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49.72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2024年同期:54.816百万元人民币)[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4,81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72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18]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9.3%,从2024年54,816千元降至2025年49,725千元[25] - 集团收益为人民币49.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4.8百万元轻微下降[66] - 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7.9%,从2024年53,589千元降至2025年49,361千元[25] - 小额贷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9.5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3.5百万元[67]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从2023年约人民币0.4百万元降至2024年约人民币0.1百万元,降幅75%[80] - 2025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利息进一步减少至约人民币0.0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再降50%[80] - 证券买卖佣金及经纪收入同比增长127.3%,从2024年22千元增至2025年50千元[25]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8,990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9.6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2024年同期:7.694百万元人民币)[2]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7,694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6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69万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69.4万元[8]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5.9%,从2024年7,694千元增至2025年9,690千元[31]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7百万元增长[73] - 基本每股盈利为6.19分人民币,同比增长25.8%(2024年同期:4.92分人民币)[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2元(9,690千元/156,417千股)[31] - 其他全面收入为0.964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5.394百万元人民币)[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全面收入中汇兑差额为人民币96.4万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全面开支中汇兑差额为人民币-539.4万元[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计提贷款及应收账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16.57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2024年同期:21.407百万元人民币)[2]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1.7%,从2024年6,270千元降至2025年6,166千元[26]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63.1%,从2024年1,296千元降至2025年478千元[28] - 贷款及应收账款坏账收回1,429千元,较2024年撇销1,267千元显著改善[28]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5.2%,从2024年11,953千元增至2025年12,578千元[28]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薪金)达人民币12.5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1.95百万元增长5.3%[79] - 已付佣金同比下降52.1%,从2024年2,629千元降至2025年1,259千元[28] - 其他经营开支为人民币5.3百万元,占收益的10.6%[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权益结算之股份付款为人民币384.3万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权益结算之购股权付款为人民币258.6万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末期股息支出为人民币426.9万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购回支出为人民币34.1万元[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小額貸款及貸款中介相關服務分部是最大收益来源,贡献49,475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99.5%[18] - 分部業績显示小額貸款業務表現最佳,2025年上半年贡献18,51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49.7百万元,其中小額貸款業務貢獻人民币49.5百万元,占比99.5%[57] 贷款组合和资产质量 - 应收贷款总额为281.17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1.9%(2024年底:251.341百万元人民币)[4]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1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1.3万元人民币,降幅62.6%[33][35][37] - 应收小额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0.21亿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0.39亿元人民币,增长0.2%[39][40]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中,流动资产的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41.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61.6万元人民币,降幅45.4%[33]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中已逾期及信贷减值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5.3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5.8万元人民币,降幅72.3%[37] - 应收小额贷款中91至365日账龄的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8亿元人民币,增长30.6%[39] - 应收小额贷款中已逾期及信贷减值的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447.1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470.6万元人民币,降幅35.2%[40] - 贷款及应收账款总额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72.14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4.79亿元人民币,增长3.7%[33] - 应收其他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2.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9.3万元人民币,降幅17.0%[33][42] - 非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小额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8亿元人民币,增长12.7%[33]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的实际年利率维持在7.99%至21.1%的范围不变[34] - 应收其他贷款已逾期及信贷减值余额为490.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92.9万元人民币下降0.5%[43] - 应收账款总额净值从2024年末的37.7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232.2万元人民币,增长516%[43] - 来自香港结算的应收账款从12.1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45.7万元人民币,增长1104%[43] - 孖展客户应收账款从19.8万元人民币增至77.9万元人民币,增长293%[43] - 资产管理服务应收账款从5.8万元人民币增至8.6万元人民币,增长48%[43][46] - 公司客戶貸款總數從2024年12月31日的922筆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04筆[58] - 公司客戶數量從2024年12月31日的851名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45名[59] - 公司客戶貸款總額從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802,107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幣803,939千元[60][61] - 公司貸款組合中,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百萬元的貸款合約占比為83.5%(2024年12月31日:86.9%)[58] - 公司擔保貸款從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394,23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幣468,926千元[60] - 公司抵押貸款從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400,61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幣330,256千元[60] - 公司貸款到期日在91至365日的部分從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320,15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幣418,069千元[61] - 公司已逾期及信貸減值的貸款從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84,47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幣54,706千元[62] - 应收贷款总额为人民币807.8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812.3百万元略有下降[63] - 十大客户未偿还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77.1百万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21.9%[63] - 减值亏损拨备总额为人民币67.0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6.2百万元显著减少[63][64] - 贷款及应收账款增加至人民币748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21百万元增长3.7%[77]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地区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4,42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528千元人民币,下降9.0%[22]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6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59.1%(2024年底:33.354百万元人民币)[4] - 银行借款为142.098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基本持平(2024年底:142.293百万元人民币)[4] - 资产净值为595.887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5%(2024年底:581.39百万元人民币)[5] -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595.887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5%(2024年底:581.39百万元人民币)[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59589万元较期初人民币58139万元增长2.5%[6] - 公司综合储备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59453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57262万元增长3.8%[6] - 综合资产总值从2024年末的803,149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08,827千元人民币,增长0.7%[19][20] - 小額貸款分部持有最大资产份额,达749,015千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92.6%[19] - 综合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221,75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2,940千元人民币,下降4.0%[19][20]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4,24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91千元人民币,下降17.7%[22] - 应付账款总额从138.8万元人民币降至123.5万元人民币,下降11%[47] - 银行借款总额从1.42293亿元人民币降至1.42098亿元人民币,下降0.1%[50] - 一笔1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从7.5%降至5.5%,下降200个基点[51] - 另一笔4200万元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保持5.98%不变[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3.4百万元大幅减少[75] - 资产负债率为24.0%,较2024年末的24.4%略有改善[76]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42百万元,与2024年末持平[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下半年将重点控制成本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102] - 风险控制委员会拥有项目绝对批准权,下设风险管理部、业务开发部及会计财务部[83] - 集团通过客户背景审查、信用记录及财务状况评估潜在业务风险[83] 人力资源 - 集团全职雇员人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74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0名,降幅18.9%[79] 股份和购股权计划 - 公司注销4万股普通股,总股本降至1.56417亿股[54] - 2017年购股权计划获批准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5,552,300股[87] - 2018年7月4日授予4,32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6.02港元且全部行使[88] - 2019年4月24日授予10,07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7.0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行使[89] - 2020年1月22日授予10,2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6.12港元仅1,060,000份行使[90] - 2022年12月14日授予2,72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5.93港元全部未行使[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吴佳琦持有1,553,000份未行使购股权[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万婷婷持有79,000份未行使购股权[93] - 其他雇员持有1,093,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均为5.93港元[93] - 2023年股东大会终止2017年购股权计划并采纳2023年新购股权计划[94]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均不低于授予日前收市价或前五日平均收市价[9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15,658,300股股份,占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95][96][100] - 服务供应商购股权上限为1,565,830股股份,占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6][100] - 2024年4月23日向雇员授出15,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2.2港元[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有13,500,000份购股权未行使[96][97] - 可供日后发行的股份数目为16,883,300股,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0.59%[97] - 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已于2023年终止,由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取代[99]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授权限额为15,658,300股股份,占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100]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服务供应商上限为1,565,83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100]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103] - 公司董事会主席卢伟浩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10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且无异议[104]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5] - 公司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集团无资本承担(2024年12月31日:无)[78] - 集团无重大担保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85] - 集团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86]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101]
浩森金融科技(0384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