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康国际(60300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奥康国际奥康国际(SH:603001)2025-08-22 18:45

营业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10.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9%[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39%至10.81亿元人民币[36][40] - 2025年1-6月总营业收入1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0%[72][73] - 营业收入从13.75亿元降至10.81亿元,下降21.4%[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04.48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6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95元/股,同比下降[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5%,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204.48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64.3%[10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95元/股,去年同期为-0.0494元/股[110]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57亿元,同比下降40.3%[111] - 母公司净利润为290.09万元,同比下降82.4%[112] 营业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19%至6.94亿元人民币[36][40] - 营业成本从7.90亿元降至6.94亿元,下降12.2%[10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3.75%至3.85亿元人民币[36][40][43] - 销售费用从5.04亿元降至3.85亿元,下降23.7%[108]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54%至1.01亿元人民币[36][40][4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9.43%至1329.84万元人民币[36][40][43] - 研发费用为1329.84万元,同比下降39.4%[109] - 财务费用为634.92万元,同比增加2.6%[109] - 利息收入为126.68万元,同比下降46.3%[109] - 主营业务成本中男鞋成本同比下降15.92%至4.16亿元人民币[4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23%[50] - 研发费用总额为1329.84万元,同比下降39.43%[55] - 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78.75%,金额1047.24万元,同比下降28.51%[5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4%[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385.35万元至1.47亿元人民币[36][4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2.4%,从1.04亿元人民币增至1.47亿元人民币[1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15亿元人民币[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从净流出1.42亿元人民币改善至净流出2759万元人民币[1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4003.21万元[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7.6%,从14.09亿元人民币降至11.61亿元人民币[11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6.6%,从3.11亿元人民币降至2.29亿元人民币[11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亏损1.17亿元人民币转为盈利6242万元人民币[117]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大幅下降99.96%,从473万元人民币降至2千元人民币[11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9.3%,从535万元人民币降至111万元人民币[11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基本持平,同比增长3.8%,从2052万元人民币增至2129万元人民币[11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5.3%,从4583万元人民币降至2506万元人民币[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39.4%,从2.21亿元人民币增至3.08亿元人民币[115]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6%[19] - 总资产为3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8%[19] - 短期借款激增271.55%至8767.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8%[56] - 境外资产规模8778.8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8%[57]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7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231.43万元[61]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4.199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4.758亿元,增长13.3%[101] - 存货从2024年底的6.734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4.879亿元,减少27.5%[10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8.223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7.840亿元,减少4.7%[101]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359.7万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8767.7万元,增长271.6%[102] - 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3.289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714亿元,减少17.5%[102] - 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35.36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2.750亿元,减少7.4%[101][10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500万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400万元,减少20.0%[101]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底的2.539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936亿元,减少23.8%[101][102] - 公司总负债从883.57亿元降至777.36亿元,减少106.21亿元(12.0%)[10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65.26亿元增至249.77亿元,减少15.49亿元(5.8%)[103] - 未分配利润由亏损121万元转为盈利1.51亿元,改善1.52亿元[103] - 货币资金从1.06亿元增至1.69亿元,增长59.7%[104] - 存货从3798万元增至4792万元,增长26.2%[104] - 短期借款从2359万元增至7768万元,增长229.4%[10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4.31亿元降至13.74亿元,减少4.7%[106] 业务线表现 - 奥康品牌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下降16.24%,毛利率36.55%[66] - 男鞋产品营业收入6.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27%,毛利率33.90%[73] - 女鞋产品营业收入3.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3%,毛利率34.93%[73] - 直营渠道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26.07%,毛利率43.63%[68] - 经销渠道毛利率大幅下降21.10个百分点至6.51%[68] - 线上销售营业收入2.20亿元人民币,占比21.05%,毛利率33.72%[72] - 线下销售营业收入8.27亿元人民币,占比78.95%,毛利率35.25%[72] - 直营店营业收入5.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6%,毛利率49.97%[73] - 加盟店营业收入2.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2%,毛利率6.51%[73] 渠道与门店 - 销售模式以直营+经销为主,辅以团购、出口和线上销售[27] - 线上销售渠道包括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及自建微信小程序和直播平台[28] - 实体门店总数减少186家至2049家,其中直营店关闭271家[64] - 越南及老挝市场共有15家经销店[65]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635.21万元人民币[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236.96万元人民币[22] - 投资收益为228.91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94万元[10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231.43万元,同比下降11.8%[109] - 信用减值损失为亏损1182.53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249.20万元[109]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实施多品牌运营模式,主品牌奥康价格带为399-699元,康龙为399-599元,斯凯奇为399-899元,彪马为499-899元[25][26] -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与外包生产相结合模式,并增设精品生产线和小批量生产线[26] - 2025年上半年国内鞋服零售增速放缓,运动品牌增长稳健对传统皮鞋品类造成替代性影响[28] - 公司聚焦奥康主品牌和男鞋主品类,深化"更舒适"专家定位[30] - 公司完善渠道分级管理制度,采用差异化市场政策,并加强与商业综合体战略合作[30] - 公司创新打造"QQ弹"潮流鞋履系列,通过整合营销和达人种草矩阵提升市场热度[31] - 公司智能工厂自2017年起引入三维设计和数控装备,建成覆盖全生产链条的智能制造体系[3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563户[93] - 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11,181,000股,占总股本27.73%[95] - 王振滔持股60,556,717股,占总股本15.10%[95] - 项今羽持股40,000,000股,占总股本9.98%[95] - 王进权持股19,950,000股,占总股本4.98%[95] - 许永坤持股17,554,400股,占总股本4.38%[95] - 张恩权持股11,000,000股,占总股本2.74%[95] - 吴玉龙持股6,007,100股,占总股本1.50%[95] - 卫平持股3,366,700股,占总股本0.84%[95] - 怀鹏飞持股2,540,000股,占总股本0.63%[95] - 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112亿股流通股,为第一大股东[96] - 实际控制人王振滔直接持有6055.67万股流通股,并通过奥康投资持股90%[96] 所有者权益与分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9.24亿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9.24亿元[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6014.7万元[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1.55亿元,期末余额为24.98亿元[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6.15万元,期末余额为2837.65万元[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52亿元,期末余额为-121.07万元[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982.52万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982.52万元[1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6.6万元,期末余额为2713.98万元[1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2018.74万元,期末余额为29.19亿元[121]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4.01亿元[120][121]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8.68亿元[120][121] - 公司实收资本为400,980,000元[125][127] - 公司资本公积为1,867,592,138.77元[125][127] - 公司盈余公积为200,490,000元[125][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374,173,979.13元[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43,236,117.90元[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900,913.96元[1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60,147,000元[1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变动净减少57,246,086.04元[1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379,161,363.27元[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48,223,502.04元[128] - 公司注册资本为400,980,000元人民币,股份总数400,980,000股[129]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所持公司1350万股股票因司法追缴被冻结涉及金额7920万元[84] - 公司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承诺承担因租赁物业权属问题导致的全部损失涉及面积68平方米占总租赁面积0.35%[82] - 实际控制人及股东承诺长期有效避免同业竞争且报告期内严格履行[81] - 关联交易承诺要求遵循公平原则并履行审批程序报告期内无重大关联交易发生[81][82][85]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3] - 公司不存在违规担保事项[83]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83] - 控股股东涉及司法冻结事项但公司自身无债务违约情况[84] - 报告期内未发生需披露的重大资产收购类关联交易[85][8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且无保留意见事项[83] 投资与理财 - 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总额2900万元人民币,最高单笔金额1000万元[74] - 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范围2.00%-2.20%[74] - 公司未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77] 会计政策与确认方法 - 公司设定重要单项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标准为超过资产总额0.5%[137]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5%[138] - 重要境外经营实体判定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对应总额15%[138] - 重要子公司判定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对应总额15%[138] - 重要联营企业判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过集团净资产15%或投资收益超过利润总额15%[138]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作为资产流动性划分标准[135]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三个月的短期投资[142]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3]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依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金额[144] - 以公允价值计量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损失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6]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9] - 金融资产转移涉及债务工具投资时需调整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149]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输入值分三个层次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149]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算全部现金短缺现值[150] - 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按信用调整实际利率折现确认损失准备[150] - 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采用简化方法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50]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51] - 应收账款账龄3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52] - 应收账款账龄4-6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1.60%[152] - 应收账款账龄7-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3.60%[152] - 应收账款账龄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6.50%[153] - 应收账款账龄2-3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8.00%[153] - 其他应收款账龄3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52] - 其他应收款账龄4-6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152] - 其他应收款账龄7-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52] - 其他应收款账龄1-2年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53] - 合同资产账龄3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152]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 房屋及建筑物年折旧率3.17% 机器设备年折旧率9.50% 运输工具年折旧率11.88%-15.83% 电子设备及其他年折旧率19.00%-31.67%[166] - 无形资产摊销政策 土地使用权按50年直线法摊销 专利权按5-10年直线法摊销 商标权按5-10年直线法摊销 软件按3-5年直线法摊销[171] - 研发支出归集范围包含人员人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设计费用及其他费用[172][173][174] - 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要求资产支出已发生 借款费用已发生 购建或生产活动已开始 非正常中断超3个月暂停资本化[169] -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标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6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62]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采用相同折旧摊销方法[164] - 在建工程结转标准 房屋及建筑物在建设完成后达到设计要求时结转 机器设备在安装调试后达到合同标准时结转[168]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要求 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必须进行减值测试[175] - 研发费用分摊方法 研发人员跨项目服务时按工时记录比例分配人工费用[172] -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并在受益期或规定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176] - 合同负债列示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177] - 短期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