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18亿元,同比增长22.2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52.96%[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52.06%[23] - 基本每股收益0.80元/股,同比增长53.85%[24] - 利润总额2.17亿元,同比增长57.0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6%,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2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27%[26]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2.96%[2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3.85%[2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818.00万元,同比增长22.27%[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93.17万元,同比增长52.96%[4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3%至10.18亿元(2024年同期:8.33亿元)[142] - 净利润同比增长53.0%至1.84亿元(2024年同期:1.20亿元)[14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3.8%至0.80元/股(2024年同期:0.52元/股)[14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8%,从5.66亿元增至7.51亿元[145]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达到1.40亿元[145] - 净利润同比增长9.7%,从1.11亿元增至1.22亿元[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82] - 销售费用6104.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4%[82] - 研发费用5931.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1%[82] - 研发投入5,931.71万元,占自产业务收入8.93%,同比增长17.01%[5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9%至5.53亿元(2024年同期:5.12亿元)[14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0%至5931.71万元(2024年同期:5069.26万元)[14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59.2%至-3233.50万元(2024年同期:-2030.28万元)[143]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318.6%至-3350.43万元(2024年同期:-799.64万元)[14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7.3%,从2456万元降至2032万元[145]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85.3%,从1624万元增至3010万元[1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自产业务收入66,435.94万元,同比增长53.64%[47][48] - 代理业务收入35,008.35万元,同比下降12.24%[48] - 瓷介电容器收入53,628.19万元,同比增长45.93%,占自产业务收入80.72%[48] - 滤波器收入2,726.82万元,同比增长147.28%[48][49] - 自产业务营业收入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3.64%[82] - 代理业务营业收入3.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4%[82] - 自产业务前五名客户收入49,921.43万元,同比增长56.61%,占自产业务收入75.14%[50] - 代理业务前五名客户收入17,619.75万元,同比下降24.09%,占代理业务收入50.33%[51] - 公司新增功率器件及射频类芯片等产品线[58] - 公司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市场需求强劲复苏[26] - 公司滤波器产品可替代进口产品[7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为194.8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04%[85]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鸿远苏州营业收入30,040.54万元,营业利润17,913.92万元,净利润15,549.21万元[95] - 子公司元陆鸿远营业收入9,392.11万元,营业亏损468.25万元,净亏损474.23万元[95] - 子公司成都蓉微营业收入1,456.15万元,营业亏损1,648.99万元,净亏损1,643.01万元[95] - 子公司创思北京营业收入19,047.33万元,营业利润187.69万元,净利润122.03万元[95] - 子公司鸿立芯营业收入7,227.76万元,营业利润825.26万元,净利润844.91万元[95] - 子公司鸿安信营业收入1,209.93万元,营业亏损1,432.09万元,净亏损1,418.91万元[95] - 公司向子公司鸿远合肥增资3000万元,向成都蓉微增资2500万元[88] - 鸿立芯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员工持股平台,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至3,400万元,核心员工持股40%[9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亿元,同比增长28.33%[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8.33%[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3%[8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亿元人民币[8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4.58万元人民币[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升28.3%,达到1.30亿元[1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净流出1.34亿元[1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收窄98.8%,从-4.25亿元改善至-495万元[1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03亿元,较期初下降0.8%[14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实现扭亏,从-5464万元改善至1.25亿元[14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2亿元改善43.0%[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15.85亿元,其中投资支付现金为15.55亿元(占比98.1%)[15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1.5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03亿元改善92.6%[1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67亿元,较期初下降5.5%[1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54.2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3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0%[2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5.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34.02%,占总资产比例28.57%[86][84]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49.07%[86][84]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2646.13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67.13%[86][84]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1254.35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88.62%[86][84]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1.13%[86][84]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4716.0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24.05%[86][8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1463.58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62.89%[86][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18亿元人民币,其中理财产品6.56亿元[90][91] - 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5.78百万元至1,005.54百万元[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95.14百万元至736.71百万元[135] -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393.73百万元至1,551.09百万元[135] - 应收票据减少163.83百万元至170.07百万元[135] - 存货减少38.45百万元至758.15百万元[135] - 在建工程增加28.82百万元至152.71百万元[135] - 公司总资产从510.30亿元增长至542.93亿元,增幅6.4%[136][137] - 流动资产由370.65亿元增至392.32亿元,增长5.8%[138][139] - 应收账款从10.74亿元大幅增至14.23亿元,增幅32.5%[138] - 短期借款从2.31亿元增至2.37亿元,增长2.5%[136] - 应付票据从2.24亿元增至2.84亿元,增长26.3%[136] - 应付账款从1.90亿元增至2.68亿元,增长41.1%[136] - 未分配利润由26.95亿元增至28.40亿元,增长5.4%[137] - 货币资金从8.11亿元降至7.67亿元,减少5.4%[138] - 长期股权投资从6.03亿元增至6.60亿元,增长9.4%[139] - 在建工程从1.16亿元增至1.41亿元,增长21.2%[139]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3.4%至6.42亿元(期初:5.21亿元)[140]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9%至44.11亿元(期初:43.28亿元)[140]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3.0%至28.71亿元(期初:27.88亿元)[140]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8] - 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66亿元[62] - 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总计派发3920.37万元[62] - 2024年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95%[62] - 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支付资金总额1606.55万元[62]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含税)[111]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10元(含税)[111]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达43.83亿元,较期初增长3.5%[152][1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3.79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28.40亿元(占比64.8%)[15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84亿元,主要来源于未分配利润增长[152][154] - 利润分配金额为3920.37万元,全部用于对股东的分配[152][154]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2.31亿元,资本公积为12.12亿元[152][154] - 其他综合收益由-22.53万元改善至-13.42万元[152][154]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为231,845,600元[156] - 公司资本公积为1,303,809,998.59元[15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661,758,279.31元[15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201,280,682.93元[156]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0,499,237.92元[155]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80,713,462.2元[155]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410,790,545.46元[15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871,128,572.58元[159]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1,985,978.08元[159] - 母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39,203,681.64元[159]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269,789,579.79元,较期初增长0.34%[160]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1,379,588.51元[160]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80,713,462.20元[160] - 公司注册资本因回购注销减少至231,845,600元,较期初下降0.12%[160][164] - 公司资本公积减少16,364,208元至1,303,759,984.04元[160] - 未分配利润增加30,384,052.10元至2,730,070,354.67元[160] - 其他综合收益由负转正增加282,074.21元至-39,069.17元[160] - 公司2024年回购注销股权激励股票合计271,200股[164] - 公司2024年另注销库存股764,708股使注册资本降至231,080,892元[165] - 报告期末公司总股本为231,080,892股[1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5,000,821.10元[28]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484,101.87元[28]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5,649,041.61元[28]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累计拥有授权知识产权355项,其中专利295项[55] - 公司具备车规等级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能力[66] - 公司掌握射频微波电容器全频带功率应用评价技术[69] - 公司电磁兼容实验室检测能力覆盖海陆空平台测试要求[71] - 公司持续推进瓷料研发,掌握微波介质陶瓷应用评价技术[70] 管理层和治理 - 公司取消监事会,相关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1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换届,聘任刘辰为总经理[108] - 公司聘任王新、吕鹏、刘利荣为副总经理[108] - 公司聘任李永强为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108] - 邢杰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09] - 副总经理刘利荣通过集中竞价减持300,000股[130] - 控股股东郑红持股66,545,460股,占比28.80%[127] - 第二大股东刘辰持股14,120,000股,占比6.11%[12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454,643股,持股达3,023,644股[12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194户[125] 风险因素 - 公司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面临降价压力,存在利润下滑风险[97]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存在坏账损失超过计提准备的风险[101] - 公司存货水平较高,存在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风险[10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32] 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 - 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推动产品单位成本下降[26] - 公司拥有千余家客户合作关系[79] 担保与承诺事项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10,645.38万元[12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14,406.38万元[122] - 公司担保总额14,406.38万元占净资产比例3.29%[122]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6,410.30万元[122] 合规与诉讼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9]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情况[119]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120]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捐赠善款人民币2万元用于高龄老人慰问项目[113]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数量为1个[112] - 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内无环保行政处罚情况[112] 会计政策与重要性标准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重要性标准为单个客户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174] -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重要性标准为单个客户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174] - 应收款项实际核销重要性标准为单个客户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174] - 合同资产核销重要性标准为单个客户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174] - 预付款项重要性标准为账龄超过1年且单个供应商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174] - 投资活动重要性标准为股权/债权类投资单个项目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174] - 境外经营实体重要性标准为营业收入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或总资产超过总资产的1%[174] - 外购在研项目重要性标准为单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研发费用的5%[174] - 合营/联营企业重要性标准为单个企业账面投资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75] - 非调整事项重要性标准为对损益影响超过报告期经审计净利润10%或对资产负债表影响超过总资产/总负债5%[175]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无重大不确定性[168] 外币折算与金融工具 - 外币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类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84] - 外币现金流量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84]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18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和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89]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92]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94]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
鸿远电子(60326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