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6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1%[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19]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9.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亿元,归母净利润9.4亿元[34] - 公司营业收入169.99亿元,同比增长11.00%[52] - 营业总收入从153.14亿元增至169.99亿元,同比增长11.0%[117] - 净利润从10.71亿元降至9.42亿元,同比下降12.0%[1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0亿元[118] - 营业收入为109.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1%[120] - 营业利润为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2%[120] - 净利润为1.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5%[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股,同比下降15.7%[119] - 公司扣非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约40%[43] 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159.59亿元,同比增长18.96%[52] - 研发费用1.83亿元,同比下降77.33%[52] - 研发费用从8.09亿元大幅降至1.83亿元,同比下降77.3%[117] - 财务费用为-6829万元,主要受益于1215万元利息收入[117] - 研发费用为1,5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12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0.56%[19]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9亿元,同比增长80.56%[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6%[123][1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7%,从7.98亿元降至6.89亿元[1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4.3%,从109.31亿元降至93.71亿元[1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14.9%,从101.89亿元降至86.73亿元[1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为22.64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6.9%[1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为11.6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流出2.62亿元[1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1%[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74.8%,从-19.21亿元收窄至-4.83亿元[1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9.8%,从3.82亿元增至4.95亿元[126] - 支付股利利润及利息现金增长34.9%,从1.55亿元增至2.09亿元[1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增长4.7%,从31.49亿元增至32.97亿元[12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280.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0.38%[19] - 货币资金27.60亿元,同比增长77.27%[52] - 在建工程3.21亿元,同比增长82.35%[53] - 公司境外资产11.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13%[54] - 受限货币资金14.47亿元,占货币资金总额[56] - 受限资产总额15.97亿元,包括货币资金14.47亿元和应收票据1.5亿元[56] - 货币资金增加至27.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7.2%[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7.3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2%[109] - 应收账款增至18.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7%[109] - 存货增至51.4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7%[109] - 流动资产合计174.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7.1%[109]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35.4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510.1%[110] - 应付票据增至31.3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55.5%[110] - 资产总计280.7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0.4%[109] - 未分配利润增至100.2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9%[11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至13.0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0.1%[113] - 公司总资产从147.53亿元增长至158.64亿元,同比增长7.5%[114][115] - 长期股权投资从43.26亿元增至46.14亿元,同比增长6.7%[114] - 短期借款从3.77亿元大幅增至7.36亿元,同比增长95.2%[114] - 应付票据从15.49亿元增至37.49亿元,同比增长142.0%[11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5.4%,从173.02亿元增至182.79亿元[128] - 未分配利润增长7.9%,从92.97亿元增至100.27亿元[128] - 综合收益总额达到9.6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9.63亿元[128] - 公司实收资本从1,192,492,027.00元增加至1,243,704,027.00元,增长51,212,000.00元[132][133] - 资本公积从6,375,254,746.85元增至6,646,038,186.85元,增加270,783,440.00元[132][133] - 未分配利润由7,718,834,173.78元上升至8,627,001,074.10元,增长908,166,900.32元[132][133] - 其他综合收益从-13,695,883.12元恶化至-32,208,951.63元,减少18,513,068.51元[132][1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15,644,599,357.55元增至16,856,248,629.36元,增长1,211,649,271.81元[132][13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5,943,495,185.07元增至17,153,182,285.45元,增长1,209,687,100.38元[132][133]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51,335,355.32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051,335,355.32元[132] - 利润分配总额为-164,694,723.51元,其中对股东的分配为-161,681,523.51元[13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21,995,440.00元,全部为普通股投入[132] - 少数股东权益从298,895,827.52元减少至296,933,656.09元,下降1,962,171.43元[132][133] - 公司实收资本为1,243,704,027.00元[135][136][138]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0,190,743,164.69元,期末余额为10,335,891,607.91元,增长1.4%[135]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80,350,114.45元[135]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210,132,043.23元[135]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21,995,440.00元[136]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0,224,875.88元[136]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161,681,523.51元[136]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243,704,027股,注册资本1,243,704,027元[138] 业务运营和产能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铝板带箔销量78万吨,同比增长10%[35] - 公司拥有年处理废铝产能100余万吨,再生铝保级应用产能超120万吨[25][32] - 公司现有铝板带箔产能160余万吨,产品涵盖47种合金牌号200多种规格[25] - 公司拥有12万吨铝灰渣综合利用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5] - 公司产品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00余家客户[25][35] - 公司上市以来销量年复合增长率约13%[35] - 公司旗下4家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公司获评无废工厂[37] - 公司自主研发8021/8079合金铝箔,满足全球主流认证要求[30] - 公司推出3/4、4/3/7系列铝合金钎焊复合材料,覆盖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30] - 公司再生铝保级应用产能达100余万吨[39] - 公司累计获授专利744件,其中发明专利51件,实用新型专利692件[42] - 智能排产系统使订单响应速度提升20%,客户满意度超95%[63] - 再生铝减碳技术获国际认证,公司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63] - 原材料铝锭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采用套期保值应对价格波动[61] - 公司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主要产品为铝板带、铝箔、铝合金轨道车体[138] 子公司表现 - 明泰科技净利润3.77亿元,营收63.68亿元,为子公司最高盈利贡献[59] - 巩电热力净利润1.04亿元,营收4.26亿元,净利率达24.4%[59] - 明泰交通新材料净亏损5303.94万元,营收3.38亿元[59] 关联交易和客户 - 向郑州中车四方销售产品预计年金额2亿元人民币,半年实际发生532.81万元人民币[80] - 向MKMETALVINACO销售铝板带预计年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半年实际发生928.27万元人民币[80] - 向河南省爱纽牧销售铝材预计年金额4亿元人民币,半年实际发生6218.73万元人民币[80] - 向MINGTAIKOREACO销售铝板带预计年金额8000万元人民币,半年实际发生2157.4万元人民币[80] 募集资金使用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2.68亿元人民币[84]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3.28亿元人民币[84]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2.66亿元人民币[84] - 募集资金整体使用进度为25.83%[84]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2.40亿元人民币[84] - 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已取消,投入募集资金6,115.67万元,进度100%[86] - 汽车、绿色能源用铝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23,982.78万元,累计投入26,649.96万元,进度21.49%[86]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4亿元,暂未归还金额4亿元[88] - 公司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6亿元,报告期末余额4亿元[89][90] - 现金管理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范围0.79%-2.63%,最高预计收益金额419.71万元[9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5,514,600股,比例从4.12%降至2.07%[9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25,514,600股,比例从95.88%升至97.93%[95]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1,243,704,027股[95]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期解除限售涉及激励对象889人,解锁股票数量为2551.46万股,上市流通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9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834户,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98] - 第一大股东马廷义持股148,283,520股,占总股本比例11.92%[101]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持股50,000,061股,占总股本比例4.02%,报告期内减持2,677,400股[101]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持股45,000,086股,占总股本比例3.62%,报告期内减持2,451,700股[10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3,810,596股,占总股本比例1.91%,报告期内增持8,971,214股[101]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6,123,638股,占总股本比例1.30%,报告期内增持2,299,079股[101] - 股权激励限售股合计期初数为51,212,000股,报告期解除限售25,514,600股,期末限售数为25,697,400股[97] - 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883人)持有股权激励限售股期初数为48,752,000股,报告期解除限售24,284,600股[97] - 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均为股权激励限售股,合计持股2,170,000股,均于2025年5月20日解禁[103]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公司披露定期报告2份和临时公告95份[66] - 公司接听并回复投资者热线咨询141次[67] - 公司回复上证E互动平台投资者提问80次[67] - 公司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67]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于2025年6月17日任期届满[70] - 马廷义不再担任董事长李曙衢不再担任独立董事[70] - 选举刘杰为董事长柴明科为总经理[70] - 公司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70]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71] - 2024年1月19日公司通过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2]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904名激励对象5140.50万股,授予价格为5.50元/股[73] - 最终实际授予激励对象895人,股票数量5121.20万股,较原计划减少19.30万股[73] - 2025年回购注销7名离职激励对象及1名未达标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18.04万股[73] - 回购价格为5.50元/股加算同期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利息补偿[73] - 符合解锁条件的888名激励对象合计解锁2551.46万股限制性股票[73] - 解锁股票于2025年5月20日上市流通[73] - 回购的18.04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注销[73] - 公司及5家主要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5] - 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9]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2.1亿元,历史累计分红13.64亿元[64] 未来展望和项目进展 - 鸿晟新材汽车铝产业园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62] 其他收益和损失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343.67万元人民币[2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4807.60万元人民币[21] - 其他收益从3.14亿元增至3.83亿元,同比增长21.9%[117] 财务比率 - 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同比下降15.7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1%,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20]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4] - 账龄超过一年且金额重要的预付款项重要性标准为金额大于等于1000万元[145] - 账龄超过一年的重要应付账款重要性标准为期末余额1%以上且金额大于等于1000万元[145] - 账龄超过一年的重要其他应付款重要性标准为金额大于等于1000万元[145] - 收到的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标准为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金额1%以上且大于等于20000万元的非理财性投资[145] - 支付的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标准为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金额1%以上且大于等于20000万元的非理财性投资[145]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判断标准为净利润影响超过公司合并净利润10%[145] - 重要在建工程判断标准为预算数占总资产1%或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4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4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9]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6]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时,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新增持股比例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58]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极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59]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162]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处理[16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64]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明泰铝业(60167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