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电科工(60122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华电科工华电科工(SH:601226)2025-08-22 18: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8.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9.3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07%[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65.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0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66元/股,同比增长47.00%[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465元/股,同比增长46.6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6%,同比增加0.39个百分点[21]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54,093,424.91元,同比增长47.07%[26] - 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71.23亿元,同比减少2.69%[115]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8.52亿元,同比增加31.83%[115] - 公司新签销售合同71.23亿元,营业收入38.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4亿元[131] - 公司新签销售合同71.23亿元,同比减少2.69%[138] -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2亿元,同比增加31.83%[138]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0.66亿元,同比增加15.42%[138]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加47.07%[13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59%至38.58亿元人民币[166] - 专业技术服务业收入3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3%,占营业收入比例99.85%[169] - 专业技术服务业利润4.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2%,占营业利润比例99.08%[1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44%至33.94亿元人民币[166]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132.59%主要因手续费增加及利息收入减少[16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43%至1.37亿元人民币[166] - 氢能工程毛利率暴跌至-149.46%因成本增长449.49%[167] - 非主营业务利润亏损1,133.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04%[193] - 资产减值损失2,142.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7.48%[1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75%[20] - 总资产为110.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2.7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6.75%至-11.37亿元人民币[166]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12.4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1.34%,较期初下降51.24%[192] - 应收款项增至26.8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4.38%,同比增长24.56%[192] - 存货增至8.8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8.09%,同比增长36.44%[192] - 合同资产增至30.7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7.95%,同比增长13.23%[194] - 使用权资产增至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6%[194] - 合同负债增至11.3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0.27%,同比增长80.87%[194] - 租赁负债激增至8,238.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33.89%[194] - 受限资产总额5,902.77万元人民币,含冻结资金2,362.15万元人民币[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加31.49%[115]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加31.49%[138] - 物料输送业务推动EPC+OM新模式在海外首次应用[133] - 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输送煤炭最大出力达3,800吨/小时,输送矿石最大出力达5,000吨/小时,单条运输距离达15公里[57] - 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系统支持大倾角复杂地形运输,部分型号应用下运势能反馈发电技术[57] - 数字化料场管理机器人实现煤场全覆盖自动盘煤及温度监控,已应用于越南沿海二期项目[58] - 长距离管带机无人巡检机器人集成视觉检测、音频检测及热成像技术,实现实时检测与预测性维护[58] - 华电智能物料数字运营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设备故障诊断及全生命周期维护,降低维修成本[58] - 公司物料输送工程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包括几内亚、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60] - 节能低碳散料带式输送系统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显著降低运输过程碳排放[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热能工程业务 - 热能工程业务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加9.95%[115] - 热能工程业务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加9.95%[138] - 热能工程业务签订首个百万机组直接空冷系统项目[133] - 公司电站空冷系统业务参与多个超超临界机组项目,单机容量达1000MW级[34] - 公司为多个电厂提供机组改造服务,包括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项目[35] - 公司承接华电土右电厂2×660MW空冷机组工程项目[73] - 公司承接新疆华电哈密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钢结构间冷塔EPC总承包项目[73] 各条业务线表现:高端钢结构业务 - 高端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增加21.90%[115] - 高端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增加21.90%[138] - 公司建成国内最大单跨197米封闭料场并完成70余个同类总包项目[38] - 公司钢结构冷却塔业务建成国内首座华电土右电厂项目[38] - 公司电站钢结构签订中煤鄂州电厂及印尼华友等锅炉项目[40] - 公司高端钢结构工程业务包括电站钢结构、石化主装置钢结构、风电塔架、新型空间结构、空间钢结构、光伏支架等自有产品[77] - 公司以EPC模式开展高端钢结构工程料场封闭业务,并直接销售传统钢结构产品[89] - 公司主导3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颁布,涵盖钢结构冷却塔、封闭煤场等技术规范[160] 各条业务线表现:海洋工程业务 - 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加141.11%[115] - 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加141.11%[138] - 海洋工程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1.11%至6.89亿元人民币[167] - 海洋工程收入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11%,占营业收入比例17.87%[169] - 海洋工程利润2995.2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05%,占营业利润比例6.45%[172]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包括基础钢管桩、过渡段、导管架、海上升压站结构、风机塔筒的制造运输及安装[80] - 业务范围还包括海缆敷设、海上换流站的制造运输及安装和海上风电场运营期维护[80] - 公司参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建设项目40余个,承建风场装机容量超350万千瓦[44] - 公司以施工总包模式承建海上风电项目超300万千瓦,以EPC总承包模式承揽20万千瓦[44] - 公司完成海上风电基础施工600余套,风机安装640余台,累计敷设海底电缆超1000公里[44] - 公司拥有IHC3600-大型液压打桩锤和"华电1001"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等关键设备船机[79] - 新型海上换流站方案相比传统方案建造工期更短、重量更轻,可大幅提高深远海项目经济性[158] - 新型TLP漂浮式风机基础获DNV认证,与传统半潜式相比浮体重量轻、用海面积节约[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氢能业务 - 氢能业务营业收入0.13亿元,同比减少56.16%[115] - 氢能业务营业收入0.13亿元,同比减少56.16%[138] - 氢能工程毛利率暴跌至-149.46%因成本增长449.49%[167] - 氢能工程利润-1951.9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80%,占营业利润比例-4.21%[172] - 公司推出覆盖50-33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产品和10-500Nm³/h PEM电解水制氢产品[50] - 公司控股子公司通用氢能拥有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美国专利1项[50] - 公司投运国内功率最大的2.5MW PEM电解槽中试验证平台[50] - 公司碱性电解槽产品运行电流密度、槽体重量、满负荷工况下直流电耗等整体性能指标实现跨越式提升[93] - 公司PEM电解槽产品膜电极总贵金属载量较传统电解槽降低30%[93] - 公司气体扩散层卷材宽幅可达1.2米,质子交换膜卷材宽幅可达1.22米[93] - 公司控股子公司通用氢能实现高性能卷对卷气体扩散层批量化生产,填补国内产业链空白[93] - 公司控股子公司通用氢能实现超薄增强型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批量化生产[93] - 公司拥有2.5MW PEM电解槽实证平台,是行业功率最大的PEM实证平台[94] - 公司成功实施泸定水电解制氢项目,包头达茂旗、青海德令哈、辽宁铁岭三大制氢项目实现同年开工同年产氢目标[95] - 开发万吨级低温低压高效绿氢耦合绿氨成套装备及工艺包[150] - 建设达茂旗万吨级绿氨制备及千吨级绿色甲醇制备中试装置[150] - 搭建100KW氨煤混烧试验台[150] - 氢能关键装备入选全国电力行业大国重器名录[134] 各条业务线表现:其他业务 - 公司风电塔筒业务签订多个大型项目包括华电喀什264万千瓦和中广核兴宾100MW等[39] - 公司光伏业务签订达拉特旗100万千瓦EPC及木垒250MW固定支架等采购合同[41] - 公司承接华电喀什2×66万千瓦煤电与新能源联营一体化项目提供264万千瓦风电塔筒[74] - 公司承接四川华电凉山盐源383.75MW风电项目风电塔架供货[74] - 公司承接中核汇能南宁兴宁坛勒150MW风电项目风电塔架供货[74] - 公司承接贵州华电松桃县甘龙50MW风电项目风电塔架供货[74] - 公司承接中广核新能源广西兴宾七洞陆上风电项目风电塔架供货[74] - 公司签订华电黄石、华电淄博、华电滕州等钢板灰库项目合同[74] - 公司承接国家首批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74] - 公司承接秘鲁5矿、秘鲁圣尼古拉斯码头等涉外标准施工图设计项目[75] - 公司工业噪声治理业务已取得环境工程专项设计(物理污染防治工程)甲级资质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87] - 公司还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乙级工程设计资质等工业噪声治理工程资质[87] - 高效智能化工业噪声监测系统研发预计2025年12月完成,可实现精准监控与智能预警[160]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同比激增649.72%主要来自新签合同开工[167] - 东北地区收入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9.72%,占营业收入比例7.48%[172] - 海外收入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4%,占营业收入比例3.46%[172] - 华东地区收入9.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57%,占营业收入比例23.93%[172] - 境外项目合同金额合计6.30亿元人民币,主要分布在秘鲁、印尼等地区[1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核心管理团队无重大变化,保障战略连续性[154] - 关键技术人员无重大流失,维持研发稳定性[154] - 公司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金额32.72亿元[115] - 公司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32.72亿元[138] - 公司在手销售合同总金额为199.84亿元,其中未开工项目15.02亿元,在建未完工部分184.82亿元[179] - 报告期初执行中合同金额155.15亿元,期内形成收入31.20亿元[179] - 报告期内新签销售合同金额71.23亿元,期内形成收入7.38亿元[179] - 完工项目合同金额26.55亿元,收入确认率超95%,回款率超95%[180] - 缓建项目合同金额7.37亿元,累计确认收入1.04亿元,毛利254.50万元[180] - 华电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EPC项目合同金额19.58亿元,累计确认收入8.41亿元[178] - 国能龙源射阳海上风电项目合同金额14.06亿元,累计确认收入6.24亿元[178] - 浙江华电温岭滩涂光伏PC项目合同金额9.67亿元,累计确认收入4.98亿元[178] - 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项目合同金额9.38亿元,累计确认收入6.59亿元[178] - 河北华电昌黎海上光伏项目合同金额9.40亿元,累计确认收入1.46亿元[179] - 内蒙古华电包头新能源制氢项目完工进度94.19%,累计成本投入2.72亿元[183] - 国能龙源射阳海上风电项目金额14.06亿元,回款金额4.98亿元[183] - 华电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EPC项目金额最高达19.58亿元人民币,完工进度4.07%[183]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9.2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49.96%[18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7.0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20.78%[186]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客户,贡献收入7.90亿元人民币,占比20.47%[189]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客户,贡献收入3.85亿元人民币,占比9.98%[189]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第三大客户,贡献收入2.86亿元人民币,占比7.43%[189] - 北京神锋贸易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2.60亿元人民币,占比7.67%[188]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为第五大客户(收入2.17亿元)和第二大供应商(采购1.15亿元)[188][189] - 子公司持有土地使用权102.77万平方米及海域使用权5.01公顷[161]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智慧港口相关授权专利19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55项,国际发明专利12项[30] - 新增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0项[134] - 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专利1,559项,其中发明专利303项(占比19.4%),国际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242项,外观专利1项[15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98项,同比增长(需基期数据计算),其中新增发明专利48项(占新增总量49.0%)[155] - 新增国际专利1项,国际专利总数达13项[155]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计算值:98-48-1=49项),占新增总量50.0%[155] - 1月授权发明专利7项,包括基于数字孪生的料场管理系统和基于区块链的煤炭储运管理系统[155] - 3月授权发明专利超20项,涵盖卸船机、钢结构、海上风电等技术领域[155] - 4月授权发明专利4项,包括气体扩散层耐久性增强方法等新能源技术[155] - 专利授权集中在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超70%(计算值:1-3月授权数/总量)[155] -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涵盖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集装箱岸桥、空冷系统、风电机组、卸船机、高温合金管道、海上光伏施工等多个领域,有效期至2025年4月至6月[31][32][33][34][36][41][43][47][48] - 公司专利布局包括巴西等国际市场的岸桥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有效期至2025年5月20日[49] - 公司实用新型专利覆盖管道焊接、光伏支架、抽水蓄能电站、卸船机部件等领域,有效期集中在2025年1月至2月[50][51][52][53][54][55][56][62][63][64] - 公司新型直流海缆专利于2025年2月7日生效[54] - 公司低振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专利于2025年2月7日生效[55] - 公司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进水排气装置专利于2025年2月7日生效[56] - 公司垃圾填埋场柔性光伏支架及安装基础专利于2025年2月14日生效[59] - 公司山地柔性光伏支架专利于2025年2月18日生效[63] - 公司柔性光伏支架抗风稳定装置及光伏系统专利于2025年2月18日生效[64] - 公司水下桩桩顶标高测量装置专利于2025年2月18日生效[65] - 公司新增97项专利,主要涉及清洁能源、海洋工程、高端制造等领域,技术应用于电解水制氢、海上风电施工等场景[157] - 新增10项软件著作权使总数达54项[162] - 公司参与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