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7.72亿元,同比增长24.20%[22] - 公司营业总收入177,197.46万元,同比增长24.20%[43] - 营业收入17.72亿元同比增长24.20%[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17.7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27亿元人民币增长24.2%[1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5.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1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59.0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62.71%[22] - 利润总额3.20亿元,同比增长73.9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25.15万元,同比增长59.04%[43]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254,529,232.04元,同比增长62%[2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8亿元人民币增长65.8%[12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为2.6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4亿元人民币增长59.0%[12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0%[132]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同比增长58.33%[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55元,同比增长61.76%[2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股,同比增长58.3%[1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4%,同比增加1.54个百分点[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1.41亿元同比增长19.29%[58] - 销售费用7559.44万元同比增长5.63%[58] - 管理费用1.51亿元同比增长10.41%[58] - 财务费用929.37万元同比下降20.33%[58] - 研发费用5014.41万元同比下降1.64%[58] - 研发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5014.4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097.90万元人民币下降1.6%[127][12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584.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31] - 信用减值损失2025年上半年为-2087.5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57.22万元人民币扩大274.6%[12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信用减值损失为-862.08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8.6%[132] 各业务线表现 - 自产元器件业务销售收入69,207.78万元,同比增长27.62%[45] - 新材料板块销售收入13,271.95万元(含研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1.88%[45] - 国际贸易板块销售收入94,052.84万元,同比增长15.86%[45] - 新产品中高电压大容量微波芯片电容器等订单同比翻番[45] - 主动元器件业务晶圆销售量突破历史峰值[4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17.58万元,同比下降113.71%[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因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幅较大[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17.58万元同比下降113.71%[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6亿元[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2亿元[5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17.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7%[13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13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2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5%[1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8.4%至1.88亿元[1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92.0%至10.91亿元[138]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5.3%至9.84亿元[13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81.8%至1.99亿元[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5.9%至2.85亿元[138] - 合并层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53.6%至24.58亿元[135] - 合并层面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93.7亿元[13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92.7%至4.69亿元[135]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下降83.4%至4530万元[135]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同比增长280.2%至181万元[135]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6.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36%,同比下降30.77%[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至2.68亿元,占比3.33%,同比激增889.78%[59] - 应收账款增至19.10亿元,占比23.77%,同比增长39.17%[59] - 短期借款增至4.56亿元,占比5.67%,同比增长59.28%[5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6.71亿元,较2024年末9.70亿元下降30.8%[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至2.68亿元,较2024年末2707.86万元增长889.4%[120] - 应收账款增至19.10亿元,较2024年末13.73亿元增长39.2%[120] - 短期借款增至4.56亿元,较2024年末2.86亿元增长59.3%[121] - 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4.03亿元降至0元,降幅100%[121][122] - 存货增至13.78亿元,较2024年末13.10亿元增长5.3%[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至61.28亿元,较2024年末54.86亿元增长11.7%[122] - 资产总计增至80.37亿元,较2024年末77.07亿元增长4.3%[12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50.4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80.80亿元人民币,增幅5.3%[123][124][125]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3.0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86亿元人民币,减少5.7%[123]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5.7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77亿元人民币,增长36.2%[123]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1.2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69亿元人民币,增长120.1%[124]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4年末的23.5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4.10亿元人民币,增长2.2%[124]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7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2,786.60万元,较期初增长11.70%[43] - 实收资本增加1722.44万元至4.76亿元,增幅3.76%[140] - 资本公积增加3.98亿元至16.62亿元,增幅31.55%[140] - 库存股减少6548.47万元至2499.74万元,降幅72.38%[140]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567.87万元至3219.66万元,降幅14.99%[140] - 未分配利润增加2.33亿元至36.20亿元,增幅6.87%[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6.42亿元至61.28亿元,增幅11.70%[140]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332.35万元至2.34亿元,增幅1.44%[140]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6.45亿元至63.62亿元,增幅11.28%[140]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6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2.56亿元[140]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458,339,982.00元,较期初减少559,772.00元[143][144]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269,778,321.21元,较期初减少28,682,045.61元[143][144]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32,831,722.49元,较期初增加1,983,075.88元[143][144]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3,405,857,666.70元,较期初增加95,951,245.99元[143][144]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90,482,104.71元,较期初减少4,997,078.76元[143][14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5,489,418,017.50元,较期初增加73,686,394.81元[143][1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5,734,645,089.49元,较期初增加66,276,180.78元[143][144]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增加166,255,106.72元[143]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减少70,383,498.15元[143]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9,260.27元[143] - 公司实收资本从4.58亿元增加至4.76亿元,增幅3.8%[147][148] - 资本公积从6.65亿元大幅增长至16.56亿元,增幅149%[147] - 未分配利润从22.8亿元增至24.49亿元,增长7.4%[14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43.57亿元增至49.4亿元,增长13.4%[14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97亿元[147] - 库存股减少6650万元至0元[147]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34亿元[148]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6832万元[148]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6] - 以474,418,753股为基数计算,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7590.70万元(含税)[6] - 公司总股本为475,566,631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1,147,878股[6] - 2024年度全年合并派发现金红利总额6,034.82万元[47] - 2025年半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约7,590.70万元(含税)[47] - 对股东的利润分配总额为3049.88万元,其中现金分红2846.51万元[142]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75][7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8,072,207.19元[26] 市场趋势和行业数据 - 2024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1,006亿元,同比增长5.0%[32] - 预计2025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4.4%[32] - 2023年全球超级电容市场规模22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54亿美元[33] - 公司第三代陶瓷纤维耐温性达1,450℃[34] 投资和融资活动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南安紫华增资2800万元[63] - 公司对上海火炬集团增资1亿元,并收购融科热控51%股权(510万元)[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22.71亿元,出售/赎回金额20.30亿元[65] - 公司现金出资设立融科热控子公司以拓展业务[70] - 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6亿元人民币,净额5.91亿元人民币[92]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4.83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81.81%[92] - 本年度募集资金投入金额1915.55万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3.24%[92] - 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1.26亿元人民币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2] - 小体积薄介质层陶瓷电容器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39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75.93%[9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44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94] - 陶瓷电容器项目未达预计效益,报告期实现效益-1147.32万元人民币[94] - 公司参与设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规模2.5亿元人民币,已投资3400万元人民币[96] - 公司境外子公司参与设立电子元件投资基金规模5亿日元,已投资1.8亿日元[97] - 可转换债券累计转股1722.44万股,总股本增至4.76亿股[100][101] - 公司完成火炬转债赎回,兑付总金额575.75万元[117] - 最新转股价格调整为23.89元/股[116] - 报告期可转债转股额411,522,000元,转股数17,224,352股[113] - 累计转股数占转股前总股本5.40%,未转股余额占比0.94%[113]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天极科技提供财务资助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32%[87] - 公司已实际向天极科技提供借款6450万元人民币[87] 子公司表现和结构 - 主要子公司火炬国际实现净利润1208.31万港元[69] - 子公司立亚新材实现净利润2018.54万元[69] - 公司注销福建晋润子公司对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不利影响[70] -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共有24家子公司[72] - 境外资产规模5.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00%[61] - 公司拥有24家子公司,属电子元器件行业[157] 担保和承诺事项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60231.92万元人民币[91] - 公司担保总额160231.92万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29.21%[91] - 2025年度计划为子公司银行授信提供不超过22.51亿元人民币担保[91] - 子公司计划为供应商交易提供不超过0.15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保证[9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189831.92万元人民币[91] - 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无证房产相关行政处罚及第三方权益损害的全部费用[81] - 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业务活动并承担潜在赔偿责任[8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回避关联交易表决并杜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82] - 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公司及子公司未缴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补缴费用及罚款[82] - 全体董事及高管承诺约束职务消费并将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82] - 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将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82] - 承诺有效期持续至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再融资实施完毕[82] - 承诺遵循市场化原则处理必要关联交易以避免损害中小股东权益[82] - 实际控制人承诺在持有控制权期间持续履行所有承诺义务[81][82] - 若违反填补回报措施承诺,相关责任人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82]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 向174名核心骨干激励172万余股股份[49]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25年4月28日完成非交易过户并锁定12个月[77]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份锁定期至2025年4月30日起12个月[83] 公司治理和合规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4]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85] -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中有3家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8]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重要性标准:单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及核销门槛为账面余额1%以上,重要在建工程门槛为预算超总资产1%[165]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及境外经营实体判定标准:收入或总资产占比合并报表超10%[165] - 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调整及比较报表项目调整视同合并后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控制时点起持续存在[177] - 合并利润表纳入子公司期初至报告期末收入费用利润并调整比较报表项目[177] - 合并现金流量表纳入子公司期初至报告期末现金流量并调整比较报表项目[177] - 非同一控制合并利润表纳入购买日至报告期末子公司收入费用利润[178] - 非同一控制合并现金流量表纳入购买日至报告期末子公司现金流量[179] - 处置子公司时合并利润表纳入期初至处置日收入费用利润[180] - 处置子公司时合并现金流量表纳入期初至处置日现金流量[181]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83] - 购买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计量[184]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原持有股权[187]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96]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197]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8][199] -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维持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99] - 外币存货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后与本位币成本比较[19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199] -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火炬电子(60367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