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739.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978.5万港元下降54.2%[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788.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49.0万港元下降54.7%[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60.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09.3万港元下降78.1%[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1.51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6.93港仙下降78.2%[22] - 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2109.3万港元2025年同比下降78%[25][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739万港元,同比下降54.19%[105][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788万港元,同比下降54.72%[105][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溢利为46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109万港元大幅下降[105][108]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54.2%,从5978.5万港元降至2739.1万港元[57] - 集团税前溢利同比下降78.1%,从2109.3万港元降至460.9万港元[5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员工福利开支下降24.6%,从835.3万港元降至629.7万港元[69] - 已售存货成本下降61.5%,从475.7万港元降至183.1万港元[69] - 经营开支总额为1759万港元,同比下降20.44%[106][108] - 2025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支出为71.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0.9万港元增长16.7%[95] - 员工薪酬总额(含董事薪酬及退休福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835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30万港元,同比下降24.6%[131][134]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874.7万港元[29] - 期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28.2万港元较期初减少68%[2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出1547.3万港元同比扩大101倍[29] - 外汇汇率变动对现金产生332.7万港元正向影响[29] 资产负债状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28.2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70.2万港元下降67.9%[2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2514.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15.0万港元增长505.8%[2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665.8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5.7万港元增长1095.3%[2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906.4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19.7万港元增长15.3%[2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总额为2498.8万港元(流动部分799.1万+非流动部分1699.7万)[2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股东贷款总额为5106.0万港元(流动部分362.9万+非流动部分4743.1万)[24] - 净流动负债为666万港元,较2024年末56万港元显著增加[109][114] - 净资产为2906万港元,较2024年末2520万港元增长[109][11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28万港元,其中621万港元为港元计价[111][116] - 流动负债为5976万港元,超过流动资产5310万港元[112][117] - 股东贷款为5106万港元,较2024年末4910万港元增加[113][117] - 资产负债比率(股东贷款/权益总额)为1.76,较2024年末1.95有所改善[113][117] - 集团总资产增长16.4%,从13.57亿港元增至15.79亿港元[60] - 美学医疗分部资产增长42.7%,从1.01亿港元增至1.44亿港元[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为3851.1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801.5万港元增长37.5%[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4.2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62.2万港元增长51.4%[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66.2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84.1万港元下降56.7%[88] 业务分部表现 - 美学医疗及美容服务分部收入为2416万港元,医疗分部收入为323.1万港元,集团总收入为2739.1万港元[57] - 美学医疗及美容服务分部溢利1355.9万港元,医疗分部亏损110.1万港元,分部总溢利1245.8万港元[57] 地区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收入占比98.9%,从5936.8万港元降至2708.9万港元[64]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下降27.6%,从417万港元降至302万港元[64] 管理层及董事会变动 - 公司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为王闯先生[3]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委任雒敏女士为非执行董事[1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委任周旭东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委任陈乐彤女士为公司秘书[1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刘明博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 - 董事变动:2025年4月25日任命非执行董事,2025年6月30日任命及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7][191] - 当前董事会包含1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9][191]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王闯先生)担任[176][178] 其他应收款项相关调整 - 其他应收款项修改导致确认新金融资产,涉及金额约236.23百万港元[39][41] - 修改原其他应收款项亏损约17.276百万港元[39][41][45][48] - 其他应收款项利息增加约7.59百万港元(2024年)和8.097百万港元(2025年)[39][48] - 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15.424百万港元[39][41] - 其他应收款项净变动约43.83百万港元[39][41] - 2024年重列后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316百万港元[45][48] - 非流动其他应收款项重列调整后增加67.577百万港元[45] - 流动其他应收款项重列后余额为61.755百万港元(调整减少60.78百万港元)[45] 收入确认方式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中时间点确认收入8.94百万港元,时间段确认收入18.451百万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中时间点确认收入25.742百万港元,时间段确认收入34.043百万港元[46] 股东结构及重大权益 - 董事王闯持有73,875,530股,占已发行股本24.28%[138] - 全辉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8,254,776股,占比19.15%[140] - 马德民与黄国强各被认定持有58,342,276股,占比19.18%[140] - 中央汇金投资持有15,774,466股,占比5.18%[140] - 常州市耀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26,240,000股,占比8.62%[140] - 常州市中民星空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企业持有16,060,000股,占比5.28%[140] - 戴玉民被授予875,000股期权(经股份合并调整后),行权价每股90港元[141] - 全辉控股将15,774,466股质押予Optimus Prime Management Ltd[141] - 戴先生持有公司58,254,77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9.18%[143] - 戴先生获授购股权可认购875,000股股份,行使价每股90.00港元[143] - 财政部持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约71.55%股份将划转至汇金公司[145][146] - 耀光及雷昌娟女士被视为持有26,240,000股股份权益[145][146] - 李先生个人持有2,138,000股股份,总计权益60,392,776股占已发行股本19.85%[146][147] - 民星及孔玉东女士被视为持有16,060,000股股份权益[148][150] - Optimus持有公司157,744,659股股份的抵押权益[146][147] - 全辉将15,774,466股股份权益抵押予Optimus[143] - 戴先生于2022年3月31日获发破产令,其股权归属受托人[144] 购股权及股份计划 - 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6月27日终止,未行使期权继续有效[154][155]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上终止,不再授出新购股权[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5年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保持330,200份,期间无变动[159] - 购股权行使价格经调整后为90港元,原始行使价格为0.45港元[159] - 购股权分五个期间归属,未行使部分可累积至后续期间行使[159][161] - 新员工授信规则:司龄少于12个月者适用特殊归属安排[161] - 期间1(2017.3.16-2018.3.15)最多可行使20%购股权[161] - 期间2(2018.3.16-2019.3.15)可行使最多20%购股权并含期间1未行使部分[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内无新授出、行使、重新分类或失效购股权[159]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仍保持有效行权状态[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390,520份[163]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390,520份[163] - 报告期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授予新购股权(Granted: NIL)[163] - 报告期内没有购股权被行使(Exercised: NIL)[163] - 报告期内没有购股权被重新分类(Reclassified: NIL)[163] - 报告期内没有购股权失效(Lapsed: NIL)[163] - 购股权行使价格为每股0.291港元[163] - 经调整行使价格为每股58.20港元[163] - 该批购股权授予日期为2016年9月9日[163] - 购股权计划包含五个行使期间,最终行使期至2025年9月15日[163][165] - 新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6月27日采纳,计划授权限额可供授予的股份数量为30,425,248股,服务提供商分项限额为3,042,524股[1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授出购股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数量占六个月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比例为0.000013[172] - 购股权行使价因股份合并已作相应调整[169] - 购股权授予安排分五个归属期,每个期间最多可行使20%的期权,未行使部分可累计至后续期间[167][168] - 自新购股权计划采纳以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72] - 公司目前仅存在原有购股权计划和新购股权计划两种股份计划[172] 公司股本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为5亿股,面值总额1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304,252,480股,面值总额6085万港元[9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发行任何股本证券[173][175] - 公司经历两次股份合并:2019年5月16日每20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20港元股份;2023年9月6日每10股面值0.2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2.00港元股份[168][17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81][185] 公司治理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9][183]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81][185] - 公司未安排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77][178] - 董事证券交易合规确认覆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80][184]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件发生[182][18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2]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股份代号为8158[2] - 公司于香港的主要营业地址位于尖沙咀弥敦道132号美丽华大厦2310–2318室[1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大新银行等[17] - 公司核数师为Linksfield CPA Limited[17] 员工人数变化 - 员工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39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4人,降幅达38.5%[131][134] 市场环境与信用条款 - 2025年香港零售市场出现收缩,内地客户购买力和消费意愿受限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99][100] - 公司客户平均信用期为60-180天,供应商授予的平均信用期为30-60天[85][88] 累计亏损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减少至28.58565亿港元[26] 储备及权益变动 - 其他储备项下特殊储备保持-20万港元未发生变动[25][26] - 股份溢价账户保持32.15749亿港元报告期内无变动[25][26] - 换算储备因汇率变动产生74.2万港元损失[26]
中国再生医学(08158) - 2025 - 中期业绩