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宝科技(30001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硅宝科技硅宝科技(SZ:300019)2025-08-22 19: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83%[17] - 基本每股收益0.3921元/股,同比增长50.75%[17] - 稀释每股收益0.3908元/股,同比增长50.25%[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89%,同比上升1.74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710.07万元,同比增长47.36%[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413.70万元,同比增长51.56%[4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36%至17.07亿元,主要因热熔胶和工业胶收入增长[7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7.4%至17.07亿元,去年同期为11.58亿元[171]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6.4%至1.56亿元,去年同期为1.14亿元[172] - 净利润同比增长51.6%至1.54亿元,去年同期为1.02亿元[17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0.8%至0.3921元,去年同期为0.2601元[172]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55.4%至1.76亿元,去年同期为4960.28万元[173]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4,136,999.75元[179]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达1.76亿元,占期初所有者权益的10.3%[1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45%至13.34亿元,主要因热熔胶和工业胶成本增加[7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5%至13.34亿元,去年同期为8.98亿元[171]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900.61万元(+66.51%),主要因江苏嘉好费用及市场拓展支出增加[72]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365.71万元(+27.90%),主要因江苏嘉好费用及律师费用增加[72]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47.41万元(+88.10%),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72]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127.58万元(+91.74%),主要因利润增长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加[72] -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326.65万元(+27.88%),主要因江苏嘉好费用及研发项目增加[7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9%至6084.77万元,去年同期为4758.12万元[17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6.5%至9765.03万元,去年同期为5864.43万元[1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类用胶收入4.42亿元(+29.51%),毛利率提升3.43个百分点至32.20%[74] - 建筑胶销量同比增长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46] - 工业胶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领域保持高速增长[47] - 公司建筑类用胶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9] - 公司工业类用胶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9] -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30] -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中试线和生产线产能分别为1000吨/年和3000吨/年[48] - CVD工艺硅基负极月出货量超50吨[40] - 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投产产能3000吨/年[52] - 动力电池用有机硅粘合剂生产线投产产能10000吨/年[52] - 聚氨酯密封胶生产线投产产能5000吨/年[52] - 上海项目规划电子及光学封装材料生产线产能5000吨/年[53] - 公司拥有37万吨/年高端粘合剂生产能力[51] - 公司年产能从1万吨跃升至37万吨,销售规模从1亿多元增至30多亿元[6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出口销售收入22,345.68万元,同比增长288.01%[50] - 公司硅烷偶联剂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中国甲基氯硅烷单体产能约666万吨,同比增长21%,占全球总产能74%[35] - 2023年中国功能性硅烷消费量为25.0万吨,预计2028年将增至38.5万吨[38] - 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规模超百亿[38] - 热熔胶销售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5%~10%[37] - 有机硅上游原材料价格处于历史低位[35] - 中国锂电产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增速超40%[40] - 中国动力电池2025年上半年累计产销量达697.3GWh和659.0GWh,同比分别增长60.4%和63.3%[48] - 公司实施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遵循ISO9001等六大管理体系标准[28] 子公司表现 - 江苏嘉好2024年营业收入10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4.66%[56] - 江苏嘉好2024年净利润4932.59万元,同比增长8.34%[56] - 子公司硅宝新材实现净利润5214.73万元,营业收入5.6155亿元[98] - 子公司拓利科技实现净利润2474.19万元,营业收入1.3993亿元[99] - 子公司江苏嘉好实现净利润4069.13万元,营业收入5.1213亿元[99]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年度研发投入超亿元[105]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共计467件,包括226件中国发明专利[59] - 公司主导和参与制定标准125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36项[59] - 公司拥有技术人员263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100人、中高级职称118人[65] - 上海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额15000万元[53]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5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17] - 货币资金减少1.96亿元(-21.00%),主要因分红支付及股权转让款支出[79] - 应收账款增加6710.72万元(+10.38%),主要因信用期内应收款增加[79] - 固定资产增加1.58亿元(+18.14%),主要因锂电池材料等项目转固[79] - 货币资金减少19.58亿元,降幅21.0%[164] - 应收账款增加6.71亿元,增幅10.4%[164] - 存货增加2.63亿元,增幅5.5%[164] - 固定资产增加1.58亿元,增幅18.1%[165] - 在建工程减少1.31亿元,降幅70.4%[165] - 短期借款增加5.50亿元,增幅21.9%[165] - 应付票据减少1.67亿元,降幅39.4%[165] - 合同负债增加1318万元,增幅21.1%[165] - 未分配利润增加3620万元,增幅3.0%[16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加1.48亿元,增幅13.0%[167]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3.6%至17.77亿元,去年同期为17.15亿元[1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8.2%至13.01亿元[1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增长126.2%至13.97亿元[17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32.8%至9.94亿元[1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基本持平为8050.5万元[17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1.81亿元[17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1.2%至2.45亿元[17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3.4%至7.12亿元[17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7.2%至2291.8万元[178]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3967.5万元[178]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至-1.4亿元[178]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598,155,680.24元,较期初增长1.5%[179][181]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向所有者支付117,935,010.00元[179][181]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增加2,806,163.89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79] - 2025年半年度专项储备减少640,825.38元,因本期使用640,825.38元[179][18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437,912,882.84元[183][186]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01,700,176.46元[185]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向所有者支付117,319,410.00元[185] - 2024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增加13,664,230.80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85] - 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增加1,295,656.05元,因本期提取1,521,227.22元[185][18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7.77亿元,较期初增长3.6%[188][190]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5834.58万元至4.00亿元,增幅17.1%[188][190] - 资本公积增加280.62万元至8.63亿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88][190] - 2025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1.18亿元[190]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960.28万元,较2025年同期低71.8%[191]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减少5405.23万元至16.57亿元[191] - 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下[68]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2259.8万元人民币,主要为政府补助746.99万元人民币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7.38万元人民币[21] - 营业外收入2227.63万元(占利润总额12.54%),主要来自商业秘密纠纷赔偿款[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0.69万元[81][85] -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69.04万元[81][8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4.18万元[81][85]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1.05亿元至7542.73万元[81][8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增加1.07亿元至1.07亿元[81][85] - 受限货币资金2414.62万元为银行承兑汇票及履约保证金[82] - 报告期内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7.93亿元[81][85] - 报告期内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7.64亿元[81][85]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至1.42亿元,去年同期为167.67万元[173] - 委托理财发生额8.13亿元,未到期余额5000万元[94] 募集资金使用 - 2021年募集资金净额8.31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7][89] - 募集资金累计变更用途金额3.20亿元占比38.54%[87] - 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累计投资2.226亿元,累计实现效益2.716亿元,投资收益率26.89%超过预期24.46%[90] - 报告期内高端密封胶项目实现效益3003.49万元[90] -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扩建项目投资5705.19万元,完成率100%[9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使用2.3128亿元,超出计划100.12%[90] - 收购江苏嘉好项目投资3.4502亿元,完成率107.7%,报告期实现效益4069.12万元[90] - 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筹资金3693.04万元[9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大股东引领资本增持股份4,926,200股,权益变动比例1.25%[111] - 大股东增持金额7,745.90万元[11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7.754915百万股至55.578804百万股,占比升至14.14%[15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7.754915百万股至337.537896百万股,占比降至85.86%[150] - 股份总数保持393.1167百万股不变[150] - 期末限售股份总数增加至55,578,804股,较期初增长16.2%(本期增加7,762,415股,解除7,500股)[151] - 股东杨丽玫限售股数增加7,700,340股至30,801,360股(因董事离任限售)[151] - 股东方丽、罗晓锋、吴静、邱小魁限售股数分别增加13,950股、16,875股、15,000股、16,250股,拟解除日期均为2025年11月10日[15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440户[153] - 第一大股东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9,044,189股(占比17.56%),报告期内增持4,926,200股[153] - 股东郭弟民持股41,580,472股(占比10.58%),持股数量无变动[153] - 股东王有治持股31,925,825股(占比8.12%),其中限售股23,944,369股,无限售股7,981,456股[153] - 股东杨丽玫持股30,801,360股(占比7.84%),全部为限售状态[15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135,272股(占比0.80%),报告期内增持506,491股[155] - 股东蔡昀茜持股3,273,414股(占比0.83%),报告期内减持720,000股[155]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有治于2009年10月30日作出限售承诺,严格履行中[123] - 股东郭弟民、王有治于2009年10月30日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严格履行中[123] - 董事郭斌于2020年5月6日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严格履行中[123] - 持股5%以上股东杨丽玫于2020年5月6日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严格履行中[123]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25]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6]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2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3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33]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27] 担保和子公司管理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40.4876百万元,占净资产比例为5.41%[142]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硅宝新材划转资产账面价值140.4538百万元用于增资[145] - 硅宝新材注册资本增至350百万元[146]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270百万元[14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29.4876百万元[142] - 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硅宝好巴适以优化管理架构[147] - 子公司安徽硅宝获得担保额度50百万元,实际发生担保额5百万元[141] 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224名激励对象694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8.26元/股,占公司总股本1.78%[117] - 第一期股权激励归属220名激励对象20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53%[117] - 作废215.4万股未归属限制性股票,因部分人员离职及未达业绩考核条件[118] - 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3.44元/股[200] 分红和投资者关系 - 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8.71亿元,2024年度分红1.1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49.65%[69] - 上市以来年度平均分红比例为42.68%[69] - 现金股利派发117,935,010.00元,占归母净利润49.65%[111] - 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15] - 组织投资者实地调研10余次[112] - 互动易回复及热线接听超200次[112] - 参加策略会10余次[112]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5家主要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120] - 公司向西藏定日县地震捐赠10万元支援救灾[121] - 公司连续21年组织员工无偿献血活动[121] - 公司向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团捐款10万元支持文化发展[121] - 公司开展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农副产品定向采购帮扶[121] 公司历史和资本变动 - 公司2009年首次公开发行1300万股A股,注册资本增至5100万元[196] - 公司历经多次增资,从1998年注册资本50万元增至2005年2000万元[194][195] - 2008年整体改制时以净资产5692.58万元折合3800万股股本[196] - 2009年以总股本51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0股总股本增至10200万股[197] - 2012年以总股本102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6股总股本增至16320万股[197] - 2014年以总股本1632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