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25.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5%[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5%[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28%[16] - 基本每股收益0.0847元/股,同比增长66.40%[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同比增长0.52个百分点[16] - 公司营业收入525.17亿元,同比降低7.35%[29] - 利润总额8.76亿元,同比增长70.26%[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66.45%[29] - 每股收益0.0847元,同比增加0.0338元/股[2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5%至525.17亿元[40][41] - 净利润同比增长71.0%至7.29亿元(2024年半年度:4.26亿元)[1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6.4%至0.0847元(2024年半年度:0.0509元)[12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1%至178.59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96.42亿元[125]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52.0%至2.43亿元,去年同期为0.97亿元[125]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68,239.31万元,同比增长150.28%[110]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7.3%至525.17亿元(2024年半年度:566.84亿元)[1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59%至498.03亿元[4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2.13%至4.08亿元,主要因带息负债规模与融资成本双降[40]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5.11%至24.93亿元[40]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6%至498.03亿元(2024年半年度:544.80亿元)[12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2.1%至4.08亿元(2024年半年度:6.01亿元)[123]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30.3%至4.34亿元(2024年半年度:6.22亿元)[12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3%至2.80亿元(2024年半年度:2.95亿元)[12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5.2%至0.96亿元,去年同期为1.48亿元[125]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21.4%至1.63亿元,去年同期为2.08亿元[125]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65%[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91.65%至21.96亿元[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1.6%至21.96亿元,去年同期为11.46亿元[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63.3百万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1.41亿元[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9.0%,从2024年上半年的98.62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9.77亿元[13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0.9%,从2024年上半年的89.73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0.97亿元[13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4.6%,从2024年上半年的7.18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85亿元[131]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0.6%,从2024年上半年的1.30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08亿元[13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4.4%,从2024年上半年的62.30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3.30亿元[13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57.05亿元,略低于2024年同期的62.90亿元[13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67.1%,从2024年上半年的2.10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50亿元[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4.2%,从2024年上半年的15.71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37亿元[1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显著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2.35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4.07亿元[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35.84亿元,同比下降10.0%[127] - 购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支付现金1.46亿元,同比减少52.6%[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58亿元,较期初减少17.39亿元[1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37.70亿元,主要因偿还债务163.18亿元[128] 战略及重点产品表现 - 战略及重点产品占比73%[32] - 三大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产量同比增长约12%[32] - 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0%,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7%[32] - 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3%[32] - 汽车板产量同比增长约6%,新能源汽车客户供货量同比增长约41%[33] 分业务线收入表现 - 金属软磁材料收入同比增长16.90%至79.31亿元[41] - 冷轧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0.18%至217.52亿元[41] 分地区收入表现 - 国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6.87%至50.69亿元[4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1294.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8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1.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2%[16] - 总资产1294.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01.22亿元[29] - 货币资金减少17.54亿元至70.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3个百分点至5.43%[43] - 存货减少13.27亿元至100.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86个百分点至7.76%[43] - 在建工程减少14.15亿元至18.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5个百分点至1.43%[43] - 短期借款减少7.04亿元至215.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23个百分点至16.65%[43] - 长期借款减少10.75亿元至107.8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66个百分点至8.34%[43]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26.88亿元至62.84亿元,主要因银行承兑票据收付变动[45] - 公司货币资金为70.22亿元,较期初87.77亿元减少20.00%[117] - 公司应收账款为23.28亿元,较期初16.28亿元增长43.00%[117] - 公司存货为100.43亿元,较期初113.71亿元减少11.70%[117] - 公司短期借款为215.48亿元,较期初222.51亿元减少3.16%[11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7.43%,较上年末58.59%下降1.16个百分点[110] - 公司流动比率为0.55,较上年末0.53提升3.77%[110] - 公司速动比率为0.38,较上年末0.34提升11.76%[11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5.2%至12.61亿元(对比期初:9.32亿元)[120]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2.7%至94.09亿元(对比期初:96.65亿元)[120] -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17.1%至32.73亿元(对比期初:39.49亿元)[120] - 受限货币资金减少1812万元至6178万元,主要因保证金及定期存款变动[47][4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净影响-2529.64万元人民币,主要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3924.62万元影响[20] - 政府补助贡献3392.73万元人民币非经常性收益[2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实现净利润5.11亿元[55] - 子公司首钢智新电磁实现净利润2.39亿元[55]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减少33.03%至11.65亿元[49] - 投资收益扭亏为盈,实现2.46亿元收益,去年同期亏损0.23亿元[125] 关联交易 - 公司与首钢集团及其子公司关联采购原燃辅材等金额为2,152,310万元[76] - 公司与首钢集团及其子公司关联销售钢材金额为69,715万元[76] - 公司与其他关联方关联采购原燃料及能源金额为927,372万元[76] - 公司与其他关联方关联销售能源金额为210,003万元[76] - 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总额为3,359,400万元[77] - 股东大会批准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额度为8,198,698万元[77] - 报告期实际发生额占获批额度比例为40.98%[77] - 与首钢集团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69.35亿元人民币,利率范围1.35%-2.1%[81] - 与首钢集团财务公司贷款业务期末余额为134.52亿元人民币,利率范围1.5%-2.75%[8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2.67亿股,占总股本16.29%[9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65.07亿股,占总股本83.71%[95]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为12.48亿股,占总股本16.05%[9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3,757股[98]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6.87%,持股数量为4,420,769,800股[98]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21%,持股数量为793,408,440股[98] - 北京京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53%,持股数量为740,940,679股[98] - 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持股比例为6.35%,持股数量为493,958,306股[9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19,946,216股,总持股数量为53,613,270股[98] - 境内自然人刘伟报告期内减持20,000,000股,总持股数量为27,000,000股[98] 融资与担保 - 报告期内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21.74亿元人民币[88] - 报告期末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21.74亿元人民币[8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9.98亿元人民币[8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9.98亿元人民币[88]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0.63%[89] - 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24首钢SCP003,债券余额0万元,利率2.04%[10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优先股、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及可转换公司债券[102][104][105][10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2.40,同比增长51.59%[113] -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亏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10%[10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额为人民币69,654,460.00元[135]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额为人民币54,626,233.70元[135] - 期末专项储备余额为人民币75,602,273.91元[135]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85,256,921.00元[135] - 期末资本公积为人民币30,683,246.00元[135] - 期末盈余公积为人民币61,745,102.00元[135]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694,361,061.00元[135] -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金额为0元[135] -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0元[135]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0元[135]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68,312.04亿元,同比增长1.43%[136]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人民币7,449.51亿元[136]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人民币8,863.29亿元[136] - 利润分配中提取金额为人民币64,398.12亿元,占比8.06%[136]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中减少部分为人民币68,312.04亿元[136] - 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金额为0[136]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为0[136] - 提取盈余公积金额为0[136] - 本期初余额中货币资金为人民币94,611.60亿元[136] - 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减少人民币22,044.87亿元,同比减少0.86%[136] - 一般风险准备余额为0元[137] - 对所有者的分配金额为64,398,128.06元[137]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8,548,330.40元[137]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11,620,339.92元[137]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0元[137] - 母公司上年期末股本余额为7,773,000,000元[138] - 母公司上年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22,026,000,000元[138] - 母公司上年期末盈余公积余额为65,698,000,000元[138] - 母公司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88,519,000,000元[138] - 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61,000,000元[138]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81,020.00元[139]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减少2,536,850.56元[139]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174,800.31元[139] - 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171,027.55元[13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4,600.00元[140]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30,607.125元[140] - 公司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745,243.2973元[14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减少68,250,769.30元[141]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8,968,130.24元[14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8,968,130.24元[14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309,474.56元[142]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77,398.10万元[143] 运营和技术成就 - 首次实现55%以上大废钢比9炉连浇试验,创行业纪录[36] - 铁水温降同比降低1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38]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已完成回购注销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剩余全部限制性股票19,013,650股[63]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4家[64] - 公司近几年购买扶贫农副产品累计金额达1256万元[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采购对口帮扶地区扶贫农产品金额为130.7万元[66] - 首钢集团承诺通过交易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至2025年10月19日[68] - 首钢集团承诺将首钢股份作为境内钢铁及铁矿资源整合唯一平台并最终实现整体上市[68] - 首钢集团承诺在符合条件后36个月内完成相关优质资产注入首钢股份[68] - 首钢集团承诺在首钢矿业公司符合条件后36个月内完成注入首钢股份事宜[68] - 2024年12月首钢股份为首钢集团所属钢铁板块共计11家企业提供管理服务[6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70]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1]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01]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大于等于1,000万人民币[152]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在建工程项目标准为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的1%[152] - 重要性标准中重要的投资活动项目标准为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的1%[15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4] - 公司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为2025年8月21日[14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51] - 营业周期为12个月[150]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 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按公司政策调整[15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经营成果自合并期初纳入合并报表[15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经营成果自控制权取得日起纳入合并报表[156] - 分步取得非同一控制下股权时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57] -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但不丧失控制权时 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5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 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60]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 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计量[16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65] - 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以
首钢股份(00095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