万元增至10,309.28万元[185]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实际控制人敖小强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正在履行中(2012年2月20日签署)[108]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09] - 报告期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2] 诉讼和或有事项 - 公司作为原告的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71.77万元且未结案[114] - 公司作为被告的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56.07万元且未结案[114] - 子公司作为被告的未达披露标准诉讼涉案金额34.86万元且已执行完毕[114] 合并报表和会计政策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1户,其中全资子公司8家持股比例100%,控股子公司3家持股比例70%-89.36%[189][190] - 重要会计政策标准:单项应收款坏账准备重要性标准10万元,应收款核销标准100万元[199] - 在建工程重要性标准为投资预算总额3,000万元及以上[199] - 子公司Kore Technology Limited持股比例74.77%,表决权比例74.77%[18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200] - 合并取得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200] - 资本公积中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200] - 存在或有对价时预计负债或资产与结算金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200] - 资本公积不足时或有对价结算差额调整留存收益[200] - 多次交易属一揽子交易时作为单项取得控制权交易处理[200] - 非一揽子交易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账面价值加新对价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200] -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非一揽子交易差额调整留存收益[20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政策执行进度落后、市场竞争加剧及技术人才流失等六大风险[9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