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01亿元,同比下降32.8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4.46万元,同比下降80.7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79万元,同比下降94.51%[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54元/股,同比下降80.7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4%,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86%至3.01亿元,上年同期为4.49亿元[61]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2.9%至3.0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4.49亿元[179]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0.7%至394万元,对比去年同期2048万元[17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01.79万元,同比下降94.51%[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7.85%至2.32亿元,上年同期为3.73亿元[61]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6.54%至2195.43万元[6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7.9%至2.3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3.73亿元[17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5%至2195万元,对比去年同期2630万元[179]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录得413万元损失,对比去年同期1348万元收益[179] 各业务线表现 - 增雨防雹火箭产品为民品,用于农业防灾及重大活动气象保障[31] - 探空火箭产品为军品,探测高度范围0~300km,用于气象预报及微重力科学实验[33] - 小型制导火箭产品为军品,适用于低烈度冲突,作战目标以轻型装甲车辆为主[33] - 炭/炭热场材料产品为民品,用于光伏企业晶体生长高温设备,具有高性价比和节能效应[34] - 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产品为军品,应用于各类小型固体火箭推进系统[34] - 智能计重系统产品为民品,用于交通部门计重收费、超限检测和非现场执法[35] - 公司民品业务包括增雨防雹火箭、炭/炭热场材料及智能计重系统[38] - 公司还生产灭火弹、引雷火箭、靶弹、飞机炭/炭刹车盘等延伸产品[37] - 增雨防雹火箭及配套装备市场占有率第一,报告期内业务同比保持较大增长[50] - 炭/炭热场材料业务因行业竞争加剧和下游开工不足导致需求下降,产品利润降低并出现亏损[52] - 公司成功中标某探空火箭项目,制导火箭推进系列化多平台化发展并与多个客户形成采购意向[51] - 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实现多批次交付,加大向军工研究所及商业航天客户市场开拓[53] - 增雨防雹火箭及配套装备收入同比增长56.66%至1.7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57.78%[64] - 炭/炭热场材料收入同比下降73.81%至4876.74万元,毛利率为-48.53%[64][66] - 军用小型固体火箭收入同比下降60.79%至2775.6万元[64] - 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组件收入同比增长197.83%至2038.13万元[64] - 智能计重系统收入同比下降95.43%至29.78万元,毛利率为-717.10%[64][66] - 炭/炭热场材料业务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利润大幅下降[90] - 智能计重系统业务向非现场执法产品转型,面临市场竞争风险[90] - 光伏用热场材料业务受国内外光伏行业政策及景气度变化影响[90] - 炭/炭热场材料业务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导致价格持续下滑[81] - 公路称量业务因国家计费政策变化向超限执法领域过渡,传统产品需求下降[81] - 新业务碳陶刹车盘处于验证或小批量供货阶段,短期难贡献规模效益[8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下降68.25%至5973.59万元[64] - 西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48.53%至1.5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50.15%[64]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92.53万元,同比下降11.44%[19] - 总资产为30.68亿元,同比下降1.3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25亿元,与上年度末基本持平[19] - 货币资金减少至8.3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85个百分点至27.22%,主要因募投项目持续投入[68] - 在建工程增加至1.9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1个百分点至6.47%,因募投项目持续投入[68] - 存货增加至4.4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0个百分点至14.41%[68] - 应收账款减少至4.9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94个百分点至15.97%[68] - 固定资产保持稳定为7.7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微增0.29个百分点至25.18%[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减少589万元至587.77万元,主要因其他变动减少878.18万元[70] - 资产受限总额2098.72万元,包括113.39万元货币资金(履约保证金)和1985.33万元应收票据(已背书未到期)[71] - 货币资金减少10.77%,从9.357亿元降至8.350亿元[170] - 应收账款减少6.83%,从5.260亿元降至4.901亿元[170]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65.31%,从1.201亿元增至1.985亿元[171] - 合同负债减少5.31%,从1.255亿元降至1.188亿元[171] - 应付债券增加1.89%,从4.750亿元增至4.840亿元[172]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4.65%,从5.908亿元降至5.633亿元[174]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长4.25%,从3.293亿元增至3.433亿元[175] - 母公司预付款项大幅增长126.35%,从1886万元增至4268万元[175] - 母公司存货增长26.67%,从9792万元增至1.240亿元[175] - 总资产下降1.39%,从31.113亿元降至30.680亿元[171][1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4492.53万元(2025年半年度)[18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3.1%至3.17亿元(2025年半年度)[184] - 收到的税费返还激增1064.5%至507.31万元(2025年半年度)[184]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同比下降23.4%至4718.43万元(2025年半年度)[18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6%至3300万元(2025年半年度)[1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1亿元(2025年半年度)[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8.34亿元[18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54.34万元(2025年半年度)[187]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00%至0元(2025年半年度)[188] 生产和采购模式 - 公司生产模式包含外购材料、委外加工部件及多工序检验流程[39] - 委外加工针对技术门槛低、劳动力密集的非金属零部件和结构件[39] - 外协加工厂商必须优先从公司《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超出范围需通过申请和现场考察程序[40] - 施工外包通过合格供方范围内询价比价选择,超出范围需通过公司考察,主要分长期供应商和当地专业供应商两类[40] - 智能计重系统客户主要为各地交通建设管理部门,通过政府招投标方式取得销售订单[43] - 军品业务采购需从《军品合格供方名录》中选取,定型后研制方通常为批产阶段供应商,更换需通过用户评估[44] - 批量生产类军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根据订货数量及客户需求确定投入数量[45] - 军品定价采用协商定价模式,基本采取成本加成方式,参考材料采购成本、研制支出和生产成本等因素[48][4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36.69亿元,使用比例达82.27%,剩余7.90亿元存放于专户[76] - 2022年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49,504.79万元,累计投入36,115.53万元,投资进度74.45%[77]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9,500万元,累计投入12,473.83万元,投资进度63.97%[79] - 2022年可转债募集资金剩余12,394.93万元,占总额25.07%[77] - 2020年首发募投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358.67万元[79]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金额99,769.44万元,累计投入72,806.12万元,总体投资进度78.20%[77] - 2020年首发募投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79] - 2022年可转债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3,096.46万元[77] - 2020年首发募投项目性质为研发中心及军民两用生产建设[79] - 募集资金总体剩余20,296.25万元,占总额21.40%[77] - 2020年首发募投项目已发生变更[79] - 军民两用高温特种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累计投入金额11,000万元,投资进度99.23%[80] - 测控系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900万元,实现效益2,106.21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72.63%[80] - 归还银行贷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7,700万元,投资进度100%[8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3,495.66万元,投资进度100%[80] - 大尺寸热场材料生产线产能提升项目(二期)累计投入金额26,300万元,实现效益2,230.07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71.43%[80] - 军品生产能力条件补充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2,900万元,实现效益866.72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62.16%[8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可转换债券)累计投入金额9,310.46万元,投资进度100%[80] - 军民两用高温特种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28.58万元,累计净利润为-1,713.66万元[81] - 测控产品及箭上测控系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09.47万元,累计净利润为182.29万元[81] - 大尺寸热场材料生产线产能提升建设项目(二期)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07.42万元,累计净利润为-307.42万元[81] - 军品生产能力条件补充建设项目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50.79万元,累计净利润为-150.79万元[81] - 研发中心及军民两用火箭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地点变更为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办洪原大道以南区域[81] - 项目变更议案于2023年10月26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11月13日股东大会通过[8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有资金10,479,221.59元,其中募投项目投入3,971,043.00元,发行费用6,508,178.59元[82] - 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有资金5,744,370.11元,其中募投项目投入2,276,445.58元,发行费用3,467,924.53元[82] - 变更后研发中心及军民两用火箭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总额19,500万元[84] - 截至报告期末变更项目实际投入金额1,358.67万元,累计投入12,473.83万元,投资进度63.97%[84]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子公司西安超码科技总资产1,410,847,375.76元,净资产341,611,019.76元,营业收入80,489,319.45元,净利润26,604,965.33元[88] - 子公司西安航天三沃机电总资产186,208,644.29元,净资产97,866,404.41元,营业收入1,276,575.22元,净利润7,918,049.92元[88] 关联交易 - 军品客户B关联交易金额1347.49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4.47%[121] - 军品客户D关联交易金额314.49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1.04%[121] - 军品客户AE关联交易金额104.01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35%[121] - 军品客户AN关联交易金额14.极07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05%[121] - 军品客户AO关联交易金额20.67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07%[极121] - 军品客户AX关联交易金额0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00%[121] - 陕西电器研究所关联交易金额0极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00%[121] - 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销售军品及民品,关联交易金额为146.87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49%[122] - 向供应商L采购军品,关联交易金额为914.5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4.50%[122] - 向供应商B采购军品,关联交易金额为178.47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88%[122] - 向西安康本公司采购材料,关联交易金额为325.93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60%[122] - 接受陕西宇航科技劳务,关联交易金额为199.49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极的0.98%[122] - 向供应商J采购军品,关联交易金额为8.58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4%[122] - 向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销售复合商品,关联交易金额为155.6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52%[122] - 向供应商D采购军品,关联交易金额为0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0%[122] - 向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销售民品,关联交易金额为0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0%[122] - 向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销售化学动力商品,关联交易金额为0百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0%[122] - 2025年预计关联方交易总额不超过53,064万元,半年度实际发生金额为4,762.88万元[123] - 与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最高限额15,550万元,利率范围0.40%-1.47%,期末存款余额2,672.37万元[127] - 与航天科技财务公司贷款额度5,500万元,利率范围2%-3.38%,期末贷款余额2,005.08万元[127] - 航天复合材料水电费关联交易金额534.0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33.62%[123] - 科技集团采购商品及劳务关联交易金额245.22极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12%[123] - 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利息收入关联交易金额21.8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8.65%[123] - 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利息支出关联交易金额27.4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6.93%[123] - 与航天科技财务公司授信总额11,500万元,实际使用2,005.08万元[127] - 公司与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签订设备租赁协议,租赁资产金额为3,140.1万元,预计2025-2027年租赁收益110万元,将增加利润总额111万元[133] - 公司与同一母公司关联方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签订另一设备租赁协议,租赁资产金额1,239.2万元,2024-2026年租赁收益11.57万元,增加利润总额11.57万元[133] - 公司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设备租赁协议金额123.04万元,租赁收益3.1万元,将增加利润总额3.1万元[13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 - 公司股东包含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及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 - 公司总股本由155,393,727股增加至155,393,819股,净增92股[144] - 股份变动因可转债"天箭转债"债转股导致,增量为92股[144]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保持790股,占比0.00%[143]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155,392,937股增至155,393,029股,净增92极股[143] - 人民币普通股数量由155,392,937股增至155,393,029股,占比保持100.00%[14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5,811户[146]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46]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10名股东情况需结合具体持股数据披露[146] -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持有公司股份50,740,000股,占比32.65%[147] -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3,153,796股,占比14.90%[147] - 陕西电器研究所持有公司股份11,091,005股,占比7.
中天火箭(00300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