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222.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4] - 除税前亏损为2.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7.4%[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6.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25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6.1万港元略有收窄[6]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4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3.8万港元扩大14.5%[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为26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2.9万港元收窄32.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4,35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763千港元,改善36.5%[9]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79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13千港元,下降88.1%[9]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46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65千港元收窄7.5%[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亏损为2,46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665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23][24] - 期内亏损为2.6百万港元[71] - 公司总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1.4百万港元减少3.7%至回顾期间的222.8百万港元[54] - 其他净亏损为36.8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净收入20.3万港元)[30] - 基本每股亏损0.72港仙,同比改善36.3%(2024年同期:1.13港仙)[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72港仙,同比减少36.3%[5] 成本和费用 - 已售存货成本为56.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5] - 雇员福利开支为84.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5] - 折旧及摊销为39.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1%[5] - 融资成本净额为3.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7%[5] - 其他经营开支为23.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0.4%[5]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9,0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5,982千港元下降15.1%[11] - 融资成本为4,1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93千港元下降13.4%[11] - 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8,82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56,908千港元[23][24]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6,67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73,572千港元[23][24] - 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4,27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8,307千港元[23][24]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79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4,150千港元[23][24] - 融资成本净额为381万港元,同比下降4.7%(2024年同期:399.9万港元)[31] - 已售存货成本占餐厅经营收益比例保持稳定,2025年为25.5%(56.9百万港元),2024年为25.4%(58.8百万港元)[61][62] - 雇员福利开支为最大成本项,占收益37.8%(84.2百万港元)[61] - 折旧及摊销占收益比例从19.9%降至17.5%,金额从45.98百万港元减少至39.04百万港元[61] - 租金开支占收益比例从2.0%上升至3.4%,金额从4.68百万港元增加至7.49百万港元[61] - 融资成本占收益比例从2.1%降至1.9%,金额从4.79百万港元减少至4.15百万港元[61] - 雇员福利开支为84.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7.8%[63]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9.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2%[64]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9.2百万港元[64] - 租赁装修折旧为7.2百万港元[65] - 租金开支为7.5百万港元,同比增加59.6%[66] - 水电费为6.9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升至3.1%[67] - 其他经营开支为23.4百万港元,同比微增0.4%[68] - 融资成本为4.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5%[70]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34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2,268千港元下降30.6%[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978千港元,较期初的53,082千港元下降20.9%[1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1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728千港元改善58.1%[1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7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407千港元改善1.8%[12] - 现金及等价物为42.0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20.9%[73] 资产状况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97.8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08.2万港元下降20.9%[7] - 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92亿港元,降幅达15%[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亿港元,减少22%[7] - 贸易应收款项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为748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48.5万港元基本持平[7]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4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3万港元,减少15.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59,153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305,038千港元下降15.0%[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1.365亿港元,半年减少22%(期初:1.75亿港元)[37] - 期内新增设备投资56.8万港元,主要投向经营设备及电脑设备[37] - 半年折旧费用3897.6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占比75%[37] - 汽车类资产全部出售完毕,账面清理139万港元[37]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6.2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61亿港元,半年摊销费用为6000万港元[38] - 对联营公司投资从2024年末的29.57亿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43.99亿港元,增幅达48.8%[40] - 联营公司权益期初为29.57亿港元,期间分占亏损9.58亿港元,期末增至43.99亿港元[4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保持稳定,从2024年末的74.85亿港元微降至2025年6月末的74.80亿港元[42]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25.12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32.86亿港元,增幅30.8%[42] 负债和权益状况 - 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30.4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306.7万港元[7]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73.5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80.8万港元,降幅达28.6%[7] - 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89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194千港元,增长20.1%[8]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15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0,345千港元,增长40.6%[8] - 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0日的30,335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4,861千港元,增长14.9%[8] - 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69,206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4,257千港元,下降7.2%[9] - 累计亏损从2024年6月30日的43,49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3,067千港元,改善0.98%[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279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96千港元,增长22.7%[8] - 非控股股东贷款保持在4,600千港元不变[8] - 修复成本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1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310千港元,增长10.7%[8] - 公司分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4,19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4,896千港元[2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211.9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72.79亿港元,降幅18.5%[44]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2024年末的4.6%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3.2%[46]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48.6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303.35亿港元,降幅13.0%[47] - 1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91.36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95.75亿港元[47] - 关联方租赁付款从2024年的85.44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88.33亿港元[49]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54.4%,较2024年12月31日的55.7%下降1.3个百分点[79] - 资产负债比率计算方式:借款总额除以期末总权益[7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餐厅经营以及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14] - 集团主营业务为餐厅经营及餐饮管理与咨询服务[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35,713千港元,其中餐厅经营收益为220,347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为15,366千港元[23] - 收益的98.9%来自香港餐厅经营,1.1%来自开业前咨询及餐厅管理服务[54] - 上海菜式收益同比增长14.1%,从105.7百万港元增至120.6百万港元[55] - 日式餐厅收益同比下降14.8%,从55.4百万港元减少至47.2百万港元[56] - 越式餐厅收益同比大幅下降51.6%,从28.3百万港元减少至13.7百万港元[58] - 餐厅及餐饮管理服务收入为2.226亿港元,同比下降3.7%(2024年同期:2.314亿港元)[29]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0.96百万港元[5]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集团主要经营分部评估基于经调整除所得税前亏损计量[21] - 集团全职雇员369名,兼职雇员194名,总计563名雇员[84] - 集团100%收益于香港产生,业务高度集中[85] - 已售存货成本、雇员福利开支及折旧构成大部分经营成本[85] - 于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81] - 无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开支(2024年12月31日:无)[83] - 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新增两间或以上餐厅[88] - 目前在香港营运十二间餐厅(八间自家品牌,四间特许经营)[88] - 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82] - 王志荣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胜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2,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0.02%[91] - 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71.45%[94] - 蔡伟科先生通过控制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被视为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71.45%[94] - 张美云女士作为蔡伟科先生的配偶,被视为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71.45%[94]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32,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33%[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99] - 在六个月回顾期间,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97] - 购股权计划的剩余有效期约为2年2个月[96] - 在六个月回顾期间,董事及其联系人均未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任何业务[100] - 公司出售铜锣湾赤の匠品牌餐厅业务代价为560万港元[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公司未建议派发任何股息[105] - 中期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且未经核数师审阅[103]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101]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2] - 公司已采纳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2] - 中期报告将适时发送予股东并在网站刊载[106] - 公告自刊发日期起连续七日登载于联交所网站[107] - 除披露事项外无其他重大须予披露事项[104] - 2025年中期财务资料以千港元为单位呈列[16] - 2025年上半年未派发股息(2024年同期:无)[33] 会计准则和税务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集团当前或过往期间无重大影响[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年度改进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本关于包含按要求偿还条款的定期贷款分类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的呈列及披露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非公共受托责任附属公司披露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关于资产出售或注资将于待定日期生效[20]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其中一间实体适用两级制税率减免上限16.5万港元[32]
1957 & CO.(0849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