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9.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8%[27][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51%[27][34] - 雏鸡产品收入同比下降6.22%至381,315,462.94元,毛利率下降7.77个百分点至0.59%[67][68] - 鸡肉制品收入同比下降7.42%至526,116,194.83元,成本同比下降5.43%至517,408,724.96元[67][68] - 淘汰鸡收入同比增长32.52%至29,466,065.47元,表现突出[67] - 生物燃气收入同比增长29.66%至4,133,419.44元,增速显著[67] - 省内收入同比下降5.43%至492,371,157.04元,省外收入同比下降6.33%至493,766,375.02元[67]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从10.48亿人民币降至9.86亿人民币,下降5.9%[138] - 公司合并营业亏损从1.87亿人民币扩大至2.18亿人民币[138] - 公司合并净利润为-2.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87亿元扩大15.9%[13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86亿元扩大15.5%[1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较上年同期-0.53元恶化15.1%[139]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6.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51亿元下降3.5%[140]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60,171,621.69元[155]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54,197,236.49元[1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39.94%至45,452,175.67元,主要因推广费减少[64]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4.64%至21,478,566.18元[64] - 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4%至989,566,646.28元[64] - 合并营业成本从10.11亿人民币降至9.90亿人民币,下降2.1%[138] - 合并销售费用从7568万人民币降至4545万人民币,下降40.0%[138] - 合并财务费用从1595万人民币增至2148万人民币,增长34.7%[138]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6.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73亿元增长1.2%[140] - 销售推广费同比大幅减少55.48%,减少金额达2996.79万元,主要因电商业务进入稳定期减少投入[69] - 报告期总费用支出为4545.2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9.94%,减少金额3022.95万元[69] - 差旅费同比增长30.23%,增加37.71万元,主要因鸡肉制品拓展线下业务[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60.0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66.44%[27][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366.44%至54,600,411.24元,主要因采购现金支出和推广费减少[6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10.8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1.37亿元下降4.4%[1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29亿元,较上年同期11.09亿元下降7.2%[143] - 支付给职工现金2.35亿元,较上年同期2.17亿元增长8.4%[1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49.3万元改善至5460.0万元[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9660.6万元扩大至-8543.8万元[1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61.3%,从2.77亿元减少至1.03亿元[14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6.0%,从6.92亿元降至6.50亿元[145][146]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激增3605.7%,从438.2万元增至1.62亿元[146]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3.6%,从9.65亿元增至9.99亿元[1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24.6%,从4.30亿元增至4.74亿元[1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37.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1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0.52%[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1%,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2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22亿元下降1.3%[13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348.3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7832.49万元增长6.6%[133] - 存货期末余额为5.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98亿元下降11.0%[13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3.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10亿元下降6.8%[134]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1.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779.35万元增长35.3%[134]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446.21万元增长30.5%[134] - 公司合并总负债从18.17亿人民币增至19.53亿人民币,增长7.5%[135] - 合并所有者权益从20.22亿人民币降至18.05亿人民币,下降10.8%[13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92亿人民币增至2.34亿人民币,增长22.0%[136]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6716万人民币降至5539万人民币,下降17.5%[136]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9.09亿人民币降至8.62亿人民币,下降5.2%[137] - 长期借款9551万元,较上年末2839万元增长236.39%,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70] - 受限资产总额3.7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4亿元为质押保证金[72] - 固定资产融资抵押1.99亿元,无形资产融资抵押3166.76万元[72] - 2025年半年度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05,646,201.27元,较期初下降7.1%[156]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14,190,509.68元,较期初下降58.4%[156]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316,830,824.80元,较期初下降32.7%[159] 业务线表现:鸡苗业务 - 公司主营产品商品代鸡苗为毛利最高弹性最大的主营产品其销售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业绩[6] - 公司商品代雏鸡产能超过3亿羽[38] - 商品代鸡苗销售1.5亿羽,鸡肉制品销量4.7万吨[34] - 公司生产过程中饲养和销售父母代种鸡商品代肉鸡其中父母代种鸡是公司的核心资产[5] 业务线表现:养殖和屠宰加工业务 - 公司商品鸡养殖和屠宰加工业务未与鸡苗产品完全匹配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6][7] - 公司肉种鸡养殖周期分为育雏期1-5周龄、育成期6-22周龄和产蛋期23-69周龄[41] - 公司采用自行研发的肉用种鸡全程笼养技术,提高成活率并减少疾病风险[42] - 公司研发"鸡鲜精稀释及冻业技术"采用一鸡一管输精方式,提高受精率并杜绝交叉感染[42] 业务线表现:鸡肉制品业务 - 公司近年来加大熟食产业的投资不断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延长产业链提高鸡肉产品的附加值[7] - 公司新增鸡肉熟食制品产能合计6万吨[38] - 鸡肉制品线上销售收入为91,276,276.47元,毛利率为37.30%[57] - 鸡肉制品线上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9.45%,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50%[57] - 鸡肉制品线下销售收入为434,839,918.36元,营业成本为460,182,386.96元,毛利率为-5.83%[57] - 鸡肉制品线下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92%,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1%[57] - 鸡肉制品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78.11%,金额为404,162,940.89元[58] - 鸡肉制品销售量同比增长5.17%至47,081吨,生产量同比增长2.56%至46,729吨,库存量同比下降7.13%至4,610吨[59] - 公司主要向外部采购父母代肉鸡苗、饲料原料及鸡肉[52] - 公司鸡肉制品主要通过直销模式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及线上平台[54] 业务线表现:生物质能源和肥料业务 - 公司下属子公司民和生物以公司种鸡和商品鸡养殖产生粪污为原料从事沼气发电和生物天然气提纯有机固态肥有机水溶肥的生产与销售等业务[9] 地区表现 - 省内收入同比下降5.43%至492,371,157.04元,省外收入同比下降6.33%至493,766,375.02元[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公司商品鸡养殖和屠宰加工业务未与鸡苗产品完全匹配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6][7] - 公司生产经营主要原料玉米豆粕等市场供给及价格受到国家粮食政策国际贸易往来市场供需状况气候天气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8] - 养殖业人员工资不断提高水费电费及燃料动力等不断上涨养殖成本进一步扩大是影响公司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和投资 - 公司近年来加大熟食产业的投资不断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延长产业链提高鸡肉产品的附加值[7] - 公司被农业部认定为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疫病管控水平及应对疫病风险能力均得到进一步加强[5] - 报告期投资额8638.53万元,同比减少35.13%[73]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山东民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人民币以增强经营实力[1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民和食品净亏损521.85万元,亏损收窄主要因销售费用减少[79]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47,551,573股,占总股本比例13.63%[120]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301,408,639股,占总股本比例86.37%[120] - 股份总数348,960,212股保持100%比例未发生变动[12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3,313户[122] - 股东孙宪法持股63,356,348股占比18.16%,其中有限售股47,517,261股[122] - 股东孙希民持股47,155,000股占比13.51%,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2] - 股东孙宪秋持股20,004,400股占比5.73%,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22] - 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持股3,478,418股占比1.00%,较期增加136,958股[122] - 股东陈建强持股1,758,100股占比0.50%,较期增加758,000股[122] - 控股股东孙希民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4715.5万股[123] - 一致行动人孙宪秋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2000.44万股[123] - 一致行动人孙宪法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1583.91万股[123] - 股东陈建强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42.34万股股份[123] 其他重要内容:担保和诉讼 - 公司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为6,483.14万元[109] - 公司报告期末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5,713.81万元[109] - 公司对子公司蓬莱民和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为30,000万元[110] - 公司对子公司蓬莱民和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为95,000万元[110] - 公司对子公司黑龙江北三峡养殖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为3,241.57万元[10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97][98][99][100][104] - 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总额95,000万元人民币(2024年4月27日)[111] - 单笔最大担保金额为6,000万元人民币(2025年4月28日)[111] - 担保期限最长为3年(2025年3月28日至2028年3月26日)[111] - 最小单笔担保金额为40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27日)[111] - 2024年度担保总额度从95,000万元调整为80,000万元(2025年4月26日)[111] - 担保发生频率最高月份为2025年6月(共4笔担保)[111] - 单笔担保金额中位数为2,000万元人民币[111] - 非年度担保占比100%(所有担保均非全年持续性担保)[111] - 担保对象均为关联方(所有担保标注"否"表示非对外担保)[111] - 担保时间分布集中在2024年Q4和2025年Q2[111]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05,000万元[113] - 报告期末公司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为111,483.14万元[113] - 报告期内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42,140万元[113]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66,763.81万元[113]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36.61%[113]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56,650万元[11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2,400万元[11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400万元[113] - 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4] - 公司作为原告的已结案诉讼涉案金额为18.46万元[95] - 公司作为被告的已结案诉讼涉案金额为3.2万元[95] - 公司作为被告的未结案诉讼涉案金额为1.69万元[95] 其他重要内容: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已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执行生产经营[1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720.61万元人民币[3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11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其他重大合同[115] - 公司2025年1-6月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已完整披露[165]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和资产流动性划分标准[167] - 重要性标准确定中单项重要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及合同负债余额门槛为≥资产总额0.1%[169] - 重要性标准确定中单项重要在建工程金额门槛为≥资产总额0.5%[169] - 重要性标准确定中单项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及合营联营企业资产门槛为≥资产总额1%[169]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且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163] - 企业合并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含购买日付出资产及发行权益证券公允价值[171]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调整或有对价并相应调整合并商誉[171] - 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时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71]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确认购买日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172] - 子公司财务报表按公司会计政策调整,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175] - 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单独列示,少数股东亏损超额部分冲减权益[176]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计量,处置对价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76]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否则分项按不同原则处理[177]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78] - 共同经营交易仅确认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极部分,资产减值损失按投出或购买情况全额或份额确认[179] - 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及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80]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82] - 境外经营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转入当期损益[183] - 处置境外经营部分股权且不丧失控制权时,相关折算差额归属少数股东权益不转入极损益[184]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极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摊销或减值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汇兑损益和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8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时,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6
民和股份(002234)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