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000万元[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00万元[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5元[14] - 营业收入5120.35万元同比下降9.45%[2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90.22万元同比亏损收窄[22][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0%同比改善0.58个百分点[2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941.57万元同比亏损收窄[22][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20.35万元同比下降9.45%[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0.22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79] - 利润总额为-1603.35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941.57万元[79] - 公司营业收入为5,120.35万元,同比下降9.45%[128] - 公司利润总额为-1,603.35万元,同比减亏556.85万元[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0.22万元,同比减亏536.23万元[1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45%至51.2亿元,主要因客户需求递延及项目验收周期延长[129][13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120.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654.5万元下降9.4%[19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1690.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226.4万元亏损收窄24.1%[19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7%至5087.8万元(2024年同期:5570.6万元)[196] - 净利润亏损908.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378.0万元收窄34.1%[197]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5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0%[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0.50%同比增加9.11个百分点[21] - 研发费用投入2585.88万元同比增加10.49%[79]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0.49%至2.59亿元,主要因加大AI产品投入及算力租赁费用增加[129][133] - 公司研发费用为2585.9万元,同比增长10.5%,占营业总成本33.9%[193]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1.1%至2205.6万元(2024年同期:1682.6万元)[19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1.2%至1539.4万元(2024年同期:2235.9万元)[196]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41%至22.12亿元,毛利率回升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129][130]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6%至2256.4万元(2024年同期:2917.0万元)[196] 财务表现: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800万元[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83.84万元同比减少473.38万元[2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78亿元,主要因研发付现费用及履约保证金支出增加[129][1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783.8万元,同比恶化14.3%(2024年同期:-3310.5万元)[199][2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99.52%至20万元,因理财产品未到期赎回[129][133]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01.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9.5%(2024年同期:4227.4万元)[200]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5亿元,同比增长28.2%(2024年同期:1.95亿元)[200] - 支付给职工现金3942.6万元,同比下降6.4%(2024年同期:4214.5万元)[20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期末总资产为人民币6.8亿元[14] - 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5.2亿元[14] - 总资产70547.90万元较期初下降2.83%[2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8903.85万元较期初下降4.27%[23][24] - 货币资金减少33.11%至6.26亿元,因日常经营资金支付增加[135] - 合同负债增长40.60%至2647万元,反映预收客户款项增加[136] - 存货增长30.81%至4713万元,因期末备货及发出商品增加[136]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激增148.43%至5343万元,因债权投资重分类[136] - 长期借款新增20,000,000元[186] - 公司总资产为7.73亿元,较期初的7.84亿元下降1.4%[190] - 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56亿元,较期初的6.75亿元下降2.7%[191] - 公司合同负债为2564.3万元,较期初的1784.5万元增长43.7%[190] - 公司短期借款维持3005.5万元未变动[190] - 公司固定资产为1.99亿元,较期初的2.03亿元下降2.2%[190] - 货币资金减少至62,625,135.55元,较期初下降33.1%[1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小幅增长至90,346,394.77元,增幅0.2%[185] - 应收账款增加至52,615,583.55元,较期初增长5.4%[185] - 存货大幅上升至47,133,403.49元,较期初增长30.8%[18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激增至53,431,350.70元,增幅148.4%[185] - 合同负债增长至26,470,923.79元,较期初上升40.6%[186]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4,510,312.96元,较期初下降54.9%[186] - 未分配利润下降至86,852,879.19元,较期初减少16.3%[187]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58,068,131.75元,较期初下降31.4%[189]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261.56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15.66%[122] 业务和产品覆盖 - 公司监测监管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份的省级广播电视局[35] - 公司业务覆盖30个省份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35] - 公司产品覆盖28个省份的IPTV播控平台[35] - 公司服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0个省分公司[35] - 公司监测监管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份省级广播电视局[93] - 公司产品覆盖30个省份省级广电网络公司[93] - 公司服务覆盖28个省份IPTV播控平台[93] - 公司合作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30个省分公司[93] - 公司用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本科及高职院校[94] 技术和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为2585.88万元,同比增长10.49%[11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0.50%,同比提升9.11个百分点[110]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项,累计发明专利达37项[107] - 新增软件著作权4项,累计软件著作权达302项[108]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新增获得数6项,累计获得数达346项[108] - 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无资本化支出[110][111]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4110万元[11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0.68%[11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358.47万元,平均薪酬为16.36万元[116]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4.68%,本科学历占比70.13%[116]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新增3项发明专利申请,并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105] 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 - 公司IPTV业务监测监管解决方案覆盖集成播控平台和运营商核心节点[48] - 公司互联网新媒体监管解决方案覆盖网站、公众号、微博、客户端、互联网电视、短视频及自媒体平台,实现海量视听数据采集与AI智能化分析[49] - 公司运营商端到端运维解决方案服务广电及IPTV/OTT运营商,保障直播、点播、回看、EPG等业务安全播出[50] - 公司新媒体播控全要素运维方案实现信号监测、链路监测、设备网管及切换控制等功能标准化与智能化[51] - 公司台站智能运维管理方案通过无人机、MR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远程运维巡检体系,支持自动化质量监测与预警[52][53] - 公司AI审核解决方案面向IPTV播控平台,通过多模态AI引擎识别敏感内容及质量劣化问题[54] - 公司网络直播监管方案基于多模态AI识别+国产算力平台,实现实时监审、多画面监看及统计分析[55] - 公司电视收视体验评估系统结合机顶盒拨测与AI识别,支持远程控制及画面回传以检验业务规范性[56] - 公司AI深度合成识别方案覆盖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支持实时报警与离线分拣场景[57] - 公司全媒体融合监管平台集成广播电视监测、IPTV监管、互联网业务监管及大数据分析预警系统[58] - 公司智慧教育领域推出“博汇乐课”产品线及“学道”大模型,覆盖教学、管理、资源三空间[61] - 公司已完成全线产品国产化改造包括超高清信号采集监测板卡码流监测系统多画面监测系统等[82] - 公司立项DisplayXC国产化超高清多画面监测系统整合图像层马赛克识别疑似静帧场景识别停播时段虚警规避等智能化监测手段[82] - 公司推出文旅爆款监测系统方案实现文旅爆款产品全网传播量动态监测和分析[85] - 公司打造低空视频管理系统结合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和无人机可高效管理景区低空视频数据并感知客流状态[85] - 公司应急广播产品线覆盖音柱收扩机主动发布终端适配器高可信终端等多种形态[86] - 公司研发教室AI智能盒XBOX构建教学空间智能体小汇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87] - 公司AI教学督导解决方案升级为学道评课采用AI伴随评课模式生成教学督导数据报告[88] - 博汇画面云产品已应用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多地广电局人防部门的信息化视听项目[90] - 公司拥有视听大数据采集分析可视化三大核心技术[98] - 公司构建视听数据安全情报库支持决策分析[101] - 公司实现基于小模型+大模型组合的多模态内容分析大模型[102] 核心技术能力 - 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实现压缩比4:1,点对点传输延迟不超过8毫秒[3] - 视频特征提取算法单帧图像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单秒音频特征数据量仅为344bit[6] - 广播电视信号采集技术实现视频层、码流层、视音频层的逐层质量分析[2] - 自研编码器内部缓存不超过2帧以降低超高清视频处理延时[3] - 视听内容指纹技术支持1:1和1:N实时比对,实现高速内容检索[6] - 磁盘预分配存储方法基本实现"随录随取"的高效数据存取[5] - 人工智能分析技术通过小模型+大模型组合检测隐晦内容[7] - IP信令分析技术完整掌握终端与平台的登录鉴权及码流请求交互过程[4] - 编码控制技术平衡编码质量、效率与网络带宽占用关系[3] - 自动化仿真测试技术可发现无效链接和服务器响应超时问题[4]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支持画面黑场、静止、马赛克、抖动、声音丢失、音量过大或过小等完整异态种类,实现多路逐帧全实时监测[104] - 视听数据智能切换技术从发现问题到完成切换最大延时不超过50毫秒[104] - 全网络化分布式显控技术基于IP数据交换,传输距离更远,整体稳定性高[104] - 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本地PLL调整精度可达微秒级[104] - 超高清视频大屏展示技术支持4K和8K,实现灵活布局、多画面合成及跨屏同步展示[104] - 4G/5G无线网络音视频传输技术解码器只缓存2至3帧视频数据,延时更低[104] - 嵌入式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H.265、AVS2、AVS+、AVS、H.264、MPEG2等视频格式及多路视频马赛克合成[104] - 全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基于现实场景建立数字模型和三维模型,实现完全数字化和深度融合[104] - 智能数字人技术研究AI ASR、TTS、Audio2Face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流程拟真,并基于GPT技术注入行业数据[104] - 公司具备8K节目接入能力和纯国产万兆码流接入能力[45] 战略合作与行业参与 - 公司参与制定超高清远程交互系统音视频分级技术要求2025年1月发布实施[39] - 公司参与制定AVS3 8K超高清编码器技术规范2024年12月发布[39] - 公司参与制定AVS3 8K超高清解码器技术规范2024年12月发布[39] - 公司获得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2024科技创新奖2025年3月[39] - 公司与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AIGC安全大模型安全行业大模型等展开深度合作[83][84] - 公司与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基于30万个优质课堂教学媒体资源打造教学资源数智工坊[89] 投资活动 - 长期股权投资新增2500万元,涉及航空科技公司与私募基金投资[140] - 公司投资杭州创合精选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投资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已投资金额1500万元人民币[142] - 该基金投资占公司份额比例为1.00%[142] - 报告期内该基金投资产生利润影响116,954.03元人民币,累计利润影响879,302.98元人民币[142] - 公司关联方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基金有限合伙人,构成关联交易[143] - 公司投资性收益为272.4万元,同比增长7.6%[193] 子公司情况 - 主要子公司北京博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5620.75万元人民币[146] - 北京博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为-4926.13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06.91万元人民币[146] - 北京博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营业利润-822.02万元人民币,净利润-815.59万元人民币[146] - 公司设立博汇飞行者二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但尚未开展经营活动[147]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49] - 公司2023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公示及股东大会审议[15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自查未发现违规交易行为[151] - 2023年7月3日董事会通过调整激励计划及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151] - 2023年10月18日董事会通过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议案[151] - 2024年6月27日董事会调整2023年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数量[151] - 控股股东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55]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5] - 控股股东承诺若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55]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55]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持股25%[155] - 机构股东博聚睿智同步履行36个月限售承诺[156]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57] - 核心技术人员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比例不超过25%[158] - 董事监事高管通过博聚睿智间接持股锁定期为上市起极36个月加离职后6个月[157]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及离职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57] - 公司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时将回购全部新股并在1个月内启动程序[158]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58]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57][158] - 未足额缴纳减持收益前公司可暂扣现金分红及股份转让权[157][158] - 减持行为需符合减持比例价格及信息披露等监管极要求[157][158] - 除权除息事项将相应调整发行价及减持基准价格[157][158]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59]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在监管部门认定后1个月内启动回购程序[159]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59] - 公司保证不存在欺诈发行情形[160] - 若不符合上市条件将在证监会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回购程序极[160] - 公司未履行承诺时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60] - 对未履行承诺的董监高采取调减或停发薪酬措施[160
博汇科技(688004)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