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宏气体(68810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金宏气体金宏气体(SH:688106)2025-08-22 1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13.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20.1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65%[22] - 利润总额为1.11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5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723.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10%[22]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同比下降48.48%[23] - 稀释每股收益0.16元/股,同比下降50.00%[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同比下降46.15%[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5%,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23] - 利润总额11,177.96万元,同比下降43.5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20.13万元,同比下降48.65%[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723.40万元,同比下降45.10%[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394.1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20.13万元[62] - 公司营业收入131,394.14万元,同比增长6.65%[116][118] - 营业成本923,802,633.58元,同比增长14.10%[118] - 财务费用26,055,362.21元,同比大幅上升70.58%[118][119] - 研发费用55,577,537.46元,同比增长18.04%[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0,014,620.40元,同比下降11.97%[1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01,091,475.83元,同比下降42.23%[119]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5557.75万元,同比增长18.04%[6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5557.75万元,同比增长18.04%[9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23%,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3%,较上年同期增加0.41个百分点[9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3627.3万元,同比增长12.5%[101] 成本和费用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61%[105] - 营业成本923,802,633.58元,同比增长14.10%[118] - 财务费用26,055,362.21元,同比大幅上升70.58%[118][119] - 研发费用55,577,537.46元,同比增长18.04%[119]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5557.75万元,同比增长18.04%[6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5557.75万元,同比增长18.04%[91] 业务表现和客户拓展 - 新增导入18家半导体客户,涵盖基材、制造、封装等产业链环节[63] - 取得芯成汉奇半导体、浙江莱宝显示等六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63] - 成立大工业事业部后获得营口建发、山东睿霖高分子等中大型现场制气项目[66] - 公司下游客户覆盖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医疗健康等众多行业[58]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中芯国际海力士京东方天马微电子通威股份等知名企业[82] - 公司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并已出口超50个海外国家[6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经营模式,通过自建生产设施与外部采购相结合获取气体资源[51] - 公司采购原材料主要包括工业氨、工业级八氟环丁烷、天然气、氧化亚氮、二氧化碳、氢气等尾气以及电力[52][53] - 公司生产方式分为外购原材料经化学反应或物理提纯,以及利用空分设备分离空气或外购液态气体两类[54] - 公司产品线涵盖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燃气三大类百余种气体,品类齐全[47] - 超纯氨应用于新型光电子材料领域,是MOCVD技术重要基础材料[48] - 高纯氧化亚氮主要用于半导体光电器件介质膜工艺[48] - 正硅酸乙酯用于化学气相沉积法构建半导体二氧化硅绝缘层[48] - 高纯二氧化碳在半导体制造中用于氧化、扩散和化学气相淀积[49] - 氟碳气体包含六氟乙烷、八氟环丁烷、四氟化碳等蚀刻气体[49] - 氦气在超导领域应用于航天、医疗和泛半导体行业[49] - 硅烷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电子工业制造太阳电池和平板显示器[49] - 超纯氮气用于半导体行业吹扫真空泵和排放系统[50] - 氩气用于半导体等离子沉积和蚀刻工艺以及深紫外光刻[50] - 公司生产经营气体涵盖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燃气三大品类百余种[80] 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共取得各项专利38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05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59] - 新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70] - 累计主持或参与编制34项国家标准[72] - 公司共取得专利38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05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70] - 公司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4项[78] - 公司拥有气体行业唯一专注于电子气体研发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7] - 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78]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387项,其国内发明专利105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88]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89]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气体纯化技术(42项发明专利)、尾气回收提纯技术(11项发明专利)等8大技术体系[86][87] - 在研项目"硅基前驱体材料的提纯"预计总投资4130万元,累计已投入1726.04万元[93] - 在研项目"高纯气体分离提纯一体化技术"预计总投资1320万元,累计已投入1341.48万元[9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度),核心产品为7N电子级超纯氨[87] - 公司技术团队拥有贯穿气体生产、提纯、检测、配送、使用全过程的技术体系[85] - 氧化亚氮制备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额2700万元,本年度投入357.31万元,累计投入1381.64万元,目前处于中试验证阶段[94] - PSA氮尾气回收制氧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额5000万元,本年度投入138.35万元,累计投入1727.58万元,正在进行中试验证[94] - 高纯含氟电子特气制备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额5000万元,本年度投入297.36万元,累计投入1193.6万元,处于中试验证阶段[94] - 高纯一氧化氮专用吸附剂研发项目总投资额4000万元,本年度投入352.14万元,累计投入1109.97万元,正在进行纯化工艺设计[94] - 氮化物薄膜材料制备用电子特气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额6500万元,本年度投入552.01万元,累计投入2093.69万元,正在进行工艺设计[95] - 混合气体检测技术及配气装置研发项目总投资额438.7万元,本年度投入103.51万元,累计投入322.64万元,正在进行中试验证[95] - 制氢技术及工艺研发项目总投资额400万元,本年度投入93.09万元,累计投入182.38万元,已完成工艺包编制[95] - 氨气精馏提纯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额300万元,本年度投入53.47万元,累计投入109.98万元,已完成小试验证及工艺编制[95] - 冷凝液回收技术正在进行中试系统开发,可降低管道输送能耗及运行成本,提升系统效率[96] - 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研发正在进行,预计可实现工业领域清洁能源转化并形成高附加值产品[96] - 超纯氦气纯化方法已完成研发及验证,可有效降低杂质污染,保证氦气品质[96] - 大宗气体纯化工艺已完成研发及验证,可实现对现有装置的节能降耗并提高产品质量与稳定性[96] - 多种大宗气体民生用纯化工艺已完成研发,相比传统工艺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97] - 高纯钛金属前驱体纯化工艺正在进行小试验证,用于钛基金属工艺中沉积ALD TiN/TiO2薄膜[97] - 多种高性能刻蚀气体材料已完成研发,通过低GWP含氟或其他刻蚀气体制备工艺实现高选择比和环境友好[97] - 多种先进制程薄膜沉积用电子材料已完成研发,用于优化器件界面并降低漏电流[97] - 研发项目19投入资金1250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15.1%[98] - 研发项目20投入资金120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1.5%[98] - 研发项目21投入资金130.9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1.6%[98] - 研发项目22投入资金856.3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10.3%[98] - 研发人员总数364人,占总员工比例12.8%[101] - 研发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9.6%[101]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2.9%[101] - 2025年3月28日主持修订的国家标准《电子特气 氨》正式发布[72] 子公司和区域表现 - 公司拥有众多子公司包括徐州金宏 上海欣头桥 昆山金宏等[10] - 公司子公司包括海外实体如越南金宏和泰国金宏[12] - 公司子公司涵盖气体生产 销售 物流及能源等多个领域[10][11][12] - 湖南区域被并购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4%,净利润同比增长646.89%[65] - 2025年3月完成收购CHEM-GAS加速拓展东南亚市场[65] - 子公司平顶山金宏氧化亚氮销售业务营业利润率为36.3%(1,366.45万元/3,770.06万元)[135] - 子公司眉山金宏工业气体业务出现营业亏损1,097.19万元,亏损率达50.1%(1,097.19万元/2,190.28万元)[135] - 子公司厦门金宏电子大宗载气项目营业亏损596.19万元,亏损率达95.8%(596.19万元/622.45万元)[135] - 子公司金华润泽天然气销售业务营业亏损31.09万元,亏损率0.4%(31.09万元/8,603.88万元)[135] - 子公司金宏技术营业收入4,661.87万元,但净利润率仅0.9%(43.21万元/4,661.87万元)[135] - 子公司稷山铭福工业气体生产净利润率达31.9%(718.73万元/2,252.74万元)[136] - 子公司上海金宏投资活动营业收入5,114.58万元,但净亏损107.78万元[136] -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4家子公司(咸阳卫光、西安金宏、湛江金宏、泰州金宏)[136][137] - 报告期内通过收购方式新增6家子公司(金宏皆盟、兴义兴华等)[136] - 公司总部位于长三角地区是该区域重要的特种气体和大宗气体供应商[83] - 公司通过新建和收购在珠三角京津川渝等重要经济区域进行业务布局[83] - 公司控股的下属公司已经由26家上升到90家,布局的区域从6个增加到24个[59] - 公司销售额连续多年在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民营气体企业统计中位列首位[58]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总资产为78.2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5.7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034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0%[22] - 公司总资产为782,995.7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310,347.08万元[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7%[22] - 应收账款42,380.75万元,占流动资产16.92%[111] - 存货13,781.31万元,占流动资产5.50%[112] - 商誉账面价值33,753.97万元[113] - 客户关系类无形资产净值31,771.78万元[114] - 公司总资产达78.3亿元,较期初增长15.7%[106] - 在建工程减少至743,249,806.15元,占总资产比例9.49%,主要因部分工程转固导致[122]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262.74%至669,523,241.18元,反映公司融资需求增加[122] - 境外资产规模达451,269,544.93元,占总资产比例6.00%[123] - 受限资产中货币资金163,405,933.19元、应收票据93,822,289.50元及应收款项融资113,027,677.90元因质押/保证金受限[125] - 报告期投资额217,906,599.5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128] -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期末余额564,066,402.78元,期间购买13.88亿元、出售13.3亿元[130] - 私募基金投资新增1,000万元至苏州中鑫中科算智基金,总承诺投资额5,400万元[13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长190.51%至422,405,534.81元,因长期借款到期集中[122]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80.36%至79,149,466.50元,受固定资产税收政策影响[122] - 长期待摊费用增长52.70%至46,054,808.49元,因自建车间开始摊销[12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7.595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进度94.67%[171] - 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净额10.042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进度62.32%[171] - 张家港高纯气体项目累计投入4,378.67万元,超计划投入进度达112.91%[174] - 眉山电子材料项目累计投入15,873.51万元,投入进度94.67%[176] - 全椒半导体电子材料项目累计投入9,437.03万元,投入进度78.64%[176] - 大宗气站项目累计投入13,306.45万元,投入进度87.75%[176] -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项目累计投入6,221.49万元,投入进度88.88%[176] - 超募资金补流还贷项目累计投入6.84亿元,完成率100%[176] - 年充装392.2万瓶工业气体项目实现效益4,661.87万元[175] - 本年度募集资金总投入11,314.24万元,其中可转债投入占比5.16%[171] - 电路二期项目募集资金已使用4306.06万元,投入进度55.40%[177] - 新建高端电子专用材料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完成,总投资2.6亿元[177][18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21819.62万元,完成进度100.02%[177] - 电子级气体项目募集资金已使用10977.92万元,完成进度75.19%[177][180] - 碳捕集项目募集资金已使用9704.01万元,完成进度92.42%[177][180] - 制氢储氢设施建设项目将节余资金863.7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78][180] - 大宗气站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已使用13306.45万元[179] - 半导体电子材料项目将节余资金315.8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79] - 超募资金用于补流还贷22800万元,投入进度100%[183] - 可转债闲置募集资金7000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85] - 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最高2.00亿元人民币闲置IPO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自2024年7月24日起[188] - 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最高5.00亿元人民币闲置可转债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自2024年8月16日起[188] - 截至报告期末首次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为6,300.00万元人民币[187] - 截至报告期末可转债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为24,000.00万元人民币[187] - 公司新增金宏物流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并提供不超过7,500.00万元人民币无息借款[18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总经理发生变更,金向华离任并由戴张龙接任[140] - 报告期末公司股份总数增至481,977,496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100%[194] - 可转换公司债券累计转股数量为5,535股,导致总股本增加261股[196] - 可转债转股导致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被摊薄[19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956户[197] - 金向华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124,577,113股,占总股本25.85%[199] - 朱根林为第二大股东,持有50,947,750股,占总股本10.57%[199] - 金建萍为第三大股东,持有36,060,000股,占总股本7.48%[199] - 金向华、朱根林和金建萍为一致行动人,存在亲属关系和控制关系[200]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减持2,195,187股,期末持股3,703,668股,占比0.77%[199]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