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7%[17] - 利润总额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4%[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4048亿元,同比增长57.28%[18] - 营业收入20.1702亿元,同比增长25.27%[20]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长50.0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7%,同比增加1.05个百分点[19]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1,701.92万元,同比增长25.27%[4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85.60万元,同比增长41.74%[40]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048.44万元,同比增长57.28%[40] - 营业收入2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7%[5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0.1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10亿元人民币增长25.3%[11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7%[118] - 营业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2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78亿元,增幅43.8%[11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55亿元,较去年同期1.09亿元增长41.7%[116]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2元/股增长至0.18元/股,增幅50%[1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3%[54] - 研发费用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4%[5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4.2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17亿元人民币增长27.1%[115] - 研发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6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84亿元人民币,增幅11.6%[115] - 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至1473万元,较去年同期452万元增长225.9%[116] - 研发费用增长至8722万元,同比增加20.5%[118] - 财务费用为负1338万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340万元[11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主营业务涉及轨道交通装备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9] - 轨道主业收入14.0105亿元,同比增长29.69%[20]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3.9999亿元,同比增长14.90%[20] - 轨道交通主业营业收入140,104.58万元,同比增长29.69%[40]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营业收入39,999.96万元,同比增长14.90%[40] - 城轨车辆门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多年超过50%[53] - 高铁车门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远超50%[53] - 公司主业为轨道交通装备业务,包括车辆门系统及站台安全门系统等产品[134] 各地区表现 - 国内外子公司遍布中国主要城市及海外(美国、法国、泰国等)[9] - 境外资产942.97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13%[62] - 海外业务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9.36亿元,同比增长83.89%[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报告期未经审计,但管理层保证财务真实性[3] - 公司未安排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3]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59亿元,同比增长5.5%[28] - 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28] - 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12381.48公里,上半年新增220.70公里,同比增长13.73%[29] - 预计全年新投运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超过800公里[29]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0万辆和1565.30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3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销量占比44.3%[34] - 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34] - 充电基础设施增量328.2万个,同比上升99.2%,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量51.7万个,同比增长30.6%[35] -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610万个,同比增长55.6%[35] - 桩车增量比为1:1.8[35] - 轨道交通主业期末在手订单金额78.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1%[43] - 乘客信息系统(PIS)新签订单金额超1,100万元[43] - 新城轨及新城际车辆门系统等新产品累计新签订单超3,700万元[43] - 新增项目定点22个[45] - 公司选举陈磊为新任董事长[76] - 公司聘任毕光明为新任总裁[76] - 公司原总裁高文明离任[76] - 公司原董事会秘书陈磊离任[7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且股权分散,存在治理结构风险[4]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南京工程学院持股9.8%[71] - 公司总股本由907,008,052股减少至868,068,223股,减少38,939,829股(4.29%)[9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7,472,974股(68.0%),期末占比降至2.58%[10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8,533,145股(1.02%),期末占比升至97.42%[100] - 南京工程学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5,094,595股(9.80%)为第一大股东[102] - 南京紫金观萃纾困基金持股43,535,497股(5.02%)为第二大股东[102] - 金元贵持股40,968,750股(4.72%)为第三大股东[102]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股份18,619,950股(2.14%)[102] - 湖州摩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质押股份9,824,561股(100%质押)[102] - 公司注册资本从2023年底993,275,484元变更为2025年6月底868,068,223元,累计注销50,240,566股[134] - 公司2024年8月注册资本变更为918,308,789元[134] - 公司2025年8月19日完成注册资本变更至868,068,223元[13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3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9.20%[1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39.20%[5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7.8%至19.47亿元[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39.2%至3.24亿元[1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0.1%至11.02亿元[1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12.15亿元[12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50.6%至15.15亿元[12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4.9%至11.02亿元[12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增长51.4%至2034.6万元[121]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8.4%至4.62亿元[120] - 收到的税费返还增长7.4%至2900万元[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44.4%至1.45亿元[1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71.53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18] - 归属股东净资产38.655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1%[18][20] - 合同资产6.7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9.35%[58] - 应收款项融资3.6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1.04%[5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3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大幅增长1,225.63%[58] - 受限资产总额为3.178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1.549亿元(占48.7%)受项目监管账户及保证金限制[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总额为9.723亿元,其中债务工具投资9.719亿元(占99.9%)[66] - 衍生品交易额度不超过5000万美元(约合3.6亿元人民币),用于外汇风险对冲[66] - 应收账款受限1662.81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98.9%[63] - 货币资金增加至13.70亿元,较期初增长20.1%[107] - 应收账款增至19.11亿元,较期初增长12.6%[10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72亿元,较期初下降2.0%[107] - 存货增至7.87亿元,较期初增长11.8%[107] - 合同资产增至6.71亿元,较期初增长39.4%[107] - 短期借款增至1.80亿元,较期初增长10.8%[108] - 应付账款增至12.90亿元,较期初增长7.8%[108] - 其他应付款增至3.30亿元,较期初增长136.2%[108]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至2.39亿元,较期初增长1225.8%[1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66亿元,较期初下降1.3%[10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1.3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88.14亿元人民币,增幅2.9%[112][113] - 货币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9.2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2亿元人民币,增幅21.8%[11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4.97亿元人民币,增幅21.1%[111]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20亿元人民币,增幅27.0%[111] - 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1.72亿元人民币,增幅25.0%[112]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6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10亿元人民币,增幅27.6%[112]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70亿元人民币,降幅17.7%[113] 法律和诉讼风险 - 存在司法判决损失无法全部收回及投资者索赔风险[4] - 司法追偿涉案金额19.33亿元,已追回股票6494.53万股并注销[72] - 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业绩承诺期为2017年至2019年[81] - 业绩承诺方承诺2017年净利润不低于2.38亿元[81] - 股东股份锁定期承诺涉及多个主体及不同期限[81] - 公司因收购龙昕科技向原股东多支付24.2亿元对价[85] - 公司已追回并注销原17名股东的6026万余股股票[85] - 公司收到退还现金对价约846万元[85] - 龙昕科技原股东40,901,631股被质押作为反担保[83] - 龙昕科技2015-2017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85] - 17名投资者因证券虚假陈述对公司提起索赔诉讼[85] - 6名原股东已执行完毕赔偿义务[85] - 公司对17名原股东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85] - 廖良茂私自以龙昕科技名义违规对外提供担保[83] - 重组后60个月内控股股东承诺不增持股份[82] - 一审判决康尼机电负担赔偿损失和案件受理费合计8314.65万元[86] - 国泰海通对3953万元赔偿在50%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86] - 对3309.31万元赔偿,国泰海通、苏亚金诚、东洲评估、嘉源律所、陈颖奇、高文明分别承担50%、40%、15%、2%、2%、2%的连带责任[86] - 公司已履行对9名普通投资者的赔偿义务,合计赔偿139.48万元[86] - 公司累计计提投资者索赔损失金额为21603.13万元[86] - 法院责令廖良茂退出犯罪所得19.3297884095亿元发还公司[87] - 公司已注销法院执行追回的廖良茂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64945286股股票[88] 研发和技术实力 - 拥有有效专利1,396件,其中发明专利425件(国内发明389件,国际发明36件)[48] - 累计登记软件著作权235项[48] - 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8名[48]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48] - 信息系统覆盖19家分子公司[48] - DCMM评定达到稳健级[48] - 2024年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49] - 2025年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49] - 2024年轨道总部获工信部质量管理能力现场评估"保证级"证书[49]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主要子公司康尼新能源贡献净利润1644.68万元,营收4.004亿元[68] - 子公司康尼精机净利润336.52万元,总资产3.136亿元[68] - 债务工具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58万元(收益率1.07%)[66] - 权益工具投资出现亏损5.99万元,期末价值降至43.43万元[6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去年同期的-39.5万元转为正收益564万元[116] - 母公司净利润为3111万元,较去年同期3438万元下降9.5%[118]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产生正收益31.5万元,去年同期为负25.5万元[116] 担保和承诺事项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795.38万元[92]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0.46%[9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7.88万元[92] - 公司为智利康尼提供2025年担保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93] - 康尼科技为康尼电气提供2025年担保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9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宣告派发2024年度现金红利2.12亿元[20] - 公司实收资本从年初的907,008,052.00元减少38,939,829.00元至868,068,223.00元[126] - 资本公积从2,173,891,299.61元减少539,706,029.94元至1,634,185,269.67元[126] - 库存股从678,985,823.64元减少578,645,858.94元至100,339,964.70元[126] - 其他综合收益从318,515.98元增加314,957.69元至633,473.67元[126] - 未分配利润从1,372,552,120.03元减少51,650,561.40元至1,320,901,558.63元[12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916,919,462.12元减少51,335,603.71元至3,865,583,858.41元[126] - 少数股东权益从145,909,145.71元增加5,889,306.26元至151,798,451.97元[12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4,062,828,607.83元减少45,446,297.45元至4,017,382,310.38元[12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64,403,249.03元[126] - 利润分配总额为215,705,068.25极元[1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017,382,310.38元[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865,583,858.41极元[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151,798,451.97元[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4,095,008.69元[128] - 公司极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184,331,405.00元[1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43,669,065.53元[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704,548,642.06元[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112,449.45元[1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212,362,068.25元[13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减少资本578,645,858.94元[13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463,901,418.30元,较期初下降6.7%[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极收益总额为34,378,230.23元[131] - 公司实收资本从期初923,468,623.00元减少至期末915,000,975.00元,下降0.9%[131] - 公司资本公积从期初2,424,311,692.16元减少至期末2,306,950,090.88元,下降4.8%[131]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234,369,828.56元减少至期末210,360,094.08元,下降10.2%极[131]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对所有者分配179,276,205.00元[131] 企业社会责任
康尼机电(60311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