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86%[22] - 营业收入29.16亿元,同比增长47.86%[45] - 营业总收入从19.72亿元增长至29.16亿元,增幅47.9%[1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3.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3%[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1%,从5523万元增至6304万元[10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58.0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52%[22] - 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6%,从7656万元增至10074万元[103] - 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从8032万元增至8430万元[103] - 母公司营业利润增长363.1%,从433万元增至2005万元[10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1117.4%,从456万元增至5548万元[10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27.11亿元,同比增长50.88%[45] - 营业成本从17.97亿元增长至27.11亿元,增幅50.9%[102] - 销售费用4595万元,同比增长26.36%[45] - 销售费用从3636万元增长至4595万元,增幅26.3%[102] - 研发费用4225万元,同比增长18.90%[4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9%,从3553万元增至4225万元[103] - 财务费用508万元,同比下降12.03%[45] - 管理费用6382万元,同比下降1.64%[45]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7.1%,从485万元降至402万元[10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709万元,同比下降6.2%[10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3.03%[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亿元,同比改善73.03%[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较去年同期-3.77亿元改善72.9%[1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0万元,同比改善96.33%[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0万元,较去年同期-1.74亿元改善96.3%[1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90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42.3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02万元,较去年同期1826万元增长442.2%[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9.68亿元,同比增长23.7%[10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33亿元,同比增长71.5%[110] - 母公司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35.56亿元,同比增长256.5%[112]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7亿元,较去年同期-3.63亿元显著改善[11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49.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5.59%[22] - 公司总资产从528.37亿元下降至498.85亿元,减少5.6%[96][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7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35%[22] - 短期借款增加70.73%至4.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01%升至9.05%[48] - 短期借款从2.65亿元大幅增加至4.52亿元,增长70.7%[96] - 长期借款增加151.23%至793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60%升至1.59%[48] - 合同负债减少35.72%至5.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78%降至10.74%[48] - 合同负债从8.34亿元减少至5.36亿元,下降35.7%[96] - 应付账款从2.95亿元减少至1.63亿元,下降44.7%[96] - 应收票据减少57.03%至5803.4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56%降至1.16%[48]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72.73%至1516.0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5%降至0.30%[48] - 开发支出增加35.77%至5319.08万元,研发投入增加使占总资产比例从0.74%升至1.07%[48] - 货币资金为9.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99亿元人民币下降3.4%[9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2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49亿元人民币下降6.2%[95] - 应收账款为4.5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71亿元人民币增长21.3%[95] - 预付款项为6.9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74亿元人民币下降9.9%[95] - 存货为8.6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90亿元人民币下降12.4%[95] - 流动资产合计为34.3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7.67亿元人民币下降8.7%[9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7.69亿元增加至8.02亿元,增长4.3%[98] - 母公司长期应付款从2.66亿元减少至2.22亿元,下降16.6%[10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48亿元改善至-1.29亿元[1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54亿元,较期初9.63亿元减少0.9%[11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02亿元,较期初7.44亿元增长7.8%[113] 每股收益和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1] - 稀释每股收益0.0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5%,同比增加0.33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7%,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5元/股增至0.06元/股[104]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45.73万元[2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633.77万元[24] - 政府补助收益为3011.82万元[2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394.53万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124.42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6.60万元[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486.58万元[25] - 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长,从24万元增至1663万元[103]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从盈利615万元转为亏损281万元[10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种子研发销售及农药化肥业务[26] - 化肥业务销售数量同比增加推动营收增长[45] - 公司东北极早熟玉米种子销量同比增加[37] - 河南农化主要产品销量同比有所增长[37] - 山西潞玉与酒厂的专用品种订单业务销量同比增长[39] - 公司所属贵粱农业新增有机小麦基地[39] - 华垦国际子公司实现净利润4453.50万元,营业收入19.82亿元[52] - 河南农化子公司亏损1085.98万元,营业收入2.05亿元[52] 研发与品种成果 - 已审定180个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30] - 公司共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包括小麦品种2个、玉米品种4个、花生品种2个[36] - 公司第一个转基因玉米品种"泛玉298D"已通过初审[36] - 共有5个经营品种和1个自主选育品种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36] -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6项[36] - 报告期公司开展自主及合作研发项目53项[36] - 公司加大科研资金投入,重点聚焦生物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及种子生产关键技术[57] 生产与质量管理 - 公司采取委托生产与自主生产相结合模式[27] - 公司完成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及有机产品认证GB/T19630[39] -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农化及山东颖泰属于化工高危行业,涉及氢气、乙烯等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及加氢、硝化等危化工艺[59] - 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59] - 公司加强安全环保技改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完善三废处理装置[59] 承诺与诉讼事项 - 河南农化原实际控制人郭文江承诺承担产权瑕疵补办手续费用及潜在损失补偿[67] - 郭文江承诺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河南农化建筑合法手续补办[67] - 山东莘县颖泰50亩土地需于2015年12月31日前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68] - 广西格霖2011年收购时承诺9年盈利预测 其中2011年1550万元[68] - 广西格霖2012年承诺盈利1730万元但未实现[68] - 广西格霖2013年承诺盈利1954.08万元[68] - 广西格霖2014年承诺盈利2631.33万元[68] - 广西格霖2015-2020年承诺每年盈利3468.97万元[68] - 公司2018年以5622.75万元转让广西格霖51%股权[68] - 五大连池公司2023年净利润承诺为640万元[70] - 五大连池公司2024年净利润承诺为720万元[70] - 五大连池公司2025年净利润承诺为833万元[70] - 五大连池公司2023-2025年累计净利润承诺不低于2193万元[70] - 安徽黄淮种业2024-2026年累计净利润承诺不低于1575万元[70] - 南阳农业2024-2026年累计净利润承诺不低于1575万元[70] - 河南农化诉讼案已收回执行款405.99万元[72] - 河南农化原诉讼标的货款金额为743.34万元[71] - 广西格霖股权转让纠纷涉及债务本金3000万元[73] - 濮阳法院二审判决支持河南农化货款843.07万元及违约金[72] - 被告一仅偿还和解协议中的40万元,公司已申请恢复强制执行程序[75] - 广西格霖业绩补偿款尚有1636.57万元未支付,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75][76] - 北京农兴诉讼一审判决公司需支付167.59万元补偿款,原告已上诉[7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中国农垦集团持有250,250,000股(占比23.12%),其中14,356,069股被冻结[87] -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持有130,663,154股(占比12.07%),未披露质押或冻结情况[87] - 中国华农资产持有49,619,134股(占比4.59%),未披露质押或冻结情况[8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7,065户[86]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85] - 中国农垦集团持股2.50亿股,占总股本23.2%,为第一大股东[88] -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持股1.31亿股,占总股本12.1%,为第二大股东[88] - 中国农垦集团质押2200万股股份予中国农业发展集团[89] - 中国农垦集团被司法冻结1435.6万股股份[89]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10.82亿元[115][116]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1,082,198,663.00元[119][120][121]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394,051,059.46元[119][120][121]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15,631,846.68元[119][120][121] 利润分配与专项储备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配,每10股派息0元,转增0股[6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8121.33万元[11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专项储备增加101.33万元[115]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7468.34万元[116]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增加25.61万元[11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6303.76万元[1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9,052,856.48元,期末余额为-128,828,214.98元[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9,182,422.77元,期末余额为-146,461,487.25元[121] - 公司2025年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274,327.74元,使用2,018,266.19元[117] - 公司2025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分配-6,022,381.86元[117] - 公司2025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51,063,519.10元[117] 担保与受限资产 - 公司为子公司山东中农天泰提供3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占净资产比例1.52%[8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3000万元,公司担保总额为3000万元[83] - 受限资产总额1.52亿元,包括冻结货币资金1093.73万元及抵押固定资产6295.11万元[48]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公司董事变动:吴刚因退休离任,张日明被选举为新董事[61] - 公司通过内部资源优化整合,追求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58] - 公司无偿向安徽萧县提供种子并从当地购买农产品[65] - 公司在安徽萧县建立小麦、玉米育种产业扶贫基地,提供多个就业岗位[65]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主要子公司数量为2个[64] 金融资产与投资活动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27亿元,本期购买8.05亿元,出售/赎回8.27亿元[51] 会计政策与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设定:单项坏账准备、在建工程及研发项目重要性门槛为500万元[135] - 重要政府补助认定标准为占当期净利润绝对值10%以上且金额超过500万元[135] - 重要联营合营企业认定标准为占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总额5%[135]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会计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132][134] - 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支付资产、承担负债及发行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39] - 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39]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或有对价调整可影响合并商誉[139]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实现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140] - 非一揽子交易分步合并时,个别财务报表以购买日前股权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40] - 合并财务报表对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需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43]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4] - 处置子公司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若属一揽子交易,则作为单项交易处理[14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对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46] - 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时公司仅确认损益中归属于其他参与方的部分[147]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48]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外币兑换业务按实际采用汇率折算[149]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49] - 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时计入当期损益[150]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5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等[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3]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54]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信用损失为应收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55] - 应收票据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银行承兑汇票以信用风险较小的银行作为组合依据,商业承兑汇票以承兑人信用风险划分[157][164] - 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以逾期天数与违约损失率对照表为基础并前瞻性调整[158] - 其他应收款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8] - 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提[156]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标准为资产负债表日违约概率显著高于初始确认时违约概率[156] - 应收款项组合评估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结合历史信用损失和前瞻性估计调整[157][158]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按预计信用损失与当前减值准备账面金额的差额确认[
农发种业(60031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